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凤皇于飞的意思

fènghuángfēi

凤皇于飞



拼音fèng huáng yú fēi

注音ㄈㄥˋ ㄏㄨㄤˊ ㄩˊ ㄈㄟ

解释见“凤凰于飞”。

出处《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感情凤皇于飞是褒义词。

繁体鳳皇于飛

近义凤凰于飞、凤皇于蜚

英语a couple of phoenixes flying toght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fèng   注音  ㄈㄥˋ   繁体    
部首  几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MCI  五笔98  WCI  仓颉  HNE  郑码  QDXS  四角  7721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685  区位  2379  统一码  51E4  笔顺  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凤(鳳)的拼音:fèng(ㄈㄥˋ)  

⒈ 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⒉ 姓。

统一码

凤字UNICODE编码U+51E4,10进制: 20964,UTF-32: 000051E4,UTF-8: E5 87 A4。

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鳳鳯鴌䲶

汉英互译

phoenix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ale phoenix; symbol of jo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凤的拼音:

fè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2) 同本义 [phoenix,a mythic bird]

凤,神鸟也。朋,古文凤。——《说文》

凤皇来仪。——《书·益稷》

凤皇于飞。——《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凤求凰;凤子(绣有凤凰的轿子);凤舸(雕有凤凰的大游船);凤毛(凤凰的羽毛。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有先人遗风)

(4)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saint]

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饰羽仪于凤穴。——《北史·文苑传序》

(5) 又如:凤穴(比喻文才荟萃的地方)

(6) 借喻帝王 [emperor]。如:凤阁龙楼(帝王居住的楼阁);凤邸(称古代帝王登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凤纸(帝王诏敕用纸);凤诏(天子的诏书);凤驾(帝王所乘坐的车驾)

(7) 乐器,音律 [instrument;temperament]。如:凤吹(指笛、笙、箫一类的管乐器);凤管(指笙);凤箫(古管乐器名。即排箫)

(8) 指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man]。如:凤侣(配偶)

(9) 姓

常用词组

凤雏、凤冠、凤凰、凤凰衣、凤毛麟角、凤藻

  拼音  huáng   注音  ㄏㄨㄤˊ   
部首  白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RGF  仓颉  HAMG  郑码  NKC  四角  26104  结构  上下电码  4106  区位  2742  统一码  7687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皇的拼音:huáng(ㄏㄨㄤˊ)  

⒈ 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皇帝。皇后。皇宫。皇储(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皇权。

⒉ 大:皇皇巨著。冠冕堂皇。

⒊ 对先代的敬称:皇考(对亡父的尊称)。

⒋ 古同“遑”,闲遐。

⒌ 古同“惶”,恐惧。

⒍ 姓。

统一码

皇字UNICODE编码U+7687,10进制: 30343,UTF-32: 00007687,UTF-8: E7 9A 87。

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凰煌

汉英互译

emperor、sovereign

造字法

象形:像灯火辉煌形

English

royal, imperial; ruler, superio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皇的拼音: huáng  

〈词性:形〉

(1)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2) 同本义[shining]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小雅·采芑》

騐皇者,煌煌也。——《书·帝命》

(3) 大 [great]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建用皇极。——《书·洪范》

上帝是皇。——《诗·周颂·执竞》

(4) 又如: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

(5) 美好 [fine]

皇,美也。——《广雅·释诂一》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传:“美也。”

皇以间之。——《诗·周颂·桓》

(6) 又如:皇土(美土);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

(7) 通“遑”。空闲的;有闲暇的 [leisure]

不皇出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朝矣。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哀公五年》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左传·昭公七年》

(8) 又如: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

(9) 通“惶” [fearful;dreadful]

大臣皆皇惧而退。——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10) 又如:皇惧(恐慌害怕);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

(11) 黄白色 [yellow and white]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12) 又如: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

词性变化

皇的拼音: huáng  

〈词性:名〉

(1) 指天 [Heaven]

思皇多士。——《诗·大雅·文王》。传:“天也。”

皇霸。皇者天也。——《风俗通》

(2) 又如: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

(3) 指天神 [god;deity]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 又如: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5) 君主,天子,皇帝 [emperor]

皇丈受天子之富贵。——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6) 又如:皇统(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皇丈(皇帝的岳父);皇极(帝王治世的准则);皇太孙(太子死,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称为皇太孙)

(7)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dynasty;imperial court]。如:皇图(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皇廷(朝廷);皇纲(朝廷的纲纪);皇维(朝廷的纲纪;王法)

(8) 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 [decaded parents or grandparents]。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妣;皇祖考;皇祖妣

(9) 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femal phoenix]。如;皇鸟(传说中的雌凤);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10) 冠名 [crown]。如:皇冠

(11) 对神明的敬称 [gods]

伏羲、 女娲、 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

(12) 又如: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

(13) 姓

皇的拼音: huáng  

〈词性:动〉

(1) 匡正 [correct]

皇,正也。——《释言》

四国是皇。——《诗·豳风·破斧》

皇我万民。——《穆天子传》

(2) 通“迋”。往 [go to]

先祖是皇。——《诗·小雅·信南山》

常用词组

皇储、皇帝、皇恩、皇甫、皇宫、皇古、皇冠、皇后、皇皇、皇家、皇历、皇亲国戚、皇权、皇上、皇室、皇太后、皇太子、皇天后土、皇位、皇子、皇族

  拼音    注音  ㄩˊ   繁体    
部首  二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GFK  仓颉  MD  郑码  ADVV  四角  104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60  区位  5158  统一码  4E8E  笔顺  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于的拼音:yú(ㄩˊ)  

⒈ 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⒉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⒊ 姓。

统一码

于字UNICODE编码U+4E8E,10进制: 20110,UTF-32: 00004E8E,UTF-8: E4 BA 8E。

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丂亏亐於

汉英互译

for、of、to、when、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 on, at; go to;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于的拼音:   

〈词性: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词性变化

于的拼音:

  

〈词性:介〉

(1)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in, at, etc.]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2) 又

成于机杼。

射于家圃。——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

葫芦置于地。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于:介词,到。)—— 清· 姚鼐《登泰山记》

(4) 又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于以(在何处);于兹(在此);于时(在此)

(5)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for, etc.]

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何有于我。——《论语》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唐· 韩愈《师说》

言于李愬。——《资治通鉴·唐纪》

语于富者。——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6) 又如:他做的事于人民有益

(7)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 [from]。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8) 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by]

不拘于时。——唐· 韩愈《师说》

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伤于缚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择于自然。——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9) 又如:我限于水平,未能对这篇文章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10) 引进比较对象,意思相当于“比” [than]

甚于妇人。——《战国策·赵策》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同于真。——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1) 又

同于幻。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12) 又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3) 表示把动作、行为加给对方,相当于“给” [to, etc.]。如:荣誉归于教练

(14) 表示相对的位置 [in]。如:垂直于肋板的脊柱

(15) 姓

于的拼音:   

(1) 词缀。嵌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不必译出

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2) 又

以免于难。

可以免于难。

(3) “於”

(4) 另见   

常用词组

于今、于思、于时、于是

  拼音  fēi   注音  ㄈㄟ   繁体    
部首  飞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UI  仓颉  NO  郑码  YDAT  四角  12013  结构  单一电码  7378  区位  2341  统一码  98DE  笔顺  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飞(飛)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⒉ 在空中运动: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⒊ 形容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⒋ 极,特别地:刀子飞快。

⒌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飞语。

⒍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飞桥。飞阁。

⒎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飞眼。

统一码

飞字UNICODE编码U+98DE,10进制: 39134,UTF-32: 000098DE,UTF-8: E9 A3 9E。

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飞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飛蜚亴

汉英互译

fly、swiftl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ly; go quickly; dart; hig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动〉

(1)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2) 同本义 [(bird) fly]

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明珠弹于飞肉。——《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鸟倦飞而知还。——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飞凫(飞翔的凫鸟);飞翰(飞翔的小鸟);飞鸿(飞翔中的鸿雁)

(4) 泛指飞翔 [fly]

飞龙在天。——《易·乾》

彗孛飞流。——《汉书·天文志》。注:“绝迹而去也。”

(5) 又如:飞虫(能飞的昆虫类);飞蝗(指善飞的蝗虫);飞鱼钩(叉鱼的钩子)

(6) 物体随风在空中飘游浮荡 [hover or flutter in the air]

桃李阴阴柳絮飞。——唐· 王维《酬部给事》

胡天八月即飞雪。——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又如:飞絮(空中飘摇的柳絮);飞天光棍(手段高强的地痞无赖);飞火(爆竹的声音与火光);飞星(流星般迅疾)

(8) 矿物药或颜料,研成细末,置于水中以漂去其浮于水面的粗屑 [skim off]

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红楼梦》

词性变化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形〉

(1) 疾速 [swiftly]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一夜飞渡镜湖月。——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飞风(迅速;飞快);飞云掣电(形容迅疾);飞骑(像飞一般奔驰的马);飞报(迅速报告);飞递(迅速递送);飞札(飞速写成的信件或诗笺)

(3) 没有根据的 [groundless;unfounded]

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后汉书·梁松传》

(4) 又如:飞飞扬扬(议论纷纷);飞扎(凭空陷害;敲诈勒索);飞言(没有根据的话。同飞语、蜚语、流言)

(5) 不具姓名的 [anonymous]

飞书者,无根而至若飞来也。——《后汉书·梁松传》注

(6) 又如:飞书(不具姓名的书信。即匿名信);飞章(不具姓名而诬害他人的书信。同飞书);飞条(匿名信。同飞书)

(7) 意外的 [unexpected;accidental]。如:飞灾(意外的灾祸);飞变(报告紧急事变的文书);飞祸(意外之灾祸。也作飞来祸、飞来横祸、飞殃走祸、飞灾横祸);飞谤(意料之外所传出的诽谤之言)

(8) 凌空,高 [high]

燕巢于飞幕之上。——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又如:飞陛(高耸的台阶);飞观(飞阁,高耸的楼观)

(10) 通“肥”( féi  )。肌肉丰满 [be fat and plump]

文君为我端著兮,利飞遁以保名。——《后汉书·张衡传》

飞遁离俗。——曹植《七启》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禽鸟和有翅的小虫 [bird and insect]。如:飞潜(飞禽和水生动物);飞肉(指鸟);飞走(飞禽与走游);飞翮(指鸟);飞虫(飞鸟的别称)

(2) 奔驰的马 [quick horse]

今陛下骋六飞,驰不测山。——《汉书》。颜师古注引 如淳曰:六马之疾若飞也。

(3) 飞星,流星的一种 [fly star]

彗孛飞流。——《汉书》

飞的拼音:

fēi  

〈词性:副〉

表示程度,相当于“很”、“极” [very]。如:农民们说话是飞灵的飞红(鲜红,通红);飞利(非常锋利);飞智(突然产生的念头或智谋)

常用词组

飞奔、飞驰、飞船、飞弹、飞刀、飞地、飞碟、飞短流长、飞蛾投火、飞红、飞黄腾达、飞机、飞机场、飞溅、飞快、飞来飞去、飞来横祸、飞灵、飞龙乘云、飞毛腿、飞跑、飞禽、飞禽走兽、飞沙走砾、飞沙走石、飞升、飞逝、飞速、飞腾、飞舞、飞翔、飞行、飞行员、飞絮、飞檐走壁、飞眼,飞眼儿、飞扬、飞扬跋扈、飞跃、飞越、飞涨、飞针走线、飞舟、飞转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