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心眼最多的生肖

词语意思 “心眼最多”意思是一个人心里的想法、计谋、心思比较多,善于算计、谋划,考虑事情较为复杂且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有时也暗示这个人比较精明、世故,甚至可能有些狡黠。

可能对应的生肖 鼠:在传统文化中,老鼠以机灵、狡猾著称。

它们常常在黑暗中活动,为了获取食物和生存,需要想出各种办法来躲避天敌和人类的捕杀。

老鼠懂得利用周围环境隐藏自己,还会巧妙地找到食物来源,展现出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心机,所以被认为是心眼较多的生肖。

蛇:蛇的行动悄无声息,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它们捕猎时非常有耐心,会潜伏在一旁等待最佳时机,精心算计猎物的行动路线,然后迅速出击。

而且蛇在面对危险时,也会运用各种策略保护自己,比如伪装、假死等,这些特点都让人觉得蛇的心眼很多。

猴:猴子聪明伶俐,头脑灵活。

它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变化。

在群体生活中,猴子之间会有复杂的社交行为和竞争关系,为了争夺食物、地位等资源,它们会耍些小聪明,用各种手段达到目的,因此也符合心眼多的特点。

 

  拼音  xīn   注音  ㄒ一ㄣ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NYNY  仓颉  P  郑码  WZ  四角  33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800  区位  4836  统一码  5FC3  笔顺  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统一码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忄㣺

汉英互译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常用词组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拼音  yǎn   注音  一ㄢˇ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HVEY  五笔98  HVY  仓颉  BUAV  郑码  LXO  四角  67032  结构  左右电码  4190  区位  4959  统一码  773C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眼的拼音:yǎn(一ㄢˇ)  

⒈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眼睛。眼底。眼力。眼色。眼神。眼帘。眼目。眼疾手快。

⒉ 见识,对事物的看法:眼光远大。眼界开阔。

⒊ 孔洞,窟窿:炮眼。针眼儿。泉眼。

⒋ 关节,要点:节骨眼儿。字眼儿。

⒌ 戏曲中的节拍:一板三眼。

⒍ 当前:眼前利益。眼下。

⒎ 量词:一眼井。

⒏ 围棋术语,一方子中所留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方不能下成活棋。

统一码

眼字UNICODE编码U+773C,10进制: 30524,UTF-32: 0000773C,UTF-8: E7 9C BC。

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眼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perture、eye、key point、look、small hole

造字法

形声:从目、艮声

English

eye; eyelet, hole, ope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眼的拼音: y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目,艮( gèn  )声。本义:眼珠)

(2) 同本义 [eyeball]

眼,目也。——《说文》

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释名》

巽为多白眼。——《易·说卦》

比干剖心, 子胥抉眼,忠之祸也。——《庄子·盗跖》

(3) 泛指眼睛 [eye]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杜甫《新安吏》

(4) 又如:眼馋肚饱(贪得无厌;不知足);眼意心期(眼中传意,心中期待);眼黄地黑(心怀叵测,见财起意);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眼张失道(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惊而痴呆的样子);眼里出火(形容极贪婪的神情);眼同检验(会同人员,共同检验);眼皮子薄(比喻气量小,喜欢斤斤计较);眼上眼下(上下端详);眼盻盻(喻指极为厌恶憎恨的人)

(5) 眼力 [sight;vision]。如:眼明手快(眼光锐利,手脚灵活);眼光忒忒(眼神贼溜溜的样子);眼忙心乱(眼神发急,心情慌乱);眼离了(视物昏花模糊);眼紧(眼光);眼辨(眼力好)

(6) 耳目;眼线 [light]

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 北关门下。——《警世通言》

(7) 见证 [witness;testimony]

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财什物变卖了。——《古今小说》

(8) 又如:眼证(当场目睹可作证的人;见证人)

(9) 指孔;洞穴 [aperture;small hole]

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小池》

(10) 又如:眼子(孔洞);眼孔(孔;小洞)

