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横眉冷对的生肖

词语意思 “横眉冷对”意思是怒目而视且冷静对待,形容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面对。

该词出自鲁迅《自嘲》中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体现出一种不向恶势力低头,毫不妥协的坚毅态度 。

可能对应的生肖 虎:老虎生性威严勇猛,自带一种震慑气场。

当它面对威胁或者不顺意之事时,会竖起眉毛,眼神冷峻犀利,展现出强硬、毫不畏惧的姿态,与“横眉冷对”那种充满气势、毫不退缩的神态和气质相符。

在山林中,老虎作为王者,面对其他动物的挑衅或者侵犯领地行为,常常会以这样威严又冷峻的态度回应 。

龙:龙在神话传说中是强大且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

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面临挑战或冒犯时,龙会展现出威严庄重、横眉冷对的姿态。

龙的形象通常是昂首怒目,散发着不容侵犯的气息,仿佛对一切敢于挑战其权威的事物都能以冷峻威严的态度相对,这与“横眉冷对”所传达的气质高度契合 。

鸡:公鸡平时昂首挺胸,十分神气。

在遇到其他公鸡入侵自己的领地或者争夺配偶时,会立刻竖起鸡冠,瞪大双眼,摆出一副横眉冷对的架势,准备迎接战斗,通过这种强硬的姿态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

 

  拼音  héng hèng   注音  ㄏㄥˊ ㄏ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SAMW  仓颉  DTLC  郑码  FEKO  四角  44986  结构  左右区位  2665  统一码  6A2A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横的拼音:héng(ㄏㄥˊ)  

⒈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横梁。横楣。横额。横幅。横批。横披(长条形横幅字画)。横匾。横标。横空。

⒉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横写。横排。横向。横斜。纵横。

⒊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横贯东西。

其他字义

横的拼音:hèng(ㄏㄥˋ)  

⒈ 凶暴,不讲理;蛮横。强横。横暴。横蛮。

⒉ 意外的,不寻常的:横财。横祸。横事。横死。

统一码

横字UNICODE编码U+6A2A,10进制: 27178,UTF-32: 00006A2A,UTF-8: E6 A8 AA。

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ross、sidelong、horizontal、transverse、perverse、unexpected

相关字词

纵、直、竖

造字法

形声:从木、黄声

English

acro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 同本义 [middle rail]

横,闌木也。——《说文》。字亦作桁。

以横为之。——《诗·陈风·横门之下》

(3) 又如:横轼(古代车前供人凭倚的横木)

(4) 侧,旁边 [side]

时横隤以阳遂。——王褒《洞箫赋》。注:“旁决貌。”

(5) 又如:横头(正面两侧的位置,或长方形物体较短两侧的位置);横屋(正屋前两侧的房屋);横道(旁道);横逸(犹旁出,旁行)

(6) 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surpervisor]

下有五横,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7) 学堂 [school]。如:横舍;横塾

(8) 汉字由左至右的笔形“一” [horizontal stroke]。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9) 姓

词性变化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形〉

(1) 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east to west]

横田其亩。——《韩诗南山》。传:“东西曰横。”

不别横与纵。——《楚辞·沈江》。注:“纬曰横。”

纵横间之。——《淮南子·览冥》

坐横弓。——《仪礼·大射仪》。注:“南踣弓也。"

曰从与横。——《太玄卷·七玄莹》。注:“东西曰横。”

(2) 又如:横织(纵横交织);横厉(纵横凌厉,形容气势强盛);横驱(纵横驰驱);横驱别骛(纵横奔驰)

(3) 跟地面平行的 [horizontal]

横柯上蔽。——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又如:横枝(主干上横长的树枝,比喻正宗以外旁衍的支派);横軃(横躺而睡着);横堑(与前方平行的濠沟);横卷(左右两端有轴的横幅书画)

(5) 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 [transverse]

横执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横无际涯。——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6) 又如:横头(在方桌筵席上,主席两侧的位置);横川(数字三的隐语);横字(横行的字);横阵(横排的阵势)

(7) 广,宽广 [broad]

