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饿莩遍野的生肖

词语意思 “饿莩遍野”意思是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形容灾荒之年或战乱时期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

其中,“饿莩”指饿死的人。

可能对应的生肖 鼠 在“饿莩遍野”这样饥荒的场景中,老鼠虽然以适应能力强、食性杂著称,但当灾情严重到极致,食物极度匮乏时,老鼠也会面临生存危机,大量饿死。

而且老鼠群体庞大,一旦遭遇严重饥荒,饿死的数量众多,从某种程度上能体现“饿莩遍野”这种凄惨的大规模死亡状况。

鸡 鸡主要依赖人类提供食物或自行在有限范围内觅食。

在灾荒年间,粮食短缺,人类自身都难以维持生计,无法顾及鸡的喂养,野外可供鸡寻觅的食物也急剧减少。

鸡抵御饥饿的能力相对有限,很容易因缺乏食物而大批饿死,符合“饿莩遍野”所描绘的大量同类因饥饿死亡的情景。

 

饿  拼音  è   注音  ㄜˋ   繁体    
部首  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QNTT  五笔98  QNTY  仓颉  NVHQI  郑码  OXMH  四角  23750  结构  左右电码  7408  区位  2286  统一码  997F  笔顺  ノフフノ一丨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饿(餓)的拼音:è(ㄜˋ)  

⒈ 肚子空,想吃东西,与“饱”相对:我不饿,你吃吧!饥饿。饿殍(饿死的人)。

⒉ 使受饿:注意别饿坏了。

统一码

饿字UNICODE编码U+997F,10进制: 39295,UTF-32: 0000997F,UTF-8: E9 A5 BF。

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ngry、starve

相关字词

饥、饱

造字法

形声:从饣、我声

English

hungry; greedy for; hung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饿的拼音:

è  

〈词性:动〉

(1)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 同本义 [hungry]。与“饱”相对

饿,饥也。——《说文》

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

饿,甚于饥也。——《正字通》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3)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4) 使受饿;感到饥饿 [starve;hunger]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伯夷、 叔齐饿于 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5) 又如:孩子饿了;别饿着小猪

(6) 贫困;缺少 [poor]。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常用词组

饿鬼、饿饭、饿虎扑食、饿狼、饿殍、饿殍枕藉

  拼音  fú piǎo   注音  ㄈㄨˊ ㄆ一ㄠˇ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AEBF  仓颉  TBND  郑码  EPYA  四角  44407  结构  上下电码  5457  区位  6119  统一码  83A9  笔顺  一丨丨ノ丶丶ノ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莩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芦苇秆里面的薄膜:葭莩。

其他字义

莩的拼音:piǎo(ㄆ一ㄠˇ)  

⒈ 同“殍”。

统一码

莩字UNICODE编码U+83A9,10进制: 33705,UTF-32: 000083A9,UTF-8: E8 8E A9。

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莩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membrane lining inside of re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莩的拼音:   

〈词性:名〉

(1) 莩草 [rush]。禾本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高一米许。叶片扁平,条状披针形

莩,莩草也。——《说文》张舜徽注:

“莩此草生湖地,色淡白,可以盖屋,湖、 湘间平野亦多有之。”

(2) 植物茎杆里的白膜或种子的外皮 [membrane]

朱实虽先熟,琼莩纵早开,流莺故犹在,争得讳含来。——唐· 李商隐《百果嘲樱桃》

(3) 又如:莩甲(种子脱去皮壳而萌发)

(4) 另见 piǎo  

基本词义

莩的拼音: piǎo  

(1) 同“殍” [same as “殍”]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饿莩(饿死的人)

(3) 另见   

  拼音  biàn   注音  ㄅ一ㄢ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YNMP  仓颉  YHSB  郑码  WMLW  四角  33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64  区位  1773  统一码  904D  笔顺  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遍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全面,到处:遍历(周游)。遍布。遍及。遍野。普遍。

⒉ 量词,次,回:看了三遍。

统一码

遍字UNICODE编码U+904D,10进制: 36941,UTF-32: 0000904D,UTF-8: E9 81 8D。

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l over

造字法

形声:从辶、扁声

English

everywhere, all over, through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遍的拼音:

biàn  

〈词性:动〉

(形声。本义:走遍) 同本义 [have travelled all over]

徧,徧也。——《说文》

徧于群神。——《虞书》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遍衙门告不成。——《陈州粜米》

词性变化

遍的拼音: biàn  

〈词性:形〉

(1) 泛指普遍 [allover;everywhere]

室人交徧摧我。——《诗·邶风·北门》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满山遍野;遍窥(周览,尽见);遍体(浑身,全身)

遍的拼音: biàn  

〈词性:量〉

从头到尾经历一次 [time]。如:念一遍;许多遍

常用词组

遍布、遍地、遍地开花、遍及、遍身、遍体鳞伤、遍野

  拼音    注音  一ㄝˇ   
部首  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JFCB  五笔98  JFCH  仓颉  WGNIN  郑码  KBXI  四角  67122  结构  左右电码  6851  区位  5016  统一码  91CE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一一フ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野的拼音:yě(一ㄝˇ)  

⒈ 郊外,村外: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⒉ 界限,范围:分野。视野。

⒊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⒋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野蛮。粗野。

⒌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野心。

⒍ 不受约束:心玩儿野了。

⒎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统一码

野字UNICODE编码U+91CE,10进制: 37326,UTF-32: 000091CE,UTF-8: E9 87 8E。

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墅㙒埜壄

汉英互译

limit、not in power、open country、rude、unrestrained、unruly、wild

相关字词

家、朝

造字法

形声:从里、予声

English

open country, field; wildern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野的拼音:

埜壄   

〈词性: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open country;the open;suburb]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field]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not in power;out of office]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boundary]。如:视野;分野

词性变化

野的拼音:   

〈词性:形〉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wild]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untamed;unrestrained]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rough;violent;boorish;rude]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unnormal]。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wrongful]。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villatic]。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常用词组

野菜、野餐、野蚕、野草、野炊、野地、野调无腔、野鸽、野合、野合、野花、野火、野鸡、野景、野郎公、野老、野驴、野麻、野马、野蛮、野猫、野牛、野炮、野葡萄、野蔷薇、野人、野生、野食儿、野史、野兽、野鼠、野兔、野外、野外工作、野外演习、野豌豆、野味、野心、野心勃勃、野心家、野性、野鸭、野营、野战、野战军、野猪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