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的意思

mèishí,kěbēnquán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拼音nù ní mèi shí,kě jì bēn quán

注音ㄋㄨˋ ㄋ一ˊ ㄇㄟˋ ㄕˊ,ㄎㄜˇ ㄐ一ˋ ㄅㄣ ㄑㄨㄢˊ

解释猊:狻猊,即狮子;抉:踢开;骥:骏马。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出处《唐书·徐浩传》:“尝书四十三幅屏,八体皆备,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用法作定语、分句;形容书法。

感情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是中性词。

繁体怒猊抉石,渴驥奔泉

近义渴骥怒猊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ㄋㄨˋ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VCNU  仓颉  VEP  郑码  ZMXW  四角  47334  结构  上下电码  1829  区位  3713  统一码  6012  笔顺  フノ一フ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怒的拼音:nù(ㄋㄨˋ)  

⒈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⒉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⒋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统一码

怒字UNICODE编码U+6012,10进制: 24594,UTF-32: 00006012,UTF-8: E6 80 92。

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ger、fury、rag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心、奴声

English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anger;fury;rage]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blame]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do all one can]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irritate]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surpass]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词性变化

怒的拼音:   

〈词性:形〉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in profusion;burst]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roaring]。如:怒号;怒涛

怒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孥”。妻子儿女[wife and children]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tail]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常用词组

怒不可遏、怒潮、怒叱、怒斥、怒冲冲、怒发冲冠、怒放、怒号、怒喝、怒吼、怒火、怒江、怒骂、怒目、怒目切齿、怒气、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容、怒容满面、怒色、怒视、怒涛、怒形于色

  拼音    注音  ㄋ一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86  QTVQ  五笔98  QTEQ  仓颉  KHHXU  郑码  QMNR  四角  47212  结构  左右电码  3722  区位  6605  统一码  730A  笔顺  ノフノノ丨一フ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猊的拼音:ní(ㄋ一ˊ)  

⒈ 〔狻猊〕见“狻”。

统一码

猊字UNICODE编码U+730A,10进制: 29450,UTF-32: 0000730A,UTF-8: E7 8C 8A。

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猊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貎麑

English

lion; wild beast; wild hor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猊的拼音:   

〈词性:名〉

(1) 也称“狻猊”,即狮子 [lion]

微风不动金猊香。——陆游《大风登城》

(2) 又如:猊座(佛教语。即狮子座);猊糖(制成狮形的糖);猊炉(雕成狮形的香炉)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NWY  仓颉  QDK  郑码  DXGD  四角  55080  结构  左右电码  2115  区位  3081  统一码  6289  笔顺  一丨一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抉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剔出:抉择(挑选)。抉摘(a.抉择;如“抉抉真伪”;b.揭发指摘,如“抉抉弊端”)。抉剔。

统一码

抉字UNICODE编码U+6289,10进制: 25225,UTF-32: 00006289,UTF-8: E6 8A 89。

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hoose, select; gouge, pluck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抉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夬( guài  )声。本义:挑出,挖出)

(2) 同本义 [pickle out;gouge out]

抉,挑也。——《说文》

抉人之口。——《荀子》

抉吾眼。——《史记·伍胥传》

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战国策·韩策二》

(3) 又如:抉目(挖出眼睛);抉眼(挖出眼珠);抉耳(挖清耳朵);抉发(发掘);抉微(谓发掘事物的隐微)

(4) 挑开;撬开 [pry]

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左传·襄公十年》。注:“撅也。”

(5) 又如:抉关(撬开城门或关口的大门);抉拾(古代射箭用具。抉,即扳指,戴于右指上,用以钩弦。拾,即皮护臂)

(6) 挑剔;揭发 [nitpick;expose]。如:抉撾(挑剔;揭发);抉破(揭破,戳破);抉露(揭露)

(7) 掰,用手指使分开 [break off with the fingers and thumb]

那半个一人抉一块儿,分着吃了。——《新儿女英雄传》

(8) 挑选;选取 [choose]

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9) 又如:抉剔(摘取剔出);抉撾(抉择;择取);抉摘(选取,揭发);抉搜(搜求挑取);抉挑(挑动)

词性变化

抉的拼音: jué  

〈词性:名〉

扳指 [thimble]。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

百夫抉拾。——《国语·吴语》

矰弋抉拾。——《周礼·缮人》

常用词组

抉剔、抉择、抉摘

  拼音  shí dàn   注音  ㄕˊ ㄉㄢ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DGTG  仓颉  MR  郑码  GA  四角  1060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258  区位  4215  统一码  77F3  笔顺  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石的拼音:shí(ㄕˊ)  

