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伶牙俐齿的生肖

词语意思 “伶牙俐齿”形容人机灵,口才好,说起话来聪明灵活、应对自如,善于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可能对应的生肖 鼠:老鼠十分机灵聪慧,在生存过程中需要凭借敏捷的思维和巧妙的“言辞”来躲避天敌、获取食物。

在许多故事和传说里,老鼠往往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说会道摆脱困境,展现出很强的应变能力和语言天赋,符合伶牙俐齿的特点。

猴:猴子生性活泼好动、聪明伶俐。

它们模仿能力强,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捷,在群体互动中,猴子之间会通过各种声音和动作进行复杂的交流沟通。

而且猴子很善于察言观色,懂得根据不同情况做出恰当反应,用灵活的方式表达意图,所以猴也比较符合伶牙俐齿的描述。

鸡:公鸡每天清晨打鸣报晓,声音嘹亮。

在日常活动中,鸡群之间也会通过各种叫声进行交流,传达不同的信息,像是在互相“交谈”。

母鸡在带领小鸡觅食或者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来指挥和警示,仿佛有着丰富的“语言系统”,表现得伶牙俐齿。

 

  拼音  líng   注音  ㄌ一ㄥ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WYC  仓颉  OOII  郑码  NOW  四角  28232  结构  左右电码  0134  区位  3370  统一码  4F36  笔顺  ノ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伶的拼音:líng(ㄌ一ㄥˊ)  

⒈ 〔伶仃〕孤独。

⒉ 〔伶俐〕聪明;灵活。

⒊ 〔伶俜〕孤独的样子。

⒋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优伶。名伶。伶官(古代乐官)。

统一码

伶字UNICODE编码U+4F36,10进制: 20278,UTF-32: 00004F36,UTF-8: E4 BC B6。

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亻、令声

English

lonely, solitary; act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伶的拼音: l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

(2) 同本义 [musical official]

伶,弄臣也。——《说文》

寺人之伶。——《韩诗·车邻》

令伶箫咏歌。——《国语·鲁语》

仕于伶官。——《诗·简兮序》

问之伶州鸠。——《国语·周语》

(3) 又如:伶官(古代的乐官);伶工(旧指乐师或演员);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伶界(旧称戏曲界)

(4) 引申为表演歌舞的艺人 [actor;actress]

伶,乐人。——《广韵》

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新唐书·礼乐志》

教坊优伶。——《北梦琐言》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 孟郊《教坊歌儿》

(5) 又如:男伶(男演员);女伶;名伶(名演员);红伶(走红的演员);伶优(优伶)

(6) 姓

词性变化

伶的拼音: líng  

〈词性:形〉

(1) 机灵、聪明 [nimble;wise]。如:伶变(机灵);伶便(灵便;敏捷);伶透(聪明);伶透人(绝对聪明的人);伶俏(苗条,美好)

(2) 孤独 [alone]

伶俜萦苦辛(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伶丁(孤独的样子)

常用词组

伶仃、伶俐,怜悧、伶俜、伶人、伶牙俐齿

  拼音    注音  一ㄚˊ   
部首  牙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AHTE  仓颉  MVDH  郑码  HI  四角  71240  结构  单一电码  3660  区位  4932  统一码  7259  笔顺  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牙的拼音:yá(一ㄚˊ)  

⒈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⒉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⒊ 特指象牙:牙雕。

⒋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⒌ 姓。

统一码

牙字UNICODE编码U+7259,10进制: 29273,UTF-32: 00007259,UTF-8: E7 89 99。

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牙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伢齖芽衙

汉英互译

tooth、tooth-like thing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牙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tooth]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tooth-like thing]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ivory]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broker]。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headquarters]。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bud;sprout;shoot]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child]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词性变化

牙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smart]。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deputy;assistant]。如:牙将

常用词组

牙碜、牙城、牙齿、牙床、牙雕、牙粉、牙缝,牙缝儿、牙膏、牙垢、牙关、牙机巧制、牙行、牙花、牙慧、牙祭、牙具、牙口、牙侩、牙列、牙瘤、牙轮、牙牌、牙婆、牙签、牙色、牙石、牙刷、牙痛、牙牙、牙炎、牙医、牙龈、牙质、牙周炎、牙子

  拼音    注音  ㄌ一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TJH  仓颉  OHDN  郑码  NMKD  四角  2220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0196  区位  3294  统一码  4FD0  笔顺  ノ丨ノ一丨ノ丶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俐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伶俐〕见“伶”。

统一码

俐字UNICODE编码U+4FD0,10进制: 20432,UTF-32: 00004FD0,UTF-8: E4 BF 90。

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俐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亻、利声

English

smooth; active; clever, shar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俐的拼音:   

——“伶俐”( línglì  ):聪慧;机灵

常用词组

俐亮、俐落,俐索

齿  拼音  chǐ   注音  ㄔˇ   繁体    
部首  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HWBJ  仓颉  YMUO  郑码  IO  四角  21772  结构  上下电码  7876  区位  1961  统一码  9F7F  笔顺  丨一丨一ノ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齿(齒)的拼音:chǐ(ㄔˇ)  

⒈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齿。齿腔。齿髓。齿龈。齿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齿齿”)。

⒉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齿轮。锯齿。梳子齿儿。

⒊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齿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

⒋ 并列:不齿(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

⒌ 谈到,提及:齿及。不足齿数。

⒍ 触:齿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统一码

齿字UNICODE编码U+9F7F,10进制: 40831,UTF-32: 00009F7F,UTF-8: E9 BD BF。

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齒歯

汉英互译

tooth、a tooth-like part of anything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teeth; gears, cogs; age; simplified form of the KangXi radical number 211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齿的拼音:

ch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2) 同本义 [tooth]

男以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大戴礼记·易本命》

发堕齿槁。——《素问·上古天真论》。注:“齿为骨余。”

(3) 又如:齿吻(齿及唇);齿颊(牙齿与脸颊)

(4) 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tooth-like thing]

齿革羽毛。——《书·禹贡》。传:“象牙也。”

(5) 又如:锯齿;梳齿;羊齿(一种植物)

(6) 指年龄 [age]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数年也。”

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礼记·文王世子》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齿序(年龄的大小顺序);齿力(年龄和体力)

词性变化

齿的拼音:

chǐ  

〈词性:动〉

(1) 并列,次列 [juxtapose]

不敢与诸任齿。——《左传·隐公十一年》。注:“列也。”

百官以此相齿。——《庄子·天下》

(2) 又如:齿列(与人同等并列);齿遇(以同等相对待);齿班(并列)

(3) 谈说,重视 [utter]。如:齿及(说及,挂齿);齿牙余论(言词之力;口舌之劳)

(4) 录用,收纳 [employ]

终身不齿。——《礼记·王制》。注:“犹录也。”按,齿有行列者。

(5) 又如:齿召(予以录用征召);齿用(录用);齿旧(录用旧臣)

(6) 挡,触 [touch]

吾谋适合意,几亦齿奸锋。——宋· 王安石文

(7) 又如:齿战(上下齿连连相击)

常用词组

齿唇音、齿发、齿根、齿更、齿冠、齿后音、齿冷、齿录、齿轮、齿腔、齿舌、齿条、齿音、齿龈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