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长途跋涉的生肖

词语意思 “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

可能对应的生肖 马:马在古代就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征战沙场,还是人们出行、运输货物等,马常常要跟随主人踏上漫长的旅途,日行千里,不辞辛劳地长途奔跑,非常符合“长途跋涉”的特点。

蛇:某些蛇类有迁徙的习性,例如一些海蛇会在特定季节进行长距离的洄游,穿越广阔的海洋区域;陆地上的一些蛇在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食物资源或繁殖地点时,也可能需要爬行很长的距离,历经艰难险阻,完成长途跋涉。

鸡: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时候,鸡作为家禽,可能会随着主人搬家或者游牧等活动,被带着长途辗转。

而且在野外环境中,一些原鸡为了觅食、寻找栖息地等,也需要长时间行走在山林间,走过较远的路程。

 

  拼音  cháng zhǎng   注音  ㄔㄤˊ ㄓㄤˇ   繁体    
部首  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TAYI  仓颉  PO  郑码  CH  四角  42730  结构  单一电码  7022  区位  1904  统一码  957F  笔顺  ノ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长(長)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两端的距离:长度。

⒉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⒊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⒋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

其他字义

长(長)的拼音:zhǎng(ㄓㄤˇ)  

⒈ 生长,成长:长疮。

⒉ 增加:长知识。

⒊ 排行第一的:长子。长兄。长孙。

⒋ 辈分高或年纪大:长辈。长者。家长。

⒌ 领导人;负责人:部长。校长。

统一码

长字UNICODE编码U+957F,10进制: 38271,UTF-32: 0000957F,UTF-8: E9 95 BF。

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長仧兏仩

汉英互译

long、length、lasting、be good at

相关字词

少、幼、消、短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ong; length; excel in; lea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2) 同本义。与“短”相对 [be long in space]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3)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4) 时间久 [of long duration;lasting]

长,久也。——《广雅》

未尝闻社稷之长利。——《战国策·齐策》

义有长短大小。——《礼记·表记》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长宵(漫长的夜);长律(长的音律)

(6) 遥远 [distant]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酒困路长惟欲睡。——宋· 苏轼《浣溪沙》

(7) 又如:长解(远距离解送犯人;押解犯人发配远方的公差)

(8) 高;高大 [tall]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长林(高大的树林);长壮(高大而强壮)

(10) 优;是;正确 [fine;good;right]。如:长才(突出的才能);长技(专长;特长);长材(优良的木材。也指才能优越的人)

(11) 深长 [profound]。如:气味长

(12) 深厚 [deep]。如:恩情长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长度 [length]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身长;桥长 1000米;波长

(3) 长处 [strong points]

蒹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一技之长,学有所长;特长

(5) 姓

长的拼音:

cháng  

〈词性:副〉

(1) 长久;永远 [permanent]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乐府诗集·上邪》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如:长川(经常;长久);长流(长久,永远)

(3) 长长地 [very long]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 经常 [constantly;frequently]

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

(5) 直直地 [be perfectly straight]

府吏长跪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顺利迅速地 [smoothly and quickly]

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陈寿《三国志》

常用词组

长安、长白山、长班、长波、长策、长城、长虫、长川、长春、长处、长此以往、长存、长大、长笛、长调、长度、长短、长短、长短句、长队、长法、长方体、长方形、长风破浪、长歌当哭、长庚、长工、长鼓、长跪、长河、长虹、长话短说、长铗、长假、长江、长江三角洲、长江三峡、长久、长句、长局、长空、长裤、长廊、长龙、长毛、长矛、长眠、长明灯、长年、长年累月、长跑、长篇、长篇大论、长篇小说、长期、长枪、长驱、长驱直入、长沙、长铩、长衫、长舌、长舌妇、长蛇阵、长生不老、长生果、长诗、长逝、长寿、长叹、长亭、长统靴、长途、长途跋涉、长物、长袖善舞、长吁短叹、长烟、长夜、长揖、长音、长吟、长缨、长于、长圆、长远、长斋、长征、长治久安、长足

基本词义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形〉

(1) 老,年高 [old]

长,老也。——《广雅》

不挟长。——《孟子》。注:“年长也。”

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庄子》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

齐侯长矣。——《国语》

(2) 又如:长艾(老年);长没(年老而死)

(3) 年长,年龄较大 [elder;older]

长子灿七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醒世恒言》

(4) 又如:长君(年长的君主);长德(年长而有德);长贤(年长而贤明);长主(年长的君主);长宾(年长的宾客);长年(年龄较大);长郎(尊称他人的长子)

