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招财进宝的生肖

词语意思 “招财进宝”意思是招来财气,以发财致富 。

这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吉利的词语,常被用于各种喜庆场合,表达人们对财富和好运的期盼与祝愿。

商家店铺开业、春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会张贴写有“招财进宝”字样的春联、福字等,希望能吸引财富到来。

可能对应的生肖 猪:在传统文化里,猪通常被视为富足、吉祥的象征。

猪性格温顺,食量较大,体态圆润丰满。

它吃得多长得壮实,给人一种生活富足、不愁吃喝的感觉。

而且猪繁殖能力强,一窝能产下多个猪仔,寓意着家族兴旺、财富增多。

过去农村家庭养猪,猪养大后可以卖钱补贴家用,是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猪有招财进宝的寓意。

狗:狗在人们生活中是忠诚的伙伴。

在传统观念里,狗有守护家门的作用,能够阻挡邪气和盗贼进入家中,保护家庭财产安全。

所谓“看家护院”,保障了家庭的安稳,间接为家庭守护住了财富。

而且狗叫声“汪汪汪”,谐音“旺旺旺”,有着兴旺发达的美好寓意,象征着财运亨通、事业兴旺,因此也与招财进宝有一定关联。

龙: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势、尊贵和吉祥的象征。

龙能行云布雨,掌管着人间的风调雨顺,而风调雨顺对于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来说至关重要,意味着农作物丰收,粮食充足,这是财富的基础。

同时,龙本身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拥有巨大的能量和影响力,被认为能够带来好运和福气,自然也包含了招财进宝的含义。

帝王以龙自居,皇宫中的财富更是堆积如山,也侧面反映了龙与财富的联系 。

 

  拼音  zhāo   注音  ㄓㄠ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VKG  仓颉  QSHR  郑码  DYJ  四角  57062  结构  左右电码  2156  区位  5348  统一码  62DB  笔顺  一丨一フ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招的拼音:zhāo(ㄓㄠ)  

⒈ 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

⒉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

⒊ 应接:招待宾客。

⒋ 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

⒌ 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

⒍ 同“着”。

⒎ 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统一码

招字UNICODE编码U+62DB,10进制: 25307,UTF-32: 000062DB,UTF-8: E6 8B 9B。

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ttract、beckon、confess、enlist、recruit、tease、trick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召声

English

beckon, summon; recruit, lev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招的拼音: zhāo  

〈词性:动〉

(1) (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2) 同本义 [beckon]

招,手呼也。——《说文》

招者,召也。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楚辞·招魂序》

招樊哙出。——《史记·项羽本纪》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3) 又如:招迎(招呼使接待;招引迎接);招求(招引导求);招招(招呼的样子);招诱(招唤劝导);招护(招呼,关照);招应(招呼、理睬)

(4) 招收;招募 [recruit;enlist;enroll]

上招贤良。——《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招拔(召来并加以擢用);招用(招收使用);招军(招募士兵)

(6) 邀请 [invite]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7) 又如:招宴(邀请参加酒宴);招要(招邀。邀请);招饮(招人宴饮)

(8) 招致;招惹 [provoke]

满招损,谦受益。——宋· 欧阳修《伶官传》引《书·大禹谟》

招而不至。——汉· 贾谊《论积贮疏》

招越蜀呔怪。——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又如:招风惹雨(招惹是非);招风揽火(招惹是非);招尤(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招召(招来祸福);招振(招致擢用)

(10) 招供,供认 [confess]

非法拷打,何罪不招!——宋· 胡太初《昼帘绪论》

(11) 又如:招状(供状);招款(招状);招稿(招供的文稿);招承(招认;认罪或认错)

(12) 逗引 [seduce]

今夫赵女 郑姬,设形容,…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史记》

(13) 又如:招蜂引蝶(比喻逗引异性)

(14) 招抚;招安 [offer amnesty and enlistment to rebels]

