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好了疮疤忘了痛的意思

hǎolechuāngwàngletòng

好了疮疤忘了痛



拼音hǎo le chuāng bā wàng le tòng

注音ㄏㄠˇ ˙ㄌㄜ ㄔㄨㄤ ㄅㄚ ㄨㄤˋ ˙ㄌㄜ ㄊㄨㄥˋ

解释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出处

例子真是好了疮疤忘了痛,你没想到靠救济过日子的时候了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好了疮疤忘了痛是中性词。

繁体好了瘡疤忘了痛

近义好了伤疤忘了痛

英语Once on shore,we pray no more.(Vows made in storms are forgotten in calms.)

俄语Закрылась рáна--Забылась боль

动物生肖牛,虎,蛇

好
  拼音  hǎo hào   注音  ㄏㄠˇ ㄏㄠ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BG  仓颉  VND  郑码  ZMYA  四角  47447  结构  左右电码  1170  区位  2635  统一码  597D  笔顺  フノ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好的拼音:hǎo(ㄏㄠˇ)  

⒈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⒉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好。安好。

⒊ 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⒋ 容易:好办。好使。好懂。

⒌ 完成,完善:办好了。

⒍ 表示应允、赞成:好!你干得不错。

⒎ 很,甚: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

⒏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

⒐ 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下可坏了!

其他字义

好的拼音:hào(ㄏㄠˋ)  

⒈ 喜爱,与“恶”(wù ㄨˋ  )相对:好奇。好色。好尚(爱好和崇尚)。好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好逸恶劳。

⒉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统一码

好字UNICODE编码U+597D,10进制: 22909,UTF-32: 0000597D,UTF-8: E5 A5 BD。

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od、fine、kind、nice、Ok、all right、get well

相关字词

佳、美、差、坏、恶、孬、糟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子

English

good, excellent, fine; we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

(2) 指女子貌美 [beautiful]

好,美也。——《说文》

凡美色或谓之好。——《方言二》

不可谓好。——《国语·晋语》。注:“美也。”

是女子不好。——《史记·滑稽列传》

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秦氏有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好皮囊(好看的外貌);好鸟(美丽的鸟);好不丑(反语。即好不俊,俊得很);好美(美貌);好闲(容貌美丽,举止闲雅);好妇(美貌的妇女)

(4) 善,优良,良好 [good;fine;nice]

领恶而全好者与。——《礼记·仲尼燕居》。注:“善也。”

父信谗而不好。——《楚辞·惜诵》

又是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好雨知时节。——唐· 杜甫《春夜喜雨》

江南好。——唐· 白居易《忆江南》

注曰不好。——宋· 洪迈《容斋续笔》

(5) 又如:好天良夜(美好的时节);好日(吉日;好天;又指结婚佳期);好头脑(好对象;好人物);好言(善言;好话)

(6) 交好;友爱 [friendly;kind]

妻子好合。——《诗·小雅·常棣》

欲与王为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好日密。

游处相好。——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好会(诸侯间友好的会盟);好达达(妇女对男子的昵称)

(8) 健康 [in good health;get well]。如:他看起来很好;他的健康状况仍然是很好的;好身手(体格雄壮,身手矫健)

(9) 容易 [be easy (to do);simple;likely]。如:这个问题好回答;这事好办;好吃的果儿(容易对付的人)

(10) 完成;完毕 [complete;finished]

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

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 龙香。——《二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工具都准备好了

(12) 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果;是,同意 [all right;OK,okay]。如:好,我十点钟不找你

(13) 便于;宜于 [be easy to;be convenient for;suitable;fitting]

缁衣之好兮。——《诗·郑风·缁衣》

(14) 又如:好合(志意相合)

词性变化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副〉

(1) 很,甚,太 [very]——表示程度,多含感叹语气。如:好大的眼睛;好深的沟;好乔(十分古怪);好杀(极言其好);好是(真是,很是)

(2) 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或久 [how]。如:等了好半天;来了好多人;过了好久;好歇(好一会儿);好几时(很长时间);好早晚(时候很晚)

(3)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效果好 [good]。如:好看;好听;好吃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助动〉

(1) 可以 [may]。如:我好进来吗?

(2) 应该 [ought to ]。如:天快要下雨了,你好走了吧

(3) 宜于;便于;以便 [so as to]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又如:想法打蛇的头,好打晕它;你作个决定,我好回他;你交代下来,我好去叫他

(5) 另见 hào  

常用词组

好办、好比、好不、好丑、好处、好歹、好歹、好端端、好多、好多、好感、好过、好汉、好汉做事好汉当、好好儿、好话、好极了、好极了、好家伙、好景不长、好久、好看、好来好去、好莱坞、好离好散、好脸、好梦难成、好梦难圆、好孬、好评、好气、好儿、好人、好人家、好日子、好生、好声好气、好事、好事多磨、好手、好受、好说、好说歹说、好说话儿、好似、好听、好玩儿、好望角、好闻、好戏、好像、好消息、好笑、好些、好心、好心好意、好样儿、好言好语、好意、好意思、好运、好在、好转、好走

