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丹顶曲项的生肖

丹顶曲项是什么意思

【解析】:指丹顶鹤朱红色的头顶。弯着脖子

丹顶曲项猜一生肖

丹顶曲项猜一数字

从丹顶曲项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丹“字4笔画,”顶“字8笔画,”曲“字6笔画,”项“字9笔画,4个字一共是4+8+6+9=27笔。因此丹顶曲项猜一数字是27。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1、子鼠:午夜23时至01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一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红肖、棋肖、野肖、地肖、雨肖、梅花、自由之神。

2、丑牛:凌晨01时至03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十二月,五行属土。属于冬肖、绿肖、棋肖、家肖、天肖、雨肖、荷花、开拓之神。

3、寅虎:凌晨03时至05时,方位属东方,农历正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蓝肖、书肖、野肖、地肖、风肖、桃花、威武之神。

4、卯兔:凌晨05时至07时,方位属东方,农历二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绿肖、琴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美肖、兰花、相思之神。

5、辰龙:上午07时至09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三月,五行属土。属于春肖、绿肖、书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梨花、炎黄之神。

6、巳蛇:上午09时至11时,方位属南方,农历四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蓝肖、琴肖、野肖、地肖、雷肖、吉肖、竹花、通灵之神。

7、午马:上午11时至13时,方位属南方,农历五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红肖、书肖、家肖、天肖、雷肖、吉肖、杏花、力量之神。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六月,五行属土。属于夏肖、红肖、画肖、家肖、地肖、雷肖、吉肖、樱花、和善之神。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方位属西方,农历七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蓝肖、画肖、野肖、天肖、云肖、松花、聪慧之神。

10、酉鸡:下午17时至19时,方位属西方,农历八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红肖、琴肖、家肖、地肖、云肖、芩花、成功之神。

11、戌狗:夜晚19时至21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九月,五行属土。属于秋肖、绿肖、棋肖、野肖、地肖、云肖、菊花、忠诚之神。

12、亥猪:午夜21时至23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蓝肖、画肖、家肖、天肖、雨肖、桂花、丰足之神。

十二生肖排序

1、子鼠,2、丑牛,3、寅虎,4、卯兔,5、辰龙,6、巳蛇,7、午马,8、未羊,9、申猴,10、酉鸡,11、戌狗,12、亥猪

丹顶曲项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一:我们从解析可以知道有鹤的意思,而十二生肖中跟鹤最为接近的生肖应该就是鸡。由此丹顶曲项可以猜测是鸡。

说法二:“曲项  ”有弯折脖子的意思,而十二生肖中蛇是比较满足的,因为蛇全身都是软的,而且蛇甚至可以把头弯到尾巴。由此分析丹顶曲项还可以猜测是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丹顶曲项打一生肖可以是生肖蛇和生肖鸡。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简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丶部  
五笔  MYD  仓颉  BY  郑码  QSVV  四角  77440  结构  单一电码  0030  区位  2104  统一码  4E39  笔顺  ノ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丹的拼音:dān(ㄉㄢ)  

⒈ 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⒉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⒊ 姓。

统一码

丹字UNICODE编码U+4E39,10进制: 20025,UTF-32: 00004E39,UTF-8: E4 B8 B9。

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㐤㣋

汉英互译

re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丹的拼音: dā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2) 同本义 [cinnabar]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4)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pills of immortality]。如:炼丹;丹剂(丹药,丹饵)

(5) 古代用作染色的颜料 [red pigment]

凡画者丹质。——《仪礼·乡射礼记》

(6) 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 [southern]。如:丹山(南方当日之地)

(7) 帝王的,帝王居住的 [imperial]。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

(8)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成药 [pellet;powder]

山海丹

灵丹妙药

词性变化

丹的拼音: dān  

〈词性:形〉

(1) 红色,赤色 [red]

