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注音ㄖㄣˊ ㄈㄟ ㄕㄥˋ ㄒ一ㄢˊ,ㄕㄨˊ ㄋㄥˊ ㄨˊ ㄍㄨㄛˋ
解释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例子王朔《枉然不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也不例外。”
用法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感情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中性词。
繁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近义人孰无过
反义十全十美
英语To err is human.(All men are fallible.)
动物生肖Errare humanum est.(Hominis est errare.)
人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人字UNICODE编码U+4EBA,10进制: 20154,UTF-32: 00004EBA,UTF-8: E4 BA BA。
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亻儿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己、我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详细解释◎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oman]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talent]。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manpower]。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other people]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common people]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man]。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adult;grown-up]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reason]。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this world]。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body]。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reason]。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sexual intercouse]。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company]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kernel]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charity]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代〉
(1) 每人 [everybody]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人为,人造成的 [artificial]。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人保、人不知鬼不觉、人才、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才库、人财两空、人潮、人臣、人称、人称代词、人次、人从、人丛、人大、人道、人道主义、人灯、人地生疏、人丁、人定、人定胜天、人多势众、人多嘴杂、人犯、人贩子、人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风、人夫、人浮于食、人格、人格化、人各有志、人工、人工岛、人工合成、人工喉、人工呼吸、人工湖、人工降雨、人工流产、人工免疫、人工授精、人公里、人海、人海战术、人豪、人和、人话、人欢马叫、人寰、人祸、人迹、人迹罕至、人迹稀少、人际、人际关系、人家、人家、人间、人间地狱、人尖儿、人杰、人杰地灵、人尽其才、人精、人境、人均、人君、人口、人困马乏、人来疯、人老珠黄、人类、人类学、人类渣滓、人力、人流、人伦、人马、人们、人面兽心、人面桃花、人民、人民币、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教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战争、人命、人命关天、人模狗样儿、人莫予毒、人偶、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品、人弃我取、人墙、人情、人情世故、人情味儿、人穷志短、人去楼空、人权、人群、人儿、人人、人人自危、人山人海、人身、人身保险、人身事故、人身自由、人参、人生、人生观、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人声、人声鼎沸、人士、人氏、人市、人世、人事、人手、人寿、人寿年丰、人寿保险、人数、人死留名、人所共知、人梯、人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头、人亡物在、人望、人微言轻、人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味,人味儿、人文、人文科学、人文主义、人五人六儿、人物、人物画、人物肖像、人像、人小鬼大、人心、人心不古、人心大快、人心隔肚皮、人心涣散、人心叵测、人心如面、人心所向、人心向背、人心惟危、人行道、人行横道、人性、人选、人牙子、人烟、人言、人言可畏、人仰马翻、人样,人样儿、人妖、人一己百、人意、人影儿、人欲、人员、人缘儿、人猿、人云亦云、人造、人造地球卫星、人造革、人造毛、人造棉、人造丝、人造纤维、人证、人之常情、人治、人质、人中、人种、人众、人主
非的拼音:fēi(ㄈㄟ)
⒈ 不,不是:非凡。非法。非分(fèn )。非礼。非但。非同小可。啼笑皆非。
⒉ 不对,过失:痛改前非。文过饰非。习非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
⒊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非看这本书。
⒋ 责怪,反对:非难(nàn )。非议。无可厚非。
⒌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非。西非。
非字UNICODE编码U+975E,10进制: 38750,UTF-32: 0000975E,UTF-8: E9 9D 9E。
