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窃窃私语的生肖

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窃窃私语的拼音】:qiè qiè sī yǔ

【窃窃私语的解释】:背地里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的出自】:唐·韩愈《顺宗实录·永贞五年》:“虽叛两使事,未尝以簿书为意,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谋夺官者兵,以制四海之命。”

【窃窃私语的示例】:又故意与行酒侍儿,~,羋氏两次问话,俱失应答。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窃窃私语的近义词】:低声密谈、喁喁私语、切切私语、窃窃私议、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的反义词】:朗朗高谈、大喊大叫、朗朗言谈、高谈阔论

十二生肖排序 十二生肖文化

生肖和四季关系:鼠(冬肖)、牛(冬肖)、虎(春肖)、兔(春肖)、龙(春肖)、蛇(夏肖)、马(夏肖)、羊(夏肖)、猴(秋肖)、鸡(秋肖)、狗(秋肖)、猪(冬肖)

生肖和花朵的关系:鼠(梅花)、牛(荷花)、虎(桃花)、兔(兰花)、龙(梨花)、蛇(竹花)、马(杏花)、羊(樱花)、猴(松花)、鸡(芩花)、狗(菊花)、猪(桂花)

生肖和农历的关系:鼠(农历十一月)、牛(农历十二月)、虎(农历正月)、兔(农历二月)、龙(农历三月)、蛇(农历四月)、马(农历五月)、羊(农历六月)、猴(农历七月)、鸡(农历八月)、狗(农历九月)、猪(农历十月)

生肖和天气的关系:鼠(雨)、牛(雨)、虎(风)、兔(风)、龙(风)、蛇(雷)、马(雷)、羊(雷)、猴(云)、鸡(云)、狗(云)、猪(雨)

生肖对应的英文:鼠(rat)、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goat)、猴(monkey)、鸡(rooster)、狗(dog)、猪(pig)

生肖和方位的关系:鼠(北方)、牛(中央)、虎(东方)、兔(东方)、龙(中央)、蛇(南方)、马(南方)、羊(中央)、猴(西方)、鸡(西方)、狗(中央)、猪(北方)

生肖和五行之间的关系:鼠(水)、牛(土)、虎(木)、兔(木)、龙(土)、蛇(火)、马(火)、羊(土)、猴(金)、鸡(金)、狗(土)、猪(水)

十二生肖和时辰关系:鼠(午夜23时至01时)、牛(凌晨01时至03时)、虎(凌晨03时至05时)、兔(凌晨05时至07时)、龙(上午07时至09时)、蛇(上午09时至11时)、马(上午11时至13时)、羊(下午13时至15时)、猴(下午15时至17时)、鸡(下午17时至19时)、狗(夜晚19时至21时)、猪(夜晚21时至23时)

生肖和守护神:鼠(千手观音)、牛(虚空藏菩萨)、虎(虚空藏菩萨)、兔(文殊菩萨)、龙(普贤菩萨)、蛇(普贤菩萨)、马(大势至菩萨)、羊(大日如来)、猴(大日如来)、鸡(不动尊菩萨)、狗(阿弥陀佛)、猪(阿弥陀佛)

生肖和神的关系:鼠(自由之神)、牛(开拓之神)、虎(威武之神)、兔(相思之神)、龙(炎黄之神)、蛇(通灵之神)、马(力量之神)、羊(和善之神)、猴(聪慧之神)、鸡(成功之神)、狗(忠诚之神)、猪(丰足之神)

生肖和琴棋书画的关系:鼠(棋肖)、牛(棋肖)、虎(书肖)、兔(琴肖)、龙(书肖)、蛇(琴肖)、马(书肖)、羊(画肖)、猴(画肖)、鸡(琴肖)、狗(棋肖)、猪(画肖)

生肖对应鼠(shǔ)、牛(niú)、虎(hǔ)、兔(tù)、龙(lónɡ)、蛇(shé)、马(mǎ)、羊(yánɡ)、猴(hóu)、鸡(jī)、狗(gǒu)、猪(zhū)

生肖和器官的关系:鼠(胆)、牛(肝)、虎(肺)、兔(大肠)、龙(胃)、蛇(脾)、马(心)、羊(小肠)、猴(膀胱)、鸡(肾)、狗(心包经)、猪(三焦经)

