成语

母亲节的生肖

母亲节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1、我们从母亲节可以想到的一个词汇就是“母老虎”这很好的把老虎和母亲关联起来。由此综合分析母亲节可以是虎。

2、母亲节是每年的五月份,根据生肖和月份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是蛇(阳历5月大部分都是农历的四月)由此分析母亲节还可以是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母亲节打一生肖可以是生肖虎和生肖蛇。

母亲节猜一数字

从母亲节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母“字5笔画,”亲“字9笔画,”节“字5笔画,3个字一共是5+9+5=19笔。因此母亲节猜一数字是19。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1、子鼠:午夜23时至01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一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红肖、棋肖、野肖、地肖、雨肖、梅花、自由之神。

2、丑牛:凌晨01时至03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十二月,五行属土。属于冬肖、绿肖、棋肖、家肖、天肖、雨肖、荷花、开拓之神。

3、寅虎:凌晨03时至05时,方位属东方,农历正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蓝肖、书肖、野肖、地肖、风肖、桃花、威武之神。

4、卯兔:凌晨05时至07时,方位属东方,农历二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绿肖、琴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美肖、兰花、相思之神。

5、辰龙:上午07时至09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三月,五行属土。属于春肖、绿肖、书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梨花、炎黄之神。

6、巳蛇:上午09时至11时,方位属南方,农历四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蓝肖、琴肖、野肖、地肖、雷肖、吉肖、竹花、通灵之神。

7、午马:上午11时至13时,方位属南方,农历五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红肖、书肖、家肖、天肖、雷肖、吉肖、杏花、力量之神。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六月,五行属土。属于夏肖、红肖、画肖、家肖、地肖、雷肖、吉肖、樱花、和善之神。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方位属西方,农历七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蓝肖、画肖、野肖、天肖、云肖、松花、聪慧之神。

10、酉鸡:下午17时至19时,方位属西方,农历八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红肖、琴肖、家肖、地肖、云肖、芩花、成功之神。

11、戌狗:夜晚19时至21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九月,五行属土。属于秋肖、绿肖、棋肖、野肖、地肖、云肖、菊花、忠诚之神。

12、亥猪:午夜21时至23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蓝肖、画肖、家肖、天肖、雨肖、桂花、丰足之神。

母亲节怎么来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拼音    注音  ㄇㄨˇ   
简体部首  母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毋部  
五笔86  XGUI  五笔98  XNNY  仓颉  WYI  郑码  ZY  四角  77750  结构  单一电码  3018  区位  3624  统一码  6BCD  笔顺  フフ丶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母的拼音:mǔ(ㄇㄨˇ)  

⒈ 妈妈,娘: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

⒉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母。舅母。

⒊ 雌性的,与“公”相对:母鸡。

⒋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母国。母校。母音(元音)。

⒌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母。子母扣。

⒍ 姓。

统一码

母字UNICODE编码U+6BCD,10进制: 27597,UTF-32: 00006BCD,UTF-8: E6 AF 8D。

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姆毋

汉英互译

female、mother、venter

相关字词

女、子、父、公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母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mother]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4) 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 [one’s female elders]。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5) 本源 [origin;parent]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6)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7) 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governess]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词性变化

母的拼音:   

〈词性:形〉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 [female (animal)]。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凶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常用词组

母爱、母本、母畜、母机、母家、母舰、母教、母老虎、母驴、母马、母牛、母亲、母权制、母体、母系、母线、母校、母性、母夜叉、母音、母语、母钟、母株、母猪

  拼音  qīn qìng   注音  ㄑ一ㄣ ㄑ一ㄥˋ   繁体    
部首  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SU  仓颉  YTD  郑码  SUF  四角  00904  结构  上下电码  6024  区位  3955  统一码  4EB2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亲(親)的拼音:qīn(ㄑ一ㄣ)  

⒈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⒉ 婚姻:亲事。

⒊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

⒌ 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

⒍ 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⒎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

其他字义

亲(親)的拼音:qìng(ㄑ一ㄥˋ)  

⒈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统一码

亲字UNICODE编码U+4EB2,10进制: 20146,UTF-32: 00004EB2,UTF-8: E4 BA B2。

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亲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親媇

汉英互译

benignity、for oneself、parent、relati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relatives, parents; intimate the hazel nut or filbert tree a thorny t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形〉

(1) (形声。从见,亲( shēn  )声。“见”与“至”义相通。本义:亲爱)

