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雄材大略的意思

xióngcáilüè

雄材大略



拼音xióng cái dà lüè

注音ㄒㄩㄥˊ ㄘㄞˊ ㄉㄚˋ ㄌㄩㄝˋ

解释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例子三国·魏·曹植《汉二祖优劣论》:“然彼之雄材大略,俶傥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感情雄材大略是中性词。

繁体雄材大畧

近义雄才大略、雄材伟略

英语great talent and bold vision(outstanding ability and farsightednes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óng   注音  ㄒㄩㄥˊ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DCWY  仓颉  KIOG  郑码  GDZN  四角  40715  结构  左右电码  7160  区位  4859  统一码  96C4  笔顺  一ノフ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雄的拼音:xióng(ㄒㄩㄥˊ)  

⒈ 阳性的,与“雌”相对:雄性。雄鸡。雄狮。雄蕊。雄蜂。

⒉ 强有力的:雄壮。雄健。雄伟。雄厚。雄浑。雄劲。雄奇。雄踞。雄视。雄姿。雄心。雄关。雄图。雄辩。雄才大略。

⒊ 强有力的人或国家:雄杰(a.才能出众的人;b.才能出众)。雄俊。英雄。枭雄。奸雄。称雄。

统一码

雄字UNICODE编码U+96C4,10进制: 38596,UTF-32: 000096C4,UTF-8: E9 9B 84。

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ale、grand、imposing、powerful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右形左声

English

male of species; hero; man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雄的拼音: xi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厷( gōng  )声。从隹,与鸟有关。本义:公鸟)

(2) 同本义 [male bird]

雄,鸟父也。——《说文》

谁知鸟之雌雄。——《诗·小雅·正月》

雄雉于飞。——《诗·邶风·雄雉》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雄父(公鸡)

(4) 泛指动植物能产生精细胞的 [male]

雄狐绥绥。——《诗·齐风·南山》

走亦曰雄。——《周礼·庖人》注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剑有雄雌。——晋· 干宝《搜神记》

一雄一雌

(5) 又如:雄鸟;雄蕊;雄花;雄孤;雄猿;雄竹

(6) 指男子 [man]

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 明·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7) 指为首者,居前列者 [chieftain;head;chief]

有夫出征,而丧其雄。——《左传·襄公十年》

(8) 杰出的人物 [heroes]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9) 又如:雄长(称雄,称霸);雄豪

(10) 强有力的国家 [powerful state]

今数雄已灭。——《资治通鉴》

绝世之雄。——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11) 又如:战国七雄

(12) 比喻高强、胜利 [victory]

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史记》

(13) 姓

词性变化

雄的拼音: xióng  

〈词性:形〉

(1) 雄壮;雄伟 [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grand;imposing]

雄词惊四座,压倒群英。——明· 朱鼎《玉镜台记·开场》

(2) 又如:雄烈(雄伟的功业);雄尊(雄伟庄严);雄词(气势雄壮的词句);雄远(宏伟远大);雄盛(雄壮强盛);雄奇(雄伟奇特)

(3) 威武 [mighty;powerful]

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英雄》

(4) 又如:雄悍(勇武强悍);雄毅(勇武刚毅);雄姿;雄雄(形容威势盛大的样子);雄骏(威武英俊,才智出众的人)

(5) 雄健,刚健;豪放 [robust;strong and energetic;bold and unconstrained]

吾用兵三十年,未见以少击众,有雄捷如马将军者。——《旧唐书·马璘传》

(6) 又如:雄爽(雄健豪爽);雄捷(雄健矫捷);雄艳(雄健美丽);雄古(雄健古朴);雄势(勇猛威风);雄儿(健儿)

(7) 强有力;杰出 [strong;outstanding]

少年雄于地球。——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国雄于地球。

(8) 又如:雄才(杰出的才能);雄英(出类拔萃);雄宗(杰出的宗匠);雄异(杰出卓异);雄略(非凡的谋略);雄强(强劲有力)

雄的拼音: xióng  

〈词性:动〉

(1) 傲慢地威吓、威胁、恐吓或盛气凌人 [bully]。如:拿话雄人

(2) 优胜;称雄 [hold sway over a region]

[班壹] 当 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汉书》。 颜师古注:“ 班氏以多财而为边地之雄豪。”

米元章、 赵子昂、 董元宰各以书雄一代。—— 清· 汪中《述学·别录》

常用词组

雄辩、雄才大略、雄风、雄豪、雄厚、雄黄、雄健、雄杰、雄劲、雄赳赳、雄俊、雄峻、雄模、雄强、雄蕊、雄师、雄视、雄肆、雄图、雄威、雄伟、雄文、雄心、雄心勃勃、雄心壮志、雄长、雄主、雄壮、雄姿

  拼音  cái   注音  ㄘㄞˊ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SFTT  仓颉  DDH  郑码  FDM  四角  44900  结构  左右电码  2624  区位  1836  统一码  6750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材的拼音:cái(ㄘㄞˊ)  

⒈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材料。教(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

⒉ 能力,资质:材干(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ào  )。

⒊ 棺木:寿材。

统一码

材字UNICODE编码U+6750,10进制: 26448,UTF-32: 00006750,UTF-8: E6 9D 90。

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材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aterial、timber

造字法

形声:从木、才声

English

material, stuff; timber; tal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材的拼音: c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2) 同本义 [timber]

材,木梃也。——《说文》

五曰材贡。——《周礼·太宰》

驾而乘材。——《国语·晋语》。注:“横木也。”

无所取材。——《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子·人间世》

材朴委积兮。——《楚辞·九章·怀沙》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木材;材器(材木与器物)

(4) 泛指原料、材料 [material]

饬化八材。——《周礼·太宰》。注:“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

其材足以备器用。——《左传·隐公五年》

献材于殡门外。——《仪礼·士丧礼》。注:“明器之材。”

(5) 又如:钢材;器材;木材;就地取材

(6) 资料 [data;material]。如:教材;题材;素材

(7) 人的体貌 [posture and facial features]。如:身材(身体的高矮和胖瘦)

(8) 资质;本能 [aptitude]。如:蠢材(笨家伙);因材施教

(9) 棺木 [coffin]。如:寿材;材铺(棺材店)

(10) 通“才”。才能,能力 [ability;capacity]

任官惟材,左右惟其人。——《书·咸有一德》

士脩身功材。——《管子·五辅》。注:“材谓艺能。”

(11) 通“财”。财物 [property;belongings]

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墨子·公孟》

知务本禁末之为多材也。——《荀子·君道》

材伎之士。——《荀子·王制》

常用词组

材积、材料

  拼音  dà dài tài   
注音  ㄉㄚˋ ㄉㄞˋ ㄊㄞˋ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DDDD  仓颉  K  郑码  GD  四角  4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29  区位  2083  统一码  5927  笔顺  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大的拼音:dà(ㄉㄚˋ)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⒊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⒌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⒎ 时间更远: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⒐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⒉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统一码

大字UNICODE编码U+5927,10进制: 22823,UTF-32: 00005927,UTF-8: E5 A4 A7。

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大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g、great、bigness、great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大的拼音: dài  

〈词性: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generation]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常用词组

大城、大夫、大黄、大王

基本词义

大的拼音: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senior;eldest]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important;main]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heavy;strong;loud]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be learned;have great learning]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general;main;major]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serious]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your]。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词性变化

大的拼音:   

〈词性:副〉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greatly;fully]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very]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often]——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not often]。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further ahead or behind]。如:大前天;大后天

大的拼音:   

〈词性:名〉

(1) 大人 [adult;grown-up]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size]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词性:方〉∶父亲 [father]。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词性:方〉∶指伯父或叔父 [uncle]。