生肖对应的笔画:鼠(13)、牛(4)、虎(8)、兔(8)、龙(5)、蛇(11)、马(3)、羊(6)、猴(12)、鸡(7)、狗(8)、猪(11)

生肖对应的星座:鼠(水瓶座)、牛(摩羯座)、虎(狮子座)、兔(天蝎座)、龙(天秤座)、蛇(处女座)、马(射手座)、羊(巨蟹座)、猴(双子座)、鸡(金牛座)、狗(白羊座)、猪(双鱼座)

生肖和颜色的关系:鼠(红)、牛(绿)、虎(蓝)、兔(绿)、龙(绿)、蛇(蓝)、马(红)、羊(红)、猴(蓝)、鸡(红)、狗(绿)、猪(蓝)

窃窃私语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1、我们知道老鼠因为一直在偷取食物,而且是在半夜行动,那么它自然是不敢大声说好话,只能窃窃私语,而且这个“窃”字跟老鼠的勾当也相当吻合。由此窃窃私语可以猜测是鼠。

2、从“背地里小声说话”我们可以引申到嘴巴比较碎,喜欢说人闲话,而生肖鸡人性格就是喜欢八卦。由此分析窃窃私语还可以猜测是鸡。

综上所述,窃窃私语指的是生肖鼠和生肖鸡。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窃窃私语打一数字

从窃窃私语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窃“字9笔画,”窃“字9笔画,”私“字7笔画,”语“字9笔画,4个字一共是9+9+7+9=34笔。因此窃窃私语打一数字是34。

  拼音  qiè   注音  ㄑ一ㄝˋ   繁体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WAV  仓颉  JCPSH  郑码  WOHY  四角  30727  结构  上下电码  4537  区位  3952  统一码  7A83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窃(竊)的拼音:qiè(ㄑ一ㄝˋ)  

⒈ 偷盗:偷窃。窃取。

⒉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⒊ 私自,暗中:窃笑。窃听。

⒋ 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

统一码

窃字UNICODE编码U+7A83,10进制: 31363,UTF-32: 00007A83,UTF-8: E7 AA 83。

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urtively、pilfer

相关字词

盗、偷

造字法

形声:从穴、切声

English

secretly, stealthily; steal; thie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动〉

(1) (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2) 同本义 [steal]

窃,盗自穴中出曰窃。——《说文》

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

小臣窃。——《礼记·礼运》

相窃妻妾。——《诗·桑中序》

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书·微子》

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

(3) 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

(4) 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usurp]

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论语·卫灵公》

窃比于我老彭。

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5) 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

(6) 侵害;危害 [encroach on;endanger]。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

词性变化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代〉

(1) 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I]

窃爱怜之。——《触詟说赵太后》

(2) 又如:窃以为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副〉

(1) 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 [in private;secretly]

窃自恕。——《战国策·赵策》

窃爱怜之。

窃以为媪。

窃以为与君实游。——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又如:窃念(私下想念。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窃惟(私下思惟);窃比(谦词。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3) 偷偷地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名〉

(1) 盗贼 [thief]

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三国演义》

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庄子》。成玄英疏:“窃,贼也。”

(2) 又如:窃乞(盗贼和乞丐)

  拼音  qiè   注音  ㄑ一ㄝˋ   繁体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WAV  仓颉  JCPSH  郑码  WOHY  四角  30727  结构  上下电码  4537  区位  3952  统一码  7A83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フ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窃(竊)的拼音:qiè(ㄑ一ㄝˋ)  

⒈ 偷盗:偷窃。窃取。

⒉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⒊ 私自,暗中:窃笑。窃听。

⒋ 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

统一码

窃字UNICODE编码U+7A83,10进制: 31363,UTF-32: 00007A83,UTF-8: E7 AA 83。

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urtively、pilfer

相关字词

盗、偷

造字法

形声:从穴、切声

English

secretly, stealthily; steal; thie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动〉

(1) (会意。 从米,以米为穴,意为虫在穴中偷米吃,是会意字。本义:偷)

(2) 同本义 [steal]

窃,盗自穴中出曰窃。——《说文》

敝舆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凡窃木者有刑罚。——《周礼·山虞》

小臣窃。——《礼记·礼运》

相窃妻妾。——《诗·桑中序》

乃攘窃神祗之牺牲牲用。——《书·微子》

奸臣窃命。——陆机《辩亡论上》

(3) 又如:窃窥(偷看);失窃(财物被人偷走);偷窃(盗窃。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取得);窃宝;窃铁(偷取斧钺);窃药(偷药);窃食(偷吃)