染羽以朱湛丹秫。——《周礼·考工记》

颜如渥丹。——《诗·秦风·终南》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丹秫(赤粟);丹陛云墀(雕刻着云彩的红色台阶);丹阙(宫殿前两边用红色染饰的楼台);丹毫(红颜色的笔);丹陛(红色的台阶)

(3) 赤诚 [whole hearted]。如:丹悃(真诚;赤诚之心);丹诚(丹赤诚衷之心);丹禁(天子居住的禁城)

(4) 炼丹的 [making pills of immortality]。如:丹鼎(道家语。一种炼丹的器具);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境。日夜皆明);丹台(道家语。神仙居住的地方)

丹的拼音: dān  

〈词性:动〉

(1) 涂染成红色 [redden]

杀卒四万,血丹野。——《新唐书》

(2) 又如:丹野

常用词组

丹墀、丹顶鹤、丹毒、丹垩、丹方、丹凤眼、丹桂、丹青、丹砂、丹参、丹田、丹水、丹心

  拼音  dǐng   注音  ㄉ一ㄥˇ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DMY  仓颉  MNMBO  郑码  AIGO  四角  112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07  区位  2205  统一码  9876  笔顺  一丨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顶(頂)的拼音:dǐng(ㄉ一ㄥˇ)  

⒈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

⒉ 用头支承:顶承。顶天立地。

⒊ 支撑,抵住: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顶门立户。

⒋ 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

⒌ 最,极:顶好。顶多。顶大。

⒍ 相对着:顶风。顶头。

⒎ 相当,等于:一个顶俩。

⒏ 担当:顶班。不顶事。

⒐ 代替:顶罪。冒名顶替。

⒑ 争辩,冲撞:顶嘴。

⒒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两顶帽子。

⒓ 到(某个时间):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

统一码

顶字UNICODE编码U+9876,10进制: 39030,UTF-32: 00009876,UTF-8: E9 A1 B6。

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eak、carry on the head、gore、prop up、tip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页、丁声

English

top, summit, peak; to carry on the hea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顶的拼音:

dǐ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2) 同本义 [the crown of the head]

顶颠也。——《说文》

过涉灭顶。——《易·大过》

肩高于顶。——《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如:头顶;秃顶;顶光(即佛或菩萨顶上的圆形光环);顶珠(显贵者巾顶上所装饰的大珠);顶角(男童头上蓄留的小辫);顶颡(“颡”应作“嗓”。顶到喉咙口。形容吃得很饱);顶老(头顶;妓女);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顶搭子 (婴儿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 顶门上针(刺中穴道的针砭。比喻打中要害);顶虫(古代传说中指生于头颅的虫);顶疮(头疮);顶发(头发)

(4) 引申为物的最上部;前部 [top;front]

今不称九天之顶,则言黄泉之底,是两末之端议,何可以公论乎?——《淮南子》

由屋顶放光明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灭顶之灾;山顶;桅顶;塔顶;顶上五台山(孝子在灵前引路);顶马(旧时大官出行,骑马为前驱的官吏);顶针挨住(一个接一个地等待)

(6) 止境、限度 [limit]。如:浪费没有顶;节约没有顶

(7) 顶子。清代官吏依其等级在冠上,缀珠玉宝石金银等以为饰,谓之顶 [decorative hat]

固伦额驸吉服冠,顶用红宝石。——《清史稿》

词性变化

顶的拼音:

dǐng  

〈词性:动〉

(1) 以头承戴 [carry on the head]

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宋· 汪莘《行香子》

(2) 又如:头上顶着一包东西;顶盔掼甲(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顶了大帽子(凭了权贵的力量)

(3) 支撑;承担 [bear]

顶门的,也是他。——《西游记》

我昨日把王善保的老婆打了,我还顶着徒罪呢。——《红楼梦》

(4) 又如:顶扛(承当);顶门主顾(老主顾);顶号(代人受过);顶岗(独立担当本职工作)

