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苍黄翻复的意思

cānghuángfān

苍黄翻复



拼音cāng huáng fān fù

注音ㄘㄤ ㄏㄨㄤˊ ㄈㄢ ㄈㄨˋ

解释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繁体蒼黃翻覆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cāng   注音  ㄘㄤ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AWBB  仓颉  TOSU  郑码  EOYY  四角  44712  结构  上下电码  5547  区位  1852  统一码  82CD  笔顺  一丨丨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苍(蒼)的拼音:cāng(ㄘㄤ)  

⒈ 深青色,深绿色:苍翠。苍松。苍天。苍穹(苍天)。苍龙。

⒉ 灰白色:苍白。苍苍(a.灰白;b.苍茫)。苍老。苍劲(苍老挺拔,多指树木形态或书画笔力)。

⒊ 姓。

统一码

苍字UNICODE编码U+82CD,10进制: 33485,UTF-32: 000082CD,UTF-8: E8 8B 8D。

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rk green、grey

造字法

形声:从艹、仓声

English

blue; gre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苍的拼音:

cā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艸,仓声。本义:草色)

(2) 同本义,引申为青黑色 [green]

苍,草色也。——《说文》

苍,青也。——《广雅》

在色为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注:“谓薄青色。”

彼苍者天。——《诗·秦风·黄鸟》

春为苍天。——《尔雅·释天》

东方曰苍天。——《吕氏春秋·有始》

驾苍龙。——《礼记·月令孟春》。注:“苍亦青也。”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

(3) 又如:苍山(青山);苍苔(青苔);苍头(旧指仆人。汉时奴仆皆以深青色巾包头,故名;又指老年人)

(4) 灰白色 [ashy;grey]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苍髯;苍浪(花白);苍华(形容头发灰白)

(6) 苍老 [old;aged]。如:苍颜(苍老的容颜)

词性变化

苍的拼音:

cāng  

〈词性:名〉

(1) 百姓 [common people]。如:苍生(指百姓,众生);苍黔(百姓)

(2) 姓

常用词组

苍白、苍苍、苍翠、苍黄、苍黄、苍劲、苍老、苍凉、苍龙、苍鹭、苍茫、苍莽、苍穹、苍生涂炭、苍天、苍鹰、苍蝇、苍郁

  拼音  huáng   注音  ㄏㄨㄤˊ   繁体    
部首  黄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AMWU  仓颉  TLWC  郑码  EAKO  四角  44806  结构  上中下电码  7806  区位  2738  统一码  9EC4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黄的拼音:huáng(ㄏㄨㄤˊ)  

⒈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⒉ 特指中国黄河:黄灾。治黄。黄泛区。

⒊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⒋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黄了。

⒌ 姓。

统一码

黄字UNICODE编码U+9EC4,10进制: 40644,UTF-32: 00009EC4,UTF-8: E9 BB 84。

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imary colors

造字法

象形:像蝗虫形

English

yellow;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形〉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yellow;sallow]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騐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 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黄色车盖)

(4) 枯黄 [withered and yellow]。如:黄落(指草木的枯黄凋零);枯黄(凋零的草木);黄芦(枯草的芦苇);黄芜(枯草);黄落(草木枯萎凋零);黄萎(枯黄衰萎);黄桑(叶子发黄的桑树)

(5) 美好 [fine]。如:黄黄(形容美好);黄茂(丰美的谷物)

词性变化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动〉

(1) 垮掉,坏了事 [fall through]

薛蟠听了这话,又怕闹黄了 宝蟾之事,忙又赶来骂 秋菱。——《红楼梦》

(2) 成熟 [ripen]。如:黄陇(庄稼成熟后的田垄);黄稼(成熟的稻麦)

黄的拼音: huáng  

〈词性:名〉

(1) 黄赤色的马 [yellow horse]

有骄有皇,有骊有黄。——《诗·鲁颂·駉》

路车乘黄。——《诗·秦风·渭阳》

(2) 金印 [golden seal]

怀银黄,垂三组。——《汉书·酷吏传·杨仆》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 [yellow dye]。如:酸性黄;碱性黄;直接黄

(4) 黄河的简称 [Yellow River]。如: 治黄;黄泛区

(5) 黄帝的略称 [Huangdi,the Yellow Emperor]。如:黄老(“黄帝”与“老子”的合称);黄炎(“黄帝”与“炎帝”的合称);黄唐(指“黄帝”和“唐尧”);黄神(指“黄帝”)

(6) 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 [porn;pornography]。如:扫黄

(7) 古国名 [Huang state],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8) 指酒 [wine]。如:黄公(卖酒之家);黄流(指美酒);黄封(泛指美酒);黄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

