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ó lóng jìn guàn
注音ㄇㄛˊ ㄌㄨㄥˊ ㄐ一ㄣˋ ㄍㄨㄢˋ
解释亦作“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出处唐·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志铭》:“君时任戴冠,通《诗》《书》,与群日讲说周公、孔子,以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为为人意。”
例子清·钱陆灿《周亮工墓志铭》:“子自此日月甚闲,用东西两圣人之教相磨砻浸灌,婆娑嬉游,不亦乐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磨砻浸灌是中性词。
繁体磨礱浸灌
动物生肖牛,虎,蛇
磨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⒉ 阻碍,困难:磨难(nàn )。好事多磨。
⒊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⒋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磨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⒉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⒊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磨字UNICODE编码U+78E8,10进制: 30952,UTF-32: 000078E8,UTF-8: E7 A3 A8。
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䃺
abrade、grind、milling
形声:从石、麻声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详细解释◎ 磨的拼音: mó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grind]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polish;sharpen]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rub;wear]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temper;steel]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study;view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ork]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pester;trouble;cause physical or mental suffering]。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delay;dillydally]。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nag]。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stroke]。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obliterate;die out]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turn;move]。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wave]。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 磨的拼音: mó
〈词性:名〉
(1) 磨刀石 [whetstone]。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trial;calamity]。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mò
磨擦、磨蹭、磨杵成针、磨穿铁砚、磨光、磨耗、磨合、磨机、磨快、磨砺、磨练、磨灭、磨难、磨破口舌、磨石、磨蚀、磨损、磨牙、磨洋工、磨折、磨嘴、磨嘴皮子
◎ 磨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磨子 [mill;millstone;quern]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 磨的拼音: mò
〈词性:动〉
(1) 用磨碎物 [grind;mill]。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turn round]。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sway]。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roll]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词性:方〉∶拉,指拉下脸子 [pull]。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mó
磨不开、磨叨、磨得开、磨豆腐、磨烦、磨坊、磨盘、磨子
砻(礱)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木料制成。
⒉ 用砻去掉稻壳:砻谷舂米。
⒊ 磨(mó ):“造兹宝刀,既砻既砺”。
砻字UNICODE编码U+783B,10进制: 30779,UTF-32: 0000783B,UTF-8: E7 A0 BB。
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砻字收录于 现通表 。
礱礲
形声:从龙、石声
grind, sharpen; mill
详细解释◎ 砻的拼音:
礱 lóng
〈词性:动〉
(1) 磨 [grind]
磨砻底厉。——《汉书·枚乘传》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造兹宝刀,既砻既砺。——曹植《宝刀铭》
(2) 又如:砻刻(磨光雕琢);砻淬(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砻琢(磨炼);砻斫(磨和砍削);砻错(磨治;磨炼;切磋研讨)
(3) 用砻脱出稻谷的壳 [hull (rice)]
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天工开物》
(4) 如:砻坊;砻糠
◎ 砻的拼音:
礱 lóng
〈词性:名〉
(1) 磨石 [wet stone]
