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穿针走线的生肖

穿针走线是什么生肖(打一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我们从“像穿针走线活动样地表演或行动  ”可以想到的就是蛇,因为蛇在游走时给人感觉就像针线一样细长。由此穿针走线可以猜测是蛇。

说法二:我们知道针看起来非常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阿拉伯数字1,从而去猜测排位第一的生肖。由此分析穿针走线还可以猜测是鼠。

综上所述,穿针走线是生肖鼠和生肖蛇。

穿针走线是什么意思

【拼 音】:chuān zhēn zǒu xiàn

【性 质】:汉语成语

【解 释】:像穿针走线活动样地表演或行动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十二生肖排序 生肖和文化的关系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对应的英文:鼠(rat)、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goat)、猴(monkey)、鸡(rooster)、狗(dog)、猪(pig)

穿针走线打一数字

从穿针走线的笔画入手去猜一数字。”穿“字9笔画,”针“字7笔画,”走“字7笔画,”线“字8笔画,4个字一共是9+7+7+8=31笔。因此穿针走线打一数字是31。

首字包含“穿”字的成语

穿云裂石、穿花纳锦、穿文凿句、穿红着緑、穿井得人、穿窬之盗、穿靴戴帽、穿凿傅会、穿房入户、穿红着绿、穿杨贯虱、穿荆度棘、穿宵连夜、穿穴逾墙、穿穴踰墙、穿壁引光、穿针引线、穿花蛱蝶、穿凿附会、穿衣吃饭

穿  拼音  chuān   注音  ㄔㄨㄢ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WAT  仓颉  JCMVH  郑码  WOHI  四角  30241  结构  上下电码  4502  区位  2009  统一码  7A7F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穿的拼音:chuān(ㄔㄨㄢ)  

⒈ 破,透:穿透。揭穿。穿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穿凿。

⒉ 通过,连通:穿过。穿行(xíng   )。

⒊ 着(zhuó  )衣服鞋袜:穿衣。穿鞋。

统一码

穿字UNICODE编码U+7A7F,10进制: 31359,UTF-32: 00007A7F,UTF-8: E7 A9 BF。

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串䆤䆥

汉英互译

pull 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penetrate, pierce, drill; w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动〉

(1) (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 同本义 [pierce through]

穿,通也。——《说文》

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何以穿我屋。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三国志·诸葛亮传》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穿墉(在墙上打洞);穿着鼻(受人摆布);穿穴(犹穿凿);穿空(犹穿孔);穿胸(胸前穿孔透背)

(4) 挖掘;开凿 [dig;excavate]。如:穿井(掘井);穿掘(挖掘;开凿);穿筑(挖池塘筑假山);穿壁(凿通墙壁);穿墙(墙上凿洞)

(5) 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go through]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苏轼《念奴娇》

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穿针(阴历七月初七日穿针乞巧);穿心(从中间通过);穿城(穿越城镇)

(7) 贯通;贯串 [thread;pass through;bore]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线穿。——《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又如:穿鼻(用绳索或环贯穿鼻中隔);穿夜(方言。通宵);穿望(切盼。望穿眼睛的意思)

(9) 把衣、鞋、袜等套在身体相应部位上 [put on;wear]。如:穿插(打扮,穿戴);穿执(穿靴执笏的省称);穿秉(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10) 败露;揭穿 [reveal;expose]。如:穿破(戳穿;败露);穿崩(方言。露馅)

词性变化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名〉

(1) 孔;洞 [hole]。如:穿弊(即“穿敝”。洞穿;破烂);穿结(谓衣服洞穿和补缀);穿穴(犹钻研)

(2) 墓穴 [grave]。如:穿中记(古代墓穴中的题志)

穿的拼音: chuān  

〈词性:形〉

(1) 透彻;彻底 [through]。如:看穿;说穿

(2) 破敝 [worn-out]。如:穿角履(破头的鞋子);穿诀(缺损;破裂)

常用词组

穿扮、穿插、穿刺、穿戴、穿耳、穿房入户、穿过、穿红着绿、穿孔、穿入、穿山甲、穿梭、穿堂、穿堂风、穿小鞋、穿孝、穿心、穿行、穿靴戴帽、穿一条裤子、穿衣镜、穿窬、穿越、穿云裂石、穿针、穿针引线、穿针走线、穿着、穿着打扮、穿着讲究、穿凿

