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寒冬腊月的生肖

可能的生肖 蛇:蛇是冷血动物,在寒冬腊月时会进入冬眠状态。

这一时期环境寒冷恶劣,蛇为了生存度过这段艰难时光而蛰伏起来,与寒冬腊月的季节特征有一定关联。

鼠:老鼠在寒冬腊月时,需要更加努力地寻找食物和温暖的藏身之所。

它们会想尽办法钻进人类居住的地方,偷取各种能吃的东西来储备能量,抵御严寒,这个时节也是老鼠活动较为频繁以满足生存需求的时候。

羊:羊身上有厚厚的羊毛,在寒冬腊月里,羊毛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帮助它们抵御寒冷。

而且冬季对于养羊来说是比较关键的时期,要精心照料羊群以确保它们能安全过冬,所以羊也和这个寒冷的季节有一定联系。

词语意思 “寒冬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天。

其中,“寒”表示寒冷,“冬”点明季节,“腊”是古代在农历十二月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后来农历十二月就被称为腊月 。

 

  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PFJU  五笔98  PAWU  仓颉  JTCY  郑码  WDOT  四角  30303  结构  上下电码  1383  区位  2614  统一码  5BD2  笔顺  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寒的拼音:hán(ㄏㄢˊ)  

⒈ 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⒉ 害怕:寒心。

⒊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统一码

寒字UNICODE编码U+5BD2,10进制: 23506,UTF-32: 00005BD2,UTF-8: E5 AF 92。

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d、humble、poor、tremble

相关字词

热、暑、暖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ld, wintry, chil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寒的拼音: hán  

〈词性:形〉

(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mián  ),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 同本义 [cold]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4) 贫困 [poor;poverty-stricken]。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5) 卑微;低微 [petty and low]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7) 冷清 [desolate]。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8) 声音凄凉 [dreary;miserable]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9) 又如:寒吟(哀鸣)

(10) 凋零;枯萎 [withered]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12) 谦词 [my]。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词性变化

寒的拼音: hán  

〈词性:动〉

(1) 感到冷 [feel cold]。如:寒玉(玉质清冷)

(2) 恐惧;战栗 [fear;dread]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3) 特指终止盟约 [end;stop]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寒的拼音: hán  

〈词性:名〉

(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winter]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寒暄

(3) 寒天 [of cold day]。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4) 寒夜 [of cold night]。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chill;cold]。如:受了一点寒

(6) 姓

常用词组

寒蝉、寒碜、寒碜、寒窗、寒带、寒冬腊月、寒风、寒光、寒悸、寒假、寒噤、寒苦、寒来暑往、寒冷、寒栗、寒凉、寒冽、寒流、寒门、寒露、寒气、寒气刺骨、寒峭、寒蛩、寒秋、寒色、寒森森、寒舍、寒湿、寒士、寒暑、寒暑表、寒暑假、寒树、寒丝丝、寒素、寒酸、寒腿、寒微、寒心、寒暄、寒衣、寒意、寒战、寒症

  拼音  dōng   注音  ㄉㄨㄥ   
简体部首  夂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冫部  
五笔  TUU  仓颉  HEY  郑码  RSTD  四角  27303  结构  上下电码  0392  区位  2212  统一码  51AC  笔顺  ノフ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冬(鼕)的拼音:dōng(ㄉㄨㄥ)  

⒈ 一年中的第四季:冬季(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冬天。冬眠。

⒉ 姓。

⒊ 象声词,敲鼓声:战鼓冬冬。

统一码

冬字UNICODE编码U+51AC,10进制: 20908,UTF-32: 000051AC,UTF-8: E5 86 AC。

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㫡昸終鼕

汉英互译

winter、wintertide、wintertim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winter, 11th lunar mon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冬的拼音: dōng  

〈词性: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winter]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the 12th month]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end]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词性变化

冬的拼音:

dōng  

<象>

冬冬声 [rub-a-dub;rat-tat;rat-a-tat]——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常用词组

