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奉公守法的生肖

词语意思 “奉公守法”指的是奉行公事,遵守法令,形容办事守规矩,不徇私情,一切按照规章制度行事。

可能对应的生肖 生肖牛:牛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勤劳踏实、默默奉献。

它们听从主人的安排,日复一日地耕地劳作,严格遵循着既定的工作模式和要求,就如同奉公守法的人一样,坚守自己的职责,不逾矩、不违规,勤勤恳恳地完成任务。

生肖狗:狗对主人忠诚无比,守护家园尽职尽责。

它严格遵守守护领地、听从主人指令的“规则”,一旦有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出警示,坚决捍卫主人和家庭的安全。

这种忠诚且严守规则的特性与“奉公守法”的内涵相契合。

生肖龙:在传统观念中,龙象征着权威和正统。

古代皇帝常以龙自比,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统治秩序。

龙所代表的统治阶层制定并维护着社会的法令和规范,要求民众奉公守法。

从这个象征意义延伸来看,龙也可与“奉公守法”联系起来 。

 

  拼音  fèng   注音  ㄈㄥˋ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DWFH  五笔98  DWGJ  仓颉  QKQ  郑码  COBI  四角  50508  结构  上下电码  1144  区位  2378  统一码  5949  笔顺  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奉的拼音:fèng(ㄈㄥˋ)  

⒈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⒉ 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⒊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还(huán   )。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

⒋ 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⒌ 供养,伺候:奉养。供奉。侍奉。

⒍ 姓。

⒎ 古同“俸”,薪金。

统一码

奉字UNICODE编码U+5949,10进制: 22857,UTF-32: 00005949,UTF-8: E5 A5 89。

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俸捧

汉英互译

esteem、give with respect、recie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offer; receive; serve; resp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奉的拼音: fèng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 gǒng  ,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后作“捧”)

(2) 同本义 [hold in both hands with respect]

奉,承也。——《说文》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礼记·檀弓下》

常山王奉头鼠窜。——《汉书·蒯通传》

项伯即入见 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史记·项羽本纪》

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奉 樊於期头函,而 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战国策·燕策》

(3) 又如:奉书;奉地图;奉手(捧握长者之手)

(4) 恭敬地接受 [receive with respect]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5) 又如:奉教(接受教导);奉委(接受委任);奉制(接受天子的命令);奉玄(信奉道教)

(6) 进献,下对上送东西 [offer;present]

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

(7) 又如:奉上新书一册;奉纳(交纳);奉呈(奉献,献上);双手奉上;奉贽(进献见面礼品)

(8) 送;给予,赐予 [give;grant]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 庄子弗受。——《庄子·说剑》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宋· 苏洵《六国论》

奉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宋· 苏轼《教战守》

(9) 为…效劳,侍候 [serve]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孟子》

(10) 又如:奉执箕帚(给你料理家务;许配于你);奉从(奉陪侍侯);奉巾栉(伺候洗沐梳发);奉问(侍奉问候);奉候(恭候)

(11) 奉承 [flatter]

虽则他神通广大,却好奉承。——《西游记》

(12) 又如:阳奉阴违;奉附(奉承依附);奉喜(奉承而讨人喜欢);奉顺(奉承顺应);奉循(奉承遵循)

(13) 贯彻,执行 [carry out]

谨奉法令。——《史记》

(14) 又如:奉天(奉行天命);奉元(遵奉天道);奉修(奉行);奉宪(奉行法令);奉法(奉行或遵守法令)

(15) 尊奉 [respect and worship]

子奉君命以会大事,而背宋盟,无乃不可乎?——《左传·昭公十一年》

(16) 如:奉辞(奉命);奉天承运(尊奉上天的命令,承受兴盛的时运);奉遵(遵守;遵从)

(17) 供奉,供养 [supply]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清· 黄宗羲《原君》

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 河阳掌书记时。——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8) 持,拿 [hold]

奉甲执兵。——《墨子·非攻中》

(19) 辅助,拥戴 [assist;support]

