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意思 “孤的生肖”这里“孤”可理解为具有孤独、孤僻特质或在文化寓意中有类似孤独象征的生肖。
可能对应的生肖 虎 独居习性:老虎是典型的独居动物,它们喜欢独自活动,有自己独立的领地,除了繁殖季节和母虎养育幼崽时期,一般都是独来独往。
这种独自生存、独自狩猎的习性,体现出很强的孤独感,符合“孤”的特点。
龙 高高在上的孤独:龙在神话传说和文化象征中,处于极高的地位,是一种超凡脱俗、独一无二的存在。
它神通广大却往往高居云端、远离尘世,没有其他生物能与之平起平坐,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 。
蛇 独来独往特性:蛇多数时候也是单独行动,它们喜好阴暗潮湿的环境,常常独自潜伏、捕食。
蛇类之间除了交配等短暂时期外,很少聚集在一起,行为上表现得较为孤僻,也可与“孤”的概念相呼应。
孤的拼音:gū(ㄍㄨ)
⒈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孤儿。遗孤。托孤。孤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
⒉ 单独:孤单。孤独。孤立。孤僻。孤傲。孤茕(单独无依然)。孤介。孤身。孤危。孤芳自赏。孤苦伶仃。孤掌难鸣。孤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
⒊ 古代帝王的自称:孤家。孤王。
⒋ 古同“辜”,辜负。
孤字UNICODE编码U+5B64,10进制: 23396,UTF-32: 00005B64,UTF-8: E5 AD A4。
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lone、fatherless、I、isolated、orphaned、solitary
形声:从子、瓜声
orphan, fatherless; solitary
详细解释◎ 孤的拼音: gū
〈词性:名〉
(1)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 同本义 [orphan]
孤,无父也。——《说文》
如孤子。——《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
司民协孤终。——《国语·周语》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妇赋》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灾患,宥孤寡。——《左传·昭公十四年》
备答曰:“ 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 刘荆州乎?—— 孔衍《汉魏春秋》
(3) 又如:孤驹(无母的小马);孤遗(无父母的子女);孤雏(失去母鸟的幼鸟)。又如:孤疾(孤儿和残疾人);六尺之孤(没有父亲的未成年的孩子);孤终(孤儿和死亡者);孤嫠(孤儿寡妇);孤撮(孤儿)。特指为国事而牺牲者的后代。如:遗孤
(4) 古代王侯的自称 [I]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谦称。”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战国策·齐策》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5) 又如:称孤道寡;孤家(古代君王、诸候的自称)
◎ 孤的拼音: gū
〈词性:形〉
(1) 单独;孤独 [lonely;solitary; isolated; alone]
孤,独也。——《广雅·释诂三》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
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宋· 苏洵《六国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孤冷(孤独冷清);孤孤恓恓(孤独恓惶);孤恓(孤独不安);孤桩桩(孤零零站着);孤贫(孤独穷困)
(3) 孤高 [arrogant]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唐· 孟郊《连州吟》
(4) 又如:孤风(孤高的风度、品格);孤直(孤高耿直);孤特(孤高;特出);孤梗(孤高刚直);孤逸(孤高洒脱);孤清(孤高而清静)
(5) 独特 [unique]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唐· 李商隐《安平公》
(6) 又如:孤音(独特的音律;孤独的声音);孤艳(指独秀的花);孤韵(独特的风格;超凡的韵律);孤怀(孤高的情操)
◎ 孤的拼音: gū
〈词性:动〉
(1) 负,负恩,背弃恩德 [let sb. down]
孤,负也。毛曰:凡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非。——《康熙字典》
陵虽孤恩, 汉亦负德。—— 汉· 李陵《答苏武书》
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孤负重恩,衔恨黄泉。——《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终无纯固之节,必有孤负之心。——《魏书·袁翻传》
(2) 又如:孤恩(负恩,背弃恩德)
(3) 孤立于 [isolate]
是以主孤于上而臣党于下。——《韩非子·奸劫弑臣》
孤哀子、孤傲、孤拔、孤本、孤臣孽子、孤单、孤胆、孤岛、孤独、孤独、孤犊、孤儿、孤芳自赏、孤高、孤寡、孤拐、孤寂、孤家寡人、孤军、孤苦、孤苦伶仃、孤老、孤立、孤立、孤立无援、孤零零、孤陋、孤陋寡闻、孤女、孤僻、孤凄、孤弱、孤身、孤身只影、孤孀、孤行己意,孤行己见、孤掌难鸣、孤注一掷、孤子
的的拼音:dí(ㄉ一ˊ)
⒈ 真实,实在:的确。的当(dàng )。的情。的真。的证。
的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的。有的放矢。众矢之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的的拼音:de(˙ㄉㄜ)
⒈ 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的。
