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虎猴相会的生肖

词语意思 “虎猴相会”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固定语义的常用词语。

从字面简单理解,就是生肖虎和生肖猴相遇碰面。

在一些传统命理学、民俗文化或特定的故事传说情境中,可能被赋予特殊寓意,比如在命理学中,虎猴冲克,二者相遇可能暗示某种冲突、变化等情况 。

可能对应的生肖猜测 龙:在传统观念里,龙有调和万物、平衡阴阳的作用。

虎猴相会可能引发冲突矛盾,而龙或许可以起到居中协调的角色,所以从这个角度推测龙可能与之相关。

马:马代表着活力与变动。

虎猴相会带来的局面可能充满变数,马的活跃、变动特质与这种充满变化的场景有一定呼应,可能成为这个情境下相关联的生肖。

 

  拼音    注音  ㄏㄨˇ   
部首  虍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HAMV  五笔98  HWV  仓颉  YPHN  郑码  IH  四角  2121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5706  区位  2702  统一码  864E  笔顺  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虎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统一码

虎字UNICODE编码U+864E,10进制: 34382,UTF-32: 0000864E,UTF-8: E8 99 8E。

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俿乕虝

汉英互译

tig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词性变化

虎的拼音:   

〈词性: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虎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3) 另见   

常用词组

虎背熊腰、虎贲、虎彪彪、虎步、虎伥、虎符、虎骨、虎骨酒、虎虎、虎将、虎踞龙盘、虎口、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狼、虎落平川、虎气、虎生生、虎视、虎视眈眈、虎视鹰瞵、虎势、虎跳峡、虎头虎脑、虎头牢房、虎头蛇尾、虎威、虎穴、虎牙、虎崽、虎掌、虎踪猫迹

基本词义

虎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虎不拉

  拼音  hóu   注音  ㄏㄡ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WD  仓颉  KHONK  郑码  QMXM  四角  47284  结构  左右电码  3729  区位  2679  统一码  7334  笔顺  ノフノノ丨フ一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猴的拼音:hóu(ㄏㄡˊ)  

⒈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

⒉ 喻机灵的人:猴儿精。

⒊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统一码

猴字UNICODE编码U+7334,10进制: 29492,UTF-32: 00007334,UTF-8: E7 8C B4。

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nkey

造字法

形声:从犭、侯声

English

monkey, ape; monkey-lik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名〉

(1) 猴子。即弥猴 [monkey]。与猿同类,唯颊下有囊,可储食物,臀部有疣,短尾 。如:猴王(猴群中的首领;特指孙悟空);猴狲(猴儿,猴子);猴巴崽子,猴儿崽子(小猴子)

(2) 比喻机灵的人 [clever or smart chap]。如:猴儿(戏称乖巧者);猴精(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

词性变化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动〉

(1) 像猴子似地蹲坐 [squat]。如:猴下身去

(2)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climb]

宝玉听话,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猴的拼音: hóu  

〈词性:形〉

〈词性: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 [clever]。如:这孩子多猴

常用词组

猴年马月、猴皮筋儿、猴拳、猴儿精、猴头、猴头猴脑、猴戏、猴子

  拼音  xiāng xiàng   注音  ㄒ一ㄤ ㄒ一ㄤˋ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HG  仓颉  DBU  郑码  FLVV  四角  46900  结构  左右电码  4161  区位  4764  统一码  76F8  笔顺  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相的拼音:xiāng(ㄒ一ㄤ)  

⒈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⒉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⒊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

⒋ 姓。

其他字义

相的拼音:xiàng(ㄒ一ㄤˋ)  

⒈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⒉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⒊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⒋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⒌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⒍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⒎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⒏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⒐ 姓。

统一码

相字UNICODE编码U+76F8,10进制: 30456,UTF-32: 000076F8,UTF-8: E7 9B B8。

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相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ch other、mutually、appearance、looks、look at and appraise、photograph、posture

造字法

会意:从目、从木

English

mutual, reciprocal, each o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相的拼音: xiāng  

〈词性:副〉

(1) 交互;互相 [mutually;each other]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 鲍照《代春日行》

(2) 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思锦色(红豆又称相思豆。即红豆色)

(3) 共同[together;jointly]

