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的意思

zhùgěngzàiqián,zhùzàihòu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拼音zhù gěng zài qián,zhù yē zài hòu

注音ㄓㄨˋ ㄍㄥˇ ㄗㄞˋ ㄑ一ㄢˊ,ㄓㄨˋ 一ㄝ ㄗㄞˋ ㄏㄡˋ

解释祝:祝祷;哽、噎:食物塞住喉咙。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三老、五更进餐时,派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然而养三老于太学,亲执酱而傀,执爵而酳,祝噎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祝哽在前,祝噎在后是中性词。

近义祝咽祝哽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YKQ  仓颉  IFRHU  郑码  WSJR  四角  36212  结构  左右电码  4376  区位  5503  统一码  795D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祝的拼音:zhù(ㄓㄨˋ)  

⒈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祝福。祝寿。祝捷。祝辞。馨香祷祝。

⒉ 古代指男巫。

⒊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祝融。庙祝。

⒋ 断:祝发(  )(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⒌ 姓。

⒍ 古同“注”,敷涂。

统一码

祝字UNICODE编码U+795D,10进制: 31069,UTF-32: 0000795D,UTF-8: E7 A5 9D。

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press good wishes、wish

造字法

会意:像人跪着向神祈祷

English

pray for happiness or blessing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祝的拼音: zhòu  

〈词性:动〉

(1) 通“咒”。诅咒 [curse]

否则厥口诅祝。——《书·无逸》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民或祝诅上。——《史记·孝文纪》

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 《论衡》

(2) 又如:祝诅(祝告鬼神,使加祸别人)

(3) 另见 zhù  

基本词义

祝的拼音: zhù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2) 同本义 [wizard]

祝,祭主赞词者。——《说文》

兑为口为巫。——《易》。按,祝所以悦神也。

祝将命也。——《礼记·郊特牲》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礼记·礼运》

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周礼·夏官》注

逸祝册。——《书·洛诰》

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

(3) 又如:祝人(古代掌祭祀的 );巫祝(巫婆师公);祝伯(掌宗庙祭祀之官);祝宗(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祝官(古代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之官);祝嘏(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4) 祭神的祈祷词 [prayers]

皇帝、皇后诣天神、地祗位,致奠;阖门读使读祝讫,复位坐。——《辽史》

(5) 又如:祝赞(祝辞,祷告鬼神之文);祝文(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祝规(祝词中劝勉的话)

(6) 祝贺 [congratulation]

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

词性变化

祝的拼音: zhù  

〈词性:动〉

(1) 祷告,向鬼神求福 [pray]

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齐策二》

尸祝齐戒。——《淮南子·说山》

祭祀必祝。——《战国策·赵策》

望空代祝。——《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祝罢(祝祷完毕);祝献师(祈祷祭祀鬼神的巫师);祝白(祷告);祝告(祷告于神灵);祝庇(祝告神灵);祝祓(求告神录降福除灾);祝神(祝祷于神灵)

(3) 向人祝颂 [express good wishes;wish]

王为群臣祝。——《吕氏春秋·乐成》

纯老生日,大家公祝。——《孽海花》

(4) 又如:祝冥寿(为死者祝寿);祝全队成功;祝他晚安;祝典(庆祝的典礼);祝望(祝愿和盼望);祝报(为人祝福,以报恩德);祝意(祝贺的心意);祝庆(庆祝,庆贺)

(5) 断;断绝 [cut off]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列子》

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6) 又如:祝发(剃去头发为僧尼)

(7) 另见 zhòu  

常用词组

祝词、祝祷、祝福、祝贺、祝捷、祝酒、祝寿、祝颂、祝愿

  拼音  gěng   注音  ㄍㄥˇ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KGJQ  五笔98  KGJR  仓颉  RMLK  郑码  JAKO  四角  61046  结构  左右电码  0775  区位  6376  统一码  54FD  笔顺  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哽的拼音:gěng(ㄍㄥˇ)  

