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钝学累功的意思

dùnxuélěigōng

钝学累功



拼音dùn xué lěi gōng

注音ㄉㄨㄣˋ ㄒㄩㄝˊ ㄌㄟˇ ㄍㄨㄥ

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例子我们要有钝学累功的精神才能有所进步。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

感情钝学累功是中性词。

繁体鈍壆纍功

近义笨鸟先飞

反义骄兵必败

英语A stupid person will meet with success if he persists in stud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dùn   注音  ㄉㄨㄣˋ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GBN  仓颉  OPPU  郑码  PHZI  四角  85717  结构  左右电码  6868  区位  2259  统一码  949D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钝(鈍)的拼音:dùn(ㄉㄨㄣˋ)  

⒈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钝。成败利钝。

⒉ 笨,不灵活:钝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钝。愚钝。拙嘴钝舌。

统一码

钝字UNICODE编码U+949D,10进制: 38045,UTF-32: 0000949D,UTF-8: E9 92 9D。

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钝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鈍䤜

汉英互译

blunt、dull、obtuse、pointless

相关字词

快、利、锐

造字法

形声:从钅、屯声

English

blunt, obtuse; dull; flat; dull-wit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钝的拼音:

dùn  

〈词性:形〉

(1) (形声。从金,屯声。本义:不锋利)

(2) 同本义 [blunt]

兵不钝锋。——《文选·檄吴将校部曲》

庶竭驽钝。——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钝刀(钝兵。不锋利的兵刃)

(4) [指几何图形的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 [obtuse]。如:钝角

(5) 呆;笨拙 [dull-witted;stupid;mentally slow]

钝,迟也。——《广雅·释诂四》

俗谓愚为钝椎。——《史记·周勃世家》注

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衰颓)。——宋· 苏轼《教战守策》

(6) 又如:钝愚(愚笨;迟钝);钝货(蠢货,笨蛋);钝皮老脸(厚脸皮);钝兵(士气不壮盛)

常用词组

钝化、钝涩、钝态、钝头笔、钝响、钝滞、钝重、钝拙

  拼音  xué   注音  ㄒㄩㄝˊ   繁体    
部首  子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IPBF  仓颉  FBND  郑码  VDWY  四角  90407  结构  上下电码  1331  区位  4907  统一码  5B66  笔顺  丶丶ノ丶フ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学(學)的拼音:xué(ㄒㄩㄝˊ)  

⒈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⒉ 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⒊ 掌握的知识: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a.学位名,大学毕业生;b.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⒋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学说。哲学。数学。小学(a.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b.现指初等学校)。

统一码

学字UNICODE编码U+5B66,10进制: 23398,UTF-32: 00005B66,UTF-8: E5 AD A6。

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學斈

汉英互译

study、lear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学的拼音:

壆、斈 xué  

〈词性:动〉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study;learn]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imitate;mimic]

[巧姐儿]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speak]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give lectures]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词性变化

学的拼音:

xué  

〈词性:名〉

(1) 学校 [school]。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learning]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常用词组

学报、学步、学步邯郸、学部、学潮、学程、学而不厌、学阀、学房、学费、学分、学风、学府、学工、学好、学会、学会、学籍、学监、学界、学究、学科、学理、学力、学历、学龄、学名、学年、学派、学期、学舌、学生、学识、学时、学士、学术、学术界、学说、学堂、学田、学童、学徒、学位、学问、学习、学校、学业、学以致用、学艺、学艺、学员、学院、学长、学制、学子

  拼音  léi lěi lèi   
注音  ㄌㄟˊ ㄌㄟˇ ㄌㄟˋ   繁体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LXIU  仓颉  WVIF  郑码  KIZ  四角  60903  结构  上下电码  4797  区位  3259  统一码  7D2F  笔顺  丨フ一丨一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累的拼音:léi(ㄌㄟˊ)  

⒈ 〔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

⒉ 〔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赘”均读轻声)。

其他字义

累的拼音:lěi(ㄌㄟˇ)  

⒈ 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⒉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

⒊ 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

其他字义

累的拼音:lèi(ㄌㄟˋ)  

⒈ 疲乏,过劳:劳累。累乏。

⒉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

统一码

累字UNICODE编码U+7D2F,10进制: 32047,UTF-32: 00007D2F,UTF-8: E7 B4 AF。

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㹎纍絫縲

汉英互译

accumulate、repeated、tire、weary、work har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ired; implicate, involve; bo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累的拼音:

léi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2) 同本义。也作“缧” [rope]

累,一曰大索也。——《说文》

两释累囚。——《左传·成公三年》

以剑斫绝累。——《汉书·李广传》

(3) 又如:累绁(绑罪犯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牢狱);系累(系结绳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4) 指交配期的牡牛 [bull in mating season]。如:累牛(种牛或一般公牛)

词性变化

累的拼音:

léi  

〈词性:动〉

(1) 重叠;接连成串 [pile one on top of another;overlap]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2) 又如:累棋(堆叠棋子);累叠(堆叠);累纸(接连许多张纸)

(3) 拘系;捆绑 [tie]