(5) 顶撞,以头在前顶推、抵触,以头或角撞或推 [butt;gore]。如:这头牛爱顶人;顶牛儿(骨牌的一种玩法。也叫接龙);又顶又踢

(6) 违反、反对 [go against]。如:我又顶了他几句;顶角(争执);顶板(比喻互相冲突、顶嘴);顶触(顶撞)

(7) 迫使某物升起 [push up]。如:嫩芽把土顶起来了

(8) 抗衡,对面相迎,与某人进行竞赛或格斗 [cope with]——通常指势均力敌或获得胜利。如:顶风雪,战严寒

(9) 代替 [take over]。如:顶人受过;一个顶一个;顶冒(冒名顶替);顶名冒姓(冒充他人的姓名。即冒名顶替);顶缸(顶替罪责;代替承担责任);顶礼宝忏(诚心诚意地请人代念忏悔的经文);顶窝儿(填房;补缺);顶收(后任替前任偿还债务);顶银(假银子)

(10) 到 [arrive]

那船儿须臾顶岸。——《西游记》

吃中饭的时候就叫送稿,顶如今还不送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顶岸(靠岸,抵岸)

(12) 旧时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或土地租赁权 [transfer the possession of]

本军因无暇自种,往往顶与民人耕种认租。——清· 林则徐《清理屯田章程折》

(13) 又如:招顶;顶出去;顶进来;

(14) 拜 [make a courtesy call]

行者顶谢不尽。——《西游记》

二奶奶顶上大老爷,知道大老爷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儒林外史》

(15) 又如:顶上(拜上);顶礼慈云(向佛跪拜致敬);顶谢(顶礼致谢);顶谒(顶礼谒见)

(16) 围棋手法的术语 [impact]

顶,撞也。我彼之子,同路而直撞之之谓顶。——宋· 徐铉《围棋义例》

(17) 等候 [wait]。如:顶城门(等候城门打开)

(18) [match;be equal to;balance]∶相当;抵得上

顶的拼音:

(1) 頂

(2) 很,极 [very]。如:顶真(认真);顶瓜瓜;顶聪明;顶大(最大)

顶的拼音: dǐng  

〈词性:副〉

dǐng  

〈词性:量〉

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如:一顶帽子;一顶帐子

常用词组

顶班、顶板、顶棒、顶拜、顶部、顶层、顶戴、顶挡、顶灯、顶点、顶端、顶多、顶阀、顶风、顶峰、顶盖、顶杆、顶缸、顶岗、顶杠、顶刮刮、顶换、顶尖,顶尖儿、顶角、顶抗、顶礼、顶礼膜拜、顶梁、顶梁骨、顶梁柱、顶帽、顶门杠、顶门立户、顶门心、顶门壮户、顶名、顶命、顶棚、顶碰、顶批、顶球、顶缺、顶少、顶事、顶饰、顶索、顶数、顶趟儿、顶替、顶天立地、顶头、顶头风、顶头上司、顶陷、顶凶、顶芽、顶用、顶账、顶真、顶针、顶职、顶踵、顶珠、顶撞、顶嘴、顶子

  拼音  qū qǔ   注音  ㄑㄨ ㄑㄨˇ   
部首  曰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MAD  仓颉  TW  郑码  KKD  四角  55600  结构  单一电码  2575  区位  3990  统一码  66F2  笔顺  丨フ一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曲(麯、麴)的拼音:qū(ㄑㄨ)  

⒈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  )。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  )。委曲求全。

⒊ 弯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乡曲。

⒌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义

曲的拼音: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⒉ 歌的乐调:曲调(diào  )。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  )寡。

统一码

曲字UNICODE编码U+66F2,10进制: 26354,UTF-32: 000066F2,UTF-8: E6 9B B2。

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麯粬

汉英互译

bend、bent、crooked、melody、music、song、wro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曲的拼音:   

