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意思 “灵活无比”形容非常灵活,在动作、思维或应变能力等方面不受局限,能够迅速适应各种情况,做出敏捷、巧妙的反应,展现出极高的机动性和适应性。
可能对应的生肖 猴 猴子以机灵、活泼著称。
它们身体轻盈,动作敏捷,在树林间可以轻松地跳跃、攀爬,从一根树枝迅速转移到另一根树枝,能够灵活地穿梭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
猴子还具有聪明的头脑,面对不同的情况能快速思考并做出反应,无论是获取食物还是躲避危险,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所以猴是最能体现“灵活无比”特点的生肖之一。
蛇 蛇的身体构造特殊,没有四肢却能以独特的方式灵活移动。
它们可以蜿蜒前行,轻松穿过狭窄的缝隙、草丛以及各种崎岖的地形。
在捕食时,蛇的动作极为灵活迅速,能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然后突然发动攻击。
而且蛇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快速地改变方向或隐藏自己,其身体的柔韧性和行动的灵活性令人惊叹。
鼠 老鼠体型小巧,行动十分灵活。
它们能够在各种狭小的空间中自由穿梭,比如墙壁的缝隙、家具的角落等。
老鼠警觉性高,在觅食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察觉到危险,能以极快的速度逃窜,迅速改变路线以躲避天敌的追捕。
其灵活的身手使它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繁衍 。
灵(靈)的拼音:líng(ㄌ一ㄥˊ)
⒈ 有效验:灵验。灵丹妙药。
⒉ 聪明,不呆滞:灵巧。机灵。灵慧。
⒊ 敏捷的心理活动:灵机。灵感。灵性。
⒋ 精神:灵魂。心灵。英灵。
⒌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精灵。
⒍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灵活。灵犀。灵便(biàn )。
⒎ 关于死人的:幽灵。灵魂。灵柩。
灵字UNICODE编码U+7075,10进制: 28789,UTF-32: 00007075,UTF-8: E7 81 B5。
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灵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靈霊霛霝㦭䨩
bier、clever、effective、elf、quick
笨
形声
spirit, soul; spiritual world
详细解释◎ 灵的拼音:
靈 l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巫,靈( líng )声。本义:巫)
(2)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dancing witch;sorceress]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3)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4) 神灵 [gods]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5)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灵霄殿(天帝的神殿);灵怪(神怪);灵圣(灵验,指神鬼显灵);灵圣儿(指神佛塑像中放置的金属作的心脏象征物);灵河(书中虚拟的仙河);灵槎(神仙乘的木筏);灵山(佛家称灵鹫山为灵山。佛祖居处。也泛指仙山)
(6) 灵魂 [soul]
经始灵台。——《诗·大雅·灵台》
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礼记·明堂位》卢注
藏之于灵室。——《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谓灵兰室,黄帝之书府也。”
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吾灵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倘有灵。——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灵爽(灵魂);灵表(仪表);灵明(指心灵);灵知(指心灵);灵界(佛家语。指云魂所住的世界)
(8) 敬辞。用以称有关鬼神的事物。对死者的敬称 [sth. retating demons or gods]
在缸内画上灵符。——清· 钱彩等《说岳全传》
(9) 又如:灵床子(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供祭尊用;又指供在灵床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灵幡(殡葬时所持之幡,上写有表明死者身分的文字);灵符(道士画的图形。迷信者认为可用于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灵前(灵位之前)
(10) 灵柩的简称 [coffin;bier]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植《赠白马王彪》
(11) 又如:停灵;起灵;灵榇
(12) 指人的精神状态 [spirit;intelligence]
不可内于灵台。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府》。注:“皆谓心也。”
(13) 又如: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灵明(指“心”,即主观精神)
(14) 通“軨”。窗中竖木 [lattice work; window lattice]
