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ī jiān zhí ruì
注音ㄆ一 ㄐ一ㄢ ㄓˊ ㄖㄨㄟˋ
解释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例子其将帅首鼠两端,唯利是视,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九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装备精良。
感情被坚执锐是中性词。
繁体被堅執鋭
近义披坚执锐、被甲执锐
英语take up arms(wear armour and carry weapons)
动物生肖牛,虎,蛇
被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被子。被单。棉被。毛巾被。羽绒被。被褥。
⒉ 盖,遮覆:被覆。泽被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⒊ 遭遇,遭受:被灾。被难(nàn )。
⒋ 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被(老板)辞退了。
⒌ 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被动。被告。被批评。被剥削。
被的拼音:pī(ㄆ一)
⒈ 古同“披”,覆盖。
被字UNICODE编码U+88AB,10进制: 34987,UTF-32: 000088AB,UTF-8: E8 A2 AB。
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帔
by、quilt
形声:从衣、皮声
passive indicator 'by'; bedding
详细解释◎ 被的拼音: bèi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cotton-padded quilt]
被,寝衣,长一身有半。——《说文》
翡翠珠被。——《楚辞·招魂》
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史记·货殖列传·序》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棉被;夹被;毛巾被;被窝(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卧(睡眠用的被子)
(4) 表面 [surface]
◎ 被的拼音: bèi
〈词性:动〉
(1) 被覆;遮盖 [cover]
被袗衣。——《孟子·尽心下》
被练三千。——《左传·襄公三年》。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
皋兰被径兮。——《楚辞·招魂》
乃祖吾离被苫盖。——《左传·襄公十四年》
凝霜被野草。——三国魏· 阮籍《咏怀》
如被冰雪。——《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被体(涂满全体);被覆(覆盖,掩蔽;亦专指覆盖在地面的草木等自然物)
(3) 蒙受,遭受 [suffer from]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寡人不详,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齐策》
禹、 汤被之矣。—— 汉· 贾谊《论积贮疏》
(4) 又如:被水(遭水灾);被命(奉命;受命)
(5) 及;到达 [arrive]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书·禹贡》
(6) 又如:被及(延及,广及)
(7) 加;施加 [add;apply]
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四海之外)。——《书·尧典》
◎ 被的拼音: bèi
〈词性:介〉
(1) 表示被动:叫;让 [-ed+by]
妆成每被秋娘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幸借天降大雨,房屋未被火烧。——《广州军务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芦花被微风吹起;歌本儿被人借走了
(3) 另见 pī
坚(堅)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牢固,结实,硬:坚固。坚实。坚如磐石。
⒉ 不动摇,不改变:坚决。坚信。
⒊ 牢固、结实的东西或阵地:中坚。攻坚。披坚执锐。
⒋ 姓。
坚字UNICODE编码U+575A,10进制: 22362,UTF-32: 0000575A,UTF-8: E5 9D 9A。
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堅䋌䋗
firmly、fortification、hard、resolutely、solid、strong
脆
会意:从土、从
hard, strong, firm; resolute
详细解释◎ 坚的拼音:
堅 ji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臤( qiān ),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2)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hard;solid;firm]
坚,刚也。——《说文》
坚,坚土也。——《广雅》
四为壤五,为坚三。——《九章算术·穿地》
铠甲不坚。——《韩非子·五蠹》
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战国策·燕策》
非不坚利。——《孟子·公孙丑下》
