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 bì gù jù
注音ㄕㄣ ㄅ一ˋ ㄍㄨˋ ㄐㄨˋ
解释紧紧闭关,坚决抵制。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今则不然,深闭固距,而不肯试,猥以不诵绝之,欲以杜塞余道,绝灭微学。”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
感情深闭固距是贬义词。
繁体深閉固距
近义深闭固拒
英语shut tight and firmly turn down(reject new things or idea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深的拼音:shēn(ㄕㄣ)
⒈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深水。深山。深邃。深渊。深壑。深海。深耕。深呼吸。深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深居简出。
⒉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深度。深浅。。水深三尺。
⒊ 久,时间长:深夜。深秋。年深日久。
⒋ 程度高的:深思。深知。深交。深造。深谈。深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深究。深奥。深切。深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深深”;b.声音低沉,如“深深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深深,叫人难以捉摸”)。深谋远虑。
⒌ 颜色浓:深色。深红。
深字UNICODE编码U+6DF1,10进制: 28145,UTF-32: 00006DF1,UTF-8: E6 B7 B1。
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深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㴱冞罙
close、dark、deep、late、profundity
淡、浅、薄
形声:左形右声
deep; depth; far; very, extreme
详细解释◎ 深的拼音: shē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深声( shēn )。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2) 古水名 [Shen River]。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深,深水。出 桂阳 南平,西入 营道。——《说文》
(3) 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depth]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
深四尺。——《仪礼·觐礼》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宋· 苏轼《石钟山记》
◎ 深的拼音: shēn
〈词性:形〉
(1) 水深。与“浅”相对 [(water)deep]
深矣远矣。——《老子》。注:“深不可测也。”
深蒲。——《周礼·醢人》。司农注:“蒲蒻入水深,故曰深蒲。”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声如洪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深潭(深水池);深广(指水、山谷等深邃而广阔);深堑(深沟);深隍(深而无水的护城壕);深沦(深水);深泓(深潭);深泥(很深的泥泞);深池(深的护城河)
(3) 引申为距离大 [deep]
遥闻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又如:深衢(岔路处);深禁(深宫);深堂(深处的厅堂);山侧的深裂隙;深峭(深邃陡峭);深峻(深川峻岭。喻指旅途);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衣裳,又是庶人的常礼服。上衣和下裳相连,前后深长);深靓(深邃宁静);深谷底下一条河;深坑
(5) [指颜色]深暗 [dark;deep]。如:桃红的颜色比粉红色更深
(6) 玄妙,深奥 [profound]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易·系辞》
(7) 又如:深微(深奥精微);深诣(造诣很深);深赜(深奥精微);深严(深邃严密);深隐(深奥隐晦);深迂(深奥曲折)
(8) 深刻;深远 [penetrating;profound and lasting]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又含有音乐及诗歌之意味,故感人尤深。——蔡元培《图画》
(9) 又如:深心(细心;多心);深心达算(老谋深算;内心精予计算);深相砥砺(互相切磋探讨,以求深入理解);深致(意义深远);深闳(深远宏大);深策(深远周密的计策);深渺(深远,深微);深赡(深刻而丰富);深切著明(深刻而显明);深大(深重广大)
(10) [树林、宫殿等] 幽深; 幽静 [deep and serene]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奇秀深杳,不可殚。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失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11) 又如:深僻(幽深偏僻);深房(深邃的房舍);深閟(深邃静寂);深豁(深邃而空阔)
(12) 苛刻 [harsh]
狱中多冤人,用刑深刻。——《后汉书·光武帝纪》
(13) 又如:深酷(苛刻严酷);深故(执法苛刻严峻,故意加人罪名)
(14) 茂密 [thick]。如:深林(茂密的树林);深莽(深密的草丛);深郁(茂密);林深苔滑
(15) 深厚;亲密 [intimate;close]
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交情深;深仁厚泽(深厚的仁爱和恩惠);深眷(深切的关怀、照顾)
(17) 历时久 [late]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8) 又如:深秋
(19) 大,重大 [great]