(2) 同本义 [dear;beloved;intimate]

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说文》

亲,近也。——《广雅》

同人亲也。——《易·杂卦》

亲者属也。——《礼记·大传》

人之亲其兄之子。——《孟子》。注:“爱也。”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韩非子·爱臣》

我有亲父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有亲父母。

(3) 又如:亲父(生父);亲爹(亲父);姑表亲;亲如一家;亲心(亲爱之心;父母爱护子女之心);亲厚(亲爱并加以厚待)

(4) 亲密。与“疏”相对 [close;intimate]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亲臣(亲近可信的臣下);亲懿(亲密的朋友。同亲友);亲比(亲近依靠);亲附(亲近附从);亲幸(皇帝或国君对臣子的宠爱)

(6) 准,准确 [accurate]

搭上弓弦,觑的杨志较亲,望后心再射一箭。——《水浒全传》

(7) 又如:亲切(准确;真切)

(8) 通“新”。更新 [renew;replace]

亲臣进而故人退。——《韩非子·亡徵》

(9) 通“辛”。艰苦 [bitter;intensive]

体五道之亲苦。——《王妙晖等造像记》

词性变化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名〉

(1) 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 [parent]

亲,父母也。——《礼记·奔丧》注

冯公子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归见其亲。——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又如:双亲;亲心(父母亲爱护子女之心;子女思念双亲之心);亲丧(父母之丧)

(3) 泛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blood or marriage relation]

亲,九族。——《左传·昭公十四年》注

禄勋,合亲,任良。——《左传·昭公十四年》

畔主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诗

(4) 又如:亲难转债(亲人之间难于借债。比喻愈是亲人愈难求得帮助);亲党(亲属);亲契(亲朋);亲识(亲朋等熟识者)

(5) 亲密的、可靠的人 [close person]

轻则失亲。——《左传·僖公五年》。注:“党援也。”

(6) 又如:亲兵;亲失(失其所应当亲近的人);亲委(宠信);亲习(亲近熟悉的人);亲渥(情分深厚的人)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副〉

(1) 亲自,亲身 [in person]

亲枉车骑。——《史记·魏公子列传》

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亲见忠烈。——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亲往颐和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亲秉旄钺(亲自统率军队);亲炙(亲见);亲迎(古代婚姻六礼之最后一礼。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新娘);亲任(亲自担任)

亲的拼音:

qīn  

〈词性:动〉

(1) 亲近;接近 [be close to]

无亲陈王者。——《史记·陈涉世家》

无使土亲肤。——《孟子·公孙丑下》

诸侯亲之。——《国语·晋语》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不能离死命而去亲他主。——《韩非子·用人》

(2) 又如:亲傍(亲近;套近乎);亲香(亲炙。亲热)

(3) 用嘴唇或脸、额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亲切 [kiss]。如:她亲了亲孩子;亲他妻子的嘴唇和婴儿的脸蛋

(4) 另见 qìng  

常用词组

亲爱、亲本、亲笔、亲兵、亲串、亲代、亲丁、亲房、亲故、亲和力、亲驾、亲近、亲旧、亲眷、亲口、亲历、亲邻、亲临、亲密、亲睦、亲昵、亲朋、亲戚、亲切、亲热、亲如手足、亲善、亲上成亲、亲身、亲生子女、亲事、亲手、亲疏、亲疏贵贱、亲属、亲体、亲痛仇快、亲王、亲吻、亲狎、亲信、亲兄弟、亲眼、亲谊、亲迎、亲友、亲缘、亲在、亲征、亲知、亲炙、亲自、亲族、亲嘴

基本词义

亲的拼音:

(1) 親 qìng  

(2) 另见 qīn  

常用词组

亲家、亲家公、亲家母

  拼音  jié jiē   注音  ㄐ一ㄝˊ ㄐ一ㄝ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BJ  仓颉  TSL  郑码  EYVV  四角  44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634  区位  2958  统一码  8282  笔顺  一丨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节(節)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⒉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⒊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⒋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⒌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⒍ 礼度:礼节。

⒎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⒏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⒐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⒑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⒒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⒓ 姓。

其他字义

节(節)的拼音:jiē(ㄐ一ㄝ)  

⒈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统一码

节字UNICODE编码U+8282,10进制: 33410,UTF-32: 00008282,UTF-8: E8 8A 82。

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節卩卪㔾

汉英互译

burl、gnarl、knar、knurl、kts、node、nodosity、nodus、period、section、stanza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knot, node, joint; se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节的拼音:

(1) 節 jiē  

(2)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3) 另见 jié  

常用词组

节骨眼、节子

基本词义

节的拼音:

jié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2)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knot;joint]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3)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牦牛尾饰物);节粉(竹节旁附着的白色粉末);节槎(树木上歧出的节);节次(依次,陆续;或程序,规程)

(4) 骨节,节骨眼,关键 [joint;knuckle]

客胜,则大关节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

人有十二节。——《素问·宝命全形论》

彼节者有间。——《庄子·养生主》

得失之节。——《吕氏春秋·慎行论》

(5) 又如:节解(一种酷刑。将犯人的四肢骨节予以支解);节病(弊病。破绽);节拊(按摩骨节);节族(犹关节。节为关节;族为骨肉交错聚结的部位)

(6) 节日,纪念日,也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festival]

常恐秋节至。——《长歌行》

(7) 又如:节下(节日期间);节导(仪仗队或在前开路的随从,警卫);节仪(节日礼物,节日赠送钱财的雅称);节朔(节日和朔日)

(8) 气节;节操 [moral integrity]

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荀子·王霸》

屈节辱命。——《汉书·李广苏建传》

壮其节。

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节义(节操与义行);节敬(节仪);节孝牌坊(古时经官府奏准为表扬节妇孝女而立的牌坊);节介(志节操守);节概(志节气概)

(10) 节令,节气 [climate and other natural phenomena of a season]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11) 又如:节序(时节的次第);节物(应时节的风物景色);节和(节令和顺);节分(季节的分际)

(12) 节度 [moral standard]

寝食违节。——清· 方苞《狱中杂记》

(13) 又如:节宣(一种养生的方法。指身体的劳逸要有一定的节度,才能使体内郁气顺畅地宣泄)

(14) 礼节,有礼貌的行为 [courtesy]

长功之节。——《论语·微子》

(15) 又如:节文(礼节;仪式);节法(礼节与法度)

(16) 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 [symbols]

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左传·文公八年》

持节云中,何日遣 冯唐?—— 苏轼《江城子》

持节送匈奴使。——《汉书·苏武传》

乘轺建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幢节玲珑。——唐· 李朝威《柳毅传》

(17) 又如: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节帅(古代节度使的略称);节楼(节度使驻节办公的楼);节镇(即节度使);节印(符节和印信)

(18) 节拍,节奏[rhythm]

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

(19) 又如:节会(音乐的段落节奏);节调(节拍和音调);节变(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20) 由一整体分成的部分、段、区、片段或章节 [division]

冲至第节。——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21) 又如:章节;音节;季节;时节;第二章第一节;节旨(文章的段落大意);节本(节录的本子)

(22) 乐器名。拍板一类的乐器 [a kind of instrument]

击节碎。——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3) 又如:节鼓(古乐器。形状似博局,中开圆孔,恰容其鼓,击之以节乐)

词性变化

节的拼音:

jié  

〈词性:动〉

(1) 减省 [economize;save]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无论》

节器用。——《左传·成公十八年》

谨身节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裁节邮传冗费。——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节啬(吝啬);节限(节约限制);节养(自奉俭省);节缩(节俭紧缩);节简(节俭简朴)

(3) 节制;管束 [restrain;control]

不以礼节之。——《论论》

种树节四时之适。——《韩非子·难二》

好廉自克曰节。——《周书·谥法》

(4) 又如:节性(节制性情);节矜(节制约束而又刚毅坚强)

(5) 调节 [regulate]

节其流,开其源。——《荀子·富国》

节的拼音:

jié  

〈词性:量〉

(1) 用于分段的事物。如:两节车厢;三节课

(2) 另见 jiē  

节的拼音:

jié  

〈词性:形〉

高峻的样子 [towering]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山石满满。)——《诗·小雅·节南山》

常用词组

节哀、节疤、节操、节度、节度、节度使、节妇、节概、节根,节根儿、节候、节徽、节货、节俭、节减、节节、节劳、节礼、节理、节烈、节令、节流、节录、节律、节略、节旄、节目、节目主持人、节能、节拍、节片、节气、节钱、节日、节省、节食、节食缩衣、节水、节下、节选、节要、节油、节余、节育、节欲、节约、节支、节制、节奏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