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攀辕卧辙的意思

pānyuánzhé

攀辕卧辙



拼音pān yuán wò zhé

注音ㄆㄢ ㄩㄢˊ ㄨㄛˋ ㄓㄜˊ

解释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不让车走。旧时用作挽留好官的谀词。

出处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 仕进》:“饯去任,当攀辕卧辙。”

例子侯霸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征,百姓攀辕卧辙不许去。(唐 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二十一)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攀辕卧辙是褒义词。

繁体攀轅臥轍

近义攀车卧辙、扳辕卧辙

英语pull shaft of a cart and drop to the ru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pān   注音  ㄆㄢ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  19画  
五笔86  SQQR  五笔98  SRRR  仓颉  DDKQ  郑码  FOGM  四角  44502  结构  上下电码  2372  区位  3742  统一码  6500  笔顺  一丨ノ丶ノ丶ノ丶一丨ノ丶一ノ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攀的拼音:pān(ㄆㄢ)  

⒈ 抓住东西向上爬:攀登。攀高。攀越。攀桂(古代指科举考试登第)。攀折(zhé  )。攀附。攀援。

⒉ 拉扯,拉拢,结交:攀交。攀扯。攀谈。攀亲。

统一码

攀字UNICODE编码U+6500,10进制: 25856,UTF-32: 00006500,UTF-8: E6 94 80。

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㐴扳

汉英互译

clamber、climb、shin

造字法

形声:从手、樊声

English

climb; pull; hang on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攀的拼音: p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2) 同本义 [draw]

攀,引也。——《广雅》

右手攀右趾。——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攀恋(攀住车辕,恋恋不舍);攀辕(拉住车把)

(4)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climb]

将士皆攀木援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攀草牵棘,…石崖侧削则援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犹攀缘);攀云(攀附青云而上升。后比喻仕进);攀倚(攀援依傍);攀进(攀缘行进)

(6)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seek connections in high places]

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唐· 罗隐《乌程》

(7) 又如:攀教(高攀求教);攀风(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攀亲托熟(认作亲戚熟友)

(8) 攀比 [compare unrealistically]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杜甫《戏为六绝句》

(9) 又如:攀引(犹攀比);攀追(攀比追随;攀高追远)

(10) 依附 [depend on]

逊小心谨慎,徒以攀附至贵显。——《宋史·张逊传》

(11) 又如:攀依(攀附,依附);攀陪(依附);攀违(谦词,谓有违于依附);攀鳞(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

(12) 援引 [cite]。如:攀引(援用;引用);攀扶(援引扶助);攀例(援引为例)

(13) 牵涉;牵扯 [implicate;involve]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我已拿下廷尉。——《三国演义》

(14) 又如:攀指(诬供牵连);攀染(诬供牵连);攀连(诬供牵连);攀诬(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攀害(诬供陷害)

(15) 追;赶 [pursue]

燕、 许有作,方欲上攀 秦、 汉。—— 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

(16) 摘取 [pick;pull down and break off]

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南朝梁· 江淹《别赋》

唐昌玉蕊花,攀玩众所争。——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

(17) 又如:攀玩(折取玩赏);攀搴(折取)

常用词组

攀比、攀缠、攀扯、攀登、攀附、攀高结贵、攀高枝儿、攀高枝儿、攀供、攀桂、攀花折柳、攀话,攀话儿、攀龙附凤、攀配、攀亲、攀谈、攀援、攀缘、攀缘白珠树、攀辕卧辙、攀摘、攀折、攀枝花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LFKE  仓颉  KQGRV  郑码  HEJR  四角  44532  结构  左右电码  6562  区位  5215  统一码  8F95  笔顺  一フ丨一一丨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辕(轅)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

⒉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辕门。行(xíng   )辕。

统一码

辕字UNICODE编码U+8F95,10进制: 36757,UTF-32: 00008F95,UTF-8: E8 BE 95。

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hill

造字法

形声:从车、袁声

English

axle; magistrate's offic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辕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袁声。本义: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2) 同本义 [shafts of a cart]

辕,辀也。——《说文》。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

今夫大车之辕挚,其登又难,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考工记·辀人》

凡为辕,三其轮崇。——《周礼·考工记·车人》

令尹南辕返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3) 又如:辕轭(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辕缚(指辂木。因其缚于辕上,故名)

(4) 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于险阻处置车为屏藩,又仰两车使辕对峙如门,称辕门 [outer gate(of a commander's or emperor's temporary residence)formed by two carriages]

置旃以为辕门。——《谷梁传·昭公八年》

设车宫辕门。——《周礼》

(5) 又如:辕垣(官署)

(6) 后指军营之门或行馆,即长官战场司令部或官方的衙署 [office of magistrate]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三国演义》

