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飘籓坠溷的意思

piāofānzhuìhùn

飘籓坠溷



拼音piāo fān zhuì hùn

注音ㄆ一ㄠ ㄈㄢ ㄓㄨㄟˋ ㄏㄨㄣˋ

解释同“飘茵堕溷”。

出处

繁体飄籓墜溷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iāo   注音  ㄆ一ㄠ   繁体    
部首  风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86  SFIQ  五笔98  SFIR  仓颉  MFHNK  郑码  FJQO  四角  17910  结构  左右电码  7373  区位  3814  统一码  98D8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飘(飄)的拼音:piāo(ㄆ一ㄠ)  

⒈ 随风飞动:飘扬。飘摆。飘散(sàn   )。飘洒。飘逸(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溢(飘荡洋溢)。飘拂。飘忽(a.风云等轻快地移动;b.摇摆,浮动)。飘荡。飘泊(同“漂泊”)。飘渺(同“漂渺”)。飘摇。飘零(a.飘荡;b.漂泊,流落无依)。飘飘然。

统一码

飘字UNICODE编码U+98D8,10进制: 39128,UTF-32: 000098D8,UTF-8: E9 A3 98。

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飄飃

汉英互译

wave to and fro

造字法

形声:从风、票声

English

whirlwind, cyclone; float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飘的拼音:

飄、飃 p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风,票声。本义:旋风;暴风) 同本义 [whirlwind;strong wind; storm wind]

飘,回风也。…盘旋而起。——《说文》

少阳所至为飘风。——《素问·六元正纪论》

回风为飘。——《尔雅》

其为飘风。——《诗·小雅·何人斯》

飘至风起。——《汉书·蒯通传》

飘风不终朝。——《老子》。注:“飘风,疾风也。”

(2) 又如:飘风(旋风);飘骤(疾风骤雨。比喻事物突然骤起);飘风骤雨(突然而来的旋风暴雨。比喻不能长久)

词性变化

飘的拼音:

piāo  

〈词性:动〉

(1) 飘扬,飞扬 [fly in the air;flare]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 语·容止》

山河破碎风飘絮。——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2) 又如:飘姚(飘动的样子。即飘摇);飘瓦(飞起的瓦片);飘袖(衣袖随风飘扬。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飘旋(飞舞);飘逝(飞逝);飘翔(飞翔,高飞);飘登(飞升);飘絮(随风飞舞的柳絮);飘瞥(雪花飞舞的样子)

(3) 落 [fall]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唐· 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4) 又如:飘瓦(自屋顶落下的瓦片。比喻意外的灾祸);飘坠(飘零,落下);飘堕(飘失,坠落);飘殚(凋落);飘淋(流泻)

(5) 流离,浮荡 [drift about]

飘零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6) 又如:飘兀(随波飘离);飘泊(随水飘流。比喻流离失所);飘流(比喻四处流浪);飘洒(流荡;浪荡);飘零书剑(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到处漂泊);飘寄(飘流寄寓。即飘泊);飘寓(飘泊旅寄);飘萍(随风飘荡的浮萍。比喻飘泊不定)

(7) 吹 [blow]

人多私铸。[钱]稍就薄小,乃至风飘水浮。——《北史·杨侃传》

(8) 又如:飘英(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飘翥(被风吹飞);飘飘(风吹的样子)

飘的拼音:

piāo  

〈词性:形〉

(1) 迅疾 [swift;rapid]

圣人则不可以飘矣。——《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飘迅(快速;短促);飘逸

(3) 洒脱 [at ease;free from affectation]。如:飘然出世(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飘举(形容才情风发超逸)

(4) 杳渺 [remote;profound]。如:飘渺;飘瓦虚舟(指虚浮之物);飘邈(形容声音清长悠远。同“飘渺”)

常用词组

飘泊、飘尘、飘带、飘荡、飘动、飘风、飘浮、飘拂、飘海、飘忽、飘举、飘卷、飘零、飘流、飘落、飘渺、飘蓬、飘飘然、飘然、飘洒、飘散、飘闪、飘舞、飘香、飘洋、飘扬、飘摇、飘曳、飘移、飘溢、飘逸、飘逸、飘悠悠、飘展

  拼音  fān pān biān   
注音  ㄈㄢ ㄆㄢ ㄅ一ㄢ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  TITL  仓颉  HEHW  郑码  MVPK  四角  88169  结构  上下电码  4698  统一码  7C53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籓的拼音:fān(ㄈㄢ)  

⒈ 大箕。

⒉ 古同“藩”,篱笆:“籓门竹径,清楚可爱。”

其他字义

籓的拼音:pān(ㄆㄢ)  

⒈ 姓。

其他字义

籓的拼音:biān(ㄅ一ㄢ)  