(5) 成年的,幼之反,成人曰长 [grown-up]

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礼记》

(6) 又如:长殇(古代男子未冠,女子未而死都称殇)

(7) 排行第一 [eldest]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始皇有二十八子,长子 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 上郡。——《史记·李斯列传》

(8) 又如:长弟(先后。先生为长,后生为弟);长庶(庶长子。妾生的长子);长嫡(正妻所生的长子或长女);长杰(超群出众);长妾(妾中先有子者);长公主(皇帝的姊妹或皇女尊崇者的封号)

(9) 辈分大;居高位者 [senior]

万夫之长。——《吕氏春秋·谕大》

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汉书·景帝纪》

(10) 又如:长吏(官吏中俸禄高、职位尊的人);长雄(领袖人物。即“雄长”);长爵(高的爵位)

词性变化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动〉

(1) 生长;成长 [begin to grow;develop;form]

草木遂长。——《庄子·马蹄》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求木之长者。——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初长足时。——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旦长成。——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长俊(长进;进步);长成(长大成人);长立(长大自立);长牙;长毛;长肉;长胖

(3) 抚育;使…成长 [nourish]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

(4) 又如:长养(抚育培养);长育(养育)

(5) 滋长,助长,增长 [increase]

而长寇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废奢长俭。——《汉书·杜钦传》

日日以长。——《世说新语·自新》

(6) 又如:长托(滋补身体);长美(增长美德);长傲(滋长傲气);长益(促进,增益);长消(消长,盛衰);长知识;此风不可长

(7) 崇尚 [uphold]

今汉家承 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汉书·杜钦传》

(8) 做长官;为首领 [be a leader]

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战国策》

(9) 升高(多指水位或物价)。后作“涨” [go up]。如:长成(小孩长得高);长价;水长船高

长的拼音:

zhǎng  

〈词性:名〉

(1) 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 [chief;head]

世为长侯,守殷常祀。——《吕氏春秋》

(2) 又如:科长;处长;长夫(码头搬运工的工头);长家(一家之长);长卿(六卿之长);长侯(诸侯之长)

(3) 年纪较大的人 [elder]

长先而少从。——《庄子》

(4) 又如:长少(年长者与年少者)

(5) 姓

(6) 另见 cháng  

常用词组

长辈、长膘、长大、长房、长官、长厚者、长进、长君、长老、长老派、长吏、长年、长亲、长上、长史、长势、长孙、长相、长者、长子

  拼音    注音  ㄊㄨ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WTPI  五笔98  WGSP  仓颉  YOMD  郑码  ODMW  四角  38309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34  区位  4530  统一码  9014  笔顺  ノ丶一一丨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途的拼音:tú(ㄊㄨˊ)  

⒈ 道路:路途。途径。旅途。长途。坦途。日暮途穷。前途。

统一码

途字UNICODE编码U+9014,10进制: 36884,UTF-32: 00009014,UTF-8: E9 80 94。

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涂澤

汉英互译

road、route、way

相关字词

道、路

造字法

形声:从辶、余声

English

way, road, path, journey; cour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途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辵( chuò  ),余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way;road;rout]

途,道也。——《广韵》

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尔雅·释宫》

当途梧邱。——《尔雅·释邱》

而不利说途也。——《战国策·齐策》

经途九轨。——张衡《东京赋》

长揖当途人。——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

天明登前途。——唐· 杜甫《石壕吏》

仁义之途。——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负者歌于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无速其途。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途轨(路途);途辙(路上之车迹);途毙(因贫病冻饿而死在道路上);途说(道途之说);途陌(道路);途水(取道水路);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

(4) 生涯,经历。仕途 [career]。如:宦途;前途远大;途穷(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5) 职位 [position]

时辈多得途,亲朋屡相敕。——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

(6) 途径;路子 [way;method]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盐铁论·本议》

(7) 又如:途程(方法,办法);途途是道(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常用词组

途程、途次、途经、途径、途中

  拼音    注音  ㄅㄚˊ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KHDC  五笔98  KHDY  仓颉  RMIKE  郑码  JIXS  四角  63147  结构  左右电码  6405  区位  1647  统一码  8DCB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一ノ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跋的拼音:bá(ㄅㄚˊ)  

⒈ 翻山越岭:跋涉。

⒉ 踩,践踏: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⒊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跋文。跋语。序跋。

统一码

跋字UNICODE编码U+8DCB,10进制: 36299,UTF-32: 00008DCB,UTF-8: E8 B7 8B。

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跋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犮䟦

