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今天幸运生肖是什么的生肖

生肖运势包括所谓的“幸运生肖”并没有被科学证实,更多是基于传统的生肖命理学说和民俗文化。

不同的命理体系、每日黄历等对幸运生肖的判定各有不同且缺乏科学依据。

这些说法大多是一种娱乐方式,不能作为真实生活决策或判断的可靠依据,建议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拼音  jīn   注音  ㄐ一ㄣ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WYNB  仓颉  OIN  郑码  ODSX  四角  80207  结构  上下电码  0093  区位  2981  统一码  4ECA  笔顺  ノ丶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今的拼音:jīn(ㄐ一ㄣ)  

⒈ 现在:今天。今生。今世。今番(这次)。古为今用。今是昨非。

统一码

今字UNICODE编码U+4ECA,10进制: 20170,UTF-32: 00004ECA,UTF-8: E4 BB 8A。

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今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modern、now、this、today

相关字词

古、昔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w, today, modern er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名〉

(1) (会意。从佶亼(   )。本义:现在)

(2) 同本义 [the present]

今,是时也。——《说文》

今,时辞也。——《苍颉篇》

迨其今兮。——《诗·召南·摽有梅》

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吾今召君矣。——《史记·汲郑传》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战国策·燕策》

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今之高爵显位。——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今年四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即戊戌年。四月,旧历。公历是六月。)——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今朝三明朝四(指一天天地推诿、拖延);今雨(新近结交的朋友);今愁古恨(今人之愁和古人之恨);今下(现时,眼下);今夕何夕(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良辰)

(4) 现代;当代。与“古”相对 [modern times]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下》

(5) 又如:今上(帝制时代,尊称当代在位的皇帝);今体(当代所通行的诗、文、书法等体裁。别于古体而言);今字(指当代所使用的文字。即:楷书;隶书)

(6) 通“金” [gold]。如:今蝉蜕壳(金蝉脱壳。今,通“金”。比喻用计谋逃脱)

(7) 姓

词性变化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副〉

即将;立刻;马上 [immediately;at once;right away]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连〉

假使,如果 [if]

今有人于此。——《墨子·公输》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 鲧禹笑矣。(今,如果。)——《韩非子·五蠹》

今王鼓乐。——《孟子·梁惠王下》

今括一旦为将。—— 汉· 刘向《列女传》

今若断斯织。

今的拼音: jīn  

〈词性:代〉

这,此 [this]。如:今次(这次);今遭(这一回);今早(今朝;今天)

常用词组

今不如昔、今番、今非昔比、今后、今年、今儿、今生、今世、今是昨非、今岁、今天、今昔、今译、今音、今朝

  拼音  tiān   注音  ㄊ一ㄢ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GDI  仓颉  MK  郑码  AGD  四角  1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31  区位  4476  统一码  5929  笔顺  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天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⒉ 在上面: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⒊ 气候:天气。天冷。

⒋ 季节,时节:冬天。

⒌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天。

⒍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天上。天宫。

⒎ 自然界: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⒏ 〔天干(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⒐ 自然的、生成的: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统一码

天字UNICODE编码U+5929,10进制: 22825,UTF-32: 00005929,UTF-8: E5 A4 A9。

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䒶兲靝

汉英互译

day、God、Heaven、nature、sky、weathe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词性变化