⒈ 声气阻塞:哽咽(yàn ㄧㄢˋ  )。哽结。哽塞(yàn ㄧㄢˋ  )。

⒉ 食物阻塞在喉不能下咽:哽阻。哽噎。

统一码

哽字UNICODE编码U+54FD,10进制: 21757,UTF-32: 000054FD,UTF-8: E5 93 BD。

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哽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口、更声

English

choke (with grie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哽的拼音: gěng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更声。本义:言语受阻,不能畅通)

(2) 同本义 [(of throat) block up or choke(usu. with emotion)]

哽,语为舌所介也。——《说文》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汉书·礼乐志》

闻之哽咽。——《后汉书·袁绍刘表传下》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最后一课》

(3) 又如:哽哽(悲痛气塞的样子);哽结(心胸悲伤郁结);哽恧(悲伤惭愧)

食之鲠人不可出。——《礼记·内则》

(4) 通“鲠”。噎住,食物不能下咽 [choke with food]

食之鯁人,不可出。——《礼记·内则》

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拘朴子·任能》

(5) 阻塞 [choke]

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庄子·外物》

常用词组

哽塞、哽噎、哽咽

  拼音  zài   注音  ㄗㄞ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HFD  仓颉  KLG  郑码  GDIB  四角  4021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961  区位  5258  统一码  5728  笔顺  一ノ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在的拼音:zài(ㄗㄞˋ)  

⒈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⒉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⒊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

⒋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种地。

⒌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

⒍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统一码

在字UNICODE编码U+5728,10进制: 22312,UTF-32: 00005728,UTF-8: E5 9C A8。

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depend on、exist、at、in

相关字词

正在

造字法

形声:从土、才声

English

be at, in, on; consist in, re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be living;exist]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

(3)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

(4) 居于,处于 [be at;be on]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公在乾侯。——《春秋·昭公三十年》

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平原不在。——《世说新语·自新》

人在室中。——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其在一室。

(5) 又如:文件在桌上;在侍(儿女在父母身旁);在室(女子未婚);在丧(居丧)

(6) 在于;决定于 [depend on;rest with;be in]

山不在高。——唐·刘禹锡《陋室铭》

水不在深。

不在他人。——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全在我少年。

(7) 又如:贵在坚持;这事在你自己;要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在道(在于正道)

(8) 留在[某团体],属于[某团体][be a member of an organization;join or belong an organization]。如:在党不在党?在籍(在官籍上注名);在官(在职为官);在服(在职,居官);在事(居官任事);在栋(官居高位);在势(当权)

(9) 省视;观察 [inspect]

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

(10) 存问,问候 [greet]

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到 [arrive]

把橹一摇,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水浒传》

词性变化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介〉

(1) 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in;on;at]

宜在今日。——《资治通鉴》

便在前发。

在药则未为良时。(在药就药材来说。)——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在研究所工作;在梦中;在夜里;在某种情况下;在斯(在这里);在道(正在途中);在里(在军中;在里);在假(在假期中);在官言官(官: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引申为地方。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在堂(在屋里)

(3) 从 [from]

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水浒传》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副〉

(1) 才;正在 [just;be in]?

(2) 又如:在建造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助〉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表示一定的语气

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

(3) 相当于“着”

料想双亲像,他每留在。——《琵琶记》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名〉

(1) 地方;处 [place]

吾犹不能之(到)在。——王充《论衡》

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

(2) 姓

常用词组

在案、在帮、在编、在场、在朝、在党、在乎、在即、在家、在教、在劫难逃、在理、在理会、在内、在前、在世、在数、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难免、在逃、在天之灵、在途、在外、在望、在位、在握、在下、在写、在心、在学、在押、在野、在野党、在业、在一起、在意、在于、在在、在职、在座

  拼音  qián   注音  ㄑ一ㄢˊ   
简体部首  刂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刀部  
五笔  UEJJ  仓颉  TBLN  郑码  UAQK  四角  80221  结构  上下电码  0467  区位  3916  统一码  524D  笔顺  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前的拼音:qián(ㄑ一ㄢˊ)  

