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宾客迎门的意思

bīnyíngmén

宾客迎门



拼音bīn kè yíng mén

注音ㄅ一ㄣ ㄎㄜˋ 一ㄥˊ ㄇㄣˊ

解释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

出处《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繁体賓客迎門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bīn   注音  ㄅ一ㄣ   繁体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PRGW  五笔98  PRWU  仓颉  JOMC  郑码  WDPO  四角  30801  结构  上下电码  6333  区位  1786  统一码  5BBE  笔顺  丶丶フノ丨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宾(賓)的拼音:bīn(ㄅ一ㄣ)  

⒈ 客人:宾客。来宾。宾馆。宾主。贵宾。宾至如归。

⒉ 古同“傧”,傧相。

⒊ 服从,归顺:宾服。宾附。

⒋ 姓。

统一码

宾字UNICODE编码U+5BBE,10进制: 23486,UTF-32: 00005BBE,UTF-8: E5 AE BE。

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賓賔

汉英互译

gues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宀、兵声

English

guest, visitor; surname; sub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宾的拼音:

bīn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冥( mián  )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2) 同本义 [guest;visitor]

賓,所敬也。——《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Bin prefecture]。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词性变化

宾的拼音:

bīn  

〈词性:动〉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receive a guest]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be vassal of]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discard;get rid of]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常用词组

宾白、宾从、宾服、宾格、宾馆、宾客、宾客如云、宾客盈门、宾朋、宾语、宾至如归、宾主

  拼音    注音  ㄎㄜˋ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TKF  仓颉  JHER  郑码  WDRJ  四角  30604  结构  上下电码  1356  区位  3145  统一码  5BA2  笔顺  丶丶フ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客的拼音:kè(ㄎㄜˋ)  

⒈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

⒉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客。客居。客籍。客死。

⒊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客。乘客。客流量。

⒋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客。政客。侠客。

⒌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

⒍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冰淇淋。

统一码

客字UNICODE编码U+5BA2,10进制: 23458,UTF-32: 00005BA2,UTF-8: E5 AE A2。

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a stranger、customer、guest、objective、passenger、traveller、visito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宀、各声

English

guest, traveller; custom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客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宀( mián  ),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2) 同本义 [live away from home]

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 东川。—— 白居易《雨夜有念》

(3)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4) 以客礼相待 [receive friendly]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客将(泛指一般吏役);客遇(以宾客相待);客礼(接待宾客的礼节)

词性变化

客的拼音:   

〈词性:名〉

(1) 来宾,宾客 [guest]

客,宾 客。——《广韵》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主人敬客。则先拜客。——《礼记·曲礼》。按,客小于宾。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周礼·大行人》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象胥》

济济者,客也。——《礼记·祭义》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时座上有健谈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问远方。——《世说新语·方正》

(2) 又如:客中(客人身分);客位(客厅);客长(对旅客的敬称);客官(对客人的敬称;对别部官员的称呼);客位(宾客的位次,席位);客道(为宾客之道);客难(宾客的问难)

(3) 旅客;旅居他乡的人[passenger]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又如:客舟(客船。运送旅客的船);客衣(客行者的衣着);客侣(客旅。旅客)

(5) 从事某种活动的人[persons engaged in some particular pursuits]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后汉书·马廖传》

(6) 又如:生客;熟客;客家(买货的一方,客户;雇工)

(7) 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visiting officer]

凡诸伯子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周礼》

(8) 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foreign-born official]

臣闻吏议驱客,窃以为过矣。——李期《谏逐客令》

鲁客事 楚王。—— 宋· 鲍照《拟古三首》

(9) 又如:客卿

(10) 外来的盗寇或敌人 [foreign enemy]。如:暴客(残暴的敌人)

(11) 商贩,行商 [itinerant trader]

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儒林外史》

(12) 泛指某人 [person]

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王安石《省兵》

(13) 鬼怪 [ghost]

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汤显祖《牡丹亭》

(14) 食客,门客 [an advisor depending on an aristocrat;an hanger-on of un aristocrat]

欲以客往赴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

问门下诸客。

客的拼音:   

