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做事敢当的生肖

词语意思 “做事敢当”意思是做事情敢于承担责任,不逃避,有勇气面对事情的后果,展现出一种正直、有担当的品质。

可能对应的生肖 虎:老虎在人们心中代表着勇猛无畏。

它行事果断,充满霸气,遇到问题从不退缩。

一旦做出行动,就勇于承担相应后果,有着王者般“敢作敢当”的风范,不会惧怕任何挑战和责任。

牛:牛给人的印象是踏实稳重、勤劳坚韧。

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对于自己分内的工作全力以赴。

一旦接下任务,就会负责到底,即便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体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彰显做事敢当的特质。

狗:狗对主人极为忠诚,在守护主人和家园时,毫不畏惧。

一旦认定要保护的对象,面对危险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哪怕自身力量有限,也绝不退缩逃避,愿意为了守护的责任付出一切,充分展现出做事敢当的精神 。

 

  拼音  zuò   注音  ㄗㄨㄛ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DTY  仓颉  OJRK  郑码  NEJM  四角  282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0254  区位  5586  统一码  505A  笔顺  ノ丨一丨丨フ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做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进行工作或活动:做活。做事。做工。做手脚(暗中进行安排)。

⒉ 写文:做诗。做文章。

⒊ 制造:做衣服。

⒋ 当,为:做人。做媒。做伴。做主。做客。看做。

⒌ 装,扮:做作。做功。做派。

⒍ 举行,举办:做寿。做礼拜。

⒎ 用为:芦苇可以做造纸原料。

⒏ 结成(关系):做亲。做朋友。

统一码

做字UNICODE编码U+505A,10进制: 20570,UTF-32: 0000505A,UTF-8: E5 81 9A。

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do、does、doing、make out、perpetrat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work, make; a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做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2)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do]

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水浒全传》

(3) 又如:做道路(做生意;从事拦路抢劫、偷盗活动);做夫(服劳役;作劳动力);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干什么)

(4) 制作,制造 [make]

此处最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红楼梦》

(5) 又如:做妖撒妖(做出妖形怪状的样子);做势(做出表面竟向的动作);做弊(作弊,舞弊);做衣服;这种糖是甜菜做的

(6) 充当 [act as]

马二先生做东,大盘大碗请差人吃着。——《儒林外史》

(7) 如:做大头(当傻瓜);做中(充当交易、借贷等关系中的中间证明人);做虎豹(充当恶人);做厂(当工人);做线(打听消息,充当耳目)

(8) 假装 [pretend]。如:做神做鬼(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做腔(装腔作势,摆架子);做嘴脸(装模作样);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做声分(装腔作势);做意(装假,做意)

(9) 结成某种关系 [become(a relationship)]。如:做一处(在一起;在一处);做亲家;做朋友;做一路(结成一伙);做人情(以某种行动或东西结好于人);做相识(交朋友)

(10) 摆〔架子,阔气] [put on]。如:做张做势(装模作样;装腔做势);做模样(摆架子;装模做样);做天气(摆架子;做出得意的样子 );做格(摆架子);做大老(摆架子,妄自尊大)

(11) 举行,举办 [hold]。如:做孝(办丧事);做祃(举行祭礼);做场(演出);做庆贺筵席;做七十大寿:做生(庆祝生日)

(12) 为吃而烧制食物 [prepare]。如:宁愿饿死也不吃这种火上做的饭食

(13) 成为,当 [become]。如:做线的(当侦探的);做演员;做保育员

(14) 写作 [write]。如:做一首诗

(15) 打,揍 [beat]。如:不走,等做不成;做他一顿

(16) 斗,争斗 [struggle]

你使这等见识,我拼的和你做一场。——《桃花女》

(17) 杀害,谋害 [murder]

难道他们竟串通一气,来做我们的。——《官场现形记》

(18) 用作 [use as]。如:这部分可以做教材;沼气可以做燃料

(19) 代,替 [replace]