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砚冰坚。——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坚瓠(坚厚而实心的葫芦。不可剖以盛物,因喻无用的东西);坚冰(多以喻积过成祸,困难重重);坚顽(极其坚硬);坚确(坚硬);坚滑(坚硬滑溜);坚润(坚硬而润泽)
(4) 牢固,坚固,强固有力而不易摧毁 [firm;solid;secure]
坚,强也。——《广雅》
坚穷廉直。——《吕氏春秋·审分》
誉其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难势》
坚闭门而不出。——《庄子·天运》
(5) 又如:坚巧(牢固而精巧);坚城(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坚勚(结实);坚壁(坚固的墙壁或营垒;坚守壁垒)
(6) [植物的种子]饱满 [full]
其谷不坚。——《吕氏春秋·贵信》
(7) 又如:坚成(结实;成熟)
(8) 坚定;意志、主张不动摇 [firm;staunch;steadfast]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9) 又如:坚凝(坚定;坚强;紧凑简练);坚确(心志坚定;土质坚固);坚劲(强而有力;意志坚强不变);坚心(坚定的心志)
(10) 牢靠,稳定 [stable]
坚致为上。——《淮南子·时则》。注:“功,牢也。”
(11) 又如:坚心(一心);坚附(安定,牢固附着);坚卧(按兵不动)
(12) 固执 [stubborn]
二曰行辟而坚。——《荀子·宥坐》
小敌之坚。(坚,硬拼。)——《孙子·谋攻》
(13) 又如:坚意(执意,决心);坚卧(坚不出仕,隐居);坚秉(坚持);坚僻(固执怪僻)
◎ 坚的拼音:
堅 jiān
〈词性:名〉
(1) 坚固的东西 [firm article]
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2) 要塞,堡垒 [stronghold]。如:攻坚
◎ 坚的拼音:
堅 jiān
〈词性:动〉
加固,使坚固 [solidify]。如:坚精(固精壮阳);坚白(坚守贞节);坚营(加固营垒)
◎ 坚的拼音:
堅 jiān
〈词性:副〉
坚持;固执 [insistently]。如:坚卧烟霞(隐居的意思);坚称
坚壁、坚壁清野、坚称、坚持、坚定、坚固、坚果、坚决、坚苦卓绝、坚牢、坚明、坚强、坚韧、坚韧不拔、坚如磐石、坚实、坚守、坚挺、坚信、坚毅、坚硬、坚贞、坚执、坚致
执(執)的拼音:zhí(ㄓˊ)
⒈ 拿着:执刃。执鞭。执笔。
⒉ 掌握:执政。执教(jiào )。
⒊ 捕捉,逮捕:战败被执。
⒋ 坚持:固执。执意。
⒌ 实行:执行。
⒍ 凭单:回执。
⒎ 朋友: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
⒏ 姓。
执字UNICODE编码U+6267,10进制: 25191,UTF-32: 00006267,UTF-8: E6 89 A7。
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執秇
capture、carry out、catch、grasp、hold、persist
会意:从幸、从丸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详细解释◎ 执的拼音:
執 zhí
〈词性:动〉
(1)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 同本义 [arrest]
执,捕罪人也。——《说文》
而妻妾执。——《礼记·檀弓》。注:“拘也。”
使执连尹。——《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
遂袭虞,灭之,执 虞公。——《左传·僖公五年》
被执至南门。——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执命(讨命;索命);执讯(捉命并加以审问);执囚(拘捕囚禁);执问(拘留讯问);执狱(治狱;审判案件)
(4) 拿;持 [hold]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
执君之乘车。——《礼记·少仪》。注:“执辔也。”
执竞武王。——《诗·周颂·执竞》。笺:“执,持也。”
执束帛。——《礼记·曾子问》
献琛执贽。——《文选·张衡·东京赋》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执叶伺蝉。——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居左者手执蒲葵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又
东坡右手执卷端。
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执圭端拱(双手拿圭拱捧于胸前);执鞭弭(为人驾驭车马,充当保镖);执锐(手持兵器);执桴(拿起鼓槌);执拂(手执拂尘);执玉(手捧玉器);执杖(手持丧棒);执圭(以手持圭)
(7) 操持;执行 [go in for;carry out]
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汉书·叔孙通传》
(8) 又如:执作(操作;劳作);执役(服役人员;工作人员);执料(操持,照料);执威(施行刑罚);执务(操持,担任);执职(从事某专职;服役)
(9) 主持;掌管 [take charge of]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执狱牢者无病。——《淮南子·说山训》
(10) 又如:执专阃外(执掌镇守国家边关的权力);执正(主持公道);执炊(掌管炊事,做饭);执把(把持;掌管;拿着);执事人(主管具体事务的人)
(11) 掌握;控制 [control]
公子执辔愈恭。(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史记·魏公子列传》
