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无几打一生肖、寥寥无几是什么生肖
寥寥无几解释什么意思
【拼音】:liáo liáo wú jǐ
【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出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连做诗赋的也寥寥无几。”
【示例】:书很漂亮,倘我对歌懂得多一些,恐怕就更有趣了。这样的军医先生,现在日本也~罢。 ◎鲁迅《书信集·致山本初枝》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寥如晨星、屈指一算、寥寥可数、不可多得、凤毛麟角、九牛一毛、百里挑一、寥若晨星、三三两两、屈指可数
【反义词】:比比皆是、不可胜道、指不胜偻、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层出不穷、弥山遍野、漫山遍野、成千成万、车载斗量、不胜枚举、俯拾皆是、不遑枚举、林林总总、成千上万、漫天遍地、丰富多彩、不知凡几、不可胜数、多如牛毛、举不胜举、座无虚席、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无穷无尽、星罗棋布、汗充栋豪、堆积如山、触目皆是、丰富多采、成千累万、不一而足、恒河沙数、指不胜屈、不可枚举、不计其数、汗牛充栋、成千盈百、绝无仅有、雨后春笋、不乏其人、大有人在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1、子鼠:午夜23时至01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一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红肖、棋肖、野肖、地肖、雨肖。
2、丑牛:凌晨01时至03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十二月,五行属土。属于冬肖、绿肖、棋肖、家肖、天肖、雨肖。
3、寅虎:凌晨03时至05时,方位属东方,农历正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蓝肖、书肖、野肖、地肖、风肖。
4、卯兔:凌晨05时至07时,方位属东方,农历二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绿肖、琴肖、野肖、天肖、风肖。
5、辰龙:上午07时至09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三月,五行属土。属于春肖、绿肖、书肖、野肖、天肖、风肖。
6、巳蛇:上午09时至11时,方位属南方,农历四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蓝肖、琴肖、野肖、地肖、雷肖。
7、午马:上午11时至13时,方位属南方,农历五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红肖、书肖、家肖、天肖、雷肖。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六月,五行属土。属于夏肖、红肖、画肖、家肖、地肖、雷肖。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方位属西方,农历七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蓝肖、画肖、野肖、天肖、云肖。
10、酉鸡:下午17时至19时,方位属西方,农历八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红肖、琴肖、家肖、地肖、云肖。
11、戌狗:夜晚19时至21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九月,五行属土。属于秋肖、绿肖、棋肖、野肖、地肖、云肖。
12、亥猪:午夜21时至23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蓝肖、画肖、家肖、天肖、雨肖。
寥寥无几猜生肖
说法一:我们从释义看指非常稀少,龙是大家臆想出来的因此是几乎不可见。即使有人号称见到也是凤毛麟角。 因此寥寥无几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龙。
说法二:“几”这里和“鸡”同音,“无几”这里可以推测是“无鸡”的意思,由此可以推测是鸡后面一位生肖。因此寥寥无几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狗。
说法三:还可以从寥寥无几的笔画入手去猜测生肖。”寥“字14笔画,”寥“字14笔画,”无“字4笔画,”几“字2笔画,4个字一共是14+14+4+2=34笔,而根据生肖每12一个轮回,34对应的生肖顺序则是10(34-12x2=10)。再根据十二生肖排序,排在第10的生肖为鸡。
综上所述,寥寥无几打一生肖,最大可能是生肖龙、生肖狗,其次是生肖鸡。
寥的拼音:liáo(ㄌ一ㄠˊ)
⒈ 稀少:寥寥无几。寥落(稀少,冷落,如“疏星寥寥”)。寥若晨星。
⒉ 静寂,空虚:寂寥。寥廓(高远空旷)。
寥字UNICODE编码U+5BE5,10进制: 23525,UTF-32: 00005BE5,UTF-8: E5 AF A5。
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廫㡻
形声:上形下声
few, scarce; empty, deserted
详细解释◎ 寥的拼音: liáo
〈词性:动〉
假借为“赖”。凭依;聊赖 [rely on]
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寥。——《淮南子·兵略》。按,与国策民无所聊。
◎ 寥的拼音: liáo
〈词性:形〉
(1) (本作廫。形声。从宀( mián ),本义:空虚;寂静)
(2) 同本义 [empty;silent]
廫,空虚也。字亦作寥。——《说文》
乃入于寥天。——《庄子·大宗师》
犹焦明已翔乎寥廓。——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上。——《汉书·邹阳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老子》
恣心目之寥朗。——孙绰《游天台山赋》
(3) 又如:寥朗(空虚明朗);寥天(道教的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寥廓(空虚);寥然(寂静的样子);寥寥(空寂;孤单);寥阒(寂静);寥天一(清静无为的人入于寂寥,和无形的天合而为一)
(4) 冷清,冷落,寂寞 [lonely]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生。——唐·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 又如:寥萧;寥落(荒凉冷落);寥寞(冷清;孤单)
(6) 辽阔;空旷 [vast;broad]。如:寥宇(广阔的天空);寥汉(辽阔的天空);寥泬(开阔清朗);寥廓(宽广空阔;又形容度量的远大)
(7) 稀少,稀稀拉拉 [few;scanty]
晓星正寥落。——谢元暉《京路夜发诗》
(8) 又如:寥梢(亦作“寥稍”。稀少);寥寥(形容数量很少)
(9) 深远 [profound and lasting]
寥,深也。——《广雅》
(10) 又如:寥邈(高远;遥远)
寥寂、寥寥数语、寥寥无几、寥落、寥若晨星
寥的拼音:liáo(ㄌ一ㄠˊ)
⒈ 稀少:寥寥无几。寥落(稀少,冷落,如“疏星寥寥”)。寥若晨星。
⒉ 静寂,空虚:寂寥。寥廓(高远空旷)。
寥字UNICODE编码U+5BE5,10进制: 23525,UTF-32: 00005BE5,UTF-8: E5 AF A5。
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廫㡻
形声:上形下声
few, scarce; empty, deserted
详细解释◎ 寥的拼音: liáo
〈词性:动〉
假借为“赖”。凭依;聊赖 [rely on]
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寥。——《淮南子·兵略》。按,与国策民无所聊。
◎ 寥的拼音: liáo
〈词性:形〉
(1) (本作廫。形声。从宀( mián ),本义:空虚;寂静)
(2) 同本义 [empty;silent]
廫,空虚也。字亦作寥。——《说文》
乃入于寥天。——《庄子·大宗师》
犹焦明已翔乎寥廓。——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上。——《汉书·邹阳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老子》
恣心目之寥朗。——孙绰《游天台山赋》
(3) 又如:寥朗(空虚明朗);寥天(道教的所谓虚无之境。即太虚);寥廓(空虚);寥然(寂静的样子);寥寥(空寂;孤单);寥阒(寂静);寥天一(清静无为的人入于寂寥,和无形的天合而为一)
