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荜门圭窦的意思

ménguīdòu

荜门圭窦



拼音bì mén guī dòu

注音ㄅ一ˋ ㄇㄣˊ ㄍㄨㄟ ㄉㄡˋ

解释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

出处宋 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

例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

用法作宾语、定语;形容穷人的住宿。

感情荜门圭窦是中性词。

繁体蓽門珪竇

近义筚门圭窦

英语a small door of bamboo--the house of a poor ma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XXF  仓颉  TPPJ  郑码  ERRE  四角  44401  结构  上中下电码  5598  区位  6074  统一码  835C  笔顺  一丨丨一フノ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荜(蓽)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同“筚”

统一码

荜字UNICODE编码U+835C,10进制: 33628,UTF-32: 0000835C,UTF-8: E8 8D 9C。

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荜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毕声

English

species of bean; piper longtu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荜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

(2) 同本义 [bamboo or wicker fence]

筚,荆竹织门也。亦作荜。——《玉篇》

荜露兰蒌,以处草莽。——《史记·楚世家》。裴驷集解引服虔:“荜露,柴车素木也。”

(3) 豆名 [bean]

土贡:火筋、荜豆、澡豆。——《新唐书·地理志一》

(4) 又如:荜路(柴草);荜门(用荆竹和树枝所编成的门);荜路蓝缕(柴车和破衣,形容创业的艰辛)

  拼音  mén   注音  ㄇㄣˊ   繁体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UYHN  仓颉  LIS  郑码  TL  四角  37001  结构  单一电码  7024  区位  3537  统一码  95E8  笔顺  丶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门(門)的拼音:mén(ㄇㄣˊ)  

⒈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⒉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⒊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⒋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⒌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⒍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⒎ 量词:一门大炮。

⒏ 姓。

统一码

门字UNICODE编码U+95E8,10进制: 38376,UTF-32: 000095E8,UTF-8: E9 97 A8。

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門閅

汉英互译

door、gate、gateway、ostium、phylum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door]。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exits and entrances;exit]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an outpost of the tax office]。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entrance;doorway]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port;strategic pass]。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switch;valve]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way to do sth.;key to a problem;knack]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family;pedigree]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school]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catalogy]。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phylum]。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master;lord]。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factin]。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词性变化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动〉

(1) 守门 [be on duty at the door or gate]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attack door]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量〉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常用词组

门把、门板、门边框、门鼻儿、门钹、门插关儿、门齿、门当户对、门道、门道、门第、门吊、门吊儿、门丁、门斗、门对、门阀、门房、门扉、门风、门岗、门馆、门户、门户开放、门户之见、门环、门奖、门阶、门捷列夫、门禁、门警、门径、门臼、门槛、门可罗雀、门客、门口、门扣、门框、门类、门帘、门联、门脸、门铃、门路、门楣、门面、门牌、门票、门墙、门人、门扇、门上、门神、门生、门市部、门闩、门帖、门厅、门庭、门庭若市、门徒、门外汉、门卫、门下、门者、门限、门诊、门诊部、门轴、门柱、门卒、门子

  拼音  guī   注音  ㄍㄨㄟ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FFF  仓颉  GG  郑码  BBVV  四角  40104  结构  上下电码  0964  区位  2571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土  统一码  572D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圭的拼音:guī(ㄍㄨㄟ)  

⒈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圭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

⒉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圭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圭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圭圭”)。

⒊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圭撮(喻小量)。圭勺。

⒋ 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⒌ 洁:圭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统一码

圭字UNICODE编码U+572D,10进制: 22317,UTF-32: 0000572D,UTF-8: E5 9C AD。

圭字由两个土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圭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jade pointed at to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圭的拼音:

guī  

〈词性:名〉

(1)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2) 同本义 [Gui, an elongated pointed tablet of jade held in the hands by ancient rulers on ceremonial occasions]

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

孰为珪璋。——《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

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

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汉书·郊祀志上》

(3) 又如:圭瑞(古代诸侯所执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时所用的贵重玉器)

(4) 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gui]

每每“亲星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

(5) 又如:圭臬

(6) 中国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 [unit of a small volume]

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圭勺(圭与勺。都是容量单位的名称);圭撮(古代小单位的量名)

常用词组

圭表、圭角、圭臬

  拼音  dòu   注音  ㄉㄡˋ   繁体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PWFD  仓颉  JCJNK  郑码  WOTG  四角  3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4535  区位  8128  统一码  7AA6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窦(竇)的拼音:dòu(ㄉㄡˋ)  

⒈ 孔、洞:狗窦。

⒉ 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窦。窦房结。

⒊ 端倪:疑窦。弊窦。

⒋ 姓。

统一码

窦字UNICODE编码U+7AA6,10进制: 31398,UTF-32: 00007AA6,UTF-8: E7 AA A6。

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窦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trum、sinus

造字法

形声:从穴、卖声

English

surname; hole, burrow; corrup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窦的拼音:

d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穴,卖声。本义:孔穴)

(2) 同本义 [hole]

窦,空也。——《说文》

穿窦窖。——《礼记·月令》。注:“入地隋曰窦。”

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注:“孔穴也。”

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如:窦径(洞穴和小路)

(4) 门旁小户 [side door]

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左传》。杜预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5) 泛指简陋门户 [door]

荣族子敝,小随母养于宗中,及十二,自窦而走,至大街。——明· 冯梦龙《智囊补》

(6) 古代椭圆形地窖 [cellar]。如:窦窖(积藏谷物的地窖)

(7) 水沟,阴沟 [sewer]

宫中之窦,其崇三尺。——《周礼》

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久而得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

(8) 水道口 [mouth of a sewer]

不见四窦者,四窦,五岳之匹。——《周礼·春官·大宗伯》郑注

窦,水沟口也。——五代·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人体或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部分 [sinus]。如:鼻窦;胃窦;额窦

(10) 古州名 [Dou prefecture]

窦州, 汉苍梧郡地, 唐武德五年置 南扶州, 贞观八年曰 窦州。——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1) 姓

词性变化

窦的拼音:

dòu  

〈词性:动〉

溃决;穿通 [(of a dyke or dam) burst]

不防川,不窦泽。——《国语》。韦昭注:“窦,决也。”

常用词组

窦道

荜门圭窦: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