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绳愆纠缪的意思

shéngqiānjiūmiù

绳愆纠缪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注音ㄕㄥˊ ㄑ一ㄢ ㄐ一ㄡ ㄇ一ㄡˋ

解释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出处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纠正过失。

感情绳愆纠缪是中性词。

繁体繩愆糾繆

近义绳愆纠谬、绳愆纠违

英语expose and rectify error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shéng   注音  ㄕㄥˊ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KJN  仓颉  VMRLU  郑码  ZJKZ  四角  26116  结构  左右电码  4939  区位  4194  统一码  7EF3  笔顺  フ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绳(繩)的拼音:shéng(ㄕㄥˊ)  

⒈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a.杂技中的走绳;b.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⒉ 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又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纠正:绳墨。准绳。绳正。绳之以法。

⒊ 继续:“绳其祖武”(继承祖先)。

⒋ 赞誉:“绳息妫以语楚子”(“息妫”,人名)。

⒌ 姓。

统一码

绳字UNICODE编码U+7EF3,10进制: 32499,UTF-32: 00007EF3,UTF-8: E7 BB B3。

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繩繉縄䋲

汉英互译

colt、ligature、line、rope、strand、taenia

造字法

形声:从纟、黾声

English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绳的拼音:

shé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rope;cord;string]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一端);绳戏(即绳伎。走绳之杂戏);绳络(绳编的网状饰物);绳床瓦灶(以绳为床,以瓦为灶。比喻生活贫困)

(4) 墨线 [carpenter's line marker]

其绳则直。——《诗·大雅·緜》

孔子曰:“木受绳则直。”——《孔子家语》

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5) 又如:绳尺(指墨线和量尺。皆为匠人所用的工具)

(6) 准则;法度 [norm rules and regulations]

王道有绳。——《商君书·开塞》

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韩非子·孤愤》

(7) 又如:绳尺(标准;法度);绳治(以法治罪);绳度(法度,准绳;悬度。以绳索相牵引而越度);绳直(犹准绳);绳规(犹法规);绳律(规矩格律)

(8) 水名 [Sheng River]

(9) 金沙江的古称

(10) 山东省的南阳水、北阳水

词性变化

绳的拼音:

shéng  

〈词性:动〉

(1) 继承,通“承” [inherit;carry on]

绳其祖武。——《诗·大雅·下武》

(2) 又如:绳法(继承效法);绳祖(继承祖先业迹)

(3) 衡量 [weigh;judge]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又如:绳尺(衡量);绳量(衡量)

(5) 纠正 [correct]

故举兵绳之。——《孙膑兵法》

(6) 又如:绳愆(纠正过失);绳正(以墨线正曲直。引申为纠正错误);绳逐(纠正挑剔别人的过失而加以斥退);绳愆纠缪(纠正过失错误);绳劾(弹劾;纠正)

(7) 约束;制裁 [restrain]

绳之以法,断之以刑。——桓宽《盐铁论·大论》

(8) 又如:绳约(拘束,限制);绳之以法(以法律纠治不法之人。指犯罪者接受法律的制裁);绳束(约束;束缚);绳按(亦作“绳案”。约束制裁)

(9) 称赞 [praise]

绳息妫以语 楚子。——《左传·庄公十四年》

绳的拼音:

shéng  

〈词性:形〉

直的;正的 [right]

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吕氏春秋》

常用词组

绳锯木断、绳捆索绑、绳墨、绳其祖武、绳趋尺步、绳绳、绳枢、绳索、绳套、绳梯、绳子

  拼音  qiān   注音  ㄑ一ㄢ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86  TIFN  五笔98  TIGN  仓颉  HNP  郑码  OIVW  四角  21332  结构  上下电码  1936  区位  7709  统一码  6106  笔顺  ノノ丨丶丶一一一丨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愆的拼音:qiān(ㄑ一ㄢ)  

