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āo chāo xuán zhù
注音ㄔㄠ ㄔㄠ ㄒㄨㄢˊ ㄓㄨˋ
解释超超:高超;玄:微妙;箸:通“著”,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例子谭献《明诗录》序:“邝露、邢昉,可谓超超玄箸矣。”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言词与文章。
感情超超玄箸是中性词。
繁体超超玄筯
近义超超玄著
英语excelling and deep (to be transcendent without trace)
动物生肖牛,虎,蛇
超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越过,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
⒉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
⒊ 在一定范围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
⒋ 遥远:超遥。超忽。
⒌ 怅惘的样子:“武侯超然不对”。
超字UNICODE编码U+8D85,10进制: 36229,UTF-32: 00008D85,UTF-8: E8 B6 85。
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趫趠
exceed、go beyond、overtake
形声:从走、召声
jump over, leap over; surpass
详细解释◎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jump into;jump over]
超,跳也。——《说文》
超乘者五百乘。——《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
超回志度。——《楚辞·九章·抽思》
超五岭兮嵯峨。——《楚辞·九思·伤时》
方投石超距。——《史记·白起王翦传》
挟泰山以超 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4) 提拔;擢升 [promote]
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
(5)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6)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
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7)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形〉
(1) 超脱,超凡 [detached]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2)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3) 美妙,高超 [superb]。如:超妙(高超美妙)
(4) 远;遥远 [distant]
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九歌·国殇》
(5)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6) 惆怅,若有所失 [distracted]
武侯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7)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超拔、超拔、超编、超产、超常、超超玄箸、超导[电]、超导体、超低温、超度、超度众生、超短波、超短裤、超短裙、超额、超凡、超凡入圣、超高频、超高压、超过、超乎寻常、超级、超级大国、超级市场、超绝非凡、超龄、超伦、超期服役、超前、超前绝后、超群、超群拔类、超然、超然不群、超然物外、超然自逸、超人、超升、超生、超声、超声波、超声速、超世绝伦、超世之才、超脱、超新星、超员、超越、超载、超支、超重、超重元素、超擢、超自然
超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越过,高出:超越。高超。超出。超额。超龄。超等。超载。超重。超支。
⒉ 跳上,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
⒊ 在一定范围以外:超自然。超音速。超导现象。
⒋ 遥远:超遥。超忽。
⒌ 怅惘的样子:“武侯超然不对”。
超字UNICODE编码U+8D85,10进制: 36229,UTF-32: 00008D85,UTF-8: E8 B6 85。
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趫趠
exceed、go beyond、overtake
形声:从走、召声
jump over, leap over; surpass
详细解释◎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形声。从走,召声。本义:跃上;跳过,跃过)
(2) 同本义 [jump into;jump over]
超,跳也。——《说文》
超乘者五百乘。——《吕氏春秋·悔过》。注:“巨踊上车也。”
超回志度。——《楚辞·九章·抽思》
超五岭兮嵯峨。——《楚辞·九思·伤时》
方投石超距。——《史记·白起王翦传》
挟泰山以超 北海。——《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超乘(跃登战车);超足(腾跃);超步(跨登;迈步);超次(超越等级升迁)
(4) 提拔;擢升 [promote]
故莫敢超等逾官。——《管子·法禁》
(5) 又如:超拜(越级升授官职);超阶(指超级擢升的官职)
(6) 超过;胜过 [surpass;exceed]
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韩非子·五蠹》
(7) 又如:每亩超千斤;超俗(超越凡俗;出众)
◎ 超的拼音: chāo
〈词性:形〉
(1) 超脱,超凡 [detached]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老子》。注:“超然远避而不处也。”
(2) 又如:超逸(超然脱俗,俊逸高雅)
(3) 美妙,高超 [superb]。如:超妙(高超美妙)
(4) 远;遥远 [distant]
平原忽兮路超远。——《楚辞·九歌·国殇》
(5) 又如:超然(遥远的样子)
(6) 惆怅,若有所失 [distracted]
武侯超然不对。——《庄子·徐无鬼》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席。——《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7) 又如:超忽(迷惘,怅然自失)
超拔、超拔、超编、超产、超常、超超玄箸、超导[电]、超导体、超低温、超度、超度众生、超短波、超短裤、超短裙、超额、超凡、超凡入圣、超高频、超高压、超过、超乎寻常、超级、超级大国、超级市场、超绝非凡、超龄、超伦、超期服役、超前、超前绝后、超群、超群拔类、超然、超然不群、超然物外、超然自逸、超人、超升、超生、超声、超声波、超声速、超世绝伦、超世之才、超脱、超新星、超员、超越、超载、超支、超重、超重元素、超擢、超自然
玄的拼音:xuán(ㄒㄨㄢˊ)
⒈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玄妙。玄奥。玄理(a.深奥的道理;b.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玄学。玄秘。