⒈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⒉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

⒊ 顺序在先的:前五名。

⒋ 向前行进:勇往直前。

统一码

前字UNICODE编码U+524D,10进制: 21069,UTF-32: 0000524D,UTF-8: E5 89 8D。

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偂歬

汉英互译

former、forward、front、preceding、restra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in front, forward; preced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动〉

(1) (本义:前进)

(2) 同本义 [go forward;go ahead]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 秦王无意偿 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3)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4) 引导 [guide;lead]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 謵朋前马。——《庄子·徐无鬼》

(5) 又如:前王(古代举行仪式时在前面引导帝王);前马(在马前引导或护卫)

(6) 进见 [call on (sb.holding high office)]

允乞更一见,然后为诏。诏引前。——《魏书》

(7) 通“翦”。剪裁 [cut;trim]

无前则徵多,徵多故富。——《韩非子·八经》

词性变化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名〉

(1) 前面,与“后”相对;正面 [ahead;forward;front]

在前上处。——《诗·邶风·简兮》

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周书·克殷》

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

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恐前后受敌。

(2) 又如:前队(前锋);前途(前面;前边);前件(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前行(前锋);前和(枪的前额);前轨(犹前辙);前军(先头部队)

(3) 与“后”相对,时间在先 [ago;before;former]

我未之前闻也。——《礼记·檀弓》。注:“犹故也。”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赞》

前知其如此。——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前人之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前倨后恭(先傲慢,后谦恭);前光(先人的光辉);前番(前一次;上一次);前埭(上次);前限(前次的限期);前半三世(前半生);前家(前妻);前家儿(前妻之子);前星(指太子);前行(旧时美称吏员);前绪(前人的功业)

(5) 预先;事前 [in advance;beforehand]

可以前知。——《礼记·中庸》。注:“亦先也。”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答司马谏议书》

(6) 又如:日前;生前;午前;前知(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前算(事前筹划);前虑(事前的谋虑);前觉(犹先觉)

(7) 目前 [present]

事效见前。——《汉书·严助传》。注:“前,目前也。”

(8) 通“箭”。箭竹 [China-cane]

有竹前檀柘之壤。——《管子·山国轨》

前的拼音: qián  

〈词性:形〉

(1) 从前的 [former;previous]。如:前部长;前主任

(2) 未来的 [future]。如:前景;前程;前途

常用词组

前摆、前半晌、前半天、前半夜、前辈、前臂、前不久、前部、前舱、前车之鉴、前尘、前程、前程万里、前仇、前此、前导、前导、前灯、前敌、前定、前额、前伐、前帆、前方、前锋、前夫、前俯后合、前赴后继、前功尽弃、前汉、前后、前呼后拥、前肩、前脚、前脚、前脚后脚、前襟、前进、前景、前科、前例、前烈、前路、前茅、前门、前面、前年、前排、前仆后继、前妻、前期、前前后后、前清、前情、前驱、前儿,前儿个、前人、前任、前日、前哨、前哨战、前身、前生、前世、前事、前所未闻、前所未有、前所未知、前台、前提、前体、前天、前厅、前庭、前头、前途、前途渺茫、前途未卜、前往、前桅、前卫、前夕、前嫌、前线、前胸、前言、前沿、前仰后合、前夜、前一阵子、前因、前因后果、前院、前月、前站、前兆、前者、前肢、前置、前置词、前缀、前奏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YKQ  仓颉  IFRHU  郑码  WSJR  四角  36212  结构  左右电码  4376  区位  5503  统一码  795D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祝的拼音:zhù(ㄓㄨˋ)  

⒈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祝福。祝寿。祝捷。祝辞。馨香祷祝。

⒉ 古代指男巫。

⒊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祝融。庙祝。

⒋ 断:祝发(  )(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⒌ 姓。

⒍ 古同“注”,敷涂。

统一码

祝字UNICODE编码U+795D,10进制: 31069,UTF-32: 0000795D,UTF-8: E7 A5 9D。

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press good wishes、wish

造字法

会意:像人跪着向神祈祷

English

pray for happiness or blessing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祝的拼音: zhòu  