冬不拉、冬菜、冬虫夏草、冬储、冬大麦、冬冬、冬冬声、冬防、冬耕、冬瓜、冬灌、冬寒、冬烘、冬季、冬季作物、冬节、冬令、冬米、冬眠、冬笋、冬天、冬闲、冬瘟、冬小麦、冬训、冬汛、冬衣、冬泳、冬至、冬装

  拼音  là xī   注音  ㄌㄚˋ ㄒ一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EAJG  仓颉  BTA  郑码  QEK  四角  74261  结构  左右电码  5198  区位  3216  统一码  814A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腊(臘)的拼音:là(ㄌㄚˋ)  

⒈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⒉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⒊ 姓。

其他字义

腊的拼音:xī(ㄒ一)  

⒈ 干肉:“噬腊肉,遇毒。”

⒉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⒊ 皮肤皴皱。

统一码

腊字UNICODE编码U+814A,10进制: 33098,UTF-32: 0000814A,UTF-8: E8 85 8A。

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腊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月、昔声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腊的拼音:

臘、臈   

〈词性:动〉

(1) (形声。从肉,巤( liè  )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sacrifice at the end of the lunar year]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 汉曰腊。—— 蔡邕《独断》

腊先祖五祀。——《礼记·月令》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2) 又如: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祭(古时岁终祭祀);腊会(古代腊祭时的集会);腊鼻(本为劣等鹞鹰,喻指无能之人)

词性变化

腊的拼音:

  

〈词性:名〉

(1) 农历十二月 [the 12th moon of the lunar year]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晏殊《蝶恋花》

(2) 又如:腊尽春初;腊八会(佛家于腊八开的诵经法会);腊底(年底,农历十二月底)。泛指冬月,尚与“伏”相对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

(3) 又如:腊梨(亦作“刺梨”、“瘌痢”。秃子,生秃疮的人)

(4) 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两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称一腊 [la]。如:戒腊;夏腊;法腊

(5) 人出生后七天 [the seventh day after birth]

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玉笑零音》

(6) 冬季腌制、烟熏而成的食品 [salted and dried]。如:腊肉;腊鸡

(7) 另见   

常用词组

腊八,腊八儿、腊八豆、腊八粥、腊肠、腊梅、腊肉、腊月

基本词义

腊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dried meat]

腊,脯也。——《广雅·释器》

噬腊肉。——《曷·噬》

鱼腊。——《穆天子传》。注:“干鱼。”

无腊与肤。——《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

布千匹,腊五百斤。——《晋书·谢安传》

(2) 又如:腊肉(干肉);腊人(古官名。掌干肉)

词性变化

腊的拼音:   

〈词性:动〉

(1) 晒干;制成干肉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腊田(干枯的田)

(3) 另见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EEEE  仓颉  B  郑码  Q  四角  77220  结构  单一电码  2588  区位  5234  统一码  6708  笔顺  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月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蚀。

⒉ 计时单位:一月。月份。岁月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⒊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⒋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饼。月琴。

⒌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月子。

统一码

月字UNICODE编码U+6708,10进制: 26376,UTF-32: 00006708,UTF-8: E6 9C 88。

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月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㬴囝肉腎

汉英互译

Diana、Luna、mo.、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月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moon]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month]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moon light]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menses]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month of pregnant or confinement]。如:在月子里

(11) [颜色或形状]像月亮一样的 [moon-like]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monthly]。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beautiful]。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常用词组

月半、月报、月饼、月城、月初、月底、月度、月份、月份牌,月份牌儿、月宫、月工、月光、月光期、月桂、月桂树、月黑、月华、月季、月经、月刊、月亏、月蓝、月老、月历、月利、月亮、月令、月轮、月杪、月末、月票、月婆子、月钱、月琴、月球、月全食、月色、月食、月事、月台、月台票、月头儿、月尾、月夕、月夕花朝、月息、月下花前、月下老人、月相、月薪、月牙,月芽,月牙儿、月晕、月震、月中、月子、月子病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