⒉ 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的。
⒊ 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的衣服。
⒋ 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的。
⒌ 副词尾,同“地2”。
的字UNICODE编码U+7684,10进制: 30340,UTF-32: 00007684,UTF-8: E7 9A 84。
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的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㢩勺墑旳菂
of、target
形声
详细解释◎ 的的拼音: de
〈词性:助〉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词性:代〉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词性: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 的的拼音: dí
〈词性:副〉
(1) 确实;实在 [really;indeed]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certainly]。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的当、的的、的卡、的情、的确、的确良、的士、的真、的证
◎ 的的拼音: dì
〈词性: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centre of target for archery]∶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bright]∶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生的拼音:shēng(ㄕㄥ)
⒈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⒉ 造出:生产。
⒊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⒋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⒌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⒍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⒎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⒏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⒐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⒑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⒒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⒓ 不熟练的:生手。
⒔ 未经炼制的。生铁。
⒕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⒖ 甚,深:生怕。生疼。
⒗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⒘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⒙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⒚ 词尾:好生休养。
⒛ 姓。
生字UNICODE编码U+751F,10进制: 29983,UTF-32: 0000751F,UTF-8: E7 94 9F。
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性甥
accrue、crude、rawness、unripe、give birth to、grow、living、procreate、student
死、师、卒、熟
会意
life, living, lifetime; birth
详细解释◎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 同本义 [grow]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说文》
生,出也。——《广雅》
生,生长也。——《广韵》
自无出有曰生。——刘巘《易义》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
生好物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生于道左。——《诗·唐风·有杕之杜》
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种之,生且蕃。——徐光启《甘薯疏序》
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生盛(生长繁茂);生化(生长化育);生骨(主骨骼的生长);生落(生长与凋落);生遂(生长);生荣(生长繁荣);生处(生长的地方);生肌(长出新肉);生条(长出枝条)
(4) 生育;养育 [bear;give birth to;bring up;rear]
父母生我。——《诗·小雅·正月》
郑武公娶于 申,曰 武姜,生 庄公及 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生以驭其福。——《周礼·太宰》。注:“犹养也。”
孔子生 鲁昌平乡陬邑。——《史记·孔子世家》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唐· 杜甫《兵车行》
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5) 又如:生聚(繁殖人口,积聚财物);生落(出生);生育率(反映生育年龄妇女生育频度的指标);生遂(生育);生月(出生的月份);生年(出身;出身以来);生身(出生);生时(出生的年、月、日、时);生岁(出生之年支);生诞(出生)