系累其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系累其老弱妇女。——《史记》

(4) 又如:累坠(拖累,累赘);累囚(被拘系的俘囚)

(5) 另见 lěi  ; lèi  

常用词组

累臣、累累、累累、累赘

基本词义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动〉

(1) (会意。字本象土块相积之形;从糸(   ),细丝,织物由细丝积累而成,因而也取积累的意思。隶变以后写作“累”。本义:堆积,积聚)

(2) 同本义 [pile up;accumulate]

一丝而累。——《后汉书·列女传》

(3) 又

累寸不已。

(4) 又如:危如累卵;累堆(累赘);累瓦结绳(比喻堆砌重复,多余无用的言词);累丸(叠积弹丸);累重(累积厚重);累茵(本指铺积茵、毯之类,以侍亲坐。后因称对已故父母的哀思为累茵之悲)

(5) 拖累;使受害 [get sb. into trouble;implicate injure;do harm to]。如:累害(拖累损害);累身(带累自身)

(6) 牵连;妨碍 [involve;implicate;hinder]。如:累及(牵连到);带累;受牵累

(7) 玷污 [stain;sully]

赵王反形未露,逆谋未彰,今遽用兵伐之,恐伤先帝之爱,有累陛下之仁。—— 明· 孙高亮《于谦全传》

薄产累尽。——《聊斋志异·促织》

累汝至此者。——清· 袁枚《祭妹文》

词性变化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形〉

(1) 连续;多次 [consecutive;repeated]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2) (累:屡次。今有双音词“累次”。召:被征召。应:应召)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倍赏累罚。——《韩非子·五蠹》

(3) 又

累世絜驾。

(4) 又如:累七(七个七,即四十九天);累世之亲(世代都成姻亲);累旬(连续数十日);累减(依次递减);累宵(连夜);累捷(连续得胜);累战(连战,持续战)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量〉

重量单位。如:累黍(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纵排,或横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累)

累的拼音: Lěi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léi;lèi  

常用词组

累次、累代、累罚、累积、累及、累计、累见不鲜、累教不改、累进、累累、累卵、累年、累日、累时、累世、累月经年

基本词义

累的拼音: lèi  

〈词性:动〉

(1) 劳累;操劳 [tired;overworked]。如:乏累(疲劳);受累;受劳累;累心(劳心);累形(使身体劳累);累掯(麻烦;劳累);累死(形容极为疲惫);不怕苦,不怕累

(2) 形容文字繁复或语言啰嗦 [verbose]。如:累坠(文字、语言繁赘);累缀(文字繁复,语言啰嗦)

(3) 烦劳;托付 [trouble;entrust;commit sth. to sb.'s care]。如:累掯(麻烦劳累);累烦(麻烦)

词性变化

累的拼音: lèi  

〈词性:名〉

(1) 家庭负担 [burden]。如:累重(家累太重)

(2) 忧患,祸害 [suffering;misery;disaster]。如:国累(国家之忧患)

(3) 罪行;过失 [crime;fault;slip]

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世说新语》

(4) 又如:罪累(罪过)

(5) 指家眷 [wife and children;one's family]。如:家累(家眷)

(6) 另见 léi;lěi  

常用词组

累乏、累手、累死累活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ALN  五笔98  AET  仓颉  MKS  郑码  BIYM  四角  14127  结构  左右电码  0501  区位  2506  统一码  529F  笔顺  一丨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功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àn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⒉ 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

⒊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功率。

⒋ 本领,能耐: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

统一码

功字UNICODE编码U+529F,10进制: 21151,UTF-32: 0000529F,UTF-8: E5 8A 9F。

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㓛糼紅㓚

汉英互译

exploit、merit、result、skill、work

相关字词

过、罪

造字法

形声:从力、工声

English

achievement, merit, good resul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功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 同本义 [meritorious service; exploit; achievement; heroic achievement]

功,以劳定国也。——《说文》

国功曰功。——《周礼·司勋》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功誉(功绩与声誉);功行(功绩与德行);功化(功业与教化);功成名就(建立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名声皆得)

(4) 事情;工作 [work]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集中),上(通“尚”,还)入执宫功(室内的事)。——《诗·豳风·七月》

惟荒度土功。——《书·益稷》

事求可,功求成。——《庄子·天地》

(5) 物理学名词。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能的转化 [work]。如:作功;机械功

(6) 功夫。指技术和技术修养造诣 [skill]。如:唱功;练功;基本功;功架;做功;用功;下苦功

(7) 功德;恩德 [merit]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8) 通“工”

(9) 事 [thing]

登是南邦,世执其功。——《诗·大雅·崧高》

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10) 土木营造之事 [works of architecture]

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汉书·食货志上》

(11) 工程和劳动人力 [engineering project]

陇右取材,功夫不难。——《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常用词组

功败垂成、功臣、功成不居、功成名就、功到自然成、功德、功德无量、功德圆满、功底、功夫、功高不赏、功高望重、功过、功耗、功绩、功课、功亏一篑、功劳、功力、功利、功烈、功令、功率、功名、功能、功效、功勋、功业、功用、功罪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