〈词性:形〉

(1) 弯曲,不直 [bent;croo-ked]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2)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3) 迂曲;婉转 [tortuous;mild and indirect;tactful]。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4) 周遍;多方面;详尽 [all;detailed]。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5) 表敬之词 [your]。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6) 邪僻,不正派 [evil;dishonest]。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7) 细,细小 [trifle;petty]。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8)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narrow]

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词性变化

曲的拼音:   

〈词性:名〉

(1) 理屈;理亏 [wrong;unjustifiable]

其言曲而中。——《易·系辞下》

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曲在秦。

以负秦曲。

(2)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3)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bend of a river,etc.]

在汾一曲。——《诗·魏风·汾沮洳》

汾之一曲。—— 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5) 偏僻的处所;乡里 [countryside]。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6) 小巷 [lane]。如:曲头(巷头;街头)

(7)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a bamboo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8)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曲的拼音:   

〈词性:动〉

(1) 使弯曲 [bend]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弘曲躬而自卑。——《后汉书·郑弘传》

(2)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曲的拼音:

麯、麴   

〈词性:名〉

(1) 酒母 [leaven;yeast]。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2) 泛指酒 [wine]。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3) 另见   

常用词组

曲笔、曲别针、曲柄、曲柄钻、曲尺、曲阜、曲棍、曲解、曲径、曲里拐弯的、曲曲弯弯、曲曲折折、曲鳝、曲室、曲水流觞、曲说、曲突徙薪、曲线、曲线板、曲线图、曲线运动、曲折、曲直、曲衷

基本词义

曲的拼音:   

〈词性:名〉

(1) 乐曲,歌曲 [music of song]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曲终收拨。

五更转曲。——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3)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 qu ,a type of verse in singing]

不复能终曲。——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4)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词性变化

曲的拼音:   

〈词性:量〉

(1) 用于歌曲、乐曲。如:一曲清歌

(2) 另见   

常用词组

曲调、曲高和寡、曲剧、曲牌、曲谱、曲坛、曲艺、曲种、曲子

  拼音  xiàng   注音  ㄒ一ㄤˋ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DMY  仓颉  MMBO  郑码  BIGO  四角  111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09  区位  4778  统一码  9879  笔顺  一丨一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项(項)的拼音:xiàng(ㄒ一ㄤˋ)  

⒈ 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颈项。项链。项缩(缩脖子,形容羞怯、畏缩的样子)。强项。

⒉ 量词,分类的条目,:项目。事项。

⒊ 钱款,经费:款项。进项。存项。

⒋ 数学用语,代数式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如“4ax2”。

⒌ 姓。

统一码

项字UNICODE编码U+9879,10进制: 39033,UTF-32: 00009879,UTF-8: E9 A1 B9。

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ape、item、sum、term

造字法

形声:从页、工声

English

neck, nape of neck; sum; fund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项的拼音:

xià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工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脖子的后部)

(2) 同本义 [nuque;nape of the neck]

项,头后也。——《说文》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曹植《洛神赋》

项背相望。——《后汉书·左雄传》

(3) 又如:项髻(挽发髻于颈后);项窝(脖子后部的凹处)

(4) 泛指人颈 [neck]

老魔将芭蕉扇插在后项衣领。——《西游记》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项头(头与脖项);项领(指颈部);项缩(缩颈。形容畏惧的样子)

(6) 代数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 [term]。如:内项;外项

(7) 款项 [sum (of money)]。如:进项;欠项;出项;项头(项目)

(8) 春秋时国名 [Xiang state]。在今河南省项城县东北

(9) 冠的后部 [hat back]

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客。——《仪礼·士冠礼》

(10) 姓

词性变化

项的拼音:

xiàng  

〈词性:量〉

用于分项目的事物 [item;subparagraph]。如:八项注意;下列各项;一项任务;援引该法律的第六条第三款第二项

常用词组

项背、项脊轩、项链、项目、项圈、项饰、项图、项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