天的拼音: tiān  

〈词性: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常用词组

天安门、天半、天宝、天崩地坼、天边、天兵、天禀、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转地转、天才、天差地远、天长地久、天长日久、天朝、天赐之福、天赐良机、天从人愿、天大、天道、天敌、天底、天底下、天地、天地良心、天帝、天电、天顶、天罚、天翻地覆、天方、天方夜谭、天分、天府、天府之国、天父、天赋、天干、天高地厚、天高皇帝远、天高气爽、天各一方、天工、天公、天公地道、天宫、天沟、天钩、天光、天国、天寒地冻、天汉、天河、天黑、天候、天花、天花板、天花乱坠、天荒地老、天皇、天昏地暗、天昏地暗,天昏地黑、天鸡、天机、天极、天际、天假良缘、天骄、天经地义、天井、天镜、天开、天空、天籁、天蓝色、天朗气清、天老儿、天老爷、天理、天理教、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昭彰、天良、天亮、天灵盖、天伦、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麻、天马行空、天门、天门冬、天明、天命、天幕、天南地北,天南海北、天年、天牛、天怒人怨、天棚、天启、天平、天气、天气形势、天气预报、天遣、天堑、天桥、天穹、天球仪、天趣、天然、天然气、天壤、天壤之别、天人、天人相应、天日、天色、天山、天上人间、天生、天圣、天师、天时、天使、天授、天书、天数、天塌地陷、天坛、天堂、天梯、天体、天天、天条、天庭、天头地角、天外有天、天王、天王老子、天王星、天网恢恢、天威、天文、天文地理、天文数字、天文台、天文望远镜、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物、天下、天下大乱、天下鼎沸、天下归心、天下太平、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无双、天下一家、天仙、天险、天线、天香国色、天象、天象仪、天晓得、天心、天性、天幸、天旋地转、天悬地隔、天涯、天涯海角、天涯若比邻、天呀、天演、天爷、天衣无缝、天意、天有不测风云、天哟、天渊、天渊之别、天缘、天缘奇遇、天运、天灾、天灾人祸、天葬、天造地设、天真、天真烂慢、天之骄子、天知道、天知地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值地值、天职、天质、天诛地灭、天竺、天主、天主教、天主堂、天姿、天姿国色、天资、天资雄厚、天资卓越、天子、天字第一号、天纵、天尊、天作之合

  拼音  xìng   注音  ㄒ一ㄥˋ   
部首  干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FUFJ  仓颉  GTJ  郑码  BUB  四角  40401  结构  上下电码  1630  区位  4850  统一码  5E78  笔顺  一丨一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幸的拼音:xìng(ㄒ一ㄥˋ)  

⒈ 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幸运。侥幸。幸存。幸免。幸未成灾。

⒉ 福气:幸福。荣幸。

⒊ 高兴:庆幸。欣幸。幸甚。

⒋ 希望:幸勿推却。幸来告语之。

⒌ 宠爱:宠幸。得幸。

⒍ 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幸。

⒎ 姓。

统一码

幸字UNICODE编码U+5E78,10进制: 24184,UTF-32: 00005E78,UTF-8: E5 B9 B8。

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㚔倖婞

汉英互译

favour、good fortune、luckily、rejoic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uck(ily), favor, fortunat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形〉

幸,吉而免凶也。——《说文》

幸而至于旦。——《礼记·檀弓》

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皇疏:“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

幸甚。——曹操《步出夏门行》

生固幸而遇予。——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知幸与不幸。

幸获名成。——清· 周容《芋老人传》

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三生有幸;荣幸(光荣而幸运);万幸(非常幸运);得此幸,不幸中的大幸;庆幸;天幸;不幸;万幸

词性变化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副〉

(1) 通“倖”。侥幸 [luckily]

非分而得谓之幸。——《小尔雅》

朝无幸位。——《荀子·富国》。注:“无德而禄谓之幸位。”

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侥倖也。”

幸得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皆杀之。——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三国演义》

(2) 又如:幸心(侥幸心理);幸生(侥幸偷生);幸民(侥幸于万一之民);幸位(侥幸得位);幸得(幸而);幸诡(侥幸和诡诈);幸赏(侥幸得赏)

(3) 幸亏 [fortunately]

幸大雪踰岭。——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诚门未有烧。——《广东军务记》

幸彼苍默佦

(4) 又如:幸为(幸而);幸然(幸亏);幸赖(幸亏依靠);幸得(幸亏);幸偶(幸运而偶然遇合)

(5) 表敬,副词,表明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 [be lucky]

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幸见取。——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官入幸顾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叨(有幸得到他人的好处);幸蒙(有幸承蒙);请不吝赐教为幸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动〉.

(1) 使…欢乐、愉快或欣喜;庆幸 [rejoice over one’s happiness or good fortune]

愿大王以幸天下。——《汉书·高帝纪下》

(2) 宠爱 [favor]

幸于赵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你瞧瞧,把他幸的这个样儿,我劝你收着些儿好。——《红楼梦》

(3) 又如:幸私(古谓帝王对人宠爱);幸昵(宠爱亲近);幸待(宠爱优待);幸媚(亲近宠幸);幸近(宠幸亲近);幸嬖(宠爱狎昵)

(4) 感受到怜悯之心 [sympathize]

王必幸臣与臣之母,愿先生之勿患也。——《吕氏春秋·至忠》

(5) 希望 [I hope;I trust]

幸可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吾子幸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幸蒙其赏。——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幸宁吾心。——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6) 又如:幸为(希望);幸存照鉴(希望留存查照);幸来(希望前来);幸愿(希望);幸勉(望其勉力);幸望,幸翼(希望)