(12) 又如:执服(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执持(握持,控制,掌握);执权(掌握权柄)
(13) 固执;坚持 [stick to]
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荀子·儒效》
(14) 又如:执迷不化(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执泥一见(固执一义,不知通权变达);执告(执意求告);执违(执意违抗);各执己见;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掌握根本之道)
(15) 取得 [achieve;acquire;gain;get]
是皆不足以执信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16) 判断 [ascertain;judge;decide]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也。——《礼记·乐记》
(17) 又如:执狱(审判案子)
(18) 堵塞 [block]
子玉使 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9) 结下,结成 [incur;forge;become]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国语·越语上》
(20) 又如:执怨(结怨,抱急);执仇(结仇)
(21) 对待 [treat with]
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荀子》
◎ 执的拼音:
執 zhí
〈词性:名〉
(1) 至交,好友 [the best friend;the most intimate friend]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杜甫《赠卫八处士》
(2) 凭单 [receipt]。如:执凭文帖(有官府印信的公文);执结(具结证明);执证(凭证);回执;收执
(3) 姓
◎ 执的拼音:
執 zhí
〈词性:介〉
相当于“用”、“凭” [with]
执古可以御今,证今可以知古。——《云笈七签》
执傲、执笔、执鞭、执导、执法、执法不公、执法如山、执绋、执教、执礼、执迷不悟、执泥、执牛耳、执拗、执勤、执事、执手、执心、执行、执刑、执言、执业、执意、执友、执掌、执照、执政、执政党、执中、执著
锐(鋭)的拼音:ruì(ㄖㄨㄟˋ)
⒈ 锋利,尖,与“钝”相对:锐利。锐不可当。
⒉ 感觉灵敏:敏锐。
⒊ 勇往直前的气势:锐意进取。养精蓄锐。
⒋ 精良:精锐。
⒌ 骤,急剧:锐减,锐增。
锐字UNICODE编码U+9510,10进制: 38160,UTF-32: 00009510,UTF-8: E9 94 90。
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銳鋭䇤
acute、keen、sharp、vigor
钝
形声:从钅、兑声
sharp, keen, acute, pointed
详细解释◎ 锐的拼音:
鋭 ruì
〈词性:名〉
(1) (形声。从金,兑声。本义:芒)
(2) 同本义 [awn]
锐,芒也。——《说文》。段玉裁注:“芒者,草耑也。”
(3) 精锐的军队或士卒 [crack troops]
赵王出轻锐以寇其后, 秦数不利。——《战国策》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资治通鉴》
(4)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 [vigour]
武夫奋略,战士讲锐。——蔡邕《释诲》
(5) 力量,劲 [energy]。如:养精蓄锐
(6) 锐利的兵器 [sharp weapons]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史记》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7) 姓
◎ 锐的拼音:
鋭 ruì
〈词性:形〉
(1) 锋利 [sharp]
锐,利也。——《广雅》
锐喙决吻。——《周礼·考工记》
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荀子·赋》
柔而不刚,锐而不挫。——《淮南子·时则训》
(2) 又如:锐兵(犀利的兵器);锐锋(利刃);锐居(锐利,锋利);锐喙(尖利的嘴巴)
(3) 精明 [astute]。如:锐密(敏锐而周密);锐达(敏锐而通达)
(4) 精锐 [hard-hitting;well-trained]
秦特出锐师取地而 韩随之。——《韩非子·存韩》
(5) 又如:锐旅(精锐部队);锐士(精锐的兵士);锐卒(精锐的士卒);锐师(精锐的军队);锐器(精良锐利的兵器);锐骑(精锐勇猛的骑兵)
(6) 物体下大上小 [taper off at the top]。如:锐头(尖脑袋);锐标(尖端,尖顶);锐上(尖形的额头);锐顶(头额隆起。比喻才华出众)
(7) 勇猛;急速 [hasty]
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
(8) 又如:锐悍(勇猛强悍);锐将(勇猛善战的将领);锐景(迅疾的身影);锐进(迅速进军);锐很(猛烈而倔强);锐果(快速而果敢)
(9) 急切 [eager]
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陆机《五等诸侯论》
(10) 坚定,坚决 [firm;resolute]
是时,上方征讨四夷,锐志武功,不暇留意礼文之事。——《汉书·礼乐志》
(11) 又如:锐意;锐志
锐不可当、锐减、锐角、锐进、锐利、锐敏、锐气、锐意、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