广为横。——《史记·周本纪》正义

(8) 又如:横广(广阔;广大);横沙(广阔的沙漠);横制(广泛控制);横览(广泛观察);横赐(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动〉

(1) 横陈 [display crosswise]

有神十人,各曰女娲之肠,横道而处。——《山海经·大荒西经》

(2) 又如:横刀(横陈佩刀);横天(横陈天空);横身(插身,插手);横江(横陈江上);横路(横陈道中);横经(横陈经籍)

(3) 横渡;横越 [cross]

乃帅群臣横大河。——《汉书·扬雄传上》

(4) 又如:横厉(横越;横渡);横截(横渡);横天(横越天空);横江(横越江上);横绝(横越;横度);横霄(横越天空)

(5) 充满;遮盖 [cover]

以横于天下。——《礼记·孔子闲居》。注:“充也。”

横被四表。——《后汉书·冯异传》

号以立横。——《礼记·乐记》

(6) 又如:横世(充满世间);横出(充分表露;洋溢);横流(充盈;遍布);横滋(四处滋长)

(7) 下决心不顾一切 [steel one's heart]。如:横劲(决心,毅力);横了心(下定决心,不顾一切);横下心(犹横了心)

(8) 交错,错杂 [interlock;crisscross]

禁野之横行径逾者。——《周礼·野庐氏》。注:“妄行田中。”

(9) 又如:横飞(交错飞行);横落(交错落下)

(10) 将物体横向拿着 [hold crosswise]。如:把扁担横过来;横刀跃马

(11) 横佩带着 [wear across]。如:腰横玉带;横金妇(官员的妻子。横金:宋时表示官阶的一种佩带物)

横的拼音: héng  

〈词性:副〉

(1) 〈词性:方〉∶大概,揣测之词 [probably]。如:横是(大概;恐怕)

(2) 〈词性:方〉∶横竖,反正 [anyway]。如:我横不那么办;横数(不管怎么样)

(3) 另见 hèng  

常用词组

横匾、横标、横波、横步、横陈、横冲直撞、横穿、横队、横额、横飞、横幅、横隔、横贯、横加、横街、横空、横跨、横梁、横眉、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立目、横眉怒目、横楣、横木、横批、横七竖八、横切、横肉、横三竖四、横扫、横生枝节、横尸遍野、横竖、横说竖说、横躺竖卧、横挑鼻子竖挑眼、横头横脑、横纹肌、横向、横心、横行、横行霸道、横眼、横溢、横越、横直、横坐标

基本词义

横的拼音: hèng  

〈词性:形〉

(1) 假借为“犷”。横暴;放纵 [perverse and violent]

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

横行天下。——《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

东夷横畔。——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

以威力相胁曰横。——《汉书·彭宠传》注

(2) 又如:蛮横;横政(暴政);横侈(专横放纵);横虐(专横肆虐);横逆(横暴不顺理);横逞(放纵恣肆);横施(肆意施加);横议(恣肆批评);横杀(肆意杀戳)

(3) 意外,突然 [sudden;unexpected]。如:横生(意外发生,到处乱生);横起(意外的发生);横亡(横死);横夭(意外的早死)

(4) 额外 [extra]。如:横入(额外收入);横恩(额外的恩赏);横费(浪费;额外用度);横赐(额外的赏赐)

(5) 祸害 [mishap]

谓为三横。——《世说新语·自新》

三横唯余其一。

(6) 另见 héng  

常用词组

横暴、横财、横祸、横蛮、横逆、横事、横死、横殃飞祸

  拼音  méi   注音  ㄇㄟˊ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NHD  仓颉  AHBU  郑码  XML  四角  7726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168  区位  3528  统一码  7709  笔顺  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眉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眼上额下的毛:眉毛。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寿(长寿)。眉睫。扬眉吐气。

⒉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眉。眉批。

统一码

眉字UNICODE编码U+7709,10进制: 30473,UTF-32: 00007709,UTF-8: E7 9C 89。

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yebrow、the top margin of a pag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yebrows; upper margin of boo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brow;eyebrow]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top margin of a page]。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beauty]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Mei prefecture]。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词性变化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形〉