⒈ 有柄的畚箕一类器具。

统一码

籓字UNICODE编码U+7C53,10进制: 31827,UTF-32: 00007C53,UTF-8: E7 B1 93。

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拼音  zhuì   注音  ㄓㄨㄟˋ   繁体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BWFF  仓颉  NOG  郑码  YOB  四角  78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71  区位  5525  统一码  5760  笔顺  フ丨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坠(墜)的拼音:zhuì(ㄓㄨㄟˋ)  

⒈ 落,掉下:坠马。呱呱坠地。

⒉ 往下沉:下坠。

⒊ 系挂在器物上垂着的东西:扇坠儿。坠子(a.垂着的东西;b.流行于中国河南、山东的一种曲艺,如“河南坠坠”)。

统一码

坠字UNICODE编码U+5760,10进制: 22368,UTF-32: 00005760,UTF-8: E5 9D A0。

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坠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墜礈䃍

汉英互译

drop、fall、weigh down

造字法

形声:从土、队声

English

fall down, drop, sink, go to ru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坠的拼音:

zh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队声。坠落到地上,故从土。本义:落下,掉下)

(2) 同本义 [fall;drop]

隊,从高陨也。——《说文》。俗字作墜。

墜,落也。——《尔雅》

墜,堕也。——《广雅》

死而坠也。——《公羊传·文公三年》

朝饮木籣之坠露兮。——《楚辞·离骚》

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九歌·国殇》

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剑之所从坠。

抗坠疾徐。(坠,声音低沉。)——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列子·天瑞》

坠入深渊难以复出。——《汉书·枚乘传》

(4) 又如:坠睫(落泪);坠楼(从楼上掉落下地);坠泪(坠睫;掉泪);坠红(落花)

(5) 丧失;败坏 [lose]

今惟殷坠厥命。——《书·酒诰》

自先王莫坠其国,当君而亡之,君之过也。——《国语》

(6) 又如:坠亡(丧失);坠失(失去);坠言(失言);坠履(不轻易遗弃旧物或故物失而复得之典)

(7) 毁坏 [ruin]

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文心雕龙·史传》

(8) 又如:坠典(已废亡的典章制度);坠湮(湮没亡失);坠绪(坠遗。行将断绝的皇统)

(9) 垂挂;因分量重而下垂 [weigh down]。如:坠岸(陡岸,险岸);坠脚(置于末尾;吊在下面)

词性变化

坠的拼音:

zhuì  

〈词性:名〉

吊在下面的装饰性的东西 [a hanging object]。如:坠叶(耳坠);扇坠儿;耳坠;香坠

常用词组

坠地、坠毁、坠落、坠腿、坠子

  拼音  hùn   注音  ㄏㄨㄣ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LEY  五笔98  ILGE  仓颉  EWMO  郑码  VJGQ  四角  36100  结构  左右电码  3311  区位  6867  统一码  6EB7  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ノフノノ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溷的拼音:hùn(ㄏㄨㄣˋ)  

⒈ 肮脏,混浊:“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⒉ 厕所:“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⒊ 猪圈:“后产子,捐于猪溷中”。

统一码

溷字UNICODE编码U+6EB7,10进制: 28343,UTF-32: 00006EB7,UTF-8: E6 BA B7。

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溷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圂混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rivy, latrine; turbid, dir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溷的拼音: hùn  

〈词性:形〉

(1) (“混”的异体字) (形声。从水,圂( hùn  )声。本义:混浊)

(2) 同本义 [muddy;turbid]

溷,浊也。——《广雅·释诂三》

刚柔分动。——《易·噬嗑卦》。注:“不溷乃明。”

天气溷浊。——《汉书·翼奉传》

桥内峡中有池一圆,近流水而不溷。——《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3) 又如:溷然(污浊貌);溷秽(肮脏污浊);溷汁(污水;粪汁);溷浊(肮脏)

(4) 混乱 [confused]

世溷浊而嫉贤兮。——《楚辞·离骚》

事类溷错,易为轻重。——《后汉书·陈宠传》

(5) 又如:溷杀(混杀一通;乱杀一气);溷淆(溷肴,混乱,杂乱);溷乱(混乱);溷溷(乱;混浊)

(6) 腐败 [corrupt]

谓随、夷溷兮,…。——《汉书·贾谊传》

词性变化

溷的拼音: hùn  

〈词性:名〉

(1) 厕所 [privy;toilet]

落于粪溷之中。——《南史·范缜传》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溷厕(厕所);溷轩,溷厕,溷藩(厕所);溷鼠(厕所里的老鼠)

(3) 污秽物,粪便 [dirt]

如此人材真屈辱,名花落溷恨难平。——秋瑾《精卫石》

(4) 家畜的小围栏 [pen for animals]。如:猪溷

溷的拼音: hùn  

〈词性:动〉

(1) 扰乱,打扰 [disorder]。如:溷扰(混扰);溷帐(纠缠)

(2) 苟且过活,混日子 [drift along aimlessly]

亮今年本无甚事,但随分溷过,时节亦殊不觉。—— 陈亮《与陈君举》

常用词组

溷浊

飘籓坠溷: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