郑伯使 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 许东偏。——《左传·隐公十一年》

词性变化

奉的拼音: fèng  

〈词性:名〉

(1) 通“俸”。俸禄 [salary]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秦策》

吏皆送奉钱三。——《史记·萧相国世家》

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汉书·高后纪》

其令公奉舍人赏赐皆倍故。——《汉书·王莽传上》

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簿。——《汉书·宣帝纪》

(2) 又如:无劳之奉;奉粟;奉稍;奉饷;奉禄(俸禄)

(3) 待遇,事奉 [treatment]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孟子》

(4) 奉天的省称 [Fengtian]。1929年改名沈阳市

(5) 姓

奉的拼音: fèng  

〈词性:副〉

[敬词]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I beg to, I have the honor to]。如:奉款(款待。敬词);奉恳(谦词。拜托);奉揖(作揖;拱手为礼);奉屈(屈尊。奉:敬辞)

常用词组

奉承、奉告、奉公、奉公守法、奉还、奉命、奉陪、奉劝、奉若神明、奉申贺敬、奉送、奉天大鼓、奉献、奉行、奉养、奉迎、奉赠、奉召、奉旨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WCU  仓颉  CI  郑码  OZS  四角  8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0361  区位  2511  统一码  516C  笔顺  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公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⒉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⒊ 国家,社会,大众: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⒋ 让大家知道:公开。公报。公然。

⒌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⒍ 敬辞,尊称男子: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⒎ 雄性的:公母。公畜。

⒏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公公。外公(外祖父)。

⒐ 姓。

统一码

公字UNICODE编码U+516C,10进制: 20844,UTF-32: 0000516C,UTF-8: E5 85 AC。

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ir、general、impartial、public、father

相关字词

母、私、婆

造字法

会意:从八、从厶

English

fair, equitable; public; du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公的拼音: gōng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2) 同本义 [just]

公,平分也。——《说文》

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韩非子·五蠹》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春秋·元命苞》

兼覆无私谓之公。——《贾子·道术》

举公义,辟私怨。—《墨子·尚贤上》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公正诚实)

(4) 共,共同 [common]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清· 黄宗羲《原君》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公患(共同的忧患,共同的祸患);公拟(共同拟定);公律(公认的规律)

(6) 公共,公家,公众的。与“私”相对 [public;collective]

汉之为 汉,凡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公中(公众;大伙儿;公家;公有的。引申为谁也不管的);公揖(向众人所作的一个揖礼);公本(公众的奏本);公欲(公众的欲望);公饯(公众举行的饯行宴)

(8) 属于国际间的问题 [international]。如:公海;公元;公尺,公里

(9) 雄的,雄性的 [male]。如:公畜

词性变化

公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朝廷;国家 [the court;the state]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

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公上(朝廷;官家);公币(国家铸造的货币);公壤(国家公有土地);公宪(国法)

(3) 君王 [emperor]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左传·庄公十年》

(4) 又如:公邑(国君的直辖地);公王(君王);公府(君主之府;官府);公寝(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公庙(指国君诸侯之庙)

(5) 公事;政府或机关的工作 [official business]

被(借作“披”,穿)之僮僮(通“童童,光洁的样子),夙夜在公。——《诗·召南·采蘩》

矇瞍奏公。——《诗·大雅·灵台》

王公伊濯。——《诗·大雅·文王有声》

实维尔公允师。——《诗·周颂·酌》

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 偃( 子游名, 武城宰)之室也。——《论语·雍也》

(6) 又如:公人(旧时衙门里的差役);公事人(犯人);公见(公务繁忙)

(7) 古爵位名 [duke]

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公羊传》

尔公尔侯,逸豫(快乐)无期。——《诗·小雅·白驹》

(8) 古代朝廷最高官位的通称 [highest-rank official]。后泛称朝中职高掌权者

光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大傅、大师,历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汉书·孔光传》

(9) 又如:公卿(泛指朝廷中的高官);公族(诸侯的同族,王公的子孙);公徒(诸侯的步兵);公令(诸侯的命令);公孙(诸侯之孙)

(10) 旧时对男性的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the revered Mr.]