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lame、evildoing、have to、non-、not、wrong
是
象形
详细解释◎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动〉
(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2) 同本义 [violate;run counter to;not conform to]
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说文》
非刀匕是共。——《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
非礼也。——《礼记·礼运》。注:“犹失也。”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世说新语·简傲》
(3) 又如:非常异义(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非度(违反法度);非道(不合道义);非德(不合道德;违背道德);非理(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4) 责怪;非难;反对 [blame;censure;reproach]
私田稼不善则非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注:“责也。”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史记·秦始皇本纪》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非驳(非难驳斥,诘责缺失);未可厚非
(6) 讨厌 [detest]
吾岂厌喧而求静,吾岂好丹而非素?——宋· 王安石《白鹤吟示觉海元公》
(7) 讥刺 [satirize]
非世而恶利。——《史记·李斯传》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唐· 韩愈《答李翊书》
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非讥(讥评,议论);非笑(讥笑)
(9) 通“诽”( fěi )。诽谤,诋毁 [slander]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庄子·刻意》
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商君书·慎法》
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韩非子·有度》
(10) 又如:非誉(诽谤与赞誉);非而不用(诽谤而不予重用);非世(诋毁世俗);非孝(非难毁诋孝行);非怨(诋毁,怨恨)
(11) 通“避”。躲开 [avoid]
古者周公旦非 关叔,辞三公,东处于 商盖[ 奄],人皆谓之狂。——《墨子》
(12) 〈词性:方〉∶必须 [have got to;simply must]
(13) 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14) 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
(15) 无;没有 [not have]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然陈涉…才能不及中人,非有 仲尼、 墨翟之贤, 陶朱、 猗顿之富。—— 汉· 贾谊《过秦论》
(16) 又如:非辜(无辜,无罪);非材(无能;不才);非意相干(没事寻衅,无故制造事端);非钱不行(有钱才能成事。讥讽民风不淳,世人但知逐利)
◎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不对;错误 [error;wrong]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不明善恶,不辨是非;分清是非
(3) 疑惑烦恼的问题 [problem]。如:无事生非
◎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副〉
(1) 相当于“不”、“不是” [no;not]
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是非贿得之。——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非时(不是时候);非计(失策,不是良计);非义之财(不应得的财物);非直(不但,不仅);非细(不小);非据(不应据有的职位)
◎ 非的拼音: fēi
〈词性:形〉
(1) 不真实 [untruthful]
近日小人妄造非语。——宋· 苏轼《谏买浙灯状》
(2) 邪,不正 [evil]。如:非心(邪心)
非常、非常、非此即彼、非但、非得、非独、非法、非凡、非分、非官方、非驴非马、非命、非难、非奇、非亲非故、非人、非特、非同小可、非惟、非昔是今、非写实主义、非刑、非议、非正规军、非正式、非正义战争、非洲
圣(聖)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圣人。圣哲。
⒉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⒊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圣上。圣旨。圣明。
⒋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圣手。棋圣。
圣字UNICODE编码U+5723,10进制: 22307,UTF-32: 00005723,UTF-8: E5 9C A3。
圣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圣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聖琞
emperor、holy、sacred、sage、saint
原为形声:从王、声
holy, sacred
详细解释◎ 圣的拼音:
聖 shè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 同本义 [proficient]
圣,通也。——《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
听信之谓圣。——《管子·四时》
睿作圣。——《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圣功(神灵的功力);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圣意(神灵的旨意);圣明(英明)
(4) 聪明;才智胜人 [wise]