(1) 形容隆起 [swelling]。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old]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量〉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常用词组

眉黛、眉端、眉飞色舞、眉尖、眉间、眉睫、眉开眼笑、眉来眼去、眉毛、眉毛胡子一把抓、眉目、眉批、眉清目秀、眉梢、眉头、眉眼、眉眼传情、眉宇、眉月

  拼音  lěng   注音  ㄌㄥˇ   
部首  冫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UWYC  仓颉  IMOII  郑码  TDOW  四角  38132  结构  左右电码  0397  区位  3268  统一码  51B7  笔顺  丶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冷的拼音:lěng(ㄌㄥˇ)  

⒈ 温度低,与“热”相对:冷天。冷藏。冷冻。冷涩。冷飕飕。

⒉ 寂静,不热闹:冷落。冷寂。冷静。冷清。

⒊ 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

⒋ 不热情,不温和:冷遇。冷淡。冷峻。冷漠。冷嘲热讽。冷若冰霜。冷酷无情。

⒌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冷货。冷门儿。

⒍ 突然,意料以外的:冷然。冷不防。冷枪。冷战。

⒎ 姓。

统一码

冷字UNICODE编码U+51B7,10进制: 20919,UTF-32: 000051B7,UTF-8: E5 86 B7。

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ld、cold in manner、shot from hiding

相关字词

热、暖

造字法

形声:从冫、令声

English

cold, cool; lon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冷的拼音: lěng  

〈词性:形〉

(1) (形声。从仌( bīng  ),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cool]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cold]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cold and cheerless;desolate;lonely]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cool;be cold in manner]。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rare;strange]。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sudden]。如:冷箭

(11) 不畅销 [not readily marketable]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词性变化

冷的拼音: lěng  

〈词性:动〉

(1) 冷却;温度变低 [cool]。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treat coldly;cold shouder]。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常用词组

冷板凳、冷冰冰、冷兵器、冷不防、冷菜、冷餐、冷藏、冷场、冷嘲热讽、冷待、冷淡、冷调、冷冻、冷冻厂、冷锻、冷风、冷敷、冷宫、冷光、冷汗、冷荤、冷寂、冷加工、冷箭、冷静、冷噤、冷觉、冷库、冷酷、冷酷无情、冷冷淡淡、冷冷清清、冷冽、冷流、冷落、冷眉冷眼、冷门、冷面、冷漠、冷凝、冷暖、冷暖自知、冷盘,冷盘儿、冷僻、冷气、冷清、冷却、冷热病、冷热度数、冷若冰霜、冷涩、冷森森、冷食、冷水、冷丝丝、冷飕飕、冷嗦嗦、冷天、冷笑、冷袖、冷血动物、冷言冷语、冷眼、冷眼旁观、冷艳、冷饮、冷语、冷遇、冷战、冷字

  拼音  duì   注音  ㄉㄨㄟˋ   繁体    
部首  寸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CFY  仓颉  EDI  郑码  XSDS  四角  74400  结构  左右电码  1417  区位  2252  统一码  5BF9  笔顺  フ丶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对(對)的拼音:duì(ㄉㄨㄟˋ)  

⒈ 答,答话,回答:对答如流。无言以对。

⒉ 朝着:对酒当歌。

⒊ 处于相反方向的:对面。

⒋ 跟,和:对他商量一下。

⒌ 互相,彼此相向地: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  )。对峙。

⒍ 说明事物的关系:对于。对这事有意见。

⒎ 看待,应付:对待。

⒏ 照着样检查:核对。校(jiào   )对。

⒐ 投合,适合,使相合:对应(yìng   )。对劲。

⒑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对。

⒒ 双,成双的: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⒓ 平分,一半:对开。

⒔ 搀和(多指液体):对水。

⒕ 量词,双:一对鹦鹉。

统一码

对字UNICODE编码U+5BF9,10进制: 23545,UTF-32: 00005BF9,UTF-8: E5 AF B9。

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對対

汉英互译

right、answer、reply、mutual、opposite、versus、vs、face to face

相关字词

对于、错

造字法

会意:从又、从寸

English

correct, right; facing, oppos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对的拼音:

duì  

〈词性:动〉

(1) (会意。从口,从“丵”( zhuó  ,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

(2) 同本义 [answer;reply]

