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衣衫褴褛的生肖

衣衫褴褛是生肖蛇、生肖狗。

以下是衣衫褴褛是什么生肖(猜什么生肖)的具体解析

说法1:我们从解析“衣服破破烂烂  ”可以引申为比较穷苦,我们知道狗在没遇到主人之前像个乞丐一样衣衫不整到处流浪无依无靠。由此综合分析衣衫褴褛可以是狗。

说法2:我们知道十二生肖中蛇会蜕皮,给人感觉像穿了衣服一样。而蛇一般蜕皮就像把破衣服脱掉。由此分析衣衫褴褛还可以是蛇。

衣衫褴褛是什么生肖

衣衫褴褛猜一数字

从衣衫褴褛的笔画入手去猜测数字。”衣“字6笔画,”衫“字8笔画,”褴“字15笔画,”褛“字14笔画,4个字一共是6+8+15+14=43笔。因此衣衫褴褛猜一数字是43。

十二生肖排序 十二生肖排序和生肖文化

1、子鼠:午夜23时至01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一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红肖、棋肖、野肖、地肖、雨肖、梅花、自由之神。

2、丑牛:凌晨01时至03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十二月,五行属土。属于冬肖、绿肖、棋肖、家肖、天肖、雨肖、荷花、开拓之神。

3、寅虎:凌晨03时至05时,方位属东方,农历正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蓝肖、书肖、野肖、地肖、风肖、桃花、威武之神。

4、卯兔:凌晨05时至07时,方位属东方,农历二月,五行属木。属于春肖、绿肖、琴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美肖、兰花、相思之神。

5、辰龙:上午07时至09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三月,五行属土。属于春肖、绿肖、书肖、野肖、天肖、风肖、吉肖、梨花、炎黄之神。

6、巳蛇:上午09时至11时,方位属南方,农历四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蓝肖、琴肖、野肖、地肖、雷肖、吉肖、竹花、通灵之神。

7、午马:上午11时至13时,方位属南方,农历五月,五行属火。属于夏肖、红肖、书肖、家肖、天肖、雷肖、吉肖、杏花、力量之神。

8、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方位属中央,农历六月,五行属土。属于夏肖、红肖、画肖、家肖、地肖、雷肖、吉肖、樱花、和善之神。

9、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方位属西方,农历七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蓝肖、画肖、野肖、天肖、云肖、松花、聪慧之神。

10、酉鸡:下午17时至19时,方位属西方,农历八月,五行属金。属于秋肖、红肖、琴肖、家肖、地肖、云肖、芩花、成功之神。

11、戌狗:夜晚19时至21时,方位属中央,农历九月,五行属土。属于秋肖、绿肖、棋肖、野肖、地肖、云肖、菊花、忠诚之神。

12、亥猪:午夜21时至23时,方位属北方,农历十月,五行属水。属于冬肖、蓝肖、画肖、家肖、天肖、雨肖、桂花、丰足之神。

衣衫褴褛是什么意思

【拼音】:yī shān lán lǚ

【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示例】:你看吧,~的饥民们冻得缩着肩膀,守候在庄稼院的街门口。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

【近义词】:衣不蔽体、鹑衣百结、衣衫不整、满目疮痍、衣衫蓝缕、不修边幅、捉襟见肘

【反义词】:丰衣足食、峨冠博带、衣冠楚楚、肥马轻裘、风流倜傥、服饰丽都、腰缠万贯

  拼音    注音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YEU  仓颉  YHV  郑码  SRH  四角  00732  结构  单一电码  5902  区位  5034  统一码  8863  笔顺  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衣的拼音:yī(一)  

⒈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  )。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  )乡。

⒉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⒊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⒋ 姓。

统一码

衣字UNICODE编码U+8863,10进制: 34915,UTF-32: 00008863,UTF-8: E8 A1 A3。

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othes、clothing、coating、covering

造字法

象形:像上衣形

English

clothes, clothing; cover, sk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衣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upper garment;jacket]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3)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4)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clothing;clothes;garment]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秦风·无衣》

无衣无褐。——《诗·邶风·七月》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礼记》

(5) 又如:衣衿(秀才穿的衣服;亦指秀才的功名);衣不解带(指和衣而睡);衣不周身(衣不蔽体);衣巾寄学(以士子的身份就学);衣袄(军服);衣饭(借指谋生的职业、技能)

(6) 器物的外罩 [covering]。如:衣甲(铠甲);衣车(前后有遮蔽的车子);弓衣;剑衣;衣袍(古代指覆盖在棺材外面的布罩)

(7) 指胞衣 [afterbirth]。如:衣胞符药(用胎盘做成的药物);衣包(胞衣,胎盘和胎膜)