(4) 篡夺。指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 [usurp]

虽赏之不窃,其窃位者与。——《论语·卫灵公》

窃比于我老彭。

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5) 又如:窃誉(窃取声名);窃政(窃取政权);窃食(窃取俸禄);窃柄(窃夺权柄);剽窃(抄袭窃取)

(6) 侵害;危害 [encroach on;endanger]。如:窃肆(侵犯骚扰,横行无忌);窃犯(侵犯);窃攘(侵犯)

词性变化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代〉

(1) 用作表示自己的谦词 [I]

窃爱怜之。——《触詟说赵太后》

(2) 又如:窃以为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副〉

(1) 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 [in private;secretly]

窃自恕。——《战国策·赵策》

窃爱怜之。

窃以为媪。

窃以为与君实游。——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又如:窃念(私下想念。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窃惟(私下思惟);窃比(谦词。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3) 偷偷地

窃骂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窥父不在,窃发盆。——《聊斋志异·促织》

窃的拼音:

qiè  

〈词性:名〉

(1) 盗贼 [thief]

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三国演义》

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庄子》。成玄英疏:“窃,贼也。”

(2) 又如:窃乞(盗贼和乞丐)

  拼音    注音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TCY  仓颉  HDI  郑码  MFZS  四角  22930  结构  左右电码  4424  区位  4329  统一码  79C1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私的拼音:sī(ㄙ)  

⒈ 个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私人。私有。私见。私仇。私情。私营。私欲。

⒉ 不公开的,秘密而又不合法的:私自。私刑。私货。走私。私生子。

⒊ 暗地里:私议。私奔。隐私。窃窃私语。

统一码

私字UNICODE编码U+79C1,10进制: 31169,UTF-32: 000079C1,UTF-8: E7 A7 81。

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illicit、personal、private、secret、selfis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禾、厶声

English

private, personal; secr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私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禾,厶(   )声。本义:禾;庄稼)

(2) 同本义 [standing grain]

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

(3) 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 [sister’s husband]

谭公维私。——《诗·卫风·硕人》。孔颖达疏引 孙炎曰:“私,无正亲之言。”

(4) 男女阴部 [pudenda of men and women;private part of the body]

早有私病,不近妇人。——汉· 伶玄《赵飞燕外传》

(5) 又如:私病;私处(生殖器)

(6) 日常衣服 [everyday clothes]

薄污我私。——《诗·周南·葛覃》

(7) 又如:私衣(官吏日常的便衣)

(8) 非法的货物 [illegal goods]。如:走私;贩私;缉私

(9) 古指私田 [private field]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小雅·大田》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诗·周颂·噫嘻》

(10) 古代卿大夫的家臣 [servant]

某也,夫子之贱私。——《仪礼》

(11) 又指诸侯国君的嬖臣妾媵

君多私。——《国语》

(12) 又如:蓄私

词性变化

私的拼音:   

〈词性:形〉

(1) 假借为“厶”。私人的;自己的。与“公”相对 [individual;private;personal]

汉之为 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 汉· 贾谊《论积贮疏》

丹不忍以乇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战国策·燕策》

兼覆无遗谓之公,反公为私。——《贾子道术》

私者,下之所以侵法乱主也。——《管子·任法》

皇天无私阿兮。——《离骚》

寡君君之私也。——《仪礼·燕礼》。注:“谓独受恩厚也。”

大夫有私丧。——《礼记·杂记》。注:“妻女子之丧也。”

不以私邑累公邑也。——《公羊传·昭公五年》

(2) 又如:私宴(私人的宴乐;举行家宴);私衙(官吏的私第);私憾(私人之间的怨恨);私淑(对自己没有从学的前辈的敬仰);私力(私人的权力);私田(私人所有的田地);私地(私人的土地或地区);私邑(封邑。私人的领地);私兵(私人拥有的士兵);私客(私人的门客);私奴(旧时私家蓄养以供役使的奴仆)

(3) 秘密的;不公开的 [secret]