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宋· 庄季裕《鸡肋篇》

(15) 又如:招讨(招抚征讨);招慰(招抚);招怀(招抚)

(16) 招揽 [solicit]。如:招选(延揽选拔);招悦(招揽而使人乐从);招贤纳士(招引接纳贤士)

(17) 摇动;挥舞 [wave]

船上把青旗只一招,芦苇里棹出一只小船。——《水浒全传》

(18) 又如:招飐(招展)

(19) 招赘;招婿 [have the groom move into one’s house after the marriage]

他今日倒赔缘房,招你为婿。——元· 乔吉《金钱记》

不争你要来我家,我孩儿要招个做杂剧的。——宋·无名氏《错立身》

(20) 又如:不招(不当上门女婿);招嫁(招赘与出嫁)

(21) 通“挢”( jiǎo  )。举起[raise]

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庄子·骈拇》

操其觚招其末——《淮南子·主术》。注:“招,举也。”

招八州而朝同列。——《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词性变化

招的拼音: zhāo  

〈词性:名〉

(1) 策略 [move]。如:他回到下处,捉摸着下一招该怎样打法;绝招;妙招

(2) 靶子 [target]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本生》

(3) 口供,供词 [oral confession]。如:长状短招都取定,克日良时要斩人

(4) 旧时挂在酒店、饭店或商店门口,写明店名或用以招徕顾客的旗幡 [flag]。如:酒招

(5) 姓

常用词组

招安、招标、招兵、招兵买马、招财进宝、招待、招待会、招待所、招待员、招风、招风惹草、招抚、招工、招供、招股、招雇、招唤、招魂、招集、招架、招考、招徕、招揽、招领、招骂、招门纳婿、招募、招纳、招女婿、招牌、招聘、招亲、招请、招惹、招认、招生、招事、招收、招手、招数、招贴、招贴画、招降、招降纳叛、招笑儿、招眼、招摇、招摇过市、招摇撞骗、招引、招诱、招灾、招灾惹祸、招展、招致、招赘、招子、招租

  拼音  cái   注音  ㄘㄞˊ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MFTT  仓颉  BODH  郑码  LODM  四角  74800  结构  左右电码  6299  区位  1838  统一码  8D22  笔顺  丨フノ丶一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财(財)的拼音:cái(ㄘㄞˊ)  

⒈ 金钱和物资:财产。财富。财经。财贸。财东。财政。财务。财会(kuài   )。

统一码

财字UNICODE编码U+8D22,10进制: 36130,UTF-32: 00008D22,UTF-8: E8 B4 A2。

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財㒲

汉英互译

wealth、money

造字法

形声:从贝、才声

English

wealth, valuables, rich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财的拼音:

c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2)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wealth]

财,人所宝也。——《说文》

财,货也。——《广雅》

以九赋敛财贿。——《周礼·太宰》。注:“泉谷也。”

与其财用。——《周礼·职方式》。注:“帛谷货贿也。”

先财而后礼。——《礼记·坊记》。注:“币帛也。”

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礼记·聘义》。注:“谓璧琮享币也。”

财之为言才也。凡粟米丝麻材木可用者曰财。——《六书故》

乘其财用之出入。——《周礼·天官·宰夫》

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资财(资金与财物);生财;地财;浮财;洋财;邪财

(4) 财富;财产 [money]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

(5) 又如:钱财;敛财(搜括钱财)

(6) 姓

词性变化

财的拼音:

cái  

〈词性:副〉

(1) 通“才”。仅仅 [only]

财令陵为助兵。——《汉书·李陵传》

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2) 通“纔”。刚刚 [just]

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汉书·杜钦传》

财的拼音:

cái  

〈词性:动〉

(1) 通“裁”

(2) 裁成,裁制 [cut]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人道。——《易·泰》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财制礼义之宜 。——《淮南子·要略》

(3) 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 [cut;judge]