〈词性:动〉

(1) 通“咒”。诅咒 [curse]

否则厥口诅祝。——《书·无逸》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民或祝诅上。——《史记·孝文纪》

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 《论衡》

(2) 又如:祝诅(祝告鬼神,使加祸别人)

(3) 另见 zhù  

基本词义

祝的拼音: zhù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2) 同本义 [wizard]

祝,祭主赞词者。——《说文》

兑为口为巫。——《易》。按,祝所以悦神也。

祝将命也。——《礼记·郊特牲》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礼记·礼运》

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周礼·夏官》注

逸祝册。——《书·洛诰》

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

(3) 又如:祝人(古代掌祭祀的 );巫祝(巫婆师公);祝伯(掌宗庙祭祀之官);祝宗(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祝官(古代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之官);祝嘏(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4) 祭神的祈祷词 [prayers]

皇帝、皇后诣天神、地祗位,致奠;阖门读使读祝讫,复位坐。——《辽史》

(5) 又如:祝赞(祝辞,祷告鬼神之文);祝文(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祝规(祝词中劝勉的话)

(6) 祝贺 [congratulation]

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

词性变化

祝的拼音: zhù  

〈词性:动〉

(1) 祷告,向鬼神求福 [pray]

为仪千秋之祝。——《战国策·齐策二》

尸祝齐戒。——《淮南子·说山》

祭祀必祝。——《战国策·赵策》

望空代祝。——《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祝罢(祝祷完毕);祝献师(祈祷祭祀鬼神的巫师);祝白(祷告);祝告(祷告于神灵);祝庇(祝告神灵);祝祓(求告神录降福除灾);祝神(祝祷于神灵)

(3) 向人祝颂 [express good wishes;wish]

王为群臣祝。——《吕氏春秋·乐成》

纯老生日,大家公祝。——《孽海花》

(4) 又如:祝冥寿(为死者祝寿);祝全队成功;祝他晚安;祝典(庆祝的典礼);祝望(祝愿和盼望);祝报(为人祝福,以报恩德);祝意(祝贺的心意);祝庆(庆祝,庆贺)

(5) 断;断绝 [cut off]

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列子》

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6) 又如:祝发(剃去头发为僧尼)

(7) 另见 zhòu  

常用词组

祝词、祝祷、祝福、祝贺、祝捷、祝酒、祝寿、祝颂、祝愿

  拼音    注音  一ㄝ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KFPU  仓颉  RGBT  郑码  JBJU  四角  64018  结构  左右电码  0888  区位  5013  统一码  564E  笔顺  丨フ一一丨一丶フ一丨フ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噎的拼音:yē(一ㄝ)  

⒈ 食物塞住了嗓子:因噎废食。噎着了。

⒉ 因为迎风而呼吸因难:这风真噎人。

⒊ 说话顶撞人,使人无话可答:他说话能把人噎死。

统一码

噎字UNICODE编码U+564E,10进制: 22094,UTF-32: 0000564E,UTF-8: E5 99 8E。

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噎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嗄䭇咽

汉英互译

choke

造字法

形声:从口、壹声

English

choke; hicc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噎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壹(   )声。本义:食物堵住喉咙)

(2) 同本义 [choke]

噎,饭窒也。——《说文》

塞喉曰噎。——《通俗文》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诗·王风·黍离》

(3) 又如:噎塞(消化系统通道受阻);噎呕(喉塞作呕)

(4) 阻塞,蔽塞 [block up]。如:噎气(因气逆而呼吸困难)

(5) 使某人放弃做某事 [choke sb. off]。如:噎人(出言顶撞,使人受窘或生气而无法继续说话)

(6) 哽咽 [choke with sobs]