(9) 指幼儿 [infant]。如:黄口孺子(年幼无知的孩子);黄口(指幼儿);黄吻(同黄口);黄颔(即黄口。指幼儿)

(10) 指老人 [old man]。如:黄者(指老人);黄耄(指老人);黄发(指老人);黄眉(黄色的眉毛,指老人)

(11) 粪便 [excrement and urine]

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灵枢经》

(12) 牛黄 [bezoar]

牛有黄在胆。——宋· 苏轼《格物粗谈》

(13) 黄犬 [yellow hound]

左牵黄,右擎苍。——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4) 热病 [fever]

古父老言五十年前,多患热黄。——唐· 李肇《唐国史补》

(15) 烟叶 [tobacco leaf;leaf tobacco]

茶黄互市,为制夷之要。——清· 魏源《默觚下》

常用词组

黄埃、黄巴巴、黄包车、黄骠马、黄表纸、黄檗、黄灿灿、黄巢起义、黄疸、黄道、黄道吉日、黄澄澄、黄帝内经、黄豆、黄杜、黄发、黄蜂、黄盖、黄瓜、黄冠、黄海、黄河、黄鹤、黄鹤楼、黄花、黄花鱼、黄化、黄昏、黄巾起义、黄金、黄金储备、黄金分割、黄经、黄酒、黄口小儿、黄历、黄连、黄粱美梦、黄粱梦、黄陵、黄芦、黄马褂、黄毛丫头、黄梅、黄梅时节、黄梅戏、黄梅雨、黄门驸马、黄米、黄牛、黄牛、黄牌、黄牌警告、黄袍加身、黄皮、黄埔港、黄埔军官学校、黄芩、黄泉、黄色、黄山、黄鳝、黄熟、黄鼠、黄鼠狼、黄铜、黄土、黄土高原、黄癣、黄牙、黄衣使者、黄油、黄鼬、黄雨、黄晕、黄账、黄种人

  拼音  fān   注音  ㄈㄢ   
部首  羽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TOLN  仓颉  HWSMM  郑码  PFYY  四角  27620  结构  左右电码  5064  区位  2313  统一码  7FFB  笔顺  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フ丶一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翻的拼音:fān(ㄈㄢ)  

⒈ 歪倒(dǎo   ),反转,变动位置,改变:推翻。翻车。翻卷。翻滚。翻腾。翻工。翻阅。翻身。翻地。翻修。翻建。翻改。翻脸。人仰马翻。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气势非常壮大)。翻云覆雨(喻反覆无常或玩弄手段)。

⒉ 数量成倍的增加:翻番。

⒊ 越过:翻越。

⒋ 飞。

统一码

翻字UNICODE编码U+7FFB,10进制: 32763,UTF-32: 00007FFB,UTF-8: E7 BF BB。

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繙飜

汉英互译

cross、search、translate、turn over

造字法

形声:从羽、番声

English

flip over, upset, capsiz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翻的拼音:

(1) 飜、繙 fān  

〈词性:动〉

(2)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3) 同本义 [fly]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4)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5) 翻转;翻腾 [turn over;toss]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6)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7)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change]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8)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翻手(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9) 推翻;改变 [reverse]。如:翻变(翻悔,变卦);翻异(事后改变主意);翻样(变换花样);翻盘(推翻承诺)

(10) 翻过;越过 [cross over]。如:翻墙(翻过墙壁)

(11) 回返 [return]。如:翻回(回返)

(12) 翻阅,披览 [browse;look over]。如:翻披(翻阅,披览);翻撷(翻检)

(13) 翻译 [translate]。如:翻经(翻译佛经);翻绎(犹推演)

(14) 反复研讨 [study]。如:翻空(形容作文构思时奇想联翩);翻思(反复思考)

(15) 谱写;改编;移植 [write;adapt;rearrange]。如:翻梓(翻刻;翻印);翻謄(改作;抄写誊录);翻意(变换文意)

(16) 演唱;演奏 [play]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宋· 辛弃疾《破阵子》

(17) 又如:翻出(演奏)

(18) 数量成倍增加 [multiply]。如:翻一番(增加一倍)

(19) 翻脸 [fall out;suddenly turn hostile]。如:翻面皮(翻脸);翻腔(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翻口(改口,变卦)

词性变化

翻的拼音: fān  

〈词性:副〉

(1) 表示转折,相当于“反而”、“却” [on the contrary]

秦人半作 燕地囚,胡马翻衔 洛阳草。—— 唐· 李白《猛虎行》

(2) 又如:翻调(反正)

