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星打一生肖
五角星解释什么意思
五角星是指一种有五只尖角、并以五条直线画成的星星图形。
五角星意思猜生肖
说法一:五角星一般代表正义公平,而12生肖中可以代表正义的生肖就是狗。因此五角星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狗
说法二:可以从五角星中的“五”入手,五代表第5个生肖。因此五角星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龙。
十二生肖排序和五行
子鼠(1)(水)、丑牛(2)(土)、寅虎(3)(木)、卯兔(4)(木)、辰龙(5)(土)、巳蛇(6)(火)、午马(7)(火)、未羊(8)(土)、申猴(9)(金)、酉鸡(10)(金)、戌狗(11)(土)、亥猪(12)(水)
从五角星笔画去猜测生肖
还可以从五角星的笔画入手去猜测生肖。”五“字4笔画,”角“字7笔画,”星“字9笔画,3个字一共是4+7+9=20笔,而根据生肖每12一个轮回,20对应的生肖顺序则是8(20-12x1=8)。再根据十二生肖排序,排在第8的生肖为羊。再加上羊也是有角的,所以五角星是羊的几率也比较大。
综上所述,五角星打一生肖,最大可能是生肖狗、生肖龙,其次是生肖羊。
五的拼音:wǔ(ㄨˇ)
⒈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⒉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五字UNICODE编码U+4E94,10进制: 20116,UTF-32: 00004E94,UTF-8: E4 BA 94。
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㐅伍
cinque、five
会意:从二、从
five; surname
详细解释◎ 五的拼音: wǔ
〈词性:形〉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cross]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诗·召南·羔羊》
◎ 五的拼音: wu
数
(1) 四加一的和 [five]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塞其五山。——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五战于秦。—— 宋· 苏洵《六国论》
起则五六揖。——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装有五车书,比喻知识丰富,学问渊博);五方旗帜(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插上青、黄、赤、白、黑五色旗);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虫(鳞虫、羽虫、倮虫、毛虫、介虫的合称);五木(泛指古时的形具,如枷、镣、铐等);五浮(上等土壤);五细(指出身贱,年辈小,关系远,资历浅,地位低的五类人);五云(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五剽(白色粉状的中等土壤);五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通“伍”
五,伍与五,音同义别,官府文书五作伍。——《正字通》
◎ 五的拼音: wǔ
〈词性:名〉
(1)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five]
入行间之治连以五。——《商君书》
(2) 偶;相类 [pair;couple]
妻与后子死者,五皆丧之三年。——《墨子》
(3) 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4) 五行 [the five elements]
五,五行也。——《说文》。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
(5) 通“伍”。古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行列 [troops]
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商君书·画策》
孟贲过于 河,先其五。——《吕氏春秋·必己》
(6) 指五帝 [five emperors]。如:五三(五帝三王)
(7) 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五 [star's name]。如:五佐(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括(星名);五纬(金、木、水、火、土五星)
(8) 姓
五霸、五保、五倍子、五采、五彩、五彩缤纷、五常、五城、五城御史司坊、五代、五帝、五冬六夏、五斗橱、五斗柜、五毒,五毒儿、五毒俱全、五短三粗、五短身材、五反、五方、五方杂处、五更、五更转、五供、五古、五谷、五鼓、五谷丰熟、五官、五光十色、五行八作、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花大绑、五花肉、五黄六月、五荤、五讲四美、五角大楼、五角星[形]、五戒、五金、五经、五里云雾、五粮液、五陵、五岭、五律、五伦、五马、五马分尸、五马六猴、五内、五权宪法、五日京兆、五色、五色缤纷、五声、五十步笑百步、五世其昌、五四青年节、五四运动、五台、五体投地、五味、五线谱、五星红旗、五行、五刑、五言诗、五颜六色、五液、五一国际劳动节、五音、五月节、五岳、五蕴、五指山、五洲
角的拼音:jiǎo(ㄐ一ㄠˇ)
⒈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⒉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⒊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⒋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⒌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⒍ 额骨(俗称“额角”)。
⒎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⒏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⒐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⒑ 中国货币单位。
⒒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⒓ 量词。
角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⒉ 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名角。
⒊ 较量,竞争:角力。角斗。角逐。
⒋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
⒌ 姓。
角字UNICODE编码U+89D2,10进制: 35282,UTF-32: 000089D2,UTF-8: E8 A7 92。
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角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捔觮龣
corner、angle、chiao、cornu、foreland、horn、jiao