(11) 任何网状物的线间空隙 [mesh]。如:网眼;筛眼

(12) 事物的关键所在 [key point]。如:节骨眼儿

(13) 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黑子中间的空心,在这个空心中对手不能下子 [trap]

探春因一块棋受了敌,算来算去总得了两个眼。——《红楼梦》

词性变化

眼的拼音: yǎn  

〈词性:量〉

——主要用于井的量词。如:两眼井

常用词组

眼巴巴、眼白、眼柄、眼波、眼不见为净、眼岔、眼馋、眼成穿、眼眵、眼虫、眼穿肠断、眼底、眼底下、眼点、眼风、眼福、眼高手低、眼格、眼光、眼过劳、眼红、眼红、眼红素、眼花、眼花缭乱、眼犄角儿、眼疾手快、眼尖、眼睑,眼皮、眼见得、眼角、眼界、眼睛、眼镜、眼镜蛇、眼看、眼孔、眼库、眼快、眼眶、眼蓝、眼泪、眼离、眼里、眼力、眼帘、眼眉、眼明手捷、眼泡,眼泡儿、眼皮、眼皮底下、眼皮子、眼皮子浅、眼前、眼球、眼热、眼色、眼梢、眼神、眼生、眼时、眼屎、眼熟、眼跳、眼窝、眼下、眼线、眼压、眼药、眼晕、眼罩、眼睁睁、眼中刺,眼中钉、眼珠,眼珠子

  拼音  zuì   注音  ㄗㄨㄟˋ   
简体部首  曰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冂部  
五笔  JBCU  仓颉  ASJE  郑码  KCXS  四角  60447  结构  上下电码  2584  区位  5578  统一码  6700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丨一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最的拼音:zuì(ㄗㄨㄟˋ)  

⒈ 极,无比的:最大。最高。最初。最终。最为(wéi   )。

⒉ 聚合:忧喜最门。

⒊ 合计:“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

统一码

最字UNICODE编码U+6700,10进制: 26368,UTF-32: 00006700,UTF-8: E6 9C 80。

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撮㝡

汉英互译

best of all、furthest

造字法

会意:从曰、从取

English

most, extremely, exceeding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冃( mào  ),从取。本义:冒犯夺取)

(2) 同本义 [offend and fetch]

最,犯而取之。从曰,从取。会意。

公既诸将一禀睿筭,与贼遌,最,遂下之。——明· 刘三吾《许国襄简王公神道碑铭》

(3) 聚,聚合 [assemble;gather]

得其常心,物所为最之哉?——《庄子·德充符》

冬收五藏,最万物。——《管子·禁藏》。注:“最,聚也。”

民举所最粟。——《管子·地数》

(4) 总计;合计 [amount to;total]

最其行能,多不及中。——《潜夫论》

词性变化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形〉

(1) 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跟“殿”相对 [first]

犹无益于殿最也。——班固《答宾戏》。注:“上功曰最。”

有里课之,最者,赐田典日旬。——《睡虎地秦墓竹简·厩苑律》

(2) 又如:最吏(表现特别,考绩最优的官吏);最尤(特异,突出);最吏(考绩优秀的官吏);最殿(功绩最劣等者);最课(官吏考课的最高成绩)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副〉

(1) 假借为“绝”。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尤” [most;best;to the highest degree]

秦之水泔最而稽。——《管子·水地》。注:“绝也。”

中侯仍拜稽首受最。——《尚书》。注:“要言也。”

最从高帝。——《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索隐:“都凡也。”

最下者与之争。——《史记·货殖列传》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最著前。(排在最前头。著,居于。)——《资治通鉴》

最著者二。——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2) 又如:我对他最了解;他熟悉情况,最有发言权;在班里数小李最会唱歌;最品(极品);最能(最习于水性。能,习);最启(最前头,最先进);最殿(在最后面;最落后)

最的拼音: zuì  

〈词性:名〉

(1) 首位 [the first place]

都署之役为最。——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课殿最以闻。——《汉书·宣帝纪》。注:“凡要之首也。”

