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èn hú lú
注音ㄇㄣˋ ㄏㄨˊ ㄌㄨˊ
解释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
例子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我实在忍耐不住这种闷葫芦,我不了解他。”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事情。
感情闷葫芦是中性词。
繁体悶葫蘆
近义一声不吭
英语enigma(complete mystery; puzzle; silent person)
俄语загадка(нечто непонятное)
日语五里霧中(ごりむちゅう),雲をつかむようである,何が何でもわからない。默(だま)り屋
德语Dinge oder Worte,deren Bedeutung schwer zu erkennen und zu erraten ist
造句énigme(mystère,chose inexplicable)
动物生肖牛,虎,蛇
闷(悶)的拼音:mèn(ㄇㄣˋ)
⒈ 心烦,不舒畅:愁闷。沉闷。郁闷。闷懑。闷闷不乐。
⒉ 密闭,不透气:闷子车。
闷(悶)的拼音:mēn(ㄇㄣ)
⒈ 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闷气。闷热。
⒉ 密闭,使不透气:茶刚沏上,闷会儿再喝。
⒊ 不吭声,不声张:他只是闷头苦干。
闷字UNICODE编码U+95F7,10进制: 38391,UTF-32: 000095F7,UTF-8: E9 97 B7。
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悶㥃
bored、close、cover tightly、depressed、in low spirits、stuffy
形声:从心、门声
gloomy, depressed, melancholy
详细解释◎ 闷的拼音:
悶 mēn
〈词性:形〉
(1) 气闷,因气不通畅而引起的不快之感 [stuffy;stifling;air is close]
闭则热而闷。——《素问·风论》
(2) 又如:闷吐(心闷想吐);闷绝(晕倒。一说窒息而死);闷痒(因身体不舒爽而发痒);闷窒(窒息);闷躁(气闷烦躁)
(3) 沉默不出声或声音不响的样子 [(of a sound)muffled]
闷然而后应。——《庄子·德充符》
(4) 又如:闷默(静默不出声);闷闷(闷声不响)
◎ 闷的拼音:
悶 mēn
〈词性:动〉
(1) 密闭,使不透气 [cover tightly]。如:茶刚泡上,闷一会儿再喝
(2) 呆在家里不出门 [shut oneself or sb. indoors]。如:别老闷在家里
(3) 过饱 [oversaturate]。如:肉吃多了,闷住了
(4) 昏闷;失去知觉 [depressed]。如:闷香(一种麻醉毒品,强盗常用它熏人后强奸或盗物)
(5) 另见 mèn
闷雷、闷气、闷热、闷声、闷头儿
◎ 闷的拼音:
悶 mèn
〈词性:形〉
(1) (形声。从心,门声。本义:烦闷;愤懑)
(2) 同本义 [depressed;bored;dejected;in low spirits]
闷,懑也。——《说文》
遯世无闷。——《易·乾卦》。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中闷瞀之忳忳。——《楚辞·九章·惜诵》
忧闷欲死。——《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闷闷渴渴(形容烦闷苦恼);闷怀顿释(心中的忧虑、烦闷一下子就消失了);闷恹恹(精神疲乏,心情烦闷);闷嗗咄(闷闷的一声不响)
(4) 密闭不透气 [be tightly closed;sealed;air-tight]。如:闷子车
(5) 另见 mēn
闷沉沉、闷罐车、闷棍、闷葫芦、闷酒、闷闷不乐、闷气、闷子车、闷嘴葫芦
葫的拼音:hú(ㄏㄨˊ)
⒈ 〔葫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
⒉ 大蒜的别称。
葫字UNICODE编码U+846B,10进制: 33899,UTF-32: 0000846B,UTF-8: E8 91 AB。
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葫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瓠
形声:从艹、胡声
bottle-gourd
详细解释◎ 葫的拼音: hú
〈词性:名〉
(形声。从芔,胡声。本义:蔬菜名。即“大蒜”) [古]∶蒜或大蒜的别名 [garlic]
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尔雅翼》
葫芦
芦的拼音:lú(ㄌㄨˊ)
⒈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⒉ 姓。
芦字UNICODE编码U+82A6,10进制: 33446,UTF-32: 000082A6,UTF-8: E8 8A A6。
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蘆
形声
rushes, reeds
详细解释◎ 芦的拼音:
蘆 lú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radish]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4) 芦苇 [reed],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芦柴、芦荡、芦笛、芦根、芦沟桥、芦花、芦荟、芦笋、芦苇、芦芽、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