(7) 旧指皇帝亲临,后也泛指皇族亲临 [(of emperor)visit]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忽然有个诏书下来,说御驾亲幸泰山,要修 汉武帝封禅的故事。——《醒世恒言》

(8) 又如:幸顾(帝王临幸垂顾);幸听(皇帝亲临听讲);幸学(皇帝巡视学校);幸御(帝王巡游时驻跸)

(9) 特指帝王与女子同房 [(of emperor’) sexual intercourse]

妇女无所幸。——《史记·项羽本纪》

(10) 又如:得幸;御幸;王因幸之

(11) 遇 [meet]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2) 使…活命 [save sb.’s life]

汝天下之国士也,幸汝以成而名。——《吕氏春秋》

幸的拼音: xìng  

〈词性:名〉

(1) 幸福 [happiness]

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三国演义》

(2) 受宠的人 [favourite]

妾媵盈宫,非无爱幸也。——《申鉴》

(3) 姓

常用词组

幸存、幸而、幸福、幸好、幸进、幸亏、幸免、幸甚、幸事、幸喜、幸运、幸运儿、幸灾乐祸

  拼音  yùn   注音  ㄩㄣˋ   繁体    
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FCPI  仓颉  YMMI  郑码  BDZW  四角  31303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63  区位  5243  统一码  8FD0  笔顺  一一フ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运(運)的拼音:yùn(ㄩㄣˋ)  

⒈ 循序移动: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

⒉ 搬送: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

⒊ 使用: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

⒋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运气。命运。幸运。国运。

⒌ 南北距离:广运百里。

⒍ 姓。

统一码

运字UNICODE编码U+8FD0,10进制: 36816,UTF-32: 00008FD0,UTF-8: E8 BF 90。

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运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rry、fortune、luck、motion、movement、use、wield

造字法

形声:从辶、云声

English

run; simplified form of 運 luck, fortune; ship, transpo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运的拼音:

yùn  

〈词性:动〉

(1) (会意。从辵( chuò  ),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2) 同本义 [revolve]

運,移徙也。——《说文》

日、月运行。——《易·系辞》

日运为躔,月运为逡。——《方言》。注:“犹行也。”

是鸟也,海运。——《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运衡(指运转的玉衡星);运玑(谓运转测天之器。玑,璇玑);运斡(运转);运掌(放在手掌上运转。比喻极为轻易的事情)

(4) 搬运;运输 [transport]

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

运,转也。——《广雅》

三卜之运也。——《公羊传·定公十五年》

将运舟而下浮兮。——《楚辞·九章·哀郢》

浑元运物。——班固《幽通赋》

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建兴)九年, 亮复出 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三国魏· 嵇康《嵇中散集》

运一大石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运行李;运兵;运粮;运漕(由水路运粮);运船(载运物资的船只)

(6) 运用 [use;utilize;wield]

或运智御世,不婴祸故。——嵇康《嵇中散集》

(7) 又如:运计铺谋(安排计谋;出谋划策);运智(运用智慧计谋);运谋(运用谋略)

(8) 挥动 [wield]。如:运斤(挥动斧头砍削)

(9) 运筹 [devise strategies]。如:运算(运筹计算);运帷(运筹帷幄)

(10) 行驶 [go;ply;travel]。如:运舟(行船)

(11) 玩弄,拨弄 [play with]

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运笏,泽剑首,还履,问之蚤莫,虽请退可也。——《礼记》

词性变化

运的拼音:

yùn  

〈词性:名〉

(1) 运气,命运 [luck]

运穷福艾。——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运隆祚永(国运隆盛兴旺,帝统传世久远);运乖时蹇(运气很不好);运合中兴(气数到了复兴的时候);好运;走运

(3) 地之南北距离曰运 [northsouth distance]

勾践之地,…广运百里。——《国语》

(4) 春秋莒邑 [Yun town]。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五十里。也作“郓”

(5) 日月周围的光圈 [halo]

画隨灰而月运朔。——《淮南子·览冥》

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大卜》

(6) 姓

运的拼音:

yùn  

〈词性:形〉

(1) 远 [distant]

帝德广运。——《书·大禹谟》

(2) 纵,竖 [vertical]

翼大七尺,目大运寸。——《庄子》

(3) 浑浊 [muddy]

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管子·水地》

(4) 眩晕。通“晕” [dizziness]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灵枢经》

(5) 又如:运眩(眼花)