(2) 又如:世界之最

(3) 凡要,即簿书的纲要、总目 [comprehensive]

愿奉三年计最。——《汉书》

(4) 又如:最目(簿书的总目,总括文书内容的提要或目次);最观(综观)

常用词组

最初、最大公约数、最大值、最好、最后、最惠国待遇、最佳、最简分数、最近、最小公倍数、最终

  拼音  duō   注音  ㄉㄨㄛ   
部首  夕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QQU  仓颉  NINI  郑码  RSRS  四角  27207  结构  上下电码  1122  区位  2264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夕  统一码  591A  笔顺  ノフ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多的拼音:duō(ㄉㄨㄛ)  

⒈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nàn   )兴(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⒉ 数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⒊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多余。一年多。

⒋ 过分,不必要的:多嘴。多心。多此一举。

⒌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多。

⒍ 表示惊异、赞叹:多好。

⒎ 表示某种程度: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⒏ 表疑问:有多大呢?多会儿?

⒐ 姓。

统一码

多字UNICODE编码U+591A,10进制: 22810,UTF-32: 0000591A,UTF-8: E5 A4 9A。

多字由两个夕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cessive、many、more、much

相关字词

少、寡

造字法

会意:从二夕

English

much, many; more than, ov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多的拼音: duō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 同本义 [many;much;more]

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说文》

多,众也。——《尔雅·释诂》

何多日也。——《诗·邶风·旄丘》

与为多焉。——《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

宽裕而多容。——《荀子·致仕》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多次;多分(多半);多士(众多士子);多感(多谢,非常感激);多口(多嘴);多般(许多事端;多半;大概);多口可(许多);多花(方言。许多);多许(多少)

(4) 超过正确的或需要的数目;过多 [too many;too much]。如:这个字多了一个点;多因(多应。多半,大概);多时间(很久);多管(多敢。多半);多定(多半;肯定);多分(多半;差不多)

(5) 重。与“轻”相对 [heavy]

士亦以此多之。——《汉书·灌夫传》。注:“犹重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

(6) 贤;好 [good]

听者自多而不得。——《吕氏春秋·谨听》。注:“自贤也。”

(7) 又如:多才(多才俊。女子昵称她所钟情的男子)

(8) [数词]∶[用于数量词后] 表示整数以下的余数或零头 [odd]。如:两个多月;三尺多宽;五年多

(9) [相差] 程度大 [much more]。如:病人今天好多了;多样时(过了很久;好一会)

(10) 赞许,推崇 [praise]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

(11) 姓

词性变化

多的拼音: duō  

〈词性:副〉

(1) 多么 [how]

(2) 用在疑问句里询问程度数量。如:多钱一斤?多早(什么时候)

(3) 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如:你看人家做得多好!

(4) 虚指某种程度

(5) 只,仅仅 [only]

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

吾今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左传·襄公十四年》

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左传·定公十五年》

(6) [mostly]∶大多

以故多持女远逃亡。——《西门豹治邺》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常用词组

多半、多边、多边贸易、多边协定、多边形、多变、多才、多才多艺、多采、多产、多侧面、多吃多占、多重国籍、多重性、多愁多病、多愁善感、多此一举、多端、多多少少、多多益善、多尔衮、多发病、多方、多方面、多方位、多分、多高、多个、多股、多寡、多国公司、多会儿、多角形、多久、多口相声、多亏、多劳多得、多礼、多么、多面角、多面手、多面体、多民族国家、多谋善断、多幕剧、多难兴邦、多瑙河、多钱善贾、多情、多日、多如牛毛、多少、多时、多事、多事之秋、多视角、多数、多文为富、多闻、多闻阙疑、多项式、多谢、多心、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凶少吉、多言癖、多一半、多一个、多疑、多义、多义词、多音、多音多义字、多音节词、多音字、多用、多于、多余、多元、多元论、多灾多难、多咱、多早晚、多种多样、多助、多姿、多足动物、多足类、多嘴、多嘴多舌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