〈词性:形〉

(1) 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objective] 。如:客观;客体

(2) 过去的 [last]。如:客岁;客冬

客的拼音:   

〈词性:量〉

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他又喊了一客葱花猪肉烧饼和一客肉馒头。——茅盾《有志者》

常用词组

客帮、客车、客船、客串、客邸、客店、客队、客饭、客房、客观、客观事物、客馆、客户、客机、客籍、客家、客居、客军、客轮、客票、客气、客卿、客人、客商、客舍、客室、客死、客套、客套话、客体、客厅、客土、客星、客姓、客寓、客源、客运、客栈、客子、客座、客座

  拼音  yíng   注音  一ㄥˊ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BPK  仓颉  YHVL  郑码  RHYW  四角  37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01  区位  5113  统一码  8FCE  笔顺  ノフフ丨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迎的拼音:yíng(一ㄥˊ)  

⒈ 接:迎接。欢迎。迎宾。迎候。

⒉ 面对着,冲着: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  )。

⒊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逢迎。迎合。

统一码

迎字UNICODE编码U+8FCE,10进制: 36814,UTF-32: 00008FCE,UTF-8: E8 BF 8E。

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eet、greet、welcome、move toward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外形内声

English

receive, welcome, gre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迎的拼音: yí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本义:遇,相逢)

(2) 同本义 [meet]

迎,逢也。——《说文》。段玉裁注:“夆,悟也;逢,遇也,其理一也。”

以迎岁于东郊。——《淮南子·时则》。注:“逆春也。”

迎日推策。——《史记·五帝纪》。正义:“逆也。”

(3) 又如:迎霜(遇霜)

(4) 迎接;欢迎 [welcome;greet]

冕而亲迎。——《礼记·昏义》

亲迎于渭。——《诗·大雅·大明》

哀公迎 孔子。——《墨子·非儒下》

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5) 又如:迎风板子(迎风。指新官上任,为树权威先访拿数人杖责四十。然后视情节再行发落);迎猪(赶猪回家);迎枕(迎手。中医号脉时垫在病人腕部的枕头);迎年(迎接新年);迎气(迎接祭祀五帝,祈求五谷丰收);迎将(迎接);迎劳(迎接慰劳);迎新送旧(迎接新来的,辞送离去的);迎銮(迎接皇帝);迎宾(迎接宾客)

(6) 迎合;逢迎 [pander to]

则民严而不迎。——《孔子家语·入官》。注:“奉也。”

群臣迎阿,独怀道执不可。——《新唐书》

(7) 又如:迎阿(逢迎阿谀);迎意(测知他人心意,迎合他人心意);迎望(迎合,迎承);迎时(迎合时势);迎逢(迎合;逢迎);迎附(迎合)

(8) 预测;推算 [forecast;calculate]。如:迎日推筴(经过推算而预知未来的节气历数)

(9) 投降 [surrender;capitulate]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词性变化

迎的拼音: yíng  

〈词性:介〉

(1) 面向着,正对着 [be directed at;face]

迎风收栗子,过雨剪花头。——明· 袁宏道《再和散木韵》

(2) 又如:迎风飞翔;迎见(迎面遇见);迎潮(逆潮流而上);迎流(逆流)

常用词组

迎风、迎合、迎火、迎击、迎接、迎面、迎亲、迎娶、迎刃而解、迎头,迎头儿、迎头赶上、迎头痛击、迎新、迎战

  拼音  mén   注音  ㄇㄣˊ   繁体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UYHN  仓颉  LIS  郑码  TL  四角  37001  结构  单一电码  7024  区位  3537  统一码  95E8  笔顺  丶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门(門)的拼音:mén(ㄇㄣˊ)  

⒈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儿。门口。开门见山。

⒉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

⒊ 途径,诀窍:门径。门道儿。

⒋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门第。门风。门婿。长(zhǎng   )门长子。

⒌ 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

⒍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门。门徒。

⒎ 量词:一门大炮。

⒏ 姓。

统一码

门字UNICODE编码U+95E8,10进制: 38376,UTF-32: 000095E8,UTF-8: E9 97 A8。

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門閅

汉英互译

door、gate、gateway、ostium、phylum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gate, door, entrance, open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2) 同本义 [door]。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門,闻也。从二户相对,象形。按,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宅区域曰门。