基本词义

好的拼音: hào  

〈词性:动〉

(1) 喜好;喜爱 [like;be keen on;be fond of]

好憎者,心之暴也。——《淮南子·精神》

人之好我。——《诗·小雅·鹿鸣》

好治不病。——《韩非子·喻老》

敏而好学。——《论语》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唐· 柳宗元《三戒》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好表现;好善(喜爱行善);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好戏子(好奇);好玩(爱玩儿)

(3) 指常常容易发生 [be liable to]。如:好晕船;好伤风;土豆子好烂

(4) 另见 hǎo  

常用词组

好吃好喝、好吃懒做、好吹牛、好大喜功、好动、好斗、好高骛远、好古、好管闲事、好客、好奇、好奇心、好强、好色、好色之徒、好善乐施、好尚、好胜、好事、好事之徒、好为人师、好恶、好行小慧、好学、好学深思、好逸恶劳、好战

  拼音  liǎo le   注音  ㄌ一ㄠˇ ˙ㄌㄜ   
简体部首  乙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2画  
繁体部首  亅部  
五笔  BNH  仓颉  NN  郑码  Y  四角  17207  结构  单一电码  0055  区位  3343  统一码  4E86  笔顺  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了的拼音:liǎo(ㄌ一ㄠˇ)  

⒈ 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

⒉ 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⒊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

⒋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

其他字义

了的拼音:le(˙ㄌㄜ)  

⒈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⒉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

统一码

了字UNICODE编码U+4E86,10进制: 20102,UTF-32: 00004E86,UTF-8: E4 BA 86。

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finish、know clearly、oversee、settle、understand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了的拼音: le  

〈词性:助〉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used after the verb or adj. to indicate completion]。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词性变化

了的拼音: le  

〈词性:语气〉

(1) 表示肯定语气 [indicates future certainty]。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indicates the speeding up or stopping]。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indicates interj.]。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基本词义

了的拼音: liǎo  

〈词性:动〉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of hand) bend]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understand]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end]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词性变化

了的拼音: liǎo  

〈词性:形〉

(1) 聪敏,颖慧 [wise]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clear]。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light]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了的拼音: liǎo  

〈词性:副〉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没有]”、“完全[不]” [entirely]。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used after a verb as a complement with“得”or“不”to indicate possibility or finality]。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le  

常用词组

了不得、了不起、了得,了的、了断、了结、了解、了局、了了、了却、了如指掌、了悟、了账

  拼音  chuāng   注音  ㄔㄨㄤ   繁体    
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WBV  仓颉  KOSU  郑码  TOYY  四角  0011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56  区位  2015  统一码  75AE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疮(瘡)的拼音:chuāng(ㄔㄨㄤ)  

⒈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疮疤。疮口。冻疮。痔疮。

统一码

疮字UNICODE编码U+75AE,10进制: 30126,UTF-32: 000075AE,UTF-8: E7 96 AE。

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ore、tumefaction

造字法

形声:从疒、仓声

English

tumor, boil, sore, wou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疮的拼音:

chu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疒( chuáng  ),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sore;skin ulcer]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wound]。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pain]。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常用词组

疮疤、疮痕、疮痍、疮痍满目

  拼音    注音  ㄅㄚ   
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CV  仓颉  KAU  郑码  TYIA  四角  0011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02  区位  1644  统一码  75A4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フ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疤的拼音:bā(ㄅㄚ)  

⒈ 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伤疤。疮疤。疤痕。

⒉ 器物上像疤的痕迹:坛子磕了一个疤。

统一码

疤字UNICODE编码U+75A4,10进制: 30116,UTF-32: 000075A4,UTF-8: E7 96 A4。

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car

造字法

形声:从疒、巴声

English

scar, cicatrix; birthm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疤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疒( chuáng  ),巴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疮疤)

(2) 同本义 [scab;scar]。如:伤疤;疮疤

(3) 器物上像疤的痕迹 [mark;trace]。如:盆上有个疤

常用词组

疤瘌,疤拉、疤瘌眼

  拼音  wàng   注音  ㄨㄤˋ   
简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YNNU  仓颉  YVP  郑码  SHWZ  四角  00331  结构  上下电码  1808  区位  4592  统一码  5FD8  笔顺  丶一フ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忘的拼音:wàng(ㄨㄤˋ)  

⒈ 不记得,遗漏:忘记。忘却。忘怀。忘我。忘情。忘乎所以。

统一码

忘字UNICODE编码U+5FD8,10进制: 24536,UTF-32: 00005FD8,UTF-8: E5 BF 98。

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orget、neglec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心、亡声

English

forget; neglect; miss, o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忘的拼音: wàng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 同本义 [forget]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4) 玩忽,怠忽 [negllect;trifle with;idle]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遗失;灭亡 [flee;lost;perish]

乐隤心其如忘。——《文选·陆机·叹逝赋》

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书·大诰》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秦风·终南》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今日不为,明日忘贷。——《管子·乘马》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汉书·武五子传》

(6) 舍弃 [give up]。如:忘私(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尽全力);忘倦(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忘劳(不感觉劳累;不知疲倦);忘想(不关心,不去想)