⒈ 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

⒉ 耽误:愆期。愆滞。

⒊ 过:愆伏(天气冷暖失调,多指大旱或酷暑,有变化无常的意思)。

统一码

愆字UNICODE编码U+6106,10进制: 24838,UTF-32: 00006106,UTF-8: E6 84 86。

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愆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㥶䇂諐

汉英互译

fault

造字法

形声:从心、衍声

English

a fault, mistake, error, transgress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愆的拼音: qi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衍声。本义:过错;罪过)

(2) 同本义 [fault;sin]

愆,过也。——《说文》

失所为愆。——《左传·哀公十六年》

不愆不忘。——《诗·大雅·假乐》

街亭之役,咎由 马谡,而君引愆。——《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愆锁(罪锁);愆戾(过失;罪咎);愆尤(过失,罪咎);愆忒(差错);愆罪(罪咎,罪过);愆殃(过失,罪恶);愆负(过失);愆过(罪恶,罪过)

(4) [引起的] 原因 [cause]

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医宗金鉴》

词性变化

愆的拼音: qiān  

〈词性:动〉

(1) 违背、违反 [violate]。又如:愆忘(违反);愆面(久违,久未见面);愆位(未能坚守工作岗位,克尽职责);愆义(违反道义)

(2) 超过;延误 [pass the appointed time;delay]

愆期。——《易·归妹》

冬无愆阳。——《左传·昭公四年》

不愆于素。——《左传·宣公十一年》

匪我愆期。——《诗·卫风·氓》

(3) 又如:愆亢(久旱);愆阳(阳气过盛);愆晴(久雨未晴);愆程(误了预定的旅程);愆悬(失期不至);愆候(失时);愆素(越过原来计划)

(4) 失掉,丧失 [lose;miss]

王昏不若,用愆厥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愆德隳好(丧失道义,破坏友好);愆伏(阴阳失调);愆和(失和)

(6) 通“骞”。亏,损 [ruin;be defective]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苟伤廉而愆义。——陆机《文赋》

常用词组

愆期、愆尤

  拼音  jiū   注音  ㄐ一ㄡ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XNHH  仓颉  VMVL  郑码  ZZI  四角  22100  结构  左右电码  4763  区位  3032  统一码  7EA0  笔顺  フフ一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纠(糾)的拼音:jiū(ㄐ一ㄡ)  

⒈ 缠绕:纠缠。纠纷。

⒉ 矫正:纠偏。纠正。

⒊ 集合(含贬义):纠合。

统一码

纠字UNICODE编码U+7EA0,10进制: 32416,UTF-32: 00007EA0,UTF-8: E7 BA A0。

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糾丩

汉英互译

correct、rectify、entangle、gather together

造字法

形声:从纟、声

English

investigate, insp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纠的拼音:

糾、糺 jiū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丩( jiū  )声。本义:三股的绳子)

(2) 同本义 [hinged cord]

纠,绳三合也。——《说文》。按,俗字作糺。单股曰纫,两股曰纠,三股曰纠,亦曰徽。”

徽以纠墨。——扬雄《解嘲》

(3) 又如:纠纆(绳索。纠,二合绳;纆,三合绳)

(4) 姓

词性变化

纠的拼音:

jiū  

〈词性:动〉

(1) 缠绕 [wind]

其笠伊纠。——《诗·周颂·良耜》

何异纠纆。——《汉书·贾谊传》。注:“绞也。”

青纶竞纠。——郭璞《江赋》

纠思心以为纕兮。——《楚辞·悲风歌》。注:“戾也。”

横厉纠纷。——《后汉书·刘琨传》。注:“乱貌。”

福与祸如纠缠。——《鶡冠子》

(2) 又如:纠蓼(互相牵引);纠结(连结);纠纠(缠绕的样子);纠曲(纠结盘曲)

(3) 纠集;集结 [gather;collect]

纠合宗族于成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收离糺散。——《后汉书·荀彧传》。注:“合也。”

纠合俊杰披奸猖。——王安石《开元行》

(4) 又如:纠办(收集,备办);纠合(联络,联合);纠勒(聚集统率);纠会(会合);纠约(纠合约集)