⒈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⒉ 指石刻:金石。

⒊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⒋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⒌ 姓。

其他字义

石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统一码

石字UNICODE编码U+77F3,10进制: 30707,UTF-32: 000077F3,UTF-8: E7 9F B3。

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䂖䄷鉐

汉英互译

rock、stone、lapis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石的拼音: dàn  

〈词性:量〉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dan ,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词性: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基本词义

石的拼音: shí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stone]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stone inscription]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mineral element in medicine]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Chime stone]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stone needle]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calculus]。如:胆石;排石

(11) 姓

词性变化

石的拼音: shí  

〈词性:形〉

(1) 硬;坚固 [solid]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great]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常用词组

石版、石碑、石笔、石壁、石沉大海、石城汤池、石担、石雕、石碓、石墩、石方、石坊、石舫、石膏、石弓、石工、石鼓、石鼓文、石棺、石磙、石灰石、石灰水、石灰岩、石火、石家庄、石匠、石刻、石窟、石块、石蜡、石料、石林、石流、石笼、石锚、石棉、石棉瓦、石墨、石女、石破天惊、石青、石笋、石头、石投大海、石罅、石盐、石印、石英、石英钟、石油、石子儿、石作

  拼音    注音  ㄎㄜˇ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JQN  仓颉  EAPV  郑码  VKRY  四角  36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265  区位  3142  统一码  6E34  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渴的拼音:kě(ㄎㄜˇ)  

⒈ 口干想喝水:口渴。解渴。

⒉ 喻迫切地:渴望。渴盼。渴慕。渴求。

统一码

渴字UNICODE编码U+6E34,10进制: 28212,UTF-32: 00006E34,UTF-8: E6 B8 B4。

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愒㵣渇

汉英互译

thirsty、yearningly

造字法

形声:从氵、曷声

English

thirsty, parched; yearn, p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渴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2) 口渴 [thirsty]

渴,饥渴。——《广韵》

苟无饥渴。——《诗·王风·言子于役》

载饥载渴。——《诗·小雅·采薇》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3) 又如: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4) 比喻迫切 [earnestly]

饥渴而顿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除烦渴之疾。——明· 刘基《苦斋记》

(5) 又如:渴仰(非常仰慕);渴懑(非常抑郁);渴见(急望见到);渴贤(迫切地慕求贤才)

常用词组

渴待、渴念、渴盼、渴求、渴睡、渴望

  拼音  bēn bèn   注音  ㄅㄣ ㄅㄣˋ   
简体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DFAJ  仓颉  KJT  郑码  GDEE  四角  40444  结构  上下电码  1149  区位  1728  统一码  5954  笔顺  一ノ丶一丨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奔的拼音:bēn(ㄅㄣ)  

⒈ 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其他字义

奔的拼音:bèn(ㄅㄣˋ)  

⒈ 直往,趋向:投奔。奔东走。他都奔六十了(将近六十岁)。

⒉ 为某种目的而尽力去做:奔命。

统一码

奔字UNICODE编码U+5954,10进制: 22868,UTF-32: 00005954,UTF-8: E5 A5 94。

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倴渀犇逩

汉英互译

run、rush、flee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卉

English

run fast, flee; rush about; ru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本义:快跑)

(2) 同本义 [run quickly]

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释宫》

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注:“犹赴趣也。”

弗迓克奔。——《书·牧誓》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东奔西跑;奔冲(奔驰,猛冲);奔走呼号(一面奔跑,一面叫喊);奔马;奔驹;奔丧(父母丧,儿女由外地赶回安葬守丧)

(4) 逃跑,逃亡 [flee]

大奔曰败。——《左传·庄公十一年》

得间奔真州。——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奔沮(逃亡);奔迸(逃散);奔溃(败逃)

(6) 私奔,中国古代女子没有通过正当礼节而私去与男子结合 [marry without the preliminary formalities]

奔者为妾。——《内记·内则》

奔者不禁。——《周礼·媒氏》

文君夜亡奔 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 又如:奔女(私奔之女)

词性变化

奔的拼音: bēn  

〈词性:形〉

(1) 急速 [rapid]

(2) 又如:奔流(流得很急);奔湍(急速的水流);奔泻

(3) 另见 bèn  

常用词组

奔命、奔头儿

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