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之治。——《管子·心术下》

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4) 节制,制裁 [check;censure]

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管子·揆度》

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天论》

(5) 杀,自杀 [kill]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史记·吕太后本纪》

常用词组

财宝、财帛、财产、财产权、财大气粗、财东、财阀、财富、财经、财会、财礼、财力、财路、财贸、财迷、财气,财气儿、财权、财神、财税、财团、财务、财物、财喜、财源、财运、财政、财政危机、财主

  拼音  jìn   注音  ㄐ一ㄣ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JPK  仓颉  YTT  郑码  BDNW  四角  35300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51  区位  2988  统一码  8FDB  笔顺  一一ノ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进(進)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

⒉ 入,往里去:进见。进谒。进谗。

⒊ 吃,喝:进食。进餐。滴水未进。

⒋ 收入或买入:进账。进货。日进斗金。

⒌ 奉上,呈上:进言。进奉。进献。

⒍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统一码

进字UNICODE编码U+8FDB,10进制: 36827,UTF-32: 00008FDB,UTF-8: E8 BF 9B。

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進乵

汉英互译

advance、come into、enter、move forward、receive、resent、score a goal

相关字词

入、出、退

造字法

形声:从辶、井声

English

advance, make progress, en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进的拼音:

jìn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advance;move forward]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surpass]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一个地方]。跟“出”相对 [enter]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offer]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be official]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11) 推荐 [recommend]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贵则观其所进。——《吕氏春秋·论人》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得幸,因进之。——《汉书·灌夫传》

(12) 又如:进举(荐举;推荐);进荐(推荐);进贤兴功(荐举贤士功臣);进贤任能(进荐任用贤能之士)

(13) 登 [ascend]

君子三揖而进。——《国语》

(14) 上朝 [go to court]。如:进谢(进谒致谢);进对(进谒并答对);进朝(前往拜见);进参(进见)

(15) 饮 [take]。如:进饮(饮酒);进服(服用。多指药物);进羞(进食菜肴果品);进补(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

(16) 规劝 [admonish]。如:进喻(劝说);进议(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进劝(劝说);进说(向君主述说;进言);进疏(向皇帝进呈奏议);进规(进谏规劝)

(17) 倒[满];送上 (客气话) [fill]。如:进酒;进酌(斟酒)

(18) 促进,增强 [advance]

进本退末。——《盐铁论·本议》

礼减而进。——《礼记·乐记》

(19) 又如:进躁(急于进取);进趋(努力向上);进锐退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进致(进取);进事(发展事业)

(20) 推崇,赞扬 [praise highly]

退之以知道自居,而于 董、 贾独抑之, 相如独进之。—— 明· 方孝儒《答王秀才书》

(21) [常为公事而] 立即或迅速派遣(如至某特定目的地) [dispath]。如:进藏;进剿(进军剿灭);进趋(进攻)

(22) 力图奋发,竭力努力 [endeavor]。如:进修;进取

(23) 晋升 [promote]。如:进擢(进用,擢升官职);进职(进升官职);进仕(进升官阶);进爵(进升爵位)

(24) 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 [into;in]。如:走进;放进;开进;倒进

(25) 通“尽”。终止;竭尽 [end;exhaust]

终进乎?不知也。道终乎本无始,进乎本不久。——《列子·天瑞》

竭聪明,进智力。——《列子·黄帝》

词性变化

进的拼音:

jìn  

〈词性:名〉

(1) 钱财 [money]

萧何主吏、主进。——《史记·高祖本纪》

(2)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of single-storey house)line]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儒林外史》

(3) 收入 [income]。如:进项(进账。收入的款项);有进有出,进出相当

进的拼音:

jìn  

〈词性:量〉

层 [layer]