[张氏]梦神人以宿生事责之曰:“明当死雷斧下”。觉而大恐,流泪悲噎。—— 宋· 洪迈《夷坚甲志》

(7) 又如:噎噎咽咽(断断续续的哽咽声)

(8) 郁闷;压抑 [be depressed]。如:噎猺(气结难言);噎喑(沉默,忍气吞声)

  拼音  zài   注音  ㄗㄞ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DHFD  仓颉  KLG  郑码  GDIB  四角  4021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961  区位  5258  统一码  5728  笔顺  一ノ丨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在的拼音:zài(ㄗㄞˋ)  

⒈ 存,居:存在。健在。青春长在。

⒉ 存留于某地点:在家。在职。在位。

⒊ 关于某方面,指出着重点:在于(a.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或指出事物以什么为内容;b.决定于)。在乎。事在人为。

⒋ 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种地。

⒌ 介词,表示事情的时间、地点、情形、范围等:在逃。在望。在握。在理。在朝(cháo   )。在野。在世。

⒍ 和“所”连用,表示强调:在所不辞。无所不在。

统一码

在字UNICODE编码U+5728,10进制: 22312,UTF-32: 00005728,UTF-8: E5 9C A8。

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depend on、exist、at、in

相关字词

正在

造字法

形声:从土、才声

English

be at, in, on; consist in, re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be living;exist]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大戴礼·曾子立事》

(3) 又如:在生日(在世时);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在世之日);在堂(母亲健在);父母健在

(4) 居于,处于 [be at;be on]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

公在乾侯。——《春秋·昭公三十年》

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平原不在。——《世说新语·自新》

人在室中。——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其在一室。

(5) 又如:文件在桌上;在侍(儿女在父母身旁);在室(女子未婚);在丧(居丧)

(6) 在于;决定于 [depend on;rest with;be in]

山不在高。——唐·刘禹锡《陋室铭》

水不在深。

不在他人。——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全在我少年。

(7) 又如:贵在坚持;这事在你自己;要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在道(在于正道)

(8) 留在[某团体],属于[某团体][be a member of an organization;join or belong an organization]。如:在党不在党?在籍(在官籍上注名);在官(在职为官);在服(在职,居官);在事(居官任事);在栋(官居高位);在势(当权)

(9) 省视;观察 [inspect]

存往者,在来者。——《大戴礼记》

(10) 存问,问候 [greet]

寡人淹恤在外,二三子皆使寡人朝夕闻卫国之言,吾子独不在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到 [arrive]

把橹一摇,那小船早荡在江心里去。——《水浒传》

词性变化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介〉

(1) 表示动作、情状所涉及的处所、时间、范围等 [in;on;at]

宜在今日。——《资治通鉴》

便在前发。

在药则未为良时。(在药就药材来说。)——宋·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在研究所工作;在梦中;在夜里;在某种情况下;在斯(在这里);在道(正在途中);在里(在军中;在里);在假(在假期中);在官言官(官:古地存放档案的机构。引申为地方。在什么地方处在什么地位说什么话);在堂(在屋里)

(3) 从 [from]

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诈奸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水浒传》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副〉

(1) 才;正在 [just;be in]?

(2) 又如:在建造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助〉

(1)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相当于“得”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 表示一定的语气

烦君惜此根株在,乞与伶伦学凤凰。——王安石《华严院此君亭》

(3) 相当于“着”

料想双亲像,他每留在。——《琵琶记》

在的拼音: zài  

〈词性:名〉

(1) 地方;处 [place]

吾犹不能之(到)在。——王充《论衡》

无日不营,无在不卫。——《辽史·营卫志上》

(2) 姓

常用词组

在案、在帮、在编、在场、在朝、在党、在乎、在即、在家、在教、在劫难逃、在理、在理会、在内、在前、在世、在数、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难免、在逃、在天之灵、在途、在外、在望、在位、在握、在下、在写、在心、在学、在押、在野、在野党、在业、在一起、在意、在于、在在、在职、在座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