对,答也。——《广韵》

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

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

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

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

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

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

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

(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

(4) 两者相对;面对 [face;mutual;face to face]

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

(6) 相当;相配 [match]

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

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

(7) 又如:对头亲(门当户对的亲事);对头(适当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敌);对时对景(正符合当时的情景、场合);对合(利息和本钱相等);对越(配称);对坎儿(双方情况正好符合);对治(相匹敌)

(8) 核对,比照着检查 [check;compare;identify]

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沈括《梦溪笔谈》

(9) 又如:对读(校对);对笔迹;对数字;对理(对质);对保(出具书面保证后,向保证人核对以证明保证属实的一种手续)

(10) 搀和 [mix;add]。如:这酒是对了水的

(11) 对待,以特定方式待[人或物] [treat;deal with;cope with]

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韩非子·初见秦》

(12) 又如:他对我不错

(13) 平分成两份 [divide into halves]。如:对股劈;对开;对分

(14) 扬;显扬;指扬威 [spread;make known;display one's power]

以对于天下。——《诗·大雅·皇矣》

对扬以辟之。——《礼记·祭统》

(15) 婚娶 [wed]。如:对亲;对值(男女订为婚姻)

(16) 抵押 [mortgage]

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的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合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份,银到归赎。——《儿女英雄传》

(17) 较量,为争夺优势或胜利而激烈斗争 [have a contest]。如:对仗(交战)

(18) 拼,冒生命危险去做 [risk one's life]。如:对副(收拾;杀掉);对命(拼命;偿命)

(19) 朝着 [subtend;betrained on;be directed at]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20) 又如:斜边对直角;弧对圆心角

(21) 对人无愧,不辜负 [be worthy of;not letting down]。如:对得起,对得住;对不过(对不起);对不住(对不起。对人有愧)

词性变化

对的拼音:

duì  

〈词性:名〉

(1) 配偶 [spouse]

择对不嫁,至年三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2) 对手,敌对者 [opponent]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对儿(对手;对头)

(4) 对策,一种反措施,用以反对、抑制或抵消另一种措施、办法或手段 [countermeasure]。如:对子(办法)

(5) 对子,对偶的词句;又指对联 [antithetical couplet]。如:喜对;五言对;对笔(写对联的一种笔);对儿(对联)

(6) 姓

对的拼音:

duì  

〈词性:形〉

(1) 意见、判断或程序上正确 [right]。如:他拒绝这一建议很对;你说得对,先生;意见很对;数目不对;猜对了;对,就这么办

(2) 相互;两人在一起 [together]。如:对谈;对饮;对掌(共同掌管);对理(共同审理);对食(共同进餐)

对的拼音:

duì  

〈词性:量〉

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couple;pair]。如: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对杯子;一对柜子;一对伙伴

对的拼音:

duì  

〈词性:介〉

(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to]。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

(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toward]。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常用词组

对岸、对案、对白、对半、对杯、对本、对比、对比度、对比联想、对比色、对比温度、对簿、对不起、对不上、对不住、对策、对茬儿、对唱、对称、对称性、对称轴、对衬、对词、对刺、对答、对答如流、对待、对得起、对等、对敌、对调、对顶角、对对子、对方、对付、对歌、对工,对工儿、对攻、对过、对号、对号入座、对话、对换、对火、对家、对讲电话、对讲机、对焦、对角、对角线、对接、对襟、对劲儿、对酒当歌、对局、对开、对抗、对抗赛、对空射击、对口、对口疮、对口词、对口径、对口相声、对课、对垒、对立、对立面、对联、对流、对流层、对路、对门、对面、对内、对牛弹琴、对偶、对齐、对亲、对视、对手、对数、对头、对头、对外关系、对位、对味儿、对胃口、对虾、对象、对消、对心,对心儿、对眼、对弈、对应、对于、对仗、对照、对着干、对折、对阵、对证、对症、对症下药、对质、对峙、对准、对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