⒉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玄想。玄虚。
⒊ 黑色:玄青(深黑色)。玄武(a.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b.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
玄字UNICODE编码U+7384,10进制: 29572,UTF-32: 00007384,UTF-8: E7 8E 84。
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玄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泫
black、dark、incredible、profound
象形
deep, profound, abstruse; KangXi radical 95
详细解释◎ 玄的拼音: xuán
〈词性:形〉
(1)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2) 同本义 [red lack]
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
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
夏纁玄。——《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诗·豳风·七月》
天玄地黄。——《易·坤》
篚厥玄黄。——《孟子》
我马玄黄。——《诗·召南·卷耳》
(3) 又泛指黑色 [black]
玄,黑也。——《小尔雅》
[徐州]厥篚玄纤缟。——《书·禹贡》。 孔传:“玄,黑缯。”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小雅·何草不黄》
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4) 又如:玄禽(燕子);玄霜(传说中的仙药);玄岫场谷(青山翠谷);玄霄(黑云);玄厉(黑色磨刀石);玄祺(浅黑色旗)
(5) 引申为黑暗 [dark]
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汉· 刘桢《公宴》
(6) 又如:玄夜(黑夜);玄窗(阴暗的深坑);玄室(暗室)
(7) 深;厚 [deep;thick]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楚辞》
(8) 又如:玄冰(厚冰);玄包(深藏);玄渊(深渊)
(9) 神妙难捉摸;深奥 [mystic;profound;abstruse]
难!难!难!道最玄。——《西游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异物名实玄纽。——《荀子·正名》
学遍书部,特善玄言。——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10) 又如:玄机(神秘的先兆);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玄术(神秘的法术);玄策(神妙的谋略);玄语(不切实际的话);玄谈(脱离实际的空谈);玄寂(玄虚寂静)
(11) 假借为“远”或为“原” [far]
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文》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圣经不言玄妙,至伪尚书有玄德升间之语。”
(12) 又如:玄古(远古);玄睹(远见)
(13) 奇特 [peculiar]。如:这个人长的样样都大,大得真玄
(14) 寂静;清静 [quiet]
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淮南子》
(15) 又如:玄谟(清静无为);玄静(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玄嘿(寂静无为)
◎ 玄的拼音: xuán
〈词性:名〉
(1) 天,天空 [sky]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2)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3) 道家的学说;道教 [Taoism]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4)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5) 农历九月的别称 [the ninth moon of the lunar calendar]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6) 玄孙的省称 [great-great-grandson]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7) 北方 [north]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8)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玄奥、玄关、玄狐、玄乎、玄机、玄理、玄秘、玄妙、玄青、玄孙、玄武、玄虚、玄学、玄远、玄奘、玄之又玄
箸的拼音:zhù(ㄓㄨˋ)
⒈ 筷子。
⒉ 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⒊ 古同“著”,明显。
箸字UNICODE编码U+7BB8,10进制: 31672,UTF-32: 00007BB8,UTF-8: E7 AE B8。
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箸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櫡筯著
形声:从竹、者声
chopsticks
详细解释◎ 箸的拼音:
筯 zhù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 同本义 [chopsticks]
羹之有菜者用梜。——《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
纣为象箸,而 箕子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 李白《行路难》
辍箸叹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
亦辍箸曰。
(3) 又
独一箸间。
(4) 又如:长箸(较长的筷子);箸长碗短(比喻餐具凌乱不齐);箸筩(盛筷子的竹筒);箸子(筷子)
◎ 箸的拼音: zhù
〈词性:动〉
(1) 通“著”。显明;显示 [manifest]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强国》
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
(2) 撰写,写作。后作“著” [write]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 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史记》
(3) 又如: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