载葱(即窗)灵,寝于其中而逃。——《左传·定公九年》。疏:“贾逵曰:‘葱灵,衣车也。’然则此车前后有蔽,两旁开葱,可以观望;忽中竖木,谓之灵。今人犹名葱木为灵子。”
(15) 指天、地、日、月等尊称及物品名 [the Heaven;sun;the earth;moon]
辰之神为灵星。——《风俗通》
灵星,火星也。——蔡邕《独断》
(16) 又如:灵景(日光);灵汉(银河);灵图(指天子的地位);灵辉(太阳的光辉)
(17) 威灵;福气,福分 [happiness]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左传·隐公三年》
受天之祐,享鬼神之灵。——《汉书·董仲舒传》
(18) 通“苓”。茯苓 [tuckahoe]
伏灵者,千岁松根也。——《史记·策列传》
(19) 通“舲”。有窗的小船 [a small house-boat with lookout windows]
横大江兮扬灵。——《楚辞·九歌·湘君》
(20) 通“令”。命令、法令 [laws and decrees;decree]
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法言·渊骞》
(21) 姓
◎ 灵的拼音:
靈 líng
〈词性:形〉
(1) 假借为“良”。善,美好 [good]
灵,善也。——《广雅》
吊由灵。——《书·盘庚》
丕灵承帝事。——《书·多士》
灵雨既零。——《诗·鄘风·定之方中》
积仁为灵。——《说苑·修文》
(2) 又如:灵辰(良时);灵波(美妙的水波);灵姿(美好的仪表)
(3) 灵活;有灵性 [nimble;sharp]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 刘禹锡《陋室铭》
(4) 又如:机灵(聪明伶俐);灵矫(灵巧的飞翔);灵透(机灵聪明);灵变(灵活变通;灵敏轻巧);灵断(明敏的判断);灵变(灵活变通);心灵手巧;灵修(能神明远见的人。比喻国君);灵鉴(明敏的观察,英明的见解);灵主(圣明的君主)
(5) 应验;灵验 [accurate]
灵用不同。——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灵神(灵验);灵丹(灵药,神奇有效的丹药);灵砂(道家炼出的所谓长生不老药);灵异(神奇而怪异);灵武(超绝的勇武);灵芬(神奇的芬芳)
灵便、灵车、灵榇、灵床、灵丹妙药、灵动、灵幡、灵泛、灵符、灵感、灵怪、灵棺、灵光、灵盒、灵慧、灵魂、灵活、灵机、灵机一动、灵柩、灵快、灵利、灵猫、灵妙、灵敏、灵敏度、灵牌、灵棚、灵巧、灵俏、灵寝、灵清、灵台、灵堂、灵通、灵透、灵帷、灵位、灵物、灵犀、灵宪,算罔论、灵效、灵醒、灵性、灵秀、灵虚、灵虚殿、灵验、灵验、灵药、灵长目、灵芝
活的拼音:huó(ㄏㄨㄛˊ)
⒈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活人。活体。活检。活物。
⒉ 救活,使人活:活人无数。
⒊ 在活的状态下:活埋。
⒋ 逼真地:活脱。活像。
⒌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活塞(sāi )。活扣。活页本。耳软心活(没主见)。
⒍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活力。
⒎ 工作或生产品:活儿。活计。
活字UNICODE编码U+6D3B,10进制: 27963,UTF-32: 00006D3B,UTF-8: E6 B4 BB。
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活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live、exactly、live、product、vivid、work
死
形声:从氵、舌声
live, exist, survive; lively
详细解释◎ 活的拼音: huó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昏( kuò )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 guō ))
(2) 生存。与“死”相对 [live;alive;living]
不我活兮。——《诗·邶风·击鼓》
不可活。——《书·太甲》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
巫何活焉?——《楚辞·天问》
(3) 又如: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生存的趣味)
(4) 救活 [save lives]
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活人(使人活,救活他人);活国(救国)
(6) 养活 [bring up]。如:活身(养活自身)
(7) 复生 [become alive]。如:他死了好半天又活了
◎ 活的拼音: huó
〈词性:形〉
(1) 有生气;生动;活泼 [lively;vivacious]。如:活脱(活泼,灵活);活跳(活跃;活泼);活喇喇(形容充满生气和活力);活变(活泼;机灵);活意(活力,生机);活健(充满活力,身体强健)
(2) 活动 [movable;moving]。如:活落(活动;不确定);活泼泼(活动);描绘得活;活支沙(活支剌。活生生地)
(3) 灵活,不呆板 [vivid;lively]。如:活变(机灵,灵活;活动,走动);活达(灵便);活局(能灵活变化的安排或计谋)
(4) a [指火山]∶目前或每隔几年又喷发或火山口含有流动熔岩 [active]。如:活火山 b [指冰川]∶其中有些冰正在流动。如:活冰川
◎ 活的拼音: huó
〈词性:名〉
(1) 生计,谋生手段 [livelihood]。如:做活;这个活做得真好;农活
(2) 卖力气的工作 [job]。如:为邻居主妇们做零活
(3) 劳动 [美labor;英labour]。如:苦活
(4) 生活 [living]。如:全家在一起过活
(5) 由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生产的东西——产品 [product]。如:出活;这批活儿做得好;废活