(8) 涂层 [coating]。如:糖衣;防护衣

(9) 膜,薄软柔韧的片、张或层 [membrane]。如:花生衣

(10) 另见   

常用词组

衣包、衣胞、衣钵、衣橱、衣带诏、衣兜,衣兜儿、衣蛾、衣分、衣服、衣钩、衣冠、衣冠楚楚、衣冠禽兽、衣冠冢、衣柜、衣架、衣襟、衣裾、衣料、衣领、衣履、衣帽间、衣取蔽寒、衣衫、衣裳、衣食、衣食父母、衣食节制法、衣食所安、衣食住行、衣饰、衣物、衣箱、衣着、衣装

基本词义

衣的拼音:   

〈词性:动〉

(1) 穿衣 [wear;put on]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衣褐。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衣紫腰金(身穿紫衣,腰系金带。喻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衣帛(穿丝制的衣裳);衣冠(穿衣戴帽)

(3) 遮盖;包扎 [cover;wrap up;bind up]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易·系辞下》

裂裳衣疮。——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衣被海内(给全国都带来好处);衣饰(掩饰);衣覆(覆盖)

(5) 依靠。后作“依” [rely on]

(6) 另见   

  拼音  shān   注音  ㄕㄢ   
简体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UET  仓颉  LHHH  郑码  WTPD  四角  32222  结构  左右电码  5904  区位  4132  统一码  886B  笔顺  丶フ丨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衫的拼音:shān(ㄕㄢ)  

⒈ 上衣,单褂:长衫。衬衫。汗衫。棉毛衫。

统一码

衫字UNICODE编码U+886B,10进制: 34923,UTF-32: 0000886B,UTF-8: E8 A1 AB。

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縿襂

造字法

形声:从衤、彡声

English

shirt; robe; gown; jack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衫的拼音: shān  

〈词性:名〉

(1) 古代指无袖头的开衩上衣 [sleeveless jacket with vent in the sides of a jacket]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衫子(指古代妇女穿的一种袖子宽大的上衣;上衣的通称);衫帽(凉衫便帽。是宋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衫裙(短衫和裙子,泛指衣服);衫褃(衣服的腰身);衫煖(即“衫子”);衫傒(衣袖)

(3) 衣服的通称 [clothing]。如:衫襟(衣衫);运动衫;毛线衫;套衫;衫串(衣服,衣着);衫傒(衣衫的袖子);青衫(唐代文官品级最低的官服)

  拼音  lán   注音  ㄌㄢˊ   繁体    
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PUJL  仓颉  LLIT  郑码  WTML  四角  38212  结构  左右电码  5996  区位  8160  统一码  8934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褴(襤)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褴褛〕衣服破烂不堪。亦作“褴缕”。

⒉ (襤)

统一码

褴字UNICODE编码U+8934,10进制: 35124,UTF-32: 00008934,UTF-8: E8 A4 B4。

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褴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襤繿

造字法

形声:从衤、监声

English

ragged, tattered, threadb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褴的拼音: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监声。本义:无缘饰的破旧短衣) 无边饰的衣服 [edgeless garments]

褴,裯谓之褴褛。褴,无缘也。——《说文》

几人贫衣被丑敝,或谓之褴褛,故《左传》曰,筚路褴褛,以启山林,殆谓此也。——扬雄《方言三》

无缘之衣谓之褴。——扬雄《方言四》

(2) 又

楚谓无缘之衣谓之褴,紩衣谓之褛。

词性变化

褴的拼音:

lán  

〈词性:形〉

泛指服饰破烂 [worn-out]。如:褴衫(衣服破烂);褴褛筚路(原谓穿着敝衣,驾着柴车,开发山林。后用以形容开创者的艰辛);

常用词组

褴褛

  拼音    注音  ㄌㄩˇ   繁体    
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PUOV  仓颉  LFDV  郑码  WTUZ  四角  39244  结构  左右电码  5997  区位  8158  统一码  891B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褛(褸)的拼音:lǚ(ㄌㄩˇ)  

⒈ 〔褴褛〕见“褴”。

统一码

褛字UNICODE编码U+891B,10进制: 35099,UTF-32: 0000891B,UTF-8: E8 A4 9B。

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褛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衤、娄声

English

lapel, collar; tattered, threadb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褛的拼音:

(1) 褸   

(2) (形声。从衣,娄声。本义:衣襟。《说文》:“衽也。”《方言》:“褛谓之衽。” 郭璞注:“衣襟也。”)——“褴褛”:衣服破烂。也作蓝缕。又作褛裂(衣服破裂。褛为衣襟开口,所以形容衣服破裂)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