常用词组

翻案、翻把、翻版、翻本、翻查、翻肠倒肚、翻车、翻船、翻唇弄舌、翻地、翻动、翻斗、翻番、翻飞、翻风滚雨、翻覆、翻复无常、翻改、翻个儿、翻跟斗、翻耕、翻供、翻滚、翻过儿、翻悔、翻检、翻江倒海、翻搅、翻旧账、翻卷、翻来覆去、翻老账、翻脸、翻脸不认人、翻录、翻弄、翻然、翻然悔悟、翻晒、翻山越岭、翻身、翻身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翻腾、翻天覆地、翻箱倒柜、翻箱倒笼、翻新、翻修、翻秧子、翻译、翻译、翻印、翻涌、翻越、翻阅、翻云覆雨、翻造、翻转、翻嘴、翻作

  拼音    注音  ㄈㄨˋ   繁体  復、複、覆  
部首  夂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JTU  仓颉  OAHE  郑码  MAKR  四角  8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788  区位  2420  统一码  590D  笔顺  ノ一丨フ一一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复(復、複)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回去,返:反复。往复。

⒉ 回答,回报:复命。复信。复仇。

⒊ 还原,使如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⒋ 再,重来: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⒌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  )复。繁复。复杂。复姓。

统一码

复字UNICODE编码U+590D,10进制: 22797,UTF-32: 0000590D,UTF-8: E5 A4 8D。

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㚆復複

汉英互译

again、answer、compound、duplicate、resume、turn over

相关字词

单、往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eturn; repeat; repeate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复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   )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后来繁化,加义符“彳”( chì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2) 同本义 [return to]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罭》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復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復也。——《论语》

(3) 又如:复还(回返)

(4) 引申为恢复 [restore]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复国(恢复邦国);复性(恢复善良的本性);复正(恢复正规、正常);复朴(恢复真朴);复故(恢复照旧);复籍(恢复学籍;恢复国籍)

(6) 回归,还原 [return]

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 齐七十余城皆复为 齐。——《史记·田单列传》

死者不可复生。——《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旦复旦兮。——《书·大传》

言不可复也。——《论语》

(7) 回答 [reply]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复于王者曰。——《孟子·梁惠王上》

王辞而不复。——《史记·司马相如传》

(8) 又如:复书(复信,答函);复谢(回拜,答谢)

(9) 报复 [retaliate]

纵无被坚执锐者北面复匈奴之志。—— 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10) 又如:复怨(报仇)

(11) 履行,实践 [carry out]。如:复言(实践诺言);复践(履行约定之事)

(12) 古称人死后招其魂归来 [revive]。如:复魂(还魂);招魂复魄

(13) 免除[赋税徭役] [remit]

民有东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汉· 晁错《论贵粟疏》

(14) 又如:复除(免除徭役);复租(免除赋税);复免(免除徭役)

(15) 覆盖。引申为庇护 [cover;protect;shelter]

顾我复我。——《诗·小雅·蓼莪》

(16) 又如:复土(盖土);复载生成(天复地载,抚育成长。指庇养包容,教育成长);复瓿(比喻著作没有价值,只能用来盖盛酱的瓦罐)

词性变化

复的拼音:

  

〈词性:副〉

(1) 又,再。中断再开始 [resume]

不行不可复者。——《管子·牧民》

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汉书·艺文志》

以一至万,则世世不相复也。——《汉书·贾山传》

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项羽本纪》

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聊斋志异·狼三则》

复前行,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复籍;复帐(妓女接待第二个客人);复旦(夜尽复明)

复的拼音:

  

〈词性:名〉

(1) 有里的衣服。即夹衣 [lined garment,dress,etc.]

複,重衣也。从衣,复声。——《说文》

有里曰複,无里曰襌。——《释名·释衣服》

夏不失复。——桓宽《盐铁论》

(2) 又如:复裈(双层裤,夹裤);复襦(有里的短袄);复衫(短袄);复衾(絮有絮棉的大被);复被(絮有絮绵的被)

(3) 远古人居住的洞穴 [cave]。如:复穴(远古人所居的土窟);复穾(如洞穴一般幽深的屋子)

(4) 中医指七方之一的复方 [compound]。如:复药(指由复方配制的成药)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淮南子·氾论》

(5) 又如:掏复(掏挖地室)

复的拼音:

  

〈词性:形〉

(1) 重复;繁复 [compound;complex]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

(2) 夹层 [double]

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

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4) 重叠 [overlapping]

陶复陶穴。——《诗·大雅·緜》

(5)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常用词组

复本、复比、复辟、复查、复仇、复读、复发、复方、复工、复古、复合、复合物、复核、复会、复婚、复活、复活、复活节、复交、复旧、复句、复课、复萌、复命、复赛、复审、复试、复视、复述、复数、复苏、复听、复位、复习、复现、复线、复写、复写纸、复信、复信、复兴、复姓、复学、复眼、复议、复印、复印机、复印纸、复员、复原、复杂、复诊、复职、复制、复制品、复转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