(6) 生存;活。与“死”相对 [subsist;exist;living]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
陷之死地而后生。——《孙子·九地》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今赵亡。——《史记·魏公子列传》
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7) 又如:生得(生获,活捉);生寇(活的敌人);生犀(活犀牛;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生间(能活着回报敌情的间谍);生割(活活宰割);生魂(活人的魂魄);生博(生取;活捉);生抢(生取;活捉);生碑(为活人立的碑);生传(为活人作的传记)
(8) 滋生;产生 [happen;breed;produce]
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明· 刘基《苦斋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9) 又如:生火(产生焦躁的情绪。产生火气、热气);生心(怀有图谋不轨的异心);生嗔(对别人的行为不满,生气);生忿(发怒;忤逆,不孝);生风(产生风;比喻产生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生隙(产生嫌隙或事端);生怜(产生怜爱之情)
(10) 转世 [go into society]。如:生处(佛教谓转世轮回之处);生缘(受生转世的因缘);生死海(佛教语。谓众生轮回六道,生生死死,茫无涯际,有如大海)
(11) 〈词性:方〉∶安装 [set up;settle]
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把棺材生好牛头杠,八抬八绰的扛出门去。——《何典》
(12) 救活,使活 [bring back to life]
幸先生生我。——马中锡《中山狼传》
(13) 燃着,点燃 [light]。如:生炉子;生火
(14) 制造[事端等] [create]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宋· 苏轼《教战守》
(15) 生产;制作 [product]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富何得不蹶?——汉· 贾谊《论积贮疏》
(16) 又如:生货(指制造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如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产品);生众食寡(生产的多,消费的少)
◎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生命 [life]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者。——[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生力(生命力;气力);生本(生命的根本);生全(保全生命,全身);生次(生命的存在);生聚(生命财产);生类(泛指一切有生命之物)
(3) 人的一生 [a lifetime]
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生世(一生;一生一世);生禄(指人的寿限)
(5) 生活 [live]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生资(赖以生活的资财);生赖(赖以生活之资,生计);生生(养生;生活)
(7) 指生日 [birthday]。如:生申(申伯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生甲(生辰);生朝(生辰);生期(生日)
(8) 后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offspring;descendent]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9) 生物 [living things]。如:生活力(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生植(指生物);生品(生物的品类)
(10) 生计,谋生手段 [livelihood]。如:谋生;生路
(11) 老师称弟子,或弟子自称;学生 [student]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2) 又如:新型师生关系
(13) 戏剧角色名 [the male character in Beijing opera]。如:老生;武生;小生。元杂剧中也称末
(14) 妓女 [prostitute]
呼妓为生,未知始于何时。——徐士銮《宋艳》
(15) 俘虏 [captive]
每捉生踏伏,沔必在数。——段成式《酉阳杂俎·喜兆》
(16) 年长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先生”的省称 [gentleman]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 鲁高堂生。——《史记》
(17) 儒生;读书人的通称 [scholar]
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8) 通“性”。资质;禀赋 [intelligence;natural endowment]
惟民生厚,因物有迁。——《书·君陈》。孔颖达疏:言人自然之性敦厚,因所见所习之物有迁变之道,故必慎所以示之。
文王蹶厥生。——《诗·大雅·緜》
辨五地之物生。——《周礼·地官·大司徒》
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荀子·富国》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19) 姓