常用词组

运笔、运程、运筹、运筹帷幄、运筹学、运单、运动、运动、运动场、运动会、运动员、运动战、运费、运河、运货员、运价、运脚、运量、运命、运气、运气、运神、运输、运输量、运数、运思、运送、运算、运销、运行、运营、运用、运载、运载火箭、运转、运作

  拼音  shēng   注音  ㄕㄥ   
部首  生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TGD  仓颉  HQM  郑码  MC  四角  25100  结构  单一电码  3932  区位  4190  统一码  751F  笔顺  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生的拼音:shēng(ㄕㄥ)  

⒈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⒉ 造出:生产。

⒊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⒋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⒌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⒍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⒎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⒏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⒐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⒑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⒒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⒓ 不熟练的:生手。

⒔ 未经炼制的。生铁。

⒕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⒖ 甚,深:生怕。生疼。

⒗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⒘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⒙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⒚ 词尾:好生休养。

⒛ 姓。

统一码

生字UNICODE编码U+751F,10进制: 29983,UTF-32: 0000751F,UTF-8: E7 94 9F。

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rue、crude、rawness、unripe、give birth to、grow、living、procreate、student

相关字词

死、师、卒、熟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grow]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bear;give birth to;bring up;rear]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subsist;exist;living]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happen;breed;produce]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go into society]。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词性:方〉∶安装 [set up;settle]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bring back to life]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light]。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事端等] [create]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product]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词性变化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生命 [life]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a lifetime]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live]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birthday]。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offspring;descendent]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living things]。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livelihood]。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student]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the male character in Beijing opera]。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prostitute]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captive]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gentleman]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scholar]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intelligence;natural endowment]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形〉

(1) 天生,生来 [innate]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uncooked]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fresh]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uncultured]。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strange;unfamiliar]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vivid]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副〉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mechanically]。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very]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常用词组

生搬硬套、生变、生病、生不逢辰、生财、生财有道、生财之道、生菜、生产、生产力、生辰、生成、生齿、生词、生祠、生凑、生存、生地、生动、生动活泼、生端、生而知之、生发、生法、生番、生防、生分、生风、生俘、生父、生革、生根、生光、生花妙笔、生还、生荒、生辉、生活、生火、生货、生机、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生计、生忌、生姜、生境、生就、生聚、生角、生客、生恐、生拉活扯、生拉硬拽、生来、生老病死、生冷、生离死别、生理、生理盐水、生力军、生利、生料、生灵、生灵涂炭、生龙活虎、生路、生霉、生闷气、生猛、生米煮成熟饭、生面、生民、生命、生命力、生母、生腻、生怕、生皮、生僻、生平、生漆、生气、生气勃勃、生前、生擒、生趣、生人、生日、生肉、生色、生涩、生杀予夺、生杀之权、生身、生生、生生、生生世世、生石膏、生石灰、生事、生势、生手、生受、生疏、生水、生丝、生死、生死关头、生死肉骨、生死攸关、生死有命、生死与共、生死之交、生态、生铁、生土、生吞活剥、生物、生物制品,生物制剂、生物钟、生息、生相、生硝、生肖、生效、生心、生性、生锈、生涯、生衍、生厌、生养、生药、生业、生疑、生意盎然、生意、生意经、生硬、生油、生育、生员、生愿、生造、生长、生长点、生长激素、生殖、生殖器、生猪、生字

  拼音  xiāo xiào   注音  ㄒ一ㄠ ㄒ一ㄠˋ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IEF  仓颉  FB  郑码  KOQ  四角  9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35  区位  4804  统一码  8096  笔顺  丨丶ノ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肖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衰微。

⒉ 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其他字义

肖的拼音:xiào(ㄒ一ㄠˋ)  

⒈ 相似,像:肖像。不肖。惟妙惟肖。神情酷肖。

统一码

肖字UNICODE编码U+8096,10进制: 32918,UTF-32: 00008096,UTF-8: E8 82 96。

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like、resemble

造字法

形声:从月、小声

English

look like, resemble, be li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姓。“萧”字的俗写

词性变化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形〉

(1) 假借为“小”。细微 [small;tiny]

肖,小也。——《方言十二》

肖翘之物。——《庄子·ń箧》

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庄子》

(2) 又如:肖翘(细小能飞的生物)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动〉

(1) 假借为“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 [perish;die out;exterminate;decline]

达于知者肖。——《庄子·列御寇》

申吕肖矣, 尚父侧微。——《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另见 xiào  

基本词义

肖的拼音: xi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2)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be like;be similar to]