鲁孟孙、 叔孙、 季孙相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4) 又如:上下相安

(5) 递相;先后 [successively;one after another]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7)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indicates how one party behaves towards the other]

(8)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词性变化

相的拼音: xiāng  

〈词性:动〉

(1) 相差 [differ]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2)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3) 亲自观看 [see for oneself]。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4) 另见 xiàng  

常用词组

相安无事、相伴、相帮、相比、相差、相称、相承、相乘、相持、相出没、相处、相传、相待如宾、相当、相当、相得、相得益彰、相等、相抵、相对、相对论、相反、相反相成、相仿、相逢、相符、相干、相隔、相跟、相顾失色、相关、相好、相和、相互、相会、相继、相间、相见、相见恨晚、相将、相交、相交有年、相结合、相近、相敬如宾、相距、相看、相看、相克、相连、相邻、相门户、相能、相配、相碰、相亲、相亲相爱、相劝、相让、相认、相容、相若、相商、相生、相识、相视、相熟、相思、相似、相提并论、相通、相同、相投、相托、相望、相向、相像、相信、相形见绌、相依、相依为命、相宜、相应、相应、相与、相遇、相约、相知、相知有素、相撞、相中、相助、相坐

基本词义

相的拼音: xiàng  

〈词性:动〉

(1)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 同本义 [look at;examine the appearance and judge]

相,省视也。——《说文》

相,视也。——《尔雅》

相时憸民。——《书·盘庚上》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书·召诰》

善相丘陵。——《礼记·月令》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鄘风·相鼠》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

不敢复相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胜相士多。

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相尸(验尸);相女配夫(根据女儿的情况选配女婿);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线路)

(4) 看相 [physiognomize]

臣少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相法(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禄(谓享有福禄的面相)

(6) 辅佐,扶助 [assist]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相夫子。——《论语·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伊尹相汤伐 桀。——《汤誓》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晋公子重耳出亡》

使相之。——晋· 干宝《搜神记》

无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

(7)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辅佐帝王;谓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相者(助主人传命或导客的人)

(8) 教导 [teach]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9) 治,治理 [administer]

相我受民。——《书·立政》

(10) 选择 [choose]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11) 又如:相攸(择婚的别称);相宅(择地定居;旧时迷信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12) 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be minister]

及遣其子宋襄相 齐。——《史记·项羽本纪》

(13) 像 [like]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词性变化

相的拼音: xiàng  

〈词性:名〉

(1) 人的外貌,相貌 [looks;appearance]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西游记》

(2)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3) 照片 [photo, photograph]。如:照个相

(4) 官名 [the prime minister]

(5) 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 陈馀为将, 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托名汉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将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权相;相王(宰相又封王者);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7)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 河间相。——《后汉书》

(8) 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如:首相;大藏相

(9) 相位 [phase]。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10) 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master of ceremonies]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11) 古代的一种乐器 [ xiang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12) 农历七月的别名 [the seventh month]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13) 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physiognomy]。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14) 古地名 [Xiang town]。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5) 引盲人行走的人 [blind guide]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16)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17) 另见 xiāng  

常用词组

相册、相公、相国、相机、相机而行、相机行事、相角、相里、相马、相貌、相貌堂堂、相面、相片、相扑、相声、相士、相体裁衣、相图、相位、相纸

  拼音  huì kuài   注音  ㄏㄨㄟˋ ㄎㄨㄞˋ   繁体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WFCU  仓颉  OMMI  郑码  ODBZ  四角  8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2585  区位  2765  统一码  4F1A  笔顺  ノ丶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会(會)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⒉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⒊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⒋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⒌ 付钱:会账。会钞。

⒍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⒎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⒏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⒐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⒑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⒒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其他字义

会(會)的拼音:kuài(ㄎㄨㄞˋ)  

⒈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⒉ 姓。

统一码

会字UNICODE编码U+4F1A,10进制: 20250,UTF-32: 00004F1A,UTF-8: E4 BC 9A。

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會屶屷㑹㞧

汉英互译

be able to、meet、shall

造字法

会意:从人、从云

English

assemble, meet together; meet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会的拼音:

huì  

〈词性:动〉

(1)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get together;assemble]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meet;see]

