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梁山好汉的生肖

词语意思 “梁山好汉”指的是在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水浒传》中,于梁山泊聚义的一百零八位头领 。

他们因种种原因反抗欺压,在水泊梁山落草为寇,后受宋朝招安并为其征战,最终消亡。

可能对应的生肖 虎:梁山好汉中众多英雄勇猛无比,如同老虎一般威风凛凛、气势磅礴。

例如武松,在景阳冈下醉酒后,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其英勇无畏的气概恰似虎威;还有李逵,作战时勇猛莽撞,如同下山猛虎,杀敌毫不手软 。

众多好汉展现出的勇猛特质与老虎的特性相符。

龙: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强大、权威和不凡。

梁山好汉们啸聚山林,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江湖上声名远扬,犹如蛟龙得水。

他们中的许多人本领高强,具有超凡的能力,恰似龙的神通广大,领导梁山的宋江等人有着不凡的领袖气质,也暗合龙所代表的地位和影响力 。

猴:猴子聪明伶俐、机智灵活,梁山好汉中不乏足智多谋之人,像吴用被称为“智多星”,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诸多妙计,帮助梁山好汉解决了不少难题,在各种复杂的局势中周旋,这与猴子的机灵聪慧十分相似 。

 

  拼音  liáng   注音  ㄌ一ㄤ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VWS  仓颉  ECD  郑码  VYOF  四角  33904  结构  上下电码  2733  区位  3326  统一码  6881  笔顺  丶丶一フノ丶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梁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⒉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⒊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⒋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⒌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⒍ 姓。

统一码

梁字UNICODE编码U+6881,10进制: 26753,UTF-32: 00006881,UTF-8: E6 A2 81。

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irder

造字法

形声:从木、水、刃声

English

bridge; beam; rafters;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梁的拼音:

liá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从水,刅( chuāng  )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 同本义 [bridge]

梁,水桥也。——《说文》

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谨关梁。——《礼记·月令》

十一月舆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国语·周语》

津梁之上。——《国语·晋语》

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泽无舟梁。——《庄子》

(3)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缘(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梁头(桥头);梁津(桥梁与渡口);梁栈(桥梁)

(4) 房梁 [girder;roof beam]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横梁;悬梁(在房梁上上吊);梁楹(屋“梁和大柱);梁倚(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倚靠);梁木其坏(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

(6) 稻粱。通“粱” [millet]

养以刍豢黍梁。——《淮南子·人间》

(7) 又如:梁肉(粱肉。泛指美酒佳肴。梁,通“粱”)

(8)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ridge]。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9) 堤堰;鱼堰 [dam]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隄谓之梁。——《尔雅》。注:“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

梁,水隄也。——《水经注·济水注》

掌以时渔为梁。——《周礼·渔人》。司农注:“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

(10) 又如: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

(11) 国名 [Liang state]

(12) 周时诸侯国

(13)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

(14) 又

梁使三反。

(15) 朝代名 [Liang Dynasty]

(16) 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7)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梁,吾仇也。(黄巢部将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后,赐名全忠,受封为梁王。唐僖宗时,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从此,梁、晋之间战争不息,仇恨日深。)——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18) 又

背晋以归 梁。

函梁君臣之首。

(19) 古九州之一 [Liang prefecture]。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20) 姓

梁弘御戎。(梁弘给他驾驶兵车。御,驾御;戎,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词性变化

梁的拼音: liáng  

〈词性:动〉

架桥、修桥 [make a bridge over]

令尹斗祁、 莫敖屈重除道梁 溠。——《左传·庄公四年》

常用词组

梁父吟、梁启超、梁山伯、梁上君子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MMMM  仓颉  U  郑码  LL  四角  22770  结构  单一电码  1472  区位  4129  统一码  5C71  笔顺  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山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统一码

山字UNICODE编码U+5C71,10进制: 23665,UTF-32: 00005C71,UTF-8: E5 B1 B1。

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mountain]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anything in the shape of a mountain]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the Five mountains]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gable wall]。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storey of a bar]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hermitage]。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mound]。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a small bundle of straws,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如:蚕上山了

(13) 姓

词性变化

山的拼音: shān  

〈词性:形〉

(1) 大,巨大 [big]。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hoarse]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my rustic]。如:山妻(隐士之妻)

常用词组

山隘、山坳、山包、山胞、山崩地裂、山崩钟应、山不转路转、山茶、山产、山场、山川、山丛、山村、山道年、山地、山顶、山顶洞人、山东、山洞、山阿、山风、山峰、山腹、山旮旯儿、山冈、山高海深、山高皇帝远、山高水长、山高水低、山高水险、山歌、山根、山沟、山谷、山海关、山河、山洪、山回路转、山货、山脊、山涧、山脚、山径、山口、山岚、山梁、山林、山陵、山岭、山路、山麓、山峦、山脉、山毛榉、山峁、山帽云、山门、山盟海誓、山明水秀、山南海北、山坡、山墙、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山丘、山泉、山人、山水、山塘、山体、山头、山洼、山弯、山窝、山坞、山西、山系、山峡、山险、山乡、山响、山魈、山崖、山阳、山羊胡子、山肴、山摇地动、山药蛋、山野、山阴、山雨欲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山芋、山岳、山寨、山珍海味、山庄、山子、山陬海澨、山嘴

好
  拼音  hǎo hào   注音  ㄏㄠˇ ㄏㄠ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BG  仓颉  VND  郑码  ZMYA  四角  47447  结构  左右电码  1170  区位  2635  统一码  597D  笔顺  フノ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好的拼音:hǎo(ㄏㄠˇ)  

⒈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⒉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好。安好。

⒊ 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⒋ 容易:好办。好使。好懂。

⒌ 完成,完善:办好了。

⒍ 表示应允、赞成:好!你干得不错。

⒎ 很,甚: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

⒏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

⒐ 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下可坏了!