肖,骨肉相似也。——《说文》。字亦作俏

人俏天地之类。——《列子·杨朱》

肖形而蕃。——《淮南子·地形》

丹朱之不肖。——《孟子》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傅)说 筑傅岩之野,惟肖。——《书·说命上》

使之肖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肖子(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致的儿子);肖题(切题);肖似(肖貌,肖神。相似,神似);肖形(仿形)

(4) 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 [depict]

以紫檀肖其象而祠之。——宋· 范仲淹文

旁肖十六应真像。——清· 李斗《扬州画航录》

(5) 又如:肖物(刻画事物)

(6) 仿效 [follow the example of]

我肖其涤,以清厥身。——宋· 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

(7) 又如:肖形(仿形。亦泛指形状)

(8) 另见 xiāo  

常用词组

肖像、肖像画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JGHU  仓颉  AMYO  郑码  KAII  四角  60801  结构  上下电码  2508  区位  4239  统一码  662F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是的拼音:shì(ㄕˋ)  

⒈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⒉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⒊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⒋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⒌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⒍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⒎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⒏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⒐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⒑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⒒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⒓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⒔ 姓。

统一码

是字UNICODE编码U+662F,10进制: 26159,UTF-32: 0000662F,UTF-8: E6 98 AF。

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徥昰

汉英互译

am、are、be、been、being、is、ye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日、从正

English

indeed, yes, right; to be; demonstrative pronoun, this, th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词性变化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的拼音: shì  

<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 或者 [or]

(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

(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商业、职业或政府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是的拼音: shì  

〈词性: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常用词组

是非、是非不分、是非曲直、是非之地、是古非今、是故、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味儿、是以、是在

  拼音  shí shén   注音  ㄕˊ ㄕㄣˊ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FH  仓颉  OJ  郑码  NED  四角  24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087  区位  4218  统一码  4EC0  笔顺  ノ丨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什的拼音:shí(ㄕˊ)  

⒈ 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什百(十倍和百)。什一(十分之一)。什袭珍藏(形容极其珍重地收藏物品)。

⒉ 各种的,各样的:什锦(各种各样东西凑成的食品)。什物。

⒊ 诗篇:篇什。雅什。

其他字义

什的拼音:shén(ㄕㄣˊ)  

⒈ 〔什么〕a.代词,表示疑问,如“什什人?”b.代词,指不确定的事物,如“没什什问题”(“assorted么”均读轻声)。

统一码

什字UNICODE编码U+4EC0,10进制: 20160,UTF-32: 00004EC0,UTF-8: E4 BB 80。

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䦹十

汉英互译

assorted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十、十亦声

English

file of ten soldiers; mixed, miscellane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什的拼音: shén  

另见 shí  

常用词组

什么、什么的、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事、什么意思

基本词义

什的拼音: shí  

[数]

(1) (会意。从人十。十亦声。本义:“什”是集体的十)

(2) 同本义 [ten]

什,相什保也。——《说文》

会其什伍。——《周礼·官正》。注:“五人为伍,二五为十。”

军旅什伍。——《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

十夫为什。——《周书·大聚》

十家为什。——《管子·立政》

纷披风什。——《文选·沈约·谢灵运传》。注:“诗每十篇同卷,故曰什也。”

王以师友处之,每有文什,必令润色,然后示人。——《北史》

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3) 又指《诗》的“雅”、“颂”大都以十篇为一“什”。又如:什长(古代军队十人为什,其头头叫“什长”);什伍(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什吏(什长);什伯(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

(4) 十倍 [tenfold]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孟子·滕文公上》

(5) (五倍为蓰)

天所不飨,什倍于前。——《汉书·谷永传》

(6) 又如:什袭

(7) 十成,十分,十分之几(古人称“什几”) [onehundred per cent]

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史记·高祖本纪》

逐什二以为务。——《史记·苏秦传》

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徐光君《甘薯疏序》

(8) 又如:什一(十分之一;十分税一;以十博一);什二(十分之二);什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

(9) 指书篇 [writings](古时诗文以十篇为一卷)。如:篇什;雅什

〈词性:名〉

词性变化

什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杂;多种的 [miscellaneous]

什,聚也,杂也。吴楚之间谓资生杂具为什物。——《三苍》

作什器于寿邱。——《史记·五帝纪》。索引:“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

军资什物,不曾遗弃。——《三国演义》

(2) 又如:什具(各种日用器具);什面(世面。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3) 另见 shén  

常用词组

什件儿、什锦、什器、什物、什袭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