见公公时,做我传语他,只教他今夜小心则个。——《古今小说》

你们做老拙传话谏议,道张公教送这瓜来。——《喻世明言》

(20) 定价;算作 [calculate;figure]

他那一路上的人恐怕旁边人有不帮衬的,打破头屑,做张做智的圆成着,做了五十两银子,卖了。——《醒世姻缘传》

常用词组

做爱、做伴,做伴儿、做大、做东、做法、做饭、做工、做工夫,做功夫、做功、做官、做鬼、做鬼脸,做鬼脸儿、做好做歹、做活,做活儿、做绝、做客、做礼拜、做脸、做买卖、做满月、做眉做眼、做媒、做梦、做派、做亲、做情、做人、做人情、做声、做生日、做生意、做事、做手、做寿、做文章、做戏、做小、做学问、做眼、做眼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贼心虚、做张做智、做针线、做主、做作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亅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GKVH  仓颉  JLLN  郑码  DJXB  四角  50007  结构  上下电码  0057  区位  4234  统一码  4E8B  笔顺  一丨フ一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事的拼音:shì(ㄕˋ)  

⒈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⒉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⒊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⒋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⒌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⒍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⒎ 服侍:事父母。

统一码

事字UNICODE编码U+4E8B,10进制: 20107,UTF-32: 00004E8B,UTF-8: E4 BA 8B。

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㕝亊叓

汉英互译

accident、affair、be engaged in、business、job、matter、work、case、thing

造字法

形声:从史、之省声

English

affair, matter, business; to serve; accident, incid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事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government post]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4)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post;duty;powers of office]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王事多难。——《诗·小雅·出车》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事分(职分;名分)

(6) 职业 [occupation]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7) 事情 [matter;thing;business;affair;job;work]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

天子无事。——《谷梁传》。范宁注:“事谓巡守、崩葬、兵革之事。”

(9) 事业 [achievements]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事绩(业绩,重大的成就);事济(事业完成)

(11) 事故,事件 [accident]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

(12) 又如:事款则圆(遇事要从长计议,才能圆满解决)

(13) 交媾、性交 [intercourse]。如:房事不宜多

(14) 典故;故事 [allusion]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15) 情况,情形 [condition;state]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事色(情况,情势)

词性变化

事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侍奉;供奉 [serve;wait upon]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事畜(侍奉父母,养育妻子);事亲(侍奉父母)

(3) 做,从事 [be engaged in]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

(5) 使用;役使 [enslave]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注:“事任使也。”

备承事也。——《国语·鲁语下》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6) 又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

(7) 奉行 [pursue]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8) 治理;办理 [administer]

齐、 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9) 任用 [appoint]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事的拼音: shì  

〈词性:量〉

件;副 [piece]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常用词组

事败垂成、事半功倍、事倍功半、事必躬亲、事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端、事功、事故、事过境迁、事后诸葛亮、事迹、事假、事件、事理、事例、事略、事前、事情、事权、事儿、事实、事实婚、事实上、事事、事势、事态、事体、事危累卵、事务、事务所律师、事务员、事物、事项、事业、事宜、事由、事与愿违、事在人为、事主

  拼音  gǎn   注音  ㄍㄢˇ   
简体部首  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NBTY  仓颉  MJOK  郑码  XCMO  四角  18440  结构  左右电码  2413  区位  2450  统一码  6562  笔顺  フ一丨丨一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敢的拼音:gǎn(ㄍㄢˇ)  

⒈ 有勇气,有胆量:勇敢。果敢。敢闯。敢死队。敢作敢为。敢怒而不敢言。

⒉ 谦辞,“不敢”的简称,冒昧的意思:敢问。敢请。敢烦。

⒊ 方言,莫非:敢许。敢怕。敢是哥哥回来了?

