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鞋弓襪小的意思

xiégōngxiǎo

鞋弓襪小



拼音xié gōng wà xiǎo

注音ㄒ一ㄝˊ ㄍㄨㄥ ㄨㄚˋ ㄒ一ㄠˇ

解释指旧时妇女小脚。

出处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é   注音  ㄒ一ㄝˊ   
部首  革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AFFF  仓颉  TJGG  郑码  EEBB  四角  44514  结构  左右电码  7256  区位  4812  统一码  978B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鞋的拼音:xié(ㄒ一ㄝˊ)  

⒈ 穿在脚上便于走路的东西:皮鞋。鞋袜。鞋帮。鞋面。鞋底。鞋油。鞋匠。

统一码

鞋字UNICODE编码U+978B,10进制: 38795,UTF-32: 0000978B,UTF-8: E9 9E 8B。

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hoes

造字法

形声:从革、圭声

English

shoes, footwear in gener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鞋的拼音:

xié  

〈词性:名〉

(1) (形声。从革,圭声。皮革鞋的材料。“圭、鞋”古音相近。本义:鞋子) 同本义 [shoes]

鞵,生革醍也。——《说文》。字亦作鞋

古人以草为屦,皮为履,后唐马周始以麻为之,即鞋也。——《说郛》引 唐· 留存《事始·鞋》

(2) 又如:鞋扇(鞋面);鞋脚(小妾第一次拜见长妻时所敬赠的见面礼:亲手做的针线活;也指鞋袜);鞋脚钱(跑腿钱);雨鞋;皮鞋;布鞋;鞋鞢(造鞋时所用的木制鞋型)

常用词组

鞋拔、鞋帮、鞋带、鞋底、鞋跟、鞋后跟、鞋匠、鞋口、鞋扣、鞋里、鞋脸、鞋面、鞋楦、鞋样、鞋油、鞋子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XNGN  仓颉  N  郑码  YZA  四角  17027  结构  单一电码  1712  区位  2513  统一码  5F13  笔顺  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弓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

⒉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

⒊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⒋ 弯曲:弓身。

⒌ 姓。

统一码

弓字UNICODE编码U+5F13,10进制: 24339,UTF-32: 00005F13,UTF-8: E5 BC 93。

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w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

(2) 同本义 [bow]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

(4)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anything bow-shaped]

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

(5)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

(6)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bowing]。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

(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 [old unit for measuring length of land(=5尺)],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

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 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

(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

词性变化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量〉

(1)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 [a measure of length]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

(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

弓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 [bend;bow]

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

(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常用词组

弓箭步、弓箭手、弓弩、弓弩手、弓身、弓弦,弓弦儿、弓形、弓腰

  拼音    注音  ㄨㄚˋ   简体    
简体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9画  
繁体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15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86  PUAT  五笔98  PUAW  仓颉  LTWI  郑码  WTHS  四角  34253  结构  左右电码  5994  统一码  896A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一丨丨丨フ丨丨一一ノ丶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襪的拼音:wà(ㄨㄚˋ)  

⒈ 见“袜”。

统一码

襪字UNICODE编码U+896A,10进制: 35178,UTF-32: 0000896A,UTF-8: E8 A5 AA。

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襪字收录于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English

socks, stockings

  拼音  xiǎo   注音  ㄒ一ㄠˇ   
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IHTY  仓颉  NC  郑码  KO  四角  9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1420  区位  4801  统一码  5C0F  笔顺  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小的拼音:xiǎo(ㄒ一ㄠˇ)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⒉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⒊ 时间短:小坐。小住。

⒋ 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

⒌ 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⒍ 妾:小房。

统一码

小字UNICODE编码U+5C0F,10进制: 23567,UTF-32: 00005C0F,UTF-8: E5 B0 8F。

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mall、little、smallness

相关字词

大、老

造字法

象形:像沙粒形

English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形〉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small;little;minor]。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young]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slightly;a little]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nearly]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young brother]。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narrow-minded;narrow]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humble]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bad]。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for a short time]。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词性变化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young]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concubine]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small matters]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mean man]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代〉

自称的谦词 [I]。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小的拼音: xiǎo  

〈词性:动〉

轻视,小看 [look down upon]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常用词组

小把戏、小白菜[儿]、小白脸儿、小百货、小班、小半、小半活、小报、小报告、小杯、小辈、小本经营、小便、小便池、小辫儿、小辫子、小不点儿、小菜、小餐馆、小舱、小册子、小差、小产、小肠、小抄儿、小潮、小车、小乘、小吃、小吃部、小齿、小翅、小丑、小船、小窗、小春、小葱拌豆腐、小聪明、小错、小打小闹、小打扮儿、小大人儿、小袋、小旦、小刀、小刀会起义、小道、小道消息、小弟、小点、小调、小东西、小动作、小肚鸡肠、小肚子、小队、小恩小惠、小儿、小儿科、小贩、小房、小纺、小费、小分队、小妇人、小腹、小钢炮、小格、小工、小恭、小姑、小姑子、小广播、小鬼、小孩儿、小寒、小号、小合唱、小花脸、小话儿、小汇报、小惠、小活儿、小伙子、小集团、小家碧玉、小家庭、小家子、小家子气、小建、小将、小角、小脚、小脚女人、小轿车、小节、小结、小姐、小解、小金库、小襟、小径、小九九,小九九儿、小舅子、小句、小开、小楷、小看、小康、小康、小考、小可、小客车、小坑、小筐、小来小去、小老虎、小老婆、小礼、小吏、小两口、小量、小令、小流氓、小瘤、小绺、小龙、小炉、小炉儿匠、小路、小旅馆、小轮、小萝卜头、小麦、小卖、小卖部、小满、小毛、小毛头、小帽,小帽儿、小米、小米面,小米面儿、小绵羊、小民、小名[儿]、小命儿、小拇指、小脑、小妮子、小年、小娘、小娘子、小妞儿、小农、小农经济、小女子、小爬虫、小派别、小跑、小朋友、小品、小品文、小气、小气鬼、小气候、小器、小器、小前提、小钱、小瞧、小巧、小巧玲珑、小青年、小秋、小秋收、小区、小曲、小曲儿、小圈子、小犬、小人、小人、小人书、小人物、小日子、小儒、小商贩、小商品、小生、小生产、小时、小时候,小时候儿、小食、小市民、小世界、小事、小叔子、小暑、小竖子、小数、小数点、小说、小说家、小睡、小厮、小苏打、小溲、小算盘、小提琴、小题大作、小天地、小天使、小帖儿、小艇、小童、小偷、小偷小摸、小偷小摸、小头目、小头小脑、小腿、小玩意儿、小王子、小我、小巫见大巫、小五金、小息、小媳妇,小媳妇儿、小戏、小虾、小先生、小相、小小不然、小小不言、小小说、小小子,小小子儿、小鞋,小鞋儿、小写、小心、小心、小心谨慎、小心眼儿、小心翼翼、小信未孚、小行星、小型、小性儿、小兄弟、小修、小婿、小学、小学而大遗、小学生、小雪、小阳春、小样、小妖精、小咬、小业主、小夜曲、小衣、小姨儿、小姨子、小意思、小意思、小引、小鱼、小雨、小月、小月、小灶[儿]、小站、小照、小镇、小指、小注、小传、小篆、小资产阶级、小子、小字、小字辈、小卒、小组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