(7) 无,没有 [not have]。如:忘翼(谓不飞去);忘机瓮(比喻没有机心)

常用词组

忘本、忘掉、忘恩、忘恩负义、忘乎所以、忘怀、忘机、忘记、忘年交、忘其所以、忘情、忘却、忘我、忘形、忘性

  拼音  liǎo le   注音  ㄌ一ㄠˇ ˙ㄌㄜ   
简体部首  乙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2画  
繁体部首  亅部  
五笔  BNH  仓颉  NN  郑码  Y  四角  17207  结构  单一电码  0055  区位  3343  统一码  4E86  笔顺  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了的拼音:liǎo(ㄌ一ㄠˇ)  

⒈ 明白,知道:明了。一目了然。

⒉ 完结,结束:完了。了结。

⒊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了。办得了。

⒋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了得!

其他字义

了的拼音:le(˙ㄌㄜ)  

⒈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了。

⒉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了。

统一码

了字UNICODE编码U+4E86,10进制: 20102,UTF-32: 00004E86,UTF-8: E4 BA 86。

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finish、know clearly、oversee、settle、understand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了的拼音: le  

〈词性:助〉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完成 [used after the verb or adj. to indicate completion]。如:我已经问了老王;人老了,身体差了;头发白了;这双鞋太小了

词性变化

了的拼音: le  

〈词性:语气〉

(1) 表示肯定语气 [indicates future certainty]。如:明天又是星期六了;要过新年了,人们都很高兴

(2) 表示促进或劝止 [indicates the speeding up or stopping]。如:快躲了;别吵了!闪开了!

(3) 表示感叹语气 [indicates interj.]。如:好了!别闹了!

(4) 另见 liǎo  

基本词义

了的拼音: liǎo  

〈词性:动〉

(1) (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 手弯曲 [(of hand) bend]

了,尥也。从子无臂象形。——《说文》。按,犹交也。手之挛曰了,胫之絷曰尥。

凡物二股或一股结纠紾缚不直伸者曰了戾。——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3) 又如:了尥(手腿弯曲,引申指二物纠结绞缠不直伸的样子)

(4) 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understand]

嫌人不了。——《尔雅·释丘》注

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世说新语》

(5) 如:了法(领悟法理);了得事(懂行);了利(清楚,明白);了然(明白,清楚)

(6) 结束,了结 [end]

小乔初嫁了。——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了还(了却,偿还);了局(结局;结束);了了(了结了);了劣(了账;了结);了休(终止,了结)

词性变化

了的拼音: liǎo  

〈词性:形〉

(1) 聪敏,颖慧 [wise]

小而聪了,大未必奇。——《后汉书·孔融传》

了,快也。秦曰了。——《方言二》

(2) 又如:了慧(聪明);了干(精明干练)

(3) 清楚,明晰 [clear]。如:了利(清楚;明白);了辩(对答清楚敏捷)

(4) 明亮,光亮 [light]

收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清· 纳兰性德《琵琶仙》

了的拼音: liǎo  

〈词性:副〉

(1) 完全,全然——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没有]”、“完全[不]” [entirely]。如:了无恐色;了不相涉;了不可得(到最后也得不到)

(2) 放在动词之后,与“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 [used after a verb as a complement with“得”or“不”to indicate possibility or finality]。如:办得了;你来得了来不了?

(3) 另见 le  

常用词组

了不得、了不起、了得,了的、了断、了结、了解、了局、了了、了却、了如指掌、了悟、了账

  拼音  tòng   注音  ㄊㄨㄥˋ   
部首  疒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UCEK  仓颉  KNIB  郑码  TXLD  四角  0012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027  区位  4520  统一码  75DB  笔顺  丶一ノ丶一フ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痛的拼音:tòng(ㄊㄨㄥˋ)  

⒈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痛风。痛痒(a.喻疾苦,如“痛痛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痛痛”)。

⒉ 悲伤: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

⒊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悼。痛责。痛快。痛改前非。

统一码

痛字UNICODE编码U+75DB,10进制: 30171,UTF-32: 000075DB,UTF-8: E7 97 9B。

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he、extremely、pain、sorrow

造字法

形声:从疒、甬声

English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  ),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ache;pain]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hate]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deeply regret;take pity on]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damage]。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love dearly;have tender affection for]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do one’s utmost;try one’s best]。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词性变化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形〉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painful;sad]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grieved;sorrowful]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with intense sorrow;most sorrowfully]。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very happy;delighted]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harsh;bitter;sever]。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痛的拼音: tòng  

〈词性:副〉

(1) 极;甚;尽情 [extremely;deeply;bitterly]。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thoroughly]。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deeply]。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常用词组

痛不可忍、痛不欲生、痛彻心腑、痛陈、痛斥、痛楚、痛处、痛打、痛悼、痛定思痛、痛风、痛改前非、痛感、痛恨、痛击、痛歼、痛经、痛疚、痛哭、痛哭流涕、痛苦、痛快、痛快淋漓、痛骂、痛殴、痛切、痛入骨髓、痛诉、痛痛快快、痛恶、痛惜、痛心、痛痒、痛痒相关、痛饮、痛责

好了疮疤忘了痛: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