◎ 活的拼音: huó
〈词性:副〉
很;非常 [very;exactly]。如:活忒忒(方言。非常相似);活脱脱(非常相似);活脱(活像,非常相似)
活版、活瓣、活宝、活报剧、活蹦乱跳、活便、活茬、活动、活动、活动、活泛、活分、活佛、活该、活化、活化、活话,活话儿、活活、活火、活火山、活计、活检、活见鬼、活结、活口、活扣,活扣儿、活力、活灵活现、活溜、活龙活现、活路、活路、活埋、活命、活命、活泼、活期存款、活棋、活钱儿、活儿、活塞、活受罪、活水、活水舱、活死人、活似、活套、活体、活脱儿、活物、活现、活像、活性、活性区、活血、活阎王、活页、活跃、活跃、活跃分子、活着、活着、活捉、活字、活罪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無㷻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有
会意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无的拼音:
(1) 無 mó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wú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mó (南无)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 无的拼音:
無 wú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比的拼音:bǐ(ㄅ一ˇ)
⒈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
⒉ 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
⒊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
⒋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比例。比值。
⒌ 譬喻,摹拟:比如。比方。比兴(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
⒍ 靠近,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
⒎ 和,亲:比顺。
⒏ 及,等到:比及。
比字UNICODE编码U+6BD4,10进制: 27604,UTF-32: 00006BD4,UTF-8: E6 AF 94。
比字由两个匕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比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庀匕夶篪㱛
compare、contrast、compete、ratio、than
会意:二人并立,比肩而行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
详细解释◎ 比的拼音: bǐ
〈词性:动〉
(1)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 ,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av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 比的拼音: bǐ
〈词性: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周礼·夏官》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比,密也。——《说文》
其比如栉。——《诗·周颂·良耜》
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 比的拼音: bǐ
〈词性: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 比的拼音: bǐ
〈词性: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再战比胜。——《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
间者数年比不登。——《汉书·文帝纪》
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
三人比坐事死。——《汉书·公孙贺传》
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
比三年日蚀。——《汉书·外戚传》
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吕氏春秋·先织》
◎ 比的拼音: bǐ
〈词性:介〉
(1) 比起 [than]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操比于 袁绍。——《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及,等到 [till]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史记·陈涉世家》
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
比去,以手阖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比比、比比皆是、比方、比分、比干、比葫芦画瓢、比划、比基尼、比及、比价、比肩、比肩而立、比肩继踵、比较、比较、比较级、比较语言学、比来、比例、比例尺、比例失调、比例因子、比量、比邻、比邻星、比率、比美、比拟、比年、比偶、比配、比丘、比丘尼、比热、比如、比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试、比手画脚、比天高、比武、比翼、比翼鸟、比喻、比照、比值、比重、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