(5) 矫正 [rectify]

以纠邦国。——《周礼·大司马》。注:“犹正也。”

慢则纠之以猛。——《左传·昭公二十年》

纠之以政。——《左传》

(6) 又如:纠劾(审查,弹劾);纠举(纠正举发);纠谬(纠正错误);纠绳(纠正惩处);纠错(纠正错误)

(7) 督察 [supervise]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凡宫之纠禁。——《周礼·小宰》

贪利纠譑之名。——《荀子·富国》

(8) 又如:纠弹(纠察弹劾);纠案(检举监察);纠发(纠察举发);纠逖(督察惩治)

(9) 检举 [accuse]

纠之以政。——《左传·昭公六年》。注:“举也。”

恐见纠擿。——《明史》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纠拾(揭发检举);纠问(纠举问罪);纠发(举发);纠慝(惩处邪恶);纠驳(纠举驳正)

(11) 拧 [twist]。如:纠他的脸

常用词组

纠察、纠察、纠缠、纠纷、纠葛、纠合、纠结、纠集、纠偏、纠正、纠众

  拼音  móu miù miào mù liáo   
注音  ㄇㄡˊ ㄇ一ㄡˋ ㄇ一ㄠˋ ㄇㄨˋ ㄌ一ㄠˊ   繁体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XNWE  仓颉  VMSMH  郑码  ZYOP  四角  27122  结构  左右电码  4924  区位  7149  统一码  7F2A  笔顺  フフ一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缪(繆)的拼音:móu(ㄇㄡˊ)  

⒈ 〔绸缪〕见“绸”。

其他字义

缪(繆)的拼音:miù(ㄇ一ㄡˋ)  

⒈ 〔纰缪〕错误。

⒉ 〔缪巧〕计谋,机智,如“岂有他缪缪,阴阳不能贼?”

⒊ (繆)

其他字义

缪(繆)的拼音:miào(ㄇ一ㄠˋ)  

⒈ 姓。

其他字义

缪(繆)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古同“穆”,恭敬。

其他字义

缪(繆)的拼音:liáo(ㄌ一ㄠˊ)  

⒈ 古同“缭”,缭绕。

统一码

缪字UNICODE编码U+7F2A,10进制: 32554,UTF-32: 00007F2A,UTF-8: E7 BC AA。

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缪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wind around, bind; prep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缪的拼音:

Miào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miù;móu  

基本词义

缪的拼音:

miù  

〈词性:形〉

(1) 纰缪;错误 [wrong;false]

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庄子·盗跖》

(2) 又如:缪舛(舛错,谬误);缪戾(错舛,违背);缪悠(妄诞不经);缪说(荒谬错误的言论);缪妄(荒缪无稽)

(3) 通“穆”。穆然,静思 [solemn and silent]

孔子有所缪然思焉。——《孔子家语·辨乐》

(4) 通“穆”。虔诚 [reverent]

太公召公乃缪卜。——《史记·鲁周公世家》

词性变化

缪的拼音:

miù  

〈词性:动〉

(1) 诈伪 [cheat;defraud]

故相如缪与令相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2) 又如:缪数(诈伪之术);缪丑(宋秦桧之谥。借指奸佞)

(3) 通“樛”。绞结 [twist;wring]

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緻。——《礼记·檀弓下》

即自缪死。——《汉书·外戚传下》

(4) 通“勠”。合力,并力 [join in a common effort;unite efforts]

昔我先君穆公及 楚成王是(寔)缪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 秦·《诅楚文》

(5) 通“缭”。缭绕 [curl up;wind around]

缪绕玉绥。——《汉书·司马相如列传》

(6) 另见 miào;móu  

基本词义

缪的拼音:

m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系(   ),本义:绸缪,缠绕)

(2) 见“绸缪”(缠绵)

(3) 麻十束为缪 [ten bundle of hemp]

缪,枲之十絜也。——《说文》。段玉裁注:枲即麻也,十絜犹十束也

(4) 另见 miào;miù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