时见曰会。——《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卻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accord with]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体力或智力方面] 能 [can;be able to]。如:他会滑冰;他会读;他会弹钢琴

(8) 懂得 [know]。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visit]。如:会朋友

(10) [多指在饭馆、 茶楼中] 付 [款] [pay]。如:会钞;会钱

(11) 领悟,领会 [comprehend;understand;grasp]。如:会家(行家);会事(懂事,识趣);会得(理解);误会;心领神会;会心

(12) 应当;应须 [should;ought to]。如:会须(当须,应当);会应(该当)

词性变化

会的拼音:

huì  

〈词性:名〉

(1) 器物的盖子 [lid;cover]

《礼经》:器之盖曰会,为其上下相合也。——《说文·会·段注》

敦启会。——《仪礼·士丧礼》

命佐食启会。——《仪礼·士虞礼》

(2)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meeting;gathering;party;conference]

会论虞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来会计事。——《史记·陈涉世家》

乃罢会。——《资治通鉴》

(3) 又如:晚上有个全组会;开会;欢迎会;欢送会;会文(兼含观摩、竟赛、考试等多种功能的写作集会)

(4) 时机 [opportunity;occasion]。如:适逢其会

(5) 定期市集 [fair]。如:赶会;庙会

(6) 人物荟萃的地方,主要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 [capital]。如:会城(省城);省会;会垣(省城;都市)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society;association;union]。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8) 灾厄;厄运 [adversity]

百六有会,《过》、《剥》成灾。——《后汉书·董卓传赞》

(9) 民间一种小规模经济互助形式 [mutual help financial group]。一般由发起人约集若干人,按期等量交款,首次由发起人使用,以后按议定或拈阄决定的顺序轮流使用

正在各书店里约了一个会,每店三两。——《儒林外史》

(10) 一小段时间 [a little while]。如:一会儿;多会儿;这会儿;那会儿

(11) 中医经络穴位名 [Hui]

扁鹊乃使弟子 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2) 古代中国历法所用的单位,等于10800年 [hui]

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计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元。——邵雍《皇极经世书》

会的拼音:

huì  

〈词性:副〉

(1) 必然,一定 [certainly;definitely]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长风破浪会有时。——唐· 李白《行路难》

(2) 恰巧,正好 [just;right;happen to]

会天大雨。——《史记·陈涉世家》

会其怒。——《史记·项羽本纪》

会幸苑中。——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会雨大作,因留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会宾客大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表示范围。相当于“皆”、“都” [all]

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礼记》

会的拼音:

huì  

<连>

(1) 相当于“与”、“同”、“和” [and]

上遣侍郎马尔泰会 查郎河按治, 于义坐夺官。——《清史稿·刘于义传》

(2) 另见 kuài  

常用词组

会标、会餐、会场、会钞、会车、会典、会费、会风、会馆、会合、会话、会徽、会集、会见、会剿、会聚、会刊、会考、会客、会客室、会猎、会门、会盟、会面、会宁、会票、会期、会齐、会签、会亲、会商、会社、会审、会师、会士、会试、会首、会水、会谈、会堂、会同、会务、会晤、会心、会要、会演、会厌、会议、会议室、会意、会阴、会遇、会元、会员、会战、会章、会账、会诊、会址、会子、会子

基本词义

会的拼音:

kuài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计算;总计。本指年终结账。后泛指算账) 同本义 [compute]

会,合也。——《说文》

会,岁计也。——《玉篇》

会,大计也。然则零性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孟子·万章下》正义

凡场务、仓库出纳在官之物,皆月计,季考,岁会。——《日知录》卷二十四

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周礼·天官》

听出入以要会。——《周礼·小宰》。注:“月计曰要,岁计为会。”

(2) 又如:会事(统计事务);会最(总计;汇总)

词性变化

会的拼音:

kuài  

〈词性:名〉

(1) 缝隙 [crack]。如:会弁(一种束发的小型冠冤。上有缝,可饰以玉);漆其四会(即把盖子四周的缝隙用漆封上)

(2) 买卖居间人 [middleman]。如:会任(指专事买通官府,保释罪犯,居间谋利的人)

(3) 会稽( kuàjī  )。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4) 姓

(5) 另见 huì  

常用词组

会计、会计师、会计制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