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方言》六

赵中大夫 白公。——《汉书·沟洫志》

游诸公。——《汉书·田叔传》

公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项羽本纪》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张公;许孟公;公母(方言。指大爷大娘老两口);公修公德,婆修婆德(修德属于个人,不得代替)

(12) 通“翁”。父。又丈夫的父亲 [father;husband’s father]

宋人嫁子,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淮南子·汜论》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3) 又如:公姥(指公婆;指岳父);公姑(丈夫的父母,亦称“公婆”)

(14) 长本人两辈的男性亲属 [male family dependent higher than oneself of two generations]。如:外公;舅公

(15) 通“功”。劳绩,功绩 [meritorious service;achievement]

当此之时,诸侯莫能以德,而争于公利,故以权相倾。——《盐铁论·轻重》

寿张侯以公德加位特进。—— 汉《中常侍骑都尉樊——安碑》

(16) 又如:无公(没有功劳);肤公(微小的功绩)?

公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公布,让众人知道 [make known to;publish]。如:公之于世;公之世人

公的拼音: gōng  

〈词性:副〉

(1) 公然;公开地 [openly]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汉· 贾谊《论积贮疏》

公然抢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公讨(公开揭露声讨);公言(公开谈论;公众的言论);公取(谓公然夺取他人财物)

常用词组

公安、公案、公报、公报私仇、公倍[数,式]、公布、公厕、公差、公车、公称、公尺、公畜、公道、公道、公德、公敌、公地、公爹、公断、公断、公而忘私、公法、公房、公费、公分、公愤、公府、公干、公告、公共、公共财产、公共厕所、公共场所、公共道德、公共关系、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公公、公股、公馆、公国、公海、公害、公函、公会、公鸡、公积金、公祭、公家、公假、公检法、公交、公斤、公举、公决、公爵、公开、公开、公开信、公款、公里、公理、公历、公立、公立学校、公粮、公路、公论、公马、公买公卖、公猫、公民、公母俩、公亩、公墓、公牛、公判、公平、公平合理、公婆、公仆、公顷、公请、公然、公认、公伤、公伤事故、公设、公社、公审、公升、公使、公式、公式化、公室、公事、公事公办、公署、公司、公私、公私合营、公私兼顾、公诉、公堂、公推、公文、公务、公务员、公物、公心、公休、公演、公议、公益、公益金、公因式、公因子、公营、公映、公用、公有、公有制、公寓、公元、公园、公约、公约数、公允、公债、公债券、公章、公正、公证、公之于众、公职、公职人员、公制、公众、公诸同好、公诸于世、公主、公转、公子、公子哥儿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PFU  仓颉  JDI  郑码  WDDS  四角  30342  结构  上下电码  1343  区位  4256  统一码  5B88  笔顺  丶丶フ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守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保持,卫护: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⒉ 看管:看守。守护。

⒊ 在一个地方不动:守株待兔。留守。

⒋ 遵照:遵守。守法。守时。

⒌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守。因循守旧。

⒍ 呆在一起:厮守。

⒎ 节操:操守。

⒏ 靠近,依傍: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⒐ 古代官名:太守。守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守刺(太守,刺史)。守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⒑ 姓。

统一码

守字UNICODE编码U+5B88,10进制: 23432,UTF-32: 00005B88,UTF-8: E5 AE 88。

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㝊垨

汉英互译

defend、guard、keep watch、obser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宀、从寸

English

defend, protect, guard, conser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守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2) 同本义 [duty;post]

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王巡虢守。——《左传·二十一年》

均地守。——《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

纠其守。——《周礼·内宰》。注:“宿卫者。”

虽守者益。——《荀子·王制》。注:“谓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传·隐公五年》

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孟子·公孙丑下》

(3) 节操;操守 [high moral principle]

妾为情缘,葳蕤之质,一朝失守。——《聊斋志异》

(4) 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后时作州、府地方长官的省称。被委任在某一方或某一区域负责实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员 [magistrate]

守者,秦置也。 秦兼天下,置三川守。 伊、 河、 洛也。—— 蔡邕《独断》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郡守;吴起为河西守

(6)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 [government place]