象形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详细解释◎ 角的拼音: jiǎo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horn of an animal]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frontal bone]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horn-like hairs]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angle]。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corner]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sth.in the shape of a horn]。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cape]。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birds and beasts]。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oblique]。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horn;toot;bulge]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level;strickle]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 角的拼音: jiǎo
〈词性:量〉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jiao,a fractional unit of money in China]。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quarter]。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a measuring vessel]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角标、角尺、角度、角弓、角弓反张、角规、角化、角回、角伎,角妓、角口、角楼、角落、角门、角膜、角膜炎、角票、角球、角色、角条、角铁、角头、角心、角椅、角砧、角质、角锥、角子
◎ 角的拼音: jué
〈词性: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an ancient,three legged wine cup]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role;part]。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type of role]。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actor or acto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 角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比试;竞争 [contend]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weight]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jiǎo
角抵、角斗、角力、角色、角逐
星的拼音:xīng(ㄒ一ㄥ)
⒈ 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星球。恒星。行(xíng )星。卫星。披星戴月。
⒉ 细碎的小颗粒东西:火星儿。
⒊ 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定盘星。
⒋ 军官衣领上的徽记:五星将军。
⒌ 形容夜间:星行。星奔。
⒍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星宿。
⒎ 像星一样排列,分散:星星点点。
⒏ 喻某一方面新出现的杰出人物:影星。歌星。
⒐ 古代妇女面上所饰的花点。
⒑ 以星象推算吉凶祸福的方术:星术。星相(xiàng )。
⒒ 原子核物理学上指高能粒子射入核乳胶或云室、气泡室时发现有许多径迹从一点发出的现象。
⒓ 国际通用的衡量宾馆、饭店的等级标准:星级。五星饭店。
星字UNICODE编码U+661F,10进制: 26143,UTF-32: 0000661F,UTF-8: E6 98 9F。
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㽮曐皨
star、bit、particle、heavenly body
原为形声:从日、生声
a star, planet; any point of light
详细解释◎ 星的拼音: xīng
〈词性:名〉
(1)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2) 同本义 [star]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
日月星辰。——《书·尧典》
四曰星辰。——《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荀子》
(3) 又如:星筹(寿算之筹);星霜(比喻年月);星桥(神话传说中的鹊桥。也作银桥);星布(天星密布);星列(天星罗列)
(4) 星宿,中国古代指星座 [constellation]。共分二十八宿(星群)。如:星宫(星神);星回(星宿回转固位。谓一年将尽);星亡(星宿隐没不见)
(5) 天文 [astronomy]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星工(通晓星象的人);星文(星象);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
(7) 古时特指妇女装饰面颊的美容花点 [tilak]。
(8) 戥、秤等衡器上记斤、两、钱的标志点 [small gradation marks on the arm of a steelyard]。如:定盘星;准星;秤星
(9) 夜,星夜。多用于连夜赶路 [night]。如:星前月下(指男女幽会的时间或处所);星行(早夜急行);星步(凭星而行);星归(连夜赶回)
(10) 用以表示等级 [class]。如:三星级饭店;五星上将
(11) 星相术 [astrology]。如:星象恶曜(逢着灾星,厄运当头);星宿(列星。代指人的时运,命数);星家(通晓天文术数、算命看相的人);星宿不利(迷信指本命星不吉利);占星;星卜
(12) 某物质一小块、一小片(断)或数量很小的一份 [bit]。如:星星(一点儿;一些儿);一星半点
(13) 姓
◎ 星的拼音: xīng
〈词性:形〉
(1) 形容多而分散的 [disperse]。如:星居(分散布列);星处;零星;星弗(多而乱);星罗棋布;星离(天星分散)
(2) 斑白。多指鬓发 [white]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宋· 王伯大《赠戴石屏》
(3) 又如:星鬓(发白的鬓发);星发(花白的头发)
(4) 事物与帝王有关的 [imperial]。如:星舆;星骑;星闱(皇宫);星关(宫禁,皇居);星骑(帝王的使者)
(5) 迅速的,跟流星一样的 [rapid]。如:星铄梭光(像星闪烁,像飞梭掠过。形容疾快);星驰(赶快;匆忙);星忙(匆忙);星火(火速)
星表、星辰、星驰、星点、星斗、星光、星号、星河、星火、星际、星空、星流、星罗棋布、星期、星期日、星球、星区、星群、星体、星图、星团、星系、星相、星星、星星点点、星星之火、星宿、星眼、星夜、星移斗转、星云、星占、星震、星子、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