外墙砌宽一尺,石二进;内墙砌宽一尺,石一进。——清· 严如煜《苗防备览》

常用词组

进逼、进兵、进步、进步人士、进餐、进呈、进城、进程、进出、进刀、进抵、进度、进而、进发、进奉、进港、进攻、进贡、进化、进化论、进货、进击、进给、进见、进谏、进剿、进进出出、进京、进境、进酒、进爵、进军、进口、进口、进口段、进口货、进来、进来、进路、进门、进气、进气口、进取、进入、进身、进深、进食、进士、进水口、进退、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进位、进贤、进献、进香、进项、进行、进行曲、进修、进学、进言、进谒、进一步、进益、进用、进展、进占、进站、进账、进针、进止、进驻、进住

  拼音  bǎo   注音  ㄅㄠˇ   繁体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PGYU  仓颉  JMGI  郑码  WDCS  四角  30103  结构  上下电码  1405  区位  1706  统一码  5B9D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宝(寳)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zàng   )。国宝。财宝。珍宝。传(chuán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⒉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⒊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刹(称呼庙字)。宝号(称呼别人的店铺)。

⒋ 指金属货币:元宝。

⒌ 赌具的一种:开宝。押宝。

统一码

宝字UNICODE编码U+5B9D,10进制: 23453,UTF-32: 00005B9D,UTF-8: E5 AE 9D。

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寶珤寚寳靌㻄

汉英互译

treasure、preciousness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玉

English

treasure, jewel; precious, r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宝的拼音:

bǎo  

〈词性: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2) 同本义 [treasure]

宝,珍也。——《说文》

稼穑维宝。——《诗·大雅·桑柔》

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

宝玉者,封圭也。——《谷梁传·定公八年》

以其宝来奔。——《国语·鲁语》。注:“玉也。”

怀其宝。——《论语》

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珠宝;宝函(宝匣);珍宝(珠玉宝石等);宝肆(出售珍宝的店铺);宝冕(宝冠。用宝石装饰的帽子);宝钏(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宝钗(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4) 珍贵的东西 [precious thing]

轻敌几丧吾宝。——《老子》。注:“身也。”

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已》。注:“身也。”

正得秋而万宝成。——《庄子·庚桑楚》

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献宝;财宝;传家宝;文房四宝

(6) 印信符玺 [jade token]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红楼梦》

(7) 又如:宝札(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私人书信的敬辞);宝符(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

(8)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darling]。如:我的小宝

(9) 一种赌具。方形,用牛角或硬木做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a kind of gambling device]

开宝,你们有胆子没有?—— 老舍《骆驼祥子》

(10) 货币 [money]。如:通宝;元宝

(11) 姓

词性变化

宝的拼音:

寳、寶 bǎo  

〈词性:动〉

(1) 珍爱,珍视 [treasure]

吾有三宝,持而宝之。——《韩非子·解老》

(2) 又如:宝身(珍惜身躯);宝重(珍惜重视);宝惜(珍惜)

(3) 珍藏 [collect]。如:宝录,宝蓄(珍藏)

宝的拼音:

寳、寶 bǎo  

〈词性:形〉

(1) 珍贵的,宝贵的 [treasured]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李斯《谏逐客书》

(2) 又如:宝刀(珍贵的战刀);宝玉(珍贵的玉);宝书(宝籍。珍贵的书籍)

(3) 贵重的;由于其美丽、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precious]。如:宝衣(贵重的衣服);宝床(贵重的坐具或卧具)

(4) 敬词 [term of respect]

(5)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如:宝字(帝王、神仙所写的字);宝位(帝位)

(6)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宝鼎(香炉);宝篆(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状如篆文)

(7)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如:宝忏(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宝诀(道教修炼的秘诀)

(8)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如:宝斋;宝舟;宝号

常用词组

宝宝、宝贝、宝刹、宝钞、宝刀、宝刀不老、宝地、宝典、宝贵、宝贵、宝号、宝鸡、宝剑、宝眷、宝库、宝璐、宝蓝、宝山空回、宝石、宝塔、宝物、宝藏、宝座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