城中有何新闻?抚军在辕否?——沈浮《浮生六记》

(7) 又如:辕门抄(清朝督抚官署抄寄属下州、府、县的公文或情报。后改为木板印刷)

(8) 车 [cart]。如:辕下(车下);辕辙(车迹);辕议(车夫的议论。泛指街谈巷议)

(9) 犁辕 [shaft of a plough]。如:辕长(犁辕的长度)

(10) 古地名 [Yuan village]。在今山东省禹城县境内

(11) 姓 [surname]。春秋陈有辕涛涂

常用词组

辕骡、辕马、辕门

  拼音    注音  ㄨㄛˋ   
部首  卜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AHNH  仓颉  SLY  郑码  HID  四角  73700  结构  左右电码  5257  区位  4652  统一码  5367  笔顺  一丨フ一丨フ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卧的拼音:wò(ㄨㄛˋ)  

⒈ 睡倒,躺或趴:卧倒。卧铺。卧室。卧底(埋伏下来做内应,如“卧卧传中”)。卧槽。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志图恢复)。藏龙卧虎(喻潜藏着人才)。

⒉ 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卧个鸡子儿。

统一码

卧字UNICODE编码U+5367,10进制: 21351,UTF-32: 00005367,UTF-8: E5 8D A7。

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or sleeping in、li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人、从臣

English

lie down; crouc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卧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 同本义 [lie prone upon]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躺;卧而不眠 [lie]

弛然而卧。——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4) 又如:

(5)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故事);

(6) 卧碑(规矩。原指明清两代在明伦堂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约束生员的条文);

(7) 卧佛(横卧的佛像。即释迦的涅槃像);

(8) 卧治(躺着治事。指无为而治);

(9) 卧理(躺着理事。同“卧治”);

(10) 卧苫枕块(卧于草垫上,以土块作枕头。指人子守父母之丧而言。同“寝苫枕块”);

(11) 卧甲(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12) 眠,睡 [sleep]

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

(13) 又如: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卧处(指睡卧起居;寝卧之所);卧起(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14) 倒伏;横陈 [fall]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15) 又如:卧辙(卧于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卧骨(谓死于沙场);卧翻(将牲兽翻倒)

(16) 舍弃 [abandon]。如:卧鼓(将战鼓弃置不用,使之废卧地上,表示时局清平无战事)

(17) 燠,暖 [heat]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热乳,著瓦瓶子中卧之。——《齐民要术》

(18) 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如:卧个鸡子儿

(19) 隐居 [live in the seclution]。如:卧云(卧于高山云海深处。比喻隐居);卧隐(隐居);卧龙(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20) 伏藏 [hide]。如:卧虎(伏藏的虎);卧龙(卧睡之龙);卧蛋(替强盗提供线索的人)

(21) 停息 [stop]。如: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22) 趴伏 [crouch down]

卧右膝。——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词性变化

卧的拼音:   

〈词性:名〉

寝室 [bedroom]。如: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地盘不容许别人插足);卧内(卧室、内室)

常用词组

卧病、卧不安、卧车、卧床、卧倒、卧底、卧房、卧轨、卧果儿、卧具、卧龙、卧内、卧铺、卧室、卧榻、卧薪尝胆、卧游、卧鱼

  拼音  zhé   注音  ㄓㄜˊ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LYCT  仓颉  KQYBK  郑码  HEQM  四角  4854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6568  区位  5362  统一码  8F99  笔顺  一フ丨一丶一フ丶丨フ一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辙(轍)的拼音:zhé(ㄓㄜˊ)  

⒈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车辙。南辕北辙。

⒉ 车行的一定路线:上下辙。

⒊ 诗词、歌曲、杂曲所押的韵:辙口。合辙押韵。

⒋ 办法,主意:没辙了。

⒌ 途径,门路。

统一码

辙字UNICODE编码U+8F99,10进制: 36761,UTF-32: 00008F99,UTF-8: E8 BE 99。

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辙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hyme、rut

造字法

形声:从车、省声

English

wagon ruts, wheel track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辙的拼音:

z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徹( chè  )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2) 同本义 [the track of a wheel]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

(3) 车子 [carriage; cart]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去相见。——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 又如:辙印(车子行驶的痕迹);辙迹(车子行驶的痕迹)

(5) 道路[road]

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宋· 胡铨《好事近》

(6) 又如:辙轨(轨道)

(7) 途径;门路;路数,路子 [way]

总会旧辙,创立新意。——隋· 潘徽《韵纂序》

(8) 又如:没辙(没有办法)

(9) 比喻错误或教训 [error;lesson;moral]。如:前辙(前人的教训)

(10) 歌词、戏曲、杂曲等所押用的韵摄 [rhyme of a song]。如:合辙(押韵);十三辙

常用词组

辙口、辙乱旗靡

攀辕卧辙: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