其他字义

好的拼音:hào(ㄏㄠˋ)  

⒈ 喜爱,与“恶”(wù ㄨˋ  )相对:好奇。好色。好尚(爱好和崇尚)。好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好逸恶劳。

⒉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统一码

好字UNICODE编码U+597D,10进制: 22909,UTF-32: 0000597D,UTF-8: E5 A5 BD。

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od、fine、kind、nice、Ok、all right、get well

相关字词

佳、美、差、坏、恶、孬、糟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子

English

good, excellent, fine; we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

(2) 指女子貌美 [beautiful]

好,美也。——《说文》

凡美色或谓之好。——《方言二》

不可谓好。——《国语·晋语》。注:“美也。”

是女子不好。——《史记·滑稽列传》

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秦氏有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好皮囊(好看的外貌);好鸟(美丽的鸟);好不丑(反语。即好不俊,俊得很);好美(美貌);好闲(容貌美丽,举止闲雅);好妇(美貌的妇女)

(4) 善,优良,良好 [good;fine;nice]

领恶而全好者与。——《礼记·仲尼燕居》。注:“善也。”

父信谗而不好。——《楚辞·惜诵》

又是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好雨知时节。——唐· 杜甫《春夜喜雨》

江南好。——唐· 白居易《忆江南》

注曰不好。——宋· 洪迈《容斋续笔》

(5) 又如:好天良夜(美好的时节);好日(吉日;好天;又指结婚佳期);好头脑(好对象;好人物);好言(善言;好话)

(6) 交好;友爱 [friendly;kind]

妻子好合。——《诗·小雅·常棣》

欲与王为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好日密。

游处相好。——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好会(诸侯间友好的会盟);好达达(妇女对男子的昵称)

(8) 健康 [in good health;get well]。如:他看起来很好;他的健康状况仍然是很好的;好身手(体格雄壮,身手矫健)

(9) 容易 [be easy (to do);simple;likely]。如:这个问题好回答;这事好办;好吃的果儿(容易对付的人)

(10) 完成;完毕 [complete;finished]

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

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 龙香。——《二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工具都准备好了

(12) 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果;是,同意 [all right;OK,okay]。如:好,我十点钟不找你

(13) 便于;宜于 [be easy to;be convenient for;suitable;fitting]

缁衣之好兮。——《诗·郑风·缁衣》

(14) 又如:好合(志意相合)

词性变化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副〉

(1) 很,甚,太 [very]——表示程度,多含感叹语气。如:好大的眼睛;好深的沟;好乔(十分古怪);好杀(极言其好);好是(真是,很是)

(2) 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或久 [how]。如:等了好半天;来了好多人;过了好久;好歇(好一会儿);好几时(很长时间);好早晚(时候很晚)

(3)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效果好 [good]。如:好看;好听;好吃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助动〉

(1) 可以 [may]。如:我好进来吗?

(2) 应该 [ought to ]。如:天快要下雨了,你好走了吧

(3) 宜于;便于;以便 [so as to]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又如:想法打蛇的头,好打晕它;你作个决定,我好回他;你交代下来,我好去叫他

(5) 另见 hào  

常用词组

好办、好比、好不、好丑、好处、好歹、好歹、好端端、好多、好多、好感、好过、好汉、好汉做事好汉当、好好儿、好话、好极了、好极了、好家伙、好景不长、好久、好看、好来好去、好莱坞、好离好散、好脸、好梦难成、好梦难圆、好孬、好评、好气、好儿、好人、好人家、好日子、好生、好声好气、好事、好事多磨、好手、好受、好说、好说歹说、好说话儿、好似、好听、好玩儿、好望角、好闻、好戏、好像、好消息、好笑、好些、好心、好心好意、好样儿、好言好语、好意、好意思、好运、好在、好转、好走

基本词义

好的拼音: hào  

〈词性:动〉

(1) 喜好;喜爱 [like;be keen on;be fond of]

好憎者,心之暴也。——《淮南子·精神》

人之好我。——《诗·小雅·鹿鸣》

好治不病。——《韩非子·喻老》

敏而好学。——《论语》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唐· 柳宗元《三戒》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好表现;好善(喜爱行善);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好戏子(好奇);好玩(爱玩儿)

(3) 指常常容易发生 [be liable to]。如:好晕船;好伤风;土豆子好烂

(4) 另见 hǎo  

常用词组

好吃好喝、好吃懒做、好吹牛、好大喜功、好动、好斗、好高骛远、好古、好管闲事、好客、好奇、好奇心、好强、好色、好色之徒、好善乐施、好尚、好胜、好事、好事之徒、好为人师、好恶、好行小慧、好学、好学深思、好逸恶劳、好战

  拼音  hàn   注音  ㄏㄢ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ICY  仓颉  EE  郑码  VXS  四角  37140  结构  左右电码  3352  区位  2626  统一码  6C49  笔顺  丶丶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汉(漢)的拼音:hàn(ㄏㄢˋ)  

⒈ 天河:银汉。云汉。气冲霄汉。

⒉ 成年男人:汉子。老汉。

⒊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汉人(①汉族人;②指汉代的人)。

⒋ 中国朝代名:汉代。汉隶(①汉代的隶书。②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统一码

汉字UNICODE编码U+6C49,10进制: 27721,UTF-32: 00006C49,UTF-8: E6 B1 89。

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hinese、man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汉的拼音:

h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the Hanshui River]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the Milky Way;the Galaxy]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the Han Dynasty]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the Han nationality]。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 汉族人 [the Han people;the Hans]。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 男子的俗称 [man]。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Han state]

(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