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是故圣愈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5) 又如:圣相(德智才能出众的宰相);圣童(智力特优的儿童);圣通(圣明通达);圣智(亦作“圣知”。聪明睿智,无所不通);圣善(聪明贤良);圣时(圣明之时);圣子(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6) 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holy;sacred;imperial]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圣虑(帝王的思虑);圣裁(皇上的决定;皇帝的裁决);圣治(皇帝的治理);圣眷(皇帝的爱护);圣聪(帝王的听闻);圣朝无阙事(指当代朝廷没有过失);圣寿节(皇帝诞辰纪念日);圣眷隆重(皇帝的深切关怀);圣驾(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圣鉴(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圣子神孙(称皇帝的子孙)
(8) 刁钻;精灵、乖觉或敏锐、迅速之意 [tricky]。如:圣觉(犹灵感);圣得知(谓迅速灵敏地知道)
◎ 圣的拼音:
聖 shèng
〈词性:名〉
(1) 精通一事,对某门学问、技艺有特高成就的人 [master]。如:棋圣;诗圣
(2) 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sage;wise man]
或圣或否。——《诗·小雅·小宛》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唐· 韩愈《师说》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又如:圣曹(神圣之辈);圣贤(指神佛);圣讳(圣人的名讳);圣经(圣人的经典);圣文(指圣人的文章典籍);圣心(圣人的心怀);圣臣(指德行智能超群出众之臣);圣法、圣制(古代圣人的法则);圣则(圣人所定的法则);圣轨(圣人的规范);圣神(泛称古代的圣人)
(4) 指传说中的神仙等 [saint]。如:圣诞(泛指神、仙、佛、菩萨的生日);圣贤爷(天上的神灵);圣姑(传说中称得道成仙的女子);圣女(贤慧而有德行的女子;女神)
(5) 神通 [remarkable ability]。如:斗圣;显圣
(6) 清酒的代称。亦泛指酒 [clear wine]古时称清酒为圣人,简称“圣”。如:圣贤
(7) 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tmperor]
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吕氏春秋·察今》
(8) 又如:圣父(对太上皇的尊称指上帝);圣主(对当代皇帝的尊称);圣帝(犹圣主、圣君);圣皇(对皇帝的尊称);圣国(称皇帝)
圣杯,圣盘、圣餐、圣朝、圣诞、圣诞节、圣诞老人、圣诞树、圣地、圣殿、圣躬、圣迹、圣洁、圣经、圣经贤传、圣君、圣庙、圣明、圣母、圣母峰、圣人、圣上、圣手、圣体、圣贤、圣雄、圣训、圣药、圣谕、圣战、圣哲、圣者、圣旨
贤(賢)的拼音:xián(ㄒ一ㄢˊ)
⒈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⒉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贤字UNICODE编码U+8D24,10进制: 36132,UTF-32: 00008D24,UTF-8: E8 B4 A4。
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賢贒䝨
a worthy person、virtuous、worthy
形声:上形下声
virtuous, worthy, good; able
详细解释◎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 有德行;多才能 [virtuous;talented]
贤,多才也。——《说文》
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
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
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
(4) 对人的敬称 [my dear;used for people of the same generation or lower generation]
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
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
(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
(6) 良,美善 [fine;good]
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
(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
(8) 艰难;劳苦 [work hard]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名〉
(1) 有才德的人;人才 [virtuous person;talented person]
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
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
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
思贤如渴。——《三国志》
(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
(3) 人的贤能 [worth;ability]
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
◎ 贤的拼音:
賢 xián
〈词性:动〉
(1) 胜过,超过 [surpass]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
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
(2) 尊重;崇尚 [advocate]
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
(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贤才君子、贤从、贤达、贤德、贤惠、贤劳、贤良、贤良方正、贤路、贤明、贤能、贤契、贤人、贤士、贤淑、贤哲
孰的拼音:shú(ㄕㄨˊ)
⒈ 谁,哪个:孰是孰非。
⒉ 什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⒊ 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孰与。孰若。孰何。
⒋ 古同“熟”,程度深。
孰字UNICODE编码U+5B70,10进制: 23408,UTF-32: 00005B70,UTF-8: E5 AD B0。
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孰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熟
what、who
会意
who? which? what? which one?
