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是什么生肖(打一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1:我们知道有了如指掌的意思,十二生肖中龙是比较厉害的,龙是神仙,它可以知晓很多东西甚至还可以知道对方的想法。由此知己知彼可以猜测是龙。
说法2:还有就是老鼠,老鼠非常聪明,它懂得人们的一举一动,只要你一离开它就出来,你一出来它就躲起来。由此分析知己知彼还可以猜测是鼠。
综上所述,知己知彼是生肖鼠和生肖龙。
知己知彼打一数字
从知己知彼的笔画入手去猜一数字。”知“字8笔画,”己“字3笔画,”知“字8笔画,”彼“字8笔画,4个字一共是8+3+8+8=27笔。因此知己知彼打一数字是27。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十二生肖文化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桂花)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生肖和守护神:鼠(千手观音)、牛(虚空藏菩萨)、虎(虚空藏菩萨)、兔(文殊菩萨)、龙(普贤菩萨)、蛇(普贤菩萨)、马(大势至菩萨)、羊(大日如来)、猴(大日如来)、鸡(不动尊菩萨)、狗(阿弥陀佛)、猪(阿弥陀佛)
生肖对应的星座:鼠(水瓶座)、牛(摩羯座)、虎(狮子座)、兔(天蝎座)、龙(天秤座)、蛇(处女座)、马(射手座)、羊(巨蟹座)、猴(双子座)、鸡(金牛座)、狗(白羊座)、猪(双鱼座)
生肖对应的英文:鼠(rat)、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goat)、猴(monkey)、鸡(rooster)、狗(dog)、猪(pig)
生肖对应鼠(shǔ)、牛(niú)、虎(hǔ)、兔(tù)、龙(lónɡ)、蛇(shé)、马(mǎ)、羊(yánɡ)、猴(hóu)、鸡(jī)、狗(gǒu)、猪(zhū)
生肖对应的笔画:鼠(13)、牛(4)、虎(8)、兔(8)、龙(5)、蛇(11)、马(3)、羊(6)、猴(12)、鸡(7)、狗(8)、猪(11)
知己知彼是什么意思
【知己知彼的拼音】:zhī jǐ zhī bǐ
【知己知彼的解释】: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知己知彼的出自】:《孙子·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的示例】:对付敌人,一定要~,才能百战百胜。 ◎曲波《林海雪原》十一
【知己知彼的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知己知彼的近义词】:明察秋毫、了如指掌、知彼知己、心中有数、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的反义词】:心中无数
知的拼音:zhī(ㄓ)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知的拼音: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知字UNICODE编码U+77E5,10进制: 30693,UTF-32: 000077E5,UTF-8: E7 9F A5。
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智
be aware of、be in charge of、inform、know、notify、realize
会意:从口、从矢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详细解释◎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知识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bosom friend]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知道、知底、知恩报恩、知法犯法、知府、知根知底、知过必改、知己、知己知彼、知觉、知类、知冷知热、知了、知名、知命、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青、知情、知情不报、知情达理、知情人、知趣、知人善任、知人之明、知人知面不知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分子、知识青年、知事、知疼着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悉、知县、知晓、知心、知音、知遇、知照、知足
己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对别人称本身: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⒉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己字UNICODE编码U+5DF1,10进制: 24049,UTF-32: 00005DF1,UTF-8: E5 B7 B1。
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oneself、personal
人、彼
象形
self, oneself; personal, private; 6th heavenly stem
详细解释◎ 己的拼音: jǐ
〈词性: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oneself]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而己亦人也。——《吕氏春秋·察今》
自拟己头。——晋· 干宝《搜神记》
且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己悲。——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己为公;异己;克己;知己;己身(自己);己私(自己的欲望);己里钱(血汗钱,私房钱)
◎ 己的拼音: jǐ
〈词性:名〉
(1) 天干的第六位 [the six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己与三相近。——《吕氏春秋·慎行论》
(2) 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己的拼音: jǐ
〈词性:动〉
借作“给” [give]
一二千两银子东西己人!叫他唱二万出戏我看了,己他一个!——《醒世姻缘传》
己方
知的拼音:zhī(ㄓ)
⒈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⒉ 使知道:通知。知照。
⒊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⒋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⒌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⒍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知的拼音:zhì(ㄓˋ)
⒈ 古同“智”,智慧。
知字UNICODE编码U+77E5,10进制: 30693,UTF-32: 000077E5,UTF-8: E7 9F A5。
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智
be aware of、be in charge of、inform、know、notify、realize
会意:从口、从矢
know, perceive, comprehend
详细解释◎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 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徹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 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5)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 韩愈《杂说》
(6) 又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 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 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 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10)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12)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15)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7)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 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 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 知的拼音: zhī
〈词性:名〉
(1) 知识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3) 知觉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4) 知己 [bosom friend]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5) 又如:知心腹(亲信)
(6)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知道、知底、知恩报恩、知法犯法、知府、知根知底、知过必改、知己、知己知彼、知觉、知类、知冷知热、知了、知名、知命、知难而进、知难而退、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青、知情、知情不报、知情达理、知情人、知趣、知人善任、知人之明、知人知面不知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分子、知识青年、知事、知疼着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悉、知县、知晓、知心、知音、知遇、知照、知足
彼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那,那个:彼岸。此起彼伏。
⒉ 他,对方:知己知彼。彼此。
彼字UNICODE编码U+5F7C,10进制: 24444,UTF-32: 00005F7C,UTF-8: E5 BD BC。
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that、those
己、此
形声:从彳、皮声
that, there, those
详细解释◎ 彼的拼音: bǐ
〈词性:代〉
(1) (形声。从彳,皮声。“彳”( chì )。本义:流行、传播,施加)
(2) 那,与“此”相对 [that]
彼,对此称彼也。——《玉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诗·魏风·伐檀》
此土延续石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彼此腾倒着做(彼此交换。骂西门庆与书童有染,而书童又与李瓶儿有染);彼苍(指天);此起彼伏;彼人(那人)
(4) 另一个事物 [the other;the another]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5) 又如:由此及彼
(6) 他,他们 [the other part]
彼与彼年相若也。——唐· 韩愈《师说》
幸而杀彼,甚善!——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彼岸、彼苍、彼此、彼此彼此、彼等、彼人、彼时、彼一时,此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