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打一生肖、升旗仪式猜一动物
升旗仪式解释什么意思
升旗是单位(更多的指学校)举行的升国旗仪式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升国旗时应注意,无论手头上有什么事情,都要对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军人行军礼。
升旗仪式猜生肖
说法一:由于升旗时的状态像时一个“7”字缓缓升起,可以猜测时第七个生肖即是马。因此升旗仪式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马。
说法二:一般是重要事件或获得重要荣誉就会进行升国旗仪式。例如运动员获得冠军或第一就会有升国旗仪式,而第一或冠军和生肖鼠排位一致,因此升旗仪式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鼠。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1、子鼠,英文【Rat】:午夜23时至01时。五行属水。属于冬肖、红肖。农历十一月
2、丑牛,英文【Ox】:凌晨01时至03时。五行属土。属于冬肖、绿肖。农历十二月
3、寅虎,英文【Tiger】:凌晨03时至05时。五行属木。属于春肖、蓝肖。农历正月
4、卯兔,英文【Hare】:凌晨05时至07时。五行属木。属于春肖、绿肖。农历二月
5、辰龙,英文【Dragon】:上午07时至09时。五行属土。属于春肖、绿肖。农历三月
6、巳蛇,英文【Snake】:上午09时至11时。五行属火。属于夏肖、蓝肖。农历四月
7、午马,英文【Horse】:上午11时至13时。五行属火。属于夏肖、红肖。农历五月
8、未羊,英文【Sheep】:下午13时至15时。五行属土。属于夏肖、红肖。农历六月
9、申猴,英文【Monkey】:下午15时至17时。五行属金。属于秋肖、蓝肖。农历七月
10、酉鸡,英文【Cock】:下午17时至19时。五行属金。属于秋肖、红肖。农历八月
11、戌狗,英文【Dog】:夜晚19时至21时。五行属土。属于秋肖、绿肖。农历九月
12、亥猪,英文【Boar】:午夜21时至23时。五行属水。属于冬肖、蓝肖。农历十月
从升旗仪式笔画去猜测生肖
还可以从升旗仪式的笔画入手去猜测生肖。”升“字4笔画,”旗“字14笔画,”仪“字5笔画,”式“字6笔画,4个字一共是4+14+5+6=29笔,而根据生肖每12一个轮回,29对应的生肖顺序则是5(29-12x2=5)。再根据十二生肖排序,排在第5的生肖为龙。
综上所述,升旗仪式打一生肖,最大可能是生肖马、生肖鼠,其次是生肖龙。
升的拼音:shēng(ㄕㄥ)
⒈ 容量单位。
⒉ 量粮食的器具。
⒊ 向上,高起,提高:升力(亦称“举力”)。升格。升华(a.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升迁。升值。升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升。提升。
升字UNICODE编码U+5347,10进制: 21319,UTF-32: 00005347,UTF-8: E5 8D 87。
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㚈昇阩陞斘
ascend、litre、promote、rise
降、落
象形
arise, go up; hoist; advance
详细解释◎ 升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2) 容量单位 [liter, litre]
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说文》。按,十合也。
两匊谓之升。——《小尔雅》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3)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公制一升为1000毫升,合一市升。今公制与市制相同。如:升斛(升与斛的合称);升合(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升勺(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升合之利(微利)
(4) 量酒的单位
赐酒日二升,肉二斤。——《墨子》
(5) 量器 [ sheng , a unit of dry measure for grain]
忽见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晋· 陶潜《搜神后记》
(6) 古代布八十缕为升 [80 strands]
冠六升,外毕。——《仪礼》
(7) 姓
◎ 升的拼音:
昇、陞 shēng
〈词性:动〉
(1) 上升,升起 [uprise]
昇,日上。本亦作升。——《广韵》
升假借为“登”。字亦作昇,作陞。——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聚而上者谓之升。——《易·序卦》
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升驾(飞升;腾云驾雾);升坠罔知(不知己故者的结局如何);升降揖逊(礼仪制度);升冠升珠(脱下官帽和外衣);升举(修炼成仙,升上天堂);升仙(死亡);升龙(乘龙升天);回升(下降后又往上升)
(3) 登,上 [ascend]
陞,上也。——《广雅》
升,元亨。——《易·升卦》。疏:“升者,登也。”
道存升降。——《书·毕命》
天险不可升也。——《易·习坎》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升阶(拾级而上);升车(登车);升炕(上炕就坐);升殿(登入宫殿理事);升堂睹奥(比喻学有所成,并观察到深奥之处);升陟(升登,攀登);升济(升登,超度);升封(登泰山封禅);升屋(登上屋顶);升座(登上座位)
(5) 提升 [promote]
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虔文》