汉英互译

cross mountains、postcript

造字法

形声:从足、犮声

English

go by foot; epilogue, coloph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跋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犮(   )声。本义:草中行走,越山过岭)

(2) 同本义 [climb over mountains]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左传·成公十三年》

跋涉山川,蒙犯霜露。——《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大夫跋涉,我心则怃。——《诗·鄘风 ·载驰》

(3) 又如:跋援(犹攀登);跋履(登山涉水)

(4) 扭转 [turn round]

跋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

(5) 又如:跋马(勒紧马绳,使马回转)

(6) 踏,踩 [stamp]

(7) 又如:跋浪(踏浪;破浪);跋足(踮起脚跟)

(8) 见“跋扈”

词性变化

跋的拼音:   

〈词性:名〉

(1) 火炬,火把 [torch]。如:跋烛(快要点完的蜡烛)

(2) 通“茇”。 [草烛的]根部。泛指东西的底下部 [root;base]

烛不见跋,尊客之前不叱狗,让食不唾。——《礼记·曲礼上》

烛尽见跋。——《聊斋志异·邵女》

(3) 文体的一种。附在正文之后。即后序 [postscript]

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梦溪笔谈》

(4) 又如:跋尾(题写文字于书卷之后)

常用词组

跋扈、跋前疐后,跋前踬后、跋山涉川,跋涉山川,跋山涉水、跋涉

  拼音  shè   注音  ㄕㄜ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HIT  五笔98  IHHT  仓颉  EYLH  郑码  VIKO  四角  31121  结构  左右电码  3195  区位  4170  统一码  6D89  笔顺  丶丶一丨一丨一丨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涉的拼音:shè(ㄕㄜˋ)  

⒈ 步行过水:涉渡。涉江。跋涉。

⒉ 到,经历:涉世(经历世事)。涉历。涉险。涉足。

⒊ 牵连,关连:涉及。涉嫌。涉外(涉及与外国关系的)。交涉。牵涉。涉猎。

⒋ 动,着(zhuó  ):涉笔。

统一码

涉字UNICODE编码U+6D89,10进制: 28041,UTF-32: 00006D89,UTF-8: E6 B6 89。

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perience、ford、involve、wade

造字法

会意:从氵、从步

English

ford stream, wade a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涉的拼音: shè  

〈词性:动〉

(1)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2) 同本义 [wade;ford]

涉,徒行濿水也。——《说文》

冯河,徒涉也。——《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为涉。——《释水》

过度谓之涉济。——《方言七》

送子涉淇。——《诗·卫风·氓》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

(3) 又如:涉水登山(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涉浅(徒步趟过浅水);涉厉(涉水。厉,连衣涉水);跋山涉水

(4) 泛指渡水 [cross (a river)]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

晋师己亥涉河也。——《察传》

(5) 又如:涉人(船夫);涉江(渡河,过河)

(6) 经历,经过 [experience; go through]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明· 刘基《卖柑者言》

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涉难(经历艰难);涉旬(经过十天);涉手(经手);涉月(经月);涉朔(经月);涉阅(经历)

(8) 牵涉,涉及,关连 [involve]

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宋书·刘穆之传》

(9) 又如:涉疑(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涉虚(假话;空话)

(10) 跋涉 [trudge]

吾闻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11) 行走 [walk]

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南朝宋· 谢灵运《登上戎石鼓山》

(12) 至,到 [arrive]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13) 游玩,游览 [stroll about]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14) 上路,登程 [journey]。如:涉道(登程);涉远(走远路);涉履(踩踏,行走)

(15) 入,进入 [enter]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16) 又如:涉秋(进入秋天);涉足

(17) 涉猎。指阅读学习 [read;smatter]

博涉书记。——《后汉书·仲长统传》

(18) 又如:涉目(过目,看过);涉意(留意;在意);涉略(涉猎,浏览)

(19) 处置;处理 [handle]。如:涉事(接物处事);涉儿(伎艺人中专替人帮闲干杂事者);涉俗(处理世俗事务)

(20) 通“喋”。便语,喋喋 [bloodshed]

朱鲔涉血于 友于。—— 丘迟《与陈伯之书》

词性变化

涉的拼音: shè  

〈词性:名〉

(1) 渡口 [ferry]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邶风·氓》

(2) 姓

常用词组

涉笔、涉渡、涉及、涉览、涉历、涉猎、涉世、涉水靴、涉讼、涉外、涉嫌、涉险、涉想、涉足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