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白虎通》

门常闭。——《墨子·号令》

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辞》

(3) 又如:门阑(门帘;门框);门钉(大门上的圆头装饰物);门楔(门榄两端靠门框竖立的短木);门吊儿(门上的搭钩);门坎(门槛)

(4) 房屋、围墙、车船等的出入口 [exits and entrances;exit]

门,人所出入也。——《玉篇》

王城十二门。——《周礼·司门》注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洞门甚隘。——《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君竟日不出门。(竟:终)——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门籍(古时写有朝臣姓名年纪等,凭以出入宫门的门证);门不停宾(宾来即见,不须等候。言主人能礼贤下士);门状(家有丧事,将死者生卒年月及殡葬日期,书写于素纸之上,贴在门首,俗称为门状)

(6) 稽查、征税的关卡 [an outpost of the tax office]。如:门征(边境关卡征的税,即关税)

(7) 门前,门口 [entrance;doorway]

掌扫门庭。——《周礼·天官》

(8) 又如:门墉(门口墙边);门台(门口的台阶);门堂(门侧的堂室。也指家);门戟(门前所列之戟);门塾(闾门两侧的厅堂。古代乡里多于此设立家塾以教化民众)

(9) 水路、陆路必经的出入口 [port;strategic pass]。如:玉门、雁门、虎门、江门等

(10)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 [switch;valve]

灶门老婢。——欧阳修《与尹师鲁书》

(11) 又如:门旗(在阵前对称竖立的两面大旗,即指阵门);电门;阀门;闸门

(12) 门径;诀窍 [way to do sth.;key to a problem;knack]

事君而不二兮,迷不知宠之门。——《楚辞·九章》

(13) 又如:窍门(能解决困难问题的好方法);这件事有门了

(14) 家;家族 [family;pedigree]

汝勿妄语,灭吾门也。——《三国志·先主传》

至蔺相如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可怜光采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15) 又如:门闾(指家门);门中(指家族中;称族中已亡者);门功(祖先世代的功劳);门地(家世地位。即门第);门庇(先人的庇荫);门法(家法)

(16) 学术思想或宗教的派别 [school]

孔门之徒。——《论衡·问孔》

(17) 又如:佛门;教门;门徒

(18) 类别 [catalogy]。如:分门别类

(19) 动物界的通常最基本部分之一 [phylum]。如: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

(20) 传统指跟师傅有关的人 [master;lord]。如:门僧(门下僧人);门下人(门客);门生故吏(学生和老部下);门人(弟子,门生)

(21) 指旧社会封建迷信组织的帮派 [factin]。如:清门;洪门;会道门

词性变化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动〉

(1) 守门 [be on duty at the door or gate]

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 如:门敬(送给看门人的财物);门皂(旧时衙门口值守的差役);门公(守门的老头);宅门(深宅大院的大门);门正(掌管城门关闭及出入的人);门吏(守门的小官员)

(3) 攻门 [attack door]

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左传·襄公十年》

门的拼音:

mén  

〈词性:量〉

(1) 用于炮。如:一门炮

(2) 用于功课、技术等。如:三门功课;两门技术

常用词组

门把、门板、门边框、门鼻儿、门钹、门插关儿、门齿、门当户对、门道、门道、门第、门吊、门吊儿、门丁、门斗、门对、门阀、门房、门扉、门风、门岗、门馆、门户、门户开放、门户之见、门环、门奖、门阶、门捷列夫、门禁、门警、门径、门臼、门槛、门可罗雀、门客、门口、门扣、门框、门类、门帘、门联、门脸、门铃、门路、门楣、门面、门牌、门票、门墙、门人、门扇、门上、门神、门生、门市部、门闩、门帖、门厅、门庭、门庭若市、门徒、门外汉、门卫、门下、门者、门限、门诊、门诊部、门轴、门柱、门卒、门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