项王乃疑 范增与 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唐· 白居易《长恨歌》

(4) 又如:私款(私下聚会并招待);私倒(秘密买进卖出);私习(秘密学习);私盟(秘密结盟);私瘗(私下掩埋);私门(暗娼);私休(私下了结);私肥(贪污中饱);私房关目(夫妻之间的秘密事情,隐私);私房走野(乱搞男女关系);私盐包儿(比喻麻烦事儿。过去私人贩盐是犯法的,故称);私盐私醋(比喻不能公开的事);私肚子(私孕);私路(不为人知的小路);私慝(关系暧昧);私面(私下会面);私赏(私下赏赐)

(5) 邪,不正 [evil]

若虽知之,奚道知其不为私?——《吕氏春秋》

(6) 小 [small]

私,小也。自关而西, 秦晋之郊, 梁益之间,凡物小者谓之私。——《方言》

(7) 非法的 [illegal;unlawful]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

(8) 又如:私刑;私盐

私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奸 [have sexual relations with (woman, man)]

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战国策·燕策》

(2) 又如:私奸(私自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私夫(姘夫)

(3) 排尿;小便 [urinate]

师慧过 宋朝,交私焉。——《左传·襄公十五年》

(4) 又如:私起(夜晚起床小便)

(5) 偏爱 [show favouritism to s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私称(偏爱的称谓);私溺(偏爱);私爱(偏爱;指私自宠爱的人);私厚(偏爱厚待);私阿(偏爱;曲意庇护);私幸(指受到帝王宠爱的臣子);私昵(指所亲近宠爱的人);私我(偏爱我)

(7) 贪爱,求多 [be greedy for]

王虽有万金,弗得私也。——《战国策》

(8) 占有 [possess]

平生负国谴,骸骨非敢私。——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9) 用财物买通,贿赂 [bribe]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私的拼音:   

〈词性:副〉

(1) 私下,偷偷地 [privately;secretly;stealthily]

荆轲之太子不忍,乃遂私见 樊於期。——《战国策·燕策》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私分(私自分配);私布(私自陈述);私市(私自买进);私充(私自冒充顶替);私巡(指天子私自巡游);私求(私自有所要求);私见(私自谒见);私伺(私自探望);私私(私自地;暗暗地);私庇(暗中庇护);私地(暗中;背地里);私意儿(背地里,有意地)

常用词组

私奔、私产、私仇、私敌、私邸、私底下、私方、私房、私房、私房话、私房钱、私访、私愤、私馆、私货、私己、私家、私交、私利、私虑、私囊、私念、私情、私曲、私人、私人、私人财产、私人秘书、私商、私生活、私生子、私史、私事、私室、私淑、私塾、私诉、私通、私通、私吞,私占、私窝子、私下、私心、私心、私心话、私心杂念、私休、私议、私益、私谊、私营、私有、私有制、私语、私欲、私怨、私愿、私衷、私自

  拼音  yǔ yù   注音  ㄩˇ ㄩ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YGKG  仓颉  IVMMR  郑码  SBXJ  四角  31761  结构  左右电码  6133  区位  5179  统一码  8BED  笔顺  丶フ一丨フ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语(語)的拼音:yǔ(ㄩˇ)  

⒈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⒉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⒊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⒋ 说:细语。低语。

其他字义

语(語)的拼音:yù(ㄩˋ)  

⒈ 告诉:不以语人。

统一码

语字UNICODE编码U+8BED,10进制: 35821,UTF-32: 00008BED,UTF-8: E8 AF AD。

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unjabi

造字法

形声:从讠、吾声

English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语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discuss;talk about;comment;argue;debate]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speak;say;talk]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cry;chirp;roar]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词性变化

语的拼音:

  

〈词性:名〉

(1) 说的话 [spoken language;word]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idiom;set phrase;proverb;saying]。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word]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language]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signal]。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term used in analysis of sentences]。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常用词组

语病、语词、语调、语法、语锋、语感、语画、语汇、语境、语句、语类楚声、语录、语气、语声、语失、语素、语态、语文、语无伦次、语系、语序、语焉不详、语言、语言学、语义学、语意、语音、语音学、语音学、语用学、语源、语云、语种、语重心长、语助词、语族

基本词义

语的拼音:

  

〈词性:动〉

(1) 告诉,使知道 [inform;tell]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可]以语人

(3) 另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