凡稻去壳用砻。——宋应星《天工开物》
(2) 又如:砻砺(磨石)
(3) 脱出稻壳的农具 [rice huller]。如:砻磨(碾稻去壳的农具)
(4) 通“垄”。坟墓 [grave]。如:砻石(墓碑);砻冢(坟墓)
砻坊、砻糠
浸的拼音:jìn(ㄐ一ㄣˋ)
⒈ 泡,使渗透:浸泡。浸透。浸种(zhóng )。浸渍。浸没(mò )。沉浸(亦称“浸沉”)。
⒉ 逐渐:浸染。浸渐。浸润。
浸字UNICODE编码U+6D78,10进制: 28024,UTF-32: 00006D78,UTF-8: E6 B5 B8。
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㴆䆮寖湛濅
dip、immersed、immerses、soak、swim
形声:从氵、声
soak, immerse, dip, percolate
详细解释◎ 浸的拼音: Jì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籀文寝声。本义:古水名。浸水) 同本义 [Jin River]
浸,浸水也。出 魏郡 武安东北,入 呼沱水。——《说文》。 朱骏声按,出今 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入 虖沱河。
(2) 又如:巨浸(大湖)
◎ 浸的拼音: jìn
〈词性:动〉
(1) 泡在水里,被水渗入 [immerse;steep;soak]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其浸五湖。——《周礼·职方氏》
浸渊之草。——《吕氏春秋·木味》
(2) 又如:浸淬(把金属工件烧红,然后浸入水中急速冷却,以增加其硬度或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浸蚀(因液体浸泡而腐蚀或损伤);浸濡(因受水渍而湿透)
(3) 灌溉 [irrigate]
一日浸百畦。——《庄子·天地》
(4) 又如:浸溉(灌溉);浸水(用水灌溉,泡水,置于水中)
(5) 渗入;渗透 [permeate]
浸润之谮。——《论语·颜渊》。皇疏:“浸渊,犹渐渍也。”
上漏下湿,润浸北房。——《淮南子·原道》
(6) 又如:浸浸(汗、水等渗出貌)
(7) 淹没 [flood]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8) 又如:浸包(包容);浸害(指涝灾);浸漫(犹弥漫,多指水;涨溢);浸荡(侵蚀冲荡)
(9) 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be at]。如:浸沉;浸涵(沉浸涵泳);浸想(谓仔细深入地观察思考);浸溺(沉溺)
(10) 浸染,熏陶 [inoculate]。如:浸洽(浸润熏陶);浸薰(浸渍熏灼。谓逐渐败坏)
(11) 滋润。喻施恩惠 [moisten]
泽浸昆虫。——张衡《东京赋》。注:“润也。”
(12) 又如:浸潭(浸润广衍);浸育(浸毓。滋润养育);浸漉(浸润。喻恩泽下施);浸泽(润泽。喻普施恩译)
(13) 通“潜” [go out in secret]。如:浸行(潜行,秘密出行)
(14) 仔细看 [see carefully]
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挢掇,浸想宵类…引人之意,系之无极。——《淮南子》
◎ 浸的拼音: jìn
〈词性:副〉
渐渐 [gradually]。如:浸盛(浸强。逐渐强盛);浸疏(逐渐疏远);浸润不行(不受浸染);浸淫(逐渐。形容分量渐渐增加)
◎ 浸的拼音: jìn
<连>
若,假使 [if]。如:浸令(假使;即使);浸使(假使);浸假(假令,假如)
浸槽、浸出、浸灌、浸化、浸灰、浸剂、浸礼、浸没、浸没、浸泡、浸取、浸染、浸润、浸提、浸透、浸洗、浸种、浸渍
灌的拼音:guàn(ㄍㄨㄢˋ)
⒈ 浇地:灌溉。灌渠。浇灌。
⒉ 注入液体:灌注。灌浆。灌肠。
⒊ 指录音:灌唱片。
⒋ 炼铸。
⒌ 丛生,亦指丛生的树木:灌木。灌丛。
⒍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斟酒浇地降神。
灌字UNICODE编码U+704C,10进制: 28748,UTF-32: 0000704C,UTF-8: E7 81 8C。
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樌權潅盥
fill、irrigate、pour
形声:左形右声
pour; water; irrigate, flood
详细解释◎ 灌的拼音: gu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雚( guàn )声。本义:灌水)
(2) 同本义 [Guan River]
灌,灌水也。出庐江雩娄北入淮。——《说文》
(3) 灌水,源出河南省商城县南,东北经固始县西南曰曲河,北合史河流入淮水
(4) 丛生的树木 [shrub]
灌木,丛木。又,木族生为灌。——《尔雅》
灌,丛也。——《小尔雅》
集于灌木。——《诗·周南·葛覃》
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者,则无疑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5) 又如:灌木;灌莽;灌丛
◎ 灌的拼音: guàn
〈词性:动〉
(1) 浇;灌溉 [irrigate]
灌,浇也,渍也。——《广韵》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庄子·逍遥游》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聊斋志异·促织》
引河水灌民田。——《史记·西门豹列传》
(2) 又如:灌植(浇水培植);灌濡(浇灌润泽);灌渎(灌溉用的小沟渠);灌畦(灌溉种菜);灌蔬(栽培菜蔬)
(3) 流注 [pour]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4) 又如:灌溢(流布);灌澍(灌注,流泻);灌洗(冲洗)
(5) 强行使喝下 [drink by force]
不能饮者以筒灌其中。——《韩非子·说疑》
(6) 又如:灌米汤(恭维);灌口(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7) 古代祭祀的一种形式。斟酒浇地以求神降临 [sprinkle wine]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八佾》
灌用郁鬯。——《礼记·礼器》
(8) 又如:灌地(洒酒于地,求神降临)
(9) 盥洗 [wash]。如:灌手(洗手);灌澡(佛教语。即沐浴);灌沐(盥洗);灌佛(浴佛,灌洗佛像)
(10) 饮酒 [drink]。如:灌丧
(11) 浇铸 [grout]
烁一鼎之铜,以灌一钱之形,不能成一鼎。——汉· 王充《论衡·奇怪》
(12) 又如:灌辟(冶铸,冶炼)
(13) 装入 [fill]。如:灌肠
(14) 录音 [record]。如:灌音;灌制
灌肠、灌肠、灌丛、灌溉、灌溉渠、灌浆、灌录、灌木、灌木丛、灌木林、灌区、灌渠、灌输、灌音、灌制、灌注、灌筑、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