◎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形〉
(1) 天生,生来 [innate]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2) 又如:生巧(天生巧慧);生来(天生。从小时候起;从来);生才(天才;英才)
(3) 生的,未煮熟的 [uncooked]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生菜;生鱼,生肉;生吞(未经煮熟即吞下去)。又指未加工或未锻炼过的。如:生铁;生石膏;生金(未经冶炼的丹砂、金砂);生眼布(未染的细布)
(5) 新鲜的 [fresh]
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新唐书·后妃传》
(6) 又如:生鲜(鲜活);生卉(鲜草);生肉(鲜肉);生花(鲜花)
(7) 未开垦种植的(土地) [uncultured]。如:生田(未开垦的荒地)
(8) 生疏 [strange;unfamiliar]
自别城中礼数生。——王建《村居即事》
(9) 又如:生人;生手;生帐子货(陌生人);生客(陌生的客人)
(10) 具有活力的 [vivid]
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宋史》
◎ 生的拼音: shēng
〈词性:副〉
(1) 机械地,无意识地 [mechanically]。如:生凑;生搬硬套;生是(硬是);生各支(生各扎,生扢扎。活活地,硬是);生擦擦(生察察。平白地,活生生地);生可擦(生磕擦、生扢察。生生地,硬硬地)
(2) 很、甚、极其 [very]
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窦娥冤》
(3) 又如:生恐(方言。很怕;很担心);生疼(很疼,特别疼)
生搬硬套、生变、生病、生不逢辰、生财、生财有道、生财之道、生菜、生产、生产力、生辰、生成、生齿、生词、生祠、生凑、生存、生地、生动、生动活泼、生端、生而知之、生发、生法、生番、生防、生分、生风、生俘、生父、生革、生根、生光、生花妙笔、生还、生荒、生辉、生活、生火、生货、生机、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生计、生忌、生姜、生境、生就、生聚、生角、生客、生恐、生拉活扯、生拉硬拽、生来、生老病死、生冷、生离死别、生理、生理盐水、生力军、生利、生料、生灵、生灵涂炭、生龙活虎、生路、生霉、生闷气、生猛、生米煮成熟饭、生面、生民、生命、生命力、生母、生腻、生怕、生皮、生僻、生平、生漆、生气、生气勃勃、生前、生擒、生趣、生人、生日、生肉、生色、生涩、生杀予夺、生杀之权、生身、生生、生生、生生世世、生石膏、生石灰、生事、生势、生手、生受、生疏、生水、生丝、生死、生死关头、生死肉骨、生死攸关、生死有命、生死与共、生死之交、生态、生铁、生土、生吞活剥、生物、生物制品,生物制剂、生物钟、生息、生相、生硝、生肖、生效、生心、生性、生锈、生涯、生衍、生厌、生养、生药、生业、生疑、生意盎然、生意、生意经、生硬、生油、生育、生员、生愿、生造、生长、生长点、生长激素、生殖、生殖器、生猪、生字
肖的拼音:xiāo(ㄒ一ㄠ)
⒈ 衰微。
⒉ 姓,如元朝有肖乃台。
肖的拼音:xiào(ㄒ一ㄠˋ)
⒈ 相似,像:肖像。不肖。惟妙惟肖。神情酷肖。
肖字UNICODE编码U+8096,10进制: 32918,UTF-32: 00008096,UTF-8: E8 82 96。
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霄
be like、resemble
形声:从月、小声
look like, resemble, be like
详细解释◎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名〉
姓。“萧”字的俗写
◎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形〉
(1) 假借为“小”。细微 [small;tiny]
肖,小也。——《方言十二》
肖翘之物。——《庄子·ń箧》
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庄子》
(2) 又如:肖翘(细小能飞的生物)
◎ 肖的拼音: xiāo
〈词性:动〉
(1) 假借为“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 [perish;die out;exterminate;decline]
达于知者肖。——《庄子·列御寇》
申吕肖矣, 尚父侧微。——《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另见 xiào
◎ 肖的拼音: xiào
〈词性:动〉
(1)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2)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be like;be similar to]
肖,骨肉相似也。——《说文》。字亦作俏
人俏天地之类。——《列子·杨朱》
肖形而蕃。——《淮南子·地形》
丹朱之不肖。——《孟子》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傅)说 筑傅岩之野,惟肖。——《书·说命上》
使之肖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肖子(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致的儿子);肖题(切题);肖似(肖貌,肖神。相似,神似);肖形(仿形)
(4) 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 [depict]
以紫檀肖其象而祠之。——宋· 范仲淹文
旁肖十六应真像。——清· 李斗《扬州画航录》
(5) 又如:肖物(刻画事物)
(6) 仿效 [follow the example of]
我肖其涤,以清厥身。——宋· 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
(7) 又如:肖形(仿形。亦泛指形状)
(8) 另见 xiāo
肖像、肖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