详细解释◎ 孰的拼音: shú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左下是“羊”,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 jí ),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本义:熟,煮熟)
(2) 同本义。“熟”的古字[cooked]
孰,食饪也。——《说文》。字亦作熟。
宰夫胹熊蹯不孰。——《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孰烂
(4) 通“熟”。成熟 [ripe]
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荀子·富国》
腥其俎,孰其俎。——《礼记·礼运》
五谷时孰。——《礼记·乐记》
群生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汉书·董仲舒传》
(5) 庄稼丰收;五谷有收成 [harvest]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墨子》
◎ 孰的拼音: shú
〈词性:形〉
(1) 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careful]
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商君书·更法》
兼权之,孰计之。——《荀子·不苟》
宁孰谏。——《礼记·内则》
凡虑事欲孰。——《荀子·议兵》。注:“谓精审。”
思之未孰。——《周髀算经》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孰复(反复思虑);孰虑(计虑周祥);孰视(细看);孰计(考虑缜密周到);孰论(仔细辨析);孰察(仔细观察)
◎ 孰的拼音: shú
〈词性:代〉
(1) 谁,哪个人或哪些人 [who]
孰不可忍也。——《论语》
人非生而行之者,孰能无惑?——唐· 韩愈《师说》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孰能当之;孰胜孰负;孰何(谁何);孰与(与谁);孰谁(何人)
(3) 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which]
吾与徐公孰美?——《战国策·齐策》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孰是孰非
(5) 什么 [what]
与其杀是人也,宁可得此国也,甚孰利乎?——《国语·越语》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唐· 柳宗元《封建论》
能的拼音:néng(ㄋㄥˊ)
⒈ 才干,本事:能力。能耐。才能。
⒉ 有才干的:能人。能手。贤能。能工巧匠。能者为师。
⒊ 胜任,善于:能够。能柔能刚。力所能及。欲罢不能。能动。
⒋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能走路了。
⒌ 应该:你不能这样说他。
⒍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能。热能。
⒎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能”。
⒏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⒐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能的拼音:nài(ㄋㄞˋ)
⒈ 古同“耐”,受得住。
能字UNICODE编码U+80FD,10进制: 33021,UTF-32: 000080FD,UTF-8: E8 83 BD。
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螚竜䏻而耐熊
ability、able、be able to、can、capable、energy、skill
象形:象熊形
to be able; can, permitted to; ability
详细解释◎ 能的拼音: néng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bear-like beast]
能,熊属。足似鹿。——《说文》
梦黄能入于寝门。——《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
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3) 才能,能力 [ability]
各奏尔能。——《诗·小雅·宾之初筵》
无异能者。——唐· 柳宗元《三戒》
募有能捕之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有千里之能。——唐· 韩愈《杂说》
表恶其能。——《资治通鉴》
(4) 又如:能处(本事;能耐);无能(没有能力);低能(能力低下);逞能(显示自己能干);各尽所能;能解(犹能耐,才能)
(5) 有才能的人 [a talented person]
将能而君不能御。——《孙子·谋攻》
贤能为之用。——《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
智能之士。
贼能且众。——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嫉贤妒能
(8) [物理]∶作功的本领 [energy]
(9) 能量的简称 [power]。如: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10) 通“熊”(态)。形状 [form;shape]
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能的拼音: néng
〈词性:动〉
(1) 能够,主、客条件具备,会作,会做,会完成 [can;be able to;be capable of]
孔子不能决。——《列子·汤问》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安能辨我雄与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壮士,能复饮乎?——《史记·项羽本纪》
夏礼,吾能言之。——《论语·八佾》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能以足音辨人。——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能使人慷慨涕泣矣。——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能使人欢咍(hāi 嗢 wà 噱 jué )矣。(欢咍,欢快。咍,喜悦。嗢噱,大笑不止。)——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富者不能致。——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能臣(能尽为臣之道者);能迩(能安抚邻国而与之和睦相处);能胜任(有做某事所需的能力或资源)
(3) 会;善于 [be good at]
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 又如:能军(擅长治军);能因(善于因势成事);能言(长于辩论;有独到的见解);能法(善于执行法令);能书(善于抄写;擅长书法);能群(谓善于组织人力和物力)
(5) 有才能,有才干 [able;talented]。如:能廉耿介(富有才干而且廉洁正直);能士,能仕(有才能之士);能称(谓有才干而被称誉);能贤(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能绩(以有才能而取得的治绩);能鄙(能者与无能者)
(6) 友好,亲善;和睦 [amicable;cordial]
下不能其上。——《韩非子》
(7) 通“耐”。忍受 [be able to bear]
食水者善游能寒。——《淮南子·地形》
◎ 能的拼音: néng
〈词性:代〉
(1) 表示指示或程度,相当于“如此”、“这样” [so]
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能格(怎么这样;为何如此);能概(怎么这样;为何发此);能亨(如此;这样)
能动、能否、能干、能工巧匠、能够、能彀、能见度、能力、能量、能耐、能人、能上能下、能伸能屈、能事、能手、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源、能者多劳、能者为师、能征惯战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無㷻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有
会意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无的拼音:
(1) 無 mó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wú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mó (南无)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 无的拼音:
無 wú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 无的拼音:
無 wú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