  拼音  zhēn   注音  ㄓㄣ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QFH  仓颉  OPJ  郑码  PED  四角  84700  结构  左右电码  6859  区位  5375  统一码  9488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针(針)的拼音:zhēn(ㄓㄣ)  

⒈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针线。

⒉ 细长像针的东西:时针。

⒊ 用针扎治病:针灸。

⒋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针头。

统一码

针字UNICODE编码U+9488,10进制: 38024,UTF-32: 00009488,UTF-8: E9 92 88。

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針鍼䥠

汉英互译

acicula、acus、needle、pin、pricker

造字法

会意:从钅、从十

English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针的拼音:

針、鍼 zhēn  

〈词性:名〉

(1)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 同本义 [needle]

(3)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鍼,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鍼治繲,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4)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鍼缕”、“鍼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比喻细微之物);针尖不倒(指手不停针);针衣(藏针用的带)

(5) 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鍼石运乎手爪。——《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6) 又如:针石(用以治病的石针);针艾(即针灸);针膏(针饵。针灸和药物);针剂(针灸和药剂)

(7) 针状的东西。如:针芒(针尖。比喻细微。也作“鍼芒”);针水(稻种发芽后其芽露出水面);针列(密集如细针排列)

(8) 刻度盘上的指针 [hand]。如:时针,分针,秒针;针路(罗盘针指的航路)

(9) 缝衣服、编织时,针穿布的一下 [stitch]。如:在袜子上缝两针;织漏一针;伤口缝了四针

词性变化

针的拼音:

zhēn  

〈词性:动〉

(1) 缝 [sew]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2) 又如:针线娘(替富人做针线活儿的妇女);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儿);针指(缝纫、刺线之类的针线活计);针姑(制衣之神);针女(缝纫女工);针匠(裁缝);针纫(缝纫);针妇(俗名纺织娘。即络纬);针绝(绝妙的缝纫、刺绣手艺);针缀(缝纫)

(3) 刺 [stab]

鍼,刺也。——《广雅》

针之立死。——《物类相感志》

(4) 又如:针笔匠(在人身上刺画花纹的技师);针史(唐末无赖之徒于身上刺字,录入文字或记经历,称为“针史”);针绣(刺绣)

(5) 以针刺治病 [acupuncture]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志》

(6) 又如:针治(针灸治病);针科(针灸科);针师(针灸医师)

常用词组

针鼻儿、针砭、针插,针插儿、针插不进,水泼不进、针刺、针刺麻醉、针对、针箍、针管、针迹、针尖、针尖儿对麦芒儿、针脚、针芥、针灸,针灸疗法、针孔、针麻、针码,针码儿、针石、针头、针线、针线包、针线活、针眼、针叶林、针针丛棘、针织、针织品、针锥

  拼音  zǒu   注音  ㄗㄡˇ   
部首  走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HU  仓颉  GYO  郑码  BO  四角  40801  结构  上下电码  6382  区位  5563  统一码  8D70  笔顺  一丨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走的拼音:zǒu(ㄗㄡˇ)  

⒈ 行:走路。走步。

⒉ 往来:走亲戚。

⒊ 移动:走向(延伸的方向)。走笔(很快地写)。钟表不走了。

⒋ 往来运送:走信。走私。

⒌ 离去:走开。刚走。出走。

⒍ 经过:走账。走内线。走后门。

⒎ 透漏出去,超越范围:走气(漏气)。

⒏ 失去原样:走形。走样。

⒐ 古代指奔跑:走马。不胫而走。

⒑ 仆人,“我”的谦辞:牛马走(当牛作马的仆人,如“太史公走走走。”)。

统一码

走字UNICODE编码U+8D70,10进制: 36208,UTF-32: 00008D70,UTF-8: E8 B5 B0。

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㞫赱

汉英互译

walk、go、pad、track、wend

造字法

会意:像人在跑

English

walk, go on foot; run; lea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走的拼音: zǒu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run]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緜》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走马观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节妇女出游,认为可驱邪除祟);走骤(飞奔。疾驰);走丸(如丸迅速旋转);走解(在跑动的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专心一事,比较容易成功)