统一码

敢字UNICODE编码U+6562,10进制: 25954,UTF-32: 00006562,UTF-8: E6 95 A2。

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certain、bold、courageous、dar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o dare, venture; bold, bra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形〉

(1) (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bold;courageous]

敢,进取也。——《说文》

敢,勇也。——《广雅》

信理遂惔谓之敢。——《贾子道术》

洁廉而果敢者也。——《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注:“不忧不惧也。”

天下有中敢直其身。——《荀子·性恶》

刚毅勇敢不以伤人。——《荀子·非十二子》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

袭与 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三国志·董袭传》

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敢毅(勇敢刚毅);敢士(勇士);敢直(果敢正直);敢勇(果敢英勇);敢断(果敢决断)

词性变化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动〉

(1) 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dare to]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国语·吴语》

人不敢与忤视。——《战国策·燕策》

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资治通鉴·唐纪》

(2) 又如:敢说;敢想;敢干;敢士(敢死之士);敢勇当先(勇于承担责任)

敢的拼音: gǎn  

〈词性:副〉

(1) 〈词性:方〉∶莫非;大概;恐怕 [can it be possible that]。如:敢不(说不定);敢此(莫非);敢莫是(莫非是,难道是);敢道(难道,莫不是);敢怕(恐怕,或许)

(2) 自然,当然 [of course]。如:敢仔(当然,自然);敢仔好(敢情好;求之不得);敢只(当然)

(3) 谦词,自言冒昧 [venture]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敢言;敢请;我敢预言;敢问(请问;相问)

(5) 岂敢;哪敢 [would not dare;I don't deserve such honour]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物议既允,臣敢有词?——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6) 大约 [about]

你子母二位敢未打火?——《水浒传》

  拼音  dāng dàng   注音  ㄉㄤ ㄉㄤˋ   繁体  噹、當  
部首  彐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IVF  仓颉  FSM  郑码  KOXB  四角  90177  结构  上下电码  3981  区位  2117  统一码  5F53  笔顺  丨丶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当(噹)的拼音:dāng(ㄉㄤ)  

⒈ 充任,担任:充当。担(dān   )当。当之无愧。

⒉ 掌管,主持:当家。当权。当政。

⒊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当时。当代。当初。当今。当即(立即)。当年。当街。当院。

⒋ 面对着:当面。当机立断。首当其冲。

⒌ 相称,相配:旗鼓相当。当量(liáng  )。

⒍ 应该:应当。理当。老当益壮。

⒎ 抵敌:万夫不当之勇。

⒏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当何罪。

⒐ 顶端,头:瓦当。

⒑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其他字义

当(當)的拼音:dàng(ㄉㄤˋ)  

⒈ 合宜:恰当。适当。妥当。

⒉ 抵得上,等于:一个人当俩人用。

⒊ 姑且作为:当做。长歌当哭。安步当车。

⒋ 认为:我当你已经回家了。

⒌ 在同一时间:当日。当年。当世。

⒍ 吃亏,受骗:上当。

⒎ 抵押:抵当。押当。典当(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其他字义

当(當)的拼音:dang(˙ㄉㄤ)  

⒈ 后缀。龙潜庵 《宋元语词集释•题记》:“当,作为人称的附缀,如‘吾当’、‘卿当’、‘尔当’之类。”

统一码

当字UNICODE编码U+5F53,10进制: 24403,UTF-32: 00005F53,UTF-8: E5 BD 93。

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当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噹當儅

汉英互译

equal、proper、when、bear、serve as、work as

相关字词

该、应、赎

造字法

形声:从田、尚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equal;be equal to]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3)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4) 面对着 [face;turn towards]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对面)

(6) 担任;充当 [work as;serve as]。如:当辕(驾辕);当槽的(店房伙计、酒保一类的人);当值(值班);当御省禁(值班于官禁之内)

(7) 承担 [bear;undertake]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衍。—— 元· 关汉卿《窦娥冤》