(4) 冷清,冷落,寂寞 [lonely]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生。——唐·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 又如:寥萧;寥落(荒凉冷落);寥寞(冷清;孤单)
(6) 辽阔;空旷 [vast;broad]。如:寥宇(广阔的天空);寥汉(辽阔的天空);寥泬(开阔清朗);寥廓(宽广空阔;又形容度量的远大)
(7) 稀少,稀稀拉拉 [few;scanty]
晓星正寥落。——谢元暉《京路夜发诗》
(8) 又如:寥梢(亦作“寥稍”。稀少);寥寥(形容数量很少)
(9) 深远 [profound and lasting]
寥,深也。——《广雅》
(10) 又如:寥邈(高远;遥远)
寥寂、寥寥数语、寥寥无几、寥落、寥若晨星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無㷻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有
会意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无的拼音:
(1) 無 mó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wú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mó (南无)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 无的拼音:
無 wú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几(幾)的拼音:jī(ㄐ一)
⒈ 小或矮的桌子:茶几儿。
⒉ 将近,差一点:几乎。几至。
⒊ 苗头:知几其神乎。
几(幾)的拼音:jǐ(ㄐ一ˇ)
⒈ 询问数量多少(估计不太大)的疑问词:几个人?几何(a.多少,如“人生几几?”b.研究点线面体的性质、关系和计算方法的学科,如“平面几几”)。
⒉ 表示不定的数目:几本书。几百人。
几字UNICODE编码U+51E0,10进制: 20960,UTF-32: 000051E0,UTF-8: E5 87 A0。
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幾
a few、a small table、how many、nearly、several
象形
small table
详细解释◎ 几的拼音: jī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 同本义 [a long narrow table; bench]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3)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几榻(靠几与卧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几簟(几席)
(4) 后专指有光滑平面、由腿或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小桌子 [a small table]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几案(桌子。因几案用于办公,因以代表公牍文书);几案之才(处理公文的才能);几筵(古代称祭席与灵座;筵席,几席);几上肉(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 几的拼音:
幾 jī
〈词性:名〉
(1) 苗头;预兆 [symptom of a trend;omen]
徒有疾恶心,奈何不知几。——唐· 苏涣《变律》
(2) 又如:几先(预兆,事先)
(3) 政务。通“机” [government affairs]
或问为政有几。——《法言·先知》。注:“要也。”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
◎ 几的拼音:
幾 jī
〈词性:副〉
(1) 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 [almost;nearly]
汉之为 汉,几四十年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几死者数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几自刭死。(几,“几几乎”的省略写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通“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几欲先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磴几不可登。——清· 姚鼐《登泰山记》
几自疑身外即战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语。——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几有(几乎有;具有);几首(方言。那边);几虚(几乎徒然);几几乎(几几。几乎,差不多)
◎ 几的拼音:
幾 jī
〈词性:形〉
(1) (会意。从戌。戌,兵守也。本义:细微,隐微)
(2) 同本义 [fine;slight]
幾,微也,殆也。——《说文》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易·系辞》传
一日二日万几。——《书·皋陶谟》
事父母几谏。——《论语》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系辞》
(3) 危险 [dangerous]
本不固者末必几。——《墨子》
◎ 几的拼音:
幾 jī
〈词性:动〉
(1) 接近;达到 [reach; achieve,attain]
几,近也。——《尔雅》
月几望。——《易·小畜》
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
意几乎后言。——《庄子·天地》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作此之由乎?——清· 刘开《问说》
夫工艺非细事也,西人之神明规矩亦断非一蹴可几也。——清· 郑应《盛世危言·技艺》
(2) 另见 jǐ
几乎、几乎不、几谏、几率、几微、几希、几至
◎ 几的拼音:
幾 jǐ
[数]
(1) (会意,本义:微,隐微)
(2)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several;some;a few]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 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3)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4) 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few]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5) 又如:所剩无几
(6) 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的多少 [how many]
几为之笑而不陵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子来几日矣?——《孟子·离娄上》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几处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其几千里。——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读书者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未几,没有多久,一会儿。)——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聊斋志异·狼三则》
(7) 又如:几里路;几天;几何(多少;若干);几化(方言。多少);几多(多少);几许(多少,若干);几数(多少)
◎ 几的拼音:
幾 jǐ
〈词性:代〉
(1)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 [what]。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2) 另见 jī
几笔、几曾、几多、几分、几个、几个、几何、几经、几率、几起几落、几腔、几儿、几时、几许、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