(4) 逃跑 [flee]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军攻 安平,城坏, 齐人走,争涂。——《史记·田单列传》

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战国策·燕策一》

田荣即引兵归,逐其王假, 假亡走 楚。——《史记·项羽本纪》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游记》

(5) 又如:走避(逃去,避开);走北(战败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go;tend to]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淮南子》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 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

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晁错《论贵粟疏》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

走诉行御史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转(逃转,返回;转,转圈儿)。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访,前往相见);走趟(走,前往);走谒(前往拜见);走趋(奔往;前往)

(8) 泄漏 [leak out]

不是旧话儿走了风,却是甚的!——《西游记》

(9) 又如:走作(超出范围或改变原来的样子);走泄(走漏;泄露);走阳(精泄不止;遗精);走话(说话泄露秘密);走火入魔(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确,以致身心受到伤害)

(10) 丧失,失去 [lose]

沟不要深,则不走肥。——《沈氏农书》

(11) 又如:走油(旧法用桐油漆饰器物,油饰融褪,称为“走油”);走板(唱歌时不合节拍);走失(丧失;丢去);走泄(放泄,流失)

(12) 步行 [walk;go]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着 [follow]。如:走群众路线;走水路

(14) [亲友间] 拜访,访问 [visit]。如:走娘家;走亲戚

(15) 旅游 [travel]。如:走遍全国

(16) [口]∶滚开,离开 [blow]。如:走吧,你这号人物,在这一带是没有人要的

(17) 改变 [change]。如:走作(走样;出错);走了大褶儿(出了大错);走色(变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却原味);走相(走样)

词性变化

走的拼音: zǒu  

〈词性:名〉

(1) 泛指兽类 [beast]

上无逸飞,下无遗走。——汉· 张衡《西京赋》

(2) 车轮 [wheel]

以车两走,轴间广大以圉。——《墨子》

(3) 仆人,有时含蔑称意 [servant]

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建德新墙》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仆役);走胥(小吏);走脚(跑腿)

常用词组

走八字,走八字儿、走板、走板,走板儿、走背运、走笔、走边、走步、走道、走道儿、走电、走掉、走调儿、走动、走读生、走访、走钢丝、走舸、走狗、走关节、走过场、走好运、走黑道,走黑道儿、走红、走后门,走后门儿、走回头路、走火、走江湖、走街串巷、走口、走廊、走了和尚走不了庙、走溜儿、走漏、走路、走马、走马看花、走马之任、走门路、走南闯北、走娘家、走内线、走票、走俏、走亲戚、走禽、走人、走色、走扇、走神儿、走失、走兽、走水、走私、走索、走题、走投无路、走味,走味儿、走险、走乡随乡、走向、走相、走心、走形,走形儿、走形式、走穴、走眼、走样,走样儿、走圆场、走运、走着瞧、走资派、走子、走卒、走嘴

线  拼音  xiàn   注音  ㄒ一ㄢˋ   繁体  綫、線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XGT  五笔98  XGAY  仓颉  VMIJ  郑码  ZHM  四角  23150  结构  左右电码  4848  区位  4763  统一码  7EBF  笔顺  フフ一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线(綫)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⒉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线。曲线。线条。

⒊ 像线的东西:光线。视线。线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线。生命线。

⒋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线希望。

统一码

线字UNICODE编码U+7EBF,10进制: 32447,UTF-32: 00007EBF,UTF-8: E7 BA BF。

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綫線絤

汉英互译

line、thread、string、route

造字法

形声:从纟、戋声

English

line, thread, wire; cl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线的拼音:

xi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戔( jiān  )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 同本义 [thread;string]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sth.thread-shaped]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clue]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wire]。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line;curve]。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boundary;demarcation]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route]。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ray]。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词性变化

线的拼音:

xiàn  

〈词性:动〉

通“骟”。阉割 [castrate]。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线的拼音:

xiàn  

〈词性:量〉

用于抽象事物 [a ray;a gleam]。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

常用词组

线材、线虫、线段、线锯、线粒体、线路、线坯子、线圈、线绳、线索、线毯、线条、线头、线香、线轴、线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