(8) 又如:当不起(谦词。表示担当不起他人的夸奖或款待);当不得(奈何不得);当不过(受不住;受不了)

(9) 主持 [manage;take charge of]

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管子·五行》

北邀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张居正当国。——《明史·海瑞传》

(10) 又如:当室(主持家事。今称当家);当家之事(理家立业);当家三年狗也嫌(主持家政的容易得罪人,讨人嫌弃)

(11) 阻挡 [某人或某事物] 的通路 [block]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庄子·人间世》

(12) 又如:螳臂当车;别当道站着;当拦(阻拦)

(13) 看待 [regard … as]。如: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14) 用武力抵敌 [withstand]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资治通鉴》

(15) 又如:万夫不当之勇;当关(守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6) 应当 [ought]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 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7) 又如:当用的还得用;当立之年(指三十岁);当断不断(该做出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18) 判决罪人,断狱 [hear and pass judgment on a case]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乃劾魏其矫先帝诏,罪当弃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词性变化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名〉

(1) 过去的某一时间;以往 [just at a time;past]。如:当天(指过去);当时(指过去);当下(此时);当口(事情发生或进行的时候)

(2) 空;空当 [gap]。如:插当;这里还留着一个当子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介〉

(1) 在 [when]

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当堂(当场,在现场);当出(当初);当来(向来;当初);当便(即便;即就)

当的拼音:

dāng  

〈词性:代〉

(1) 本,这 [the same]

[兄子彦询]病卒, 豹取急,亲送柩还乡,悲痛伤惜,以为丧当家之宝。—— 唐· 李延寿《北史·房豹传》

(2) 又如:当家(本家);当晚;当夜;当境(本境);当坊(当方。本地);当港(此港,本港)

当的拼音:

dāng  

<象>

铿锵声 [clang]。如:每座教堂的尖塔开始欢快地发出当当响声

当的拼音: dāng  

<连>

(1) 假使 [if]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2) 另见 dàng  

常用词组

当班、当兵、当差、当场、当场出丑、当朝、当初、当代、当道、当道、当地、当耳边风、当官、当关、当归、当机立断、当即、当家、当家、当家的、当间儿、当街、当今、当紧、当局、当局者迷、当空、当口儿、当啷、当量、当令、当路、当门对户、当面、当面锣,对面鼓、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当年、当前、当前、当枪使、当权、当然、当仁不让、当日、当时、当世、当世冠、当世无双、当事、当事人、当堂、当庭、当头、当头棒喝、当头一棒、当途、当午、当务之急、当下、当先、当阳、当心、当选、当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政、当之无愧、当中、当众、当轴

基本词义

当的拼音:

dàng  

〈词性:动〉

(1) 主领;典领 [be in charge of]

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扬雄《甘泉赋》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pawn]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左传·哀公八年》

虞所赍赏,典当胡夷。——《后汉书·刘虞传》

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唐· 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

(3) 又如: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4) 当作;算是 [regard as]

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5) 又如:当三钱(一个钱当三个钱用。这是宋朝的一种制钱);当十钱(币值以一当十);当甚(算什么);当耳边风

(6) 抵得上 [match;be equal to]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一个当俩;以一当十;当抵(抵挡)

(8) 顶替 [replace;substitute]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当的拼音:

dàng  

〈词性:形〉

(1) 适合,适当 [appropriate;proper]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只要措施得当就没问题;用词不当;当家子(同一家族中的人)

(3) 指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候或地方。相当于“本”、“此” [the same (day etc.)]

当夜调度已定。——《三国演义》

(4) 又如:当下(那个时候);当年;当天

当的拼音:

dàng  

〈词性:名〉

(1) 当铺(用于字号) [pawnshop]。如:当馆(即当铺);当水(骗局)

(2) 另见 dāng  

常用词组

当成、当当、当户、当卖、当年、当票、当铺、当日、当时、当是、当天、当头、当晚、当夜、当月、当真、当真、当做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