维梁之西,其蔽曰某山,某守曰兴州。—— 唐· 柳宗元《兴州江运记》

(7) 原则,规范,准则 [principle]。如:有为存守;喜之以验其守

词性变化

守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遵守;奉行 [observe;keep;abide by]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世说新语·识鉴》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守官箴(遵守为官之准则);守古(遵守古训);守数(恪守法规)

(3) 坚持,保持;保守 [stick to;keep]

守成上文,遭祸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汉书·公孙弘传》

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估读勤苦,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田横, 齐之壮士,犹守义不辱。——《资治通鉴》

(4) 又如:守一(执一,专一);守经(固守经典之义);守常(遵循惯例,固守常法);守义(固守义理,笃守正道);守孀(守寡。孀:寡妇);守着老一套;因循守旧;守恶(坚持邪恶);守求(坚持索求);守故(守旧;保持原状);守成(继承和保持前人已有的成就和业绩);守阙(承继皇位);守真(保持真元;保持本性);守拙(以拙自安,不愿做官。拙:拙于应付世务)

(5) 看守,看管 [keep watch]

汤为儿守舍。——《史记·张汤传》

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水浒传》

后汉使复至 匈奴,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守钱虏(守财奴;财多而吝啬者);守喜婆(接生婆);守生(守候接生);守梓(守灵);守庚申(在庚申日吃斋、静坐不眠);守制读礼(守丧并阅读有关丧祭的礼书)

(7) 保卫;防守,与“攻”相对 [defend]

俾守我王。——《诗·小雅·十月之交》

横野将军徐晃守 江陵。——《资治通鉴》

乃使蒙恬北筑 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8) 又如:守把(把守;掌握);守备(明清所设武官名称,负责城堡守卫及营房粮饷等事);守政(关于防守的事务);守口(把守关口);守要(把守要隘);守境(守卫边境);守舍(看守门户)

(9) 掌管 [be in charge of]

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而守之。——《商君书》

(10) 收捕 [arrest]

昭应闻此,必劝 楚王益兵守 雍氏。——《战国策》

(11) 依靠;依傍 [depend on]。如:守亲(指新婚夫妇婚后一个月须在新房里,时常厮守)

(12) 请求 [ask]

数守大将军光,为 丁外人求侯。——《汉书》

(13) 守侯;守护 [guard]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

(14) 做郡的知州 [be governor]

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

常用词组

守备、守兵、守财奴、守车、守敌、守法、守分、守宫、守寡、守恒、守候、守护、守节、守旧、守旧派、守军、守口如瓶、守灵、守门、守门员、守丧、守身、守时、守势、守岁、守土、守望、守卫、守孝、守业、守夜、守御、守约、守则、守职、守制、守株待兔、守株缘木、守拙

  拼音    注音  ㄈㄚˇ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FCY  仓颉  EGI  郑码  VBZS  四角  34132  结构  左右电码  3127  区位  2308  统一码  6CD5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法的拼音:fǎ(ㄈㄚˇ)  

⒈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⒉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⒊ 仿效:效法。

⒋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法式。法帖。

⒌ 佛家的道理: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⒍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法师。法器。法事。

⒎ 指“法国”:法文。法式大菜。

⒏ 姓。

统一码

法字UNICODE编码U+6CD5,10进制: 27861,UTF-32: 00006CD5,UTF-8: E6 B3 95。

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法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㳒佱灋砝

汉英互译

divisor、follow、law、standard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去

English

law, rule, regulation, statute; France, Fren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法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zhì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 同基本义 [act;law passed by legislative body;penal law;law]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rules and regulations]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norm;standard;model]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method]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farad]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Buddhist]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Fa school]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magic arts]。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France]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词性变化

法的拼音:   

〈词性:动〉

(1) 合法 [be within the law]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follow the example of]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abide by the law]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punish according to law]

[商鞅]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常用词组

法案、法办、法宝、法币、法场、法出多门、法典、法定、法度、法官、法规、法纪、法家、法警、法拉、法拉第、法兰、法郎、法老、法理、法力、法力无边、法令、法律、法律顾问、法盲、法门、法门寺、法名、法器、法权、法人、法师、法式、法事、法书、法术、法坛、法堂、法庭、法统、法网、法西斯、法线、法学、法医、法院、法则、法治、法制、法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