以此遂不得升进。——《后汉书·王符传》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 宁夏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升转(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升除(提升官职。除:拜官受职);升擢(提升);升补(官吏的升迁与补缺);升扬(提升,升迁);升进(晋升官位);升第(晋级或被录用);升秩(升官);升行(提高行辈)
(7) 谷物登场,成熟 [ripe]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论语》
(8) 进奉,进献 [pay tribute]
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吕氏春秋》
◎ 升的拼音: Shēng
〈词性:名〉
(1) 古州名 [Sheng prefecture] 故治在今南京市
(2) 姓(如宋有昇元中)
升沉、升调、升斗小民、升发、升高、升格、升汞、升官、升号、升华、升级、升降机、升空、升力、升幂、升平、升旗、升起、升迁、升任、升堂入室、升腾、升天、升学、升音、升帐、升值、升擢、升资
旗的拼音:qí(ㄑ一ˊ)
⒈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⒉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⒊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旗字UNICODE编码U+65D7,10进制: 26071,UTF-32: 000065D7,UTF-8: E6 97 97。
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㫅
flag、banner、standard
形声:从方、其声
banner, flag, streamer
详细解释◎ 旗的拼音: qí
〈词性:名〉
(1) 同本义 [bear-figured flag]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flag;banner]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pennant]。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Eight banners” of the Man nationality in the Qing Dynasty]。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banner]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name of constellation]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 旗的拼音: qí
〈词性:动〉
号令 [Order]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旗布、旗幅、旗杆、旗鼓、旗鼓相当、旗号、旗舰、旗开得胜、旗满、旗袍、旗人、旗手、旗下、旗帜、旗子
仪(儀)的拼音:yí(一ˊ)
⒈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⒉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⒊ 礼物:贺仪。谢仪。
⒋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⒌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⒍ 姓。
仪字UNICODE编码U+4EEA,10进制: 20202,UTF-32: 00004EEA,UTF-8: E4 BB AA。
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儀
appearance、bearing、ceremony、instrument、present
形声:从亻、义声
ceremony, rites gifts; admire
详细解释◎ 仪的拼音:
儀 yí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2) 同本义 [appearance;bearing]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
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3)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4) 法度;礼法 [law;moral standard]
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
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国语》
(5) 又如:仪刑(法式,作为模范);仪令(法令);仪准(法度标准);仪则(法则);仪司(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6) 典范;表率 [model]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楚辞》
上者,下之仪也。——《荀子》
(7) 又如:仪范(作为典范);仪象(以为模式);仪形(典范;楷模);仪型(楷模,典范)
(8) 礼仪。仪式;礼节 [ceremony;rite;etiquette]
礼仪卒度。——《诗·小雅·楚茨》
肄仪为位。——《周礼·春官·小宗伯》
十六知礼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礼仪(礼节和仪式);仪部(礼部);仪文(礼仪的形式);仪位(礼仪、爵位);仪检(礼仪法式);仪台(行礼仪的高台);仪序(礼仪的秩序);仪制(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10) 仪仗 [guard of honor]
仪马之设,自汉始也。——《事物纪原》
(11) 又如:仪马(仪仗队的马);仪刀(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仪剑(仪卫所持之剑);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仪驾(皇太后、皇后的仪仗)
(12) 礼物,馈赠给某人或单位的钱或物 [present]
且出此间,备些祭仪。——《古今小说》
(13) 又如:寿仪;谢仪
(14) 测量和记录观察量现时值的装置 [meter;instrument]。如:爆燃仪;应变仪;子午仪
(15) 姓
◎ 仪的拼音:
儀 yí
〈词性:动〉
(1) 取法;效法 [follow]
仪肖曹之指挥,羡张陈之奇画。——《抱朴子》
(2) 又如:仪式(取法)
(3) 拟想;推测;忖度 [conjecture]
皆心仪霍将军女。——《汉书·外戚孝宣许皇后传》
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4) 又如:仪图(揣想,忖度)
(5) 匹配 [match]
我仪图之。——《诗·大雅·庶民》。笺:“仪,匹也。”
丹朱凭身以仪之。——《国语·周语上》。韦昭注:“仪,匹也。”
帝体丽明,仪表作贰。——《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
(6) 又如:仪比(比拟;比匹)
(7) 测度 [measure]。如:仪天(测候天体);仪衡(测度衡量)
仪表、仪表堂堂、仪凤、仪观、仪节、仪器、仪容、仪式、仪态、仪刑、仪仗、仪仗队
式的拼音:shì(ㄕˋ)
⒈ 物体外形的样子:式样。样式。
⒉ 特定的规格:格式。程式。
⒊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开幕式。阅兵式。
⒋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分子式。算式。公式。
⒌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叙述式。命令式。
式字UNICODE编码U+5F0F,10进制: 24335,UTF-32: 00005F0F,UTF-8: E5 BC 8F。
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拭栻
ceremony、formula、model、pattern、ritual、style、type
形声:从工、弋声
style, system, formula, rule
详细解释◎ 式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工,弋( yì )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2) 同本义 [law;moral standard;established practics;rule]
式,法也。——《说文》
式,法也。——《周书·谥法》
下士之式。——《诗·大雅·下武》。传:“法也。”
三曰筮式。——《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
掌妇式之法。——《周礼·典妇功》
九式。——《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
(3) 又如:式度(规制,法式);式则(法则;规范)
(4) 榜样;楷模 [example;model]
世世享德,百邦作式。——《书·微子之命》
孝敬之准式。——箫统《文选序》
式箕之门。——《汉书·韩良传》。注:“亦表也。”
(5) 又如:式范(模范,楷模)
(6) 规格;样式 [norm;specification;standard;fashion;form;figure]
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沈约《谢灵运传论》
(7) 又如:新式;旧式;式盘(中国古代推“算”历数或占卜的工具。分天地盘。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正方形)
(8) 仪式,典礼 [ceremony;ritual]。如:开幕式;毕业式
(9) 自然科学中表现某种规律的一组符号 [formula]。如:方程式;分子式;公式;样式
(10) 时态 [tense]。如: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
(11) 动词的一种语气 [mood]。如:叙述式
◎ 式的拼音: shì
〈词性:动〉
(1) 效法 [follow the example of]
仪式刑文王之典。——《诗·周颂·我将》
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孟子·公孙丑下》
使人主师五帝而式 三王。——《后汉书·崔寔传》
(2) 又如:式型(效法,取法);式瞻(敬仰,景慕)
(3) 示范,作为榜样 [set an example]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诗·大雅·崧高》
(4) 又如:示规(示范);示望(仰望);式慰(安慰);式好(兄弟和好)
(5) 通“试”。使用 [apply]
神之听之,式榖以女。——《诗·小雅·小明》。郑玄《笺》:式,用;榖,善也。其用善人,则必用女。女,通“汝”。
蛮夷戎狄,不式王命。——《左传·成公二年》
不闻亦式。——《诗·大雅·思齐》
式礼采,垂衣裳,以禁争夺。——《孙膑兵法·见威王》
(6) 又如:式昭(用以光大)
(7) 通“轼”。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尊敬的礼节 [a kind of rites]
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书·武成》
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周礼·考工记·舆人》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8) 又如:式式(恭整的样子);式闾(礼敬贤人);式路马(见路马则抚轼,以示崇敬)
(9) 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小雅·斯干》
式微、式样、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