子布、 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资治通鉴》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清· 刘开《问说》
(20) 又如:深恩(大恩)
(21) 深重;厉害、严重 [very grave;extremely serious]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 深的拼音: shēn
〈词性:副〉
(1) 很,甚 [very]
面深墨。——《孟子·滕文公上》。注:“深,甚也。”
(2) 又如:深恐;深奸(内心非常奸诈);深企(非常仰慕);深娴(非常熟悉);深罪(很怪罪;过分责备);深韪(深以为是);深荷(深肥;承蒙)
◎ 深的拼音: shēn
〈词性:动〉
(1) 深入、彻底、周详地研究 [go deep into]。如:深不下去;深帷(深入思索)
(2) 深挖 [dig]。如:决河深川;严城深池
(3) 测量 [measure]
彼将处乎不深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列子》
深奥、深闭固拒、深不可测、深藏若虚、深长、深彻、深沉、深仇大恨、深处、深春、深冬、深度、深感、深根固柢、深更半夜、深耕、深拱、深沟高垒、深谷、深固、深闺、深海、深壑、深厚、深呼吸、深化、深晦、深奸巨滑、深涧、深交、深井、深究、深居简出、深刻、深空、深脉、深秘、深妙、深谋远虑、深浅、深切、深情、深秋、深入、深入浅出、深入人心、深山、深山穷谷、深深、深识远虑、深睡、深思、深思熟虑、深邃、深谈、深通、深透、深挖、深望、深微、深味、深文周纳、深吻、深恶痛绝、深悉、深宵、深心、深信、深省,深醒、深夜、深意、深忧、深幽、深渊、深远、深造、深宅大院、深湛、深知、深挚、深重
闭(閉)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关,合:封闭。闭门。闭合。闭关锁国。闭门思过。闭月羞花。
⒉ 结束,停止:闭会。闭幕。闭市。
⒊ 堵塞,不通:闭气。闭塞(sè )。
⒋ 姓。
闭字UNICODE编码U+95ED,10进制: 38381,UTF-32: 000095ED,UTF-8: E9 97 AD。
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閉閇
close、shut
关、合、开、睁
会意:从门、从才
shut, close; obstruct, block up
详细解释◎ 闭的拼音:
閉 bì
〈词性:动〉
(1) (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 同本义 [shut the door]
闭,阖门也。——《说文》
门常闭。——《墨子号令》
先王以至,日闭关。——《易·象传》
坚闭门而不出。——《庄子·天运》
门已闭矣。——《左传·哀公十五年》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礼记·中庸》
(3) 又如:闭扫(即闭门欲扫。指闭门谢客);闭影(关门不与外界往来)
(4) 泛指闭合,合拢 [close;shut]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史记·张仪列传》
(5) 又如:闭目;闭嘴;闭合电路;闭口结舌;闭卷(答题时不能查阅有关资料的考试方法)
(6) 壅塞不通 [stop up;obstruct]
闭而不通。——《国语·晋语》
(7) 又如:闭绝(堵塞;杜绝);闭心(闭绝欲望)
(8) 禁绝 [prohibit]
礼者,所以闭淫也。——《史记·乐书》
(9) 又如:闭淫(禁绝邪淫);闭钳(禁制);闭籴(禁止输出,封闭其买入米谷的通道)
(10) 停止;结束 [stop;end]。如:闭歇(停业);闭经;闭会
◎ 闭的拼音:
閉 bì
〈词性:名〉
(1) 门闩的孔 [hole in bolt]
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韩非子·主道》
(2) 又如:键闭
(3) 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or Winter]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
闭谷、闭关、闭关锁国、闭关政策、闭关自守、闭合、闭会、闭经、闭口、闭口无言、闭路电视、闭门羹、闭门却扫、闭门思过、闭门造车、闭目塞听、闭幕、闭幕词、闭幕式、闭塞、闭塞、闭市、闭锁、闭眼、闭音节、闭元音、闭月羞花
固的拼音:gù(ㄍㄨˋ)
⒈ 结实,牢靠:坚固。稳固。巩固。凝固。加固。
⒉ 坚定,不变动:固执。固定。固本。
⒊ 本,原来: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⒋ 鄙陋(见识浅少)。
⒌ 姓。
固字UNICODE编码U+56FA,10进制: 22266,UTF-32: 000056FA,UTF-8: E5 9B BA。
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怘痼
形声:从囗、古声
to become solid, solidify; strength
详细解释◎ 固的拼音: gù
〈词性:形〉
(1) (形声。从囗( wéi ),“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2) 同本义 [solid;firm]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3)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4)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strategically located and difficult of access]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5)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6) 久 [of long time]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7)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chronic]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8) 安定,稳固 [stable]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9)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10) 固执,专一 [single-minded]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11)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12) 鄙陋 [superficial;sallow]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13)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14) 坚定 [firm]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5)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 固的拼音: gù
〈词性:动〉
(1) 安定 [stabilize]。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2) 巩固;使坚固;加固 [solidify;strengthen]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4) 安守;坚守 [abide by]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5)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6) 禁锢;闭塞 [close up;stop up]。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 固的拼音: gù
〈词性:副〉
(1) 执意;坚决地 [firmly;resolutely]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3) 必,一定 [surely]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4)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5) 原来;本来 [originally]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6) 当然;仍然 [of course]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确实 [certainly]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8) 已经 [already]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10) 通“胡”( hú )。何,何故 [why]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固步自封、固辞、固定、固定、固结、固陋、固然、固沙林、固守、固态、固体、固习、固有、固执、固执己见、固着
距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相隔的空间和时间:相距数里。距离。行(háng )距。株距。差(chā )距。
⒉ 雄鸡爪子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⒊ 古同“拒”,抵抗。
⒋ 古同“巨”,大。
⒌ 古同“讵”,岂。
距字UNICODE编码U+8DDD,10进制: 36317,UTF-32: 00008DDD,UTF-8: E8 B7 9D。
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歫
be apart from、distance、calcar
形声:从足、巨声
distance; bird's spur
详细解释◎ 距的拼音: jù
〈词性:名〉
(1)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
(2) 同本义 [chicken claw]
距,鸡距也。——《说文》
后阺为之金距。——《左传》
不鸣不将无距。——《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
虽有钩针芒距。——《淮南子·原道》
长皆及俎距。——《仪礼·少牢礼》。注:“胫中当横节也。”
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列子》
(3) 距离 [distance]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4) 又如:苗距;槽距;差距;焦距;行距;株距;距国(介于大国之间,或两面受敌的国家);距随(古人射箭站立时两脚的间隔距离)
(5) 倒刺 [glochis]
(6) 古代兵器锋刃上的倒刺
(7) 钓钩上的倒刺
◎ 距的拼音: jù
〈词性:动〉
(1) [古]∶同“拒”
(2) 抗拒;抵御 [resist]
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
断足以距难。——《荀子·君道》
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史记·高祖本纪》
(3) 拒绝 [refuse]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孟子·滕文公下》
其无距言。——《潜夫论·明闇》
受而不距。——《风俗通义·愆礼》
距关,毋内诸侯。(距,与“拒”通,抵檝、守卫。)——《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距捍(抵抗防御);距谏饰非(不听劝谏,掩饰过错);距关(闭关据守);距难(拒绝并加以责难;抗拒祸患)
(5) 离;距离 [be apart from;be at adistance from]
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距其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距洞百余步。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 谢庄。(距,距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跳越 [leap;jump over]。如:距跃(跳越;跳跃);距踊(蹦跳);距跳(跳跃)
(7) 依仗 [depend on]。如:距堙(古代兵士攻城时,凭藉以登城的土堆);距险(据险要地形以防守敌人)
(8) 蹲,踞 [squat]。如:距石(踞坐石上)
(9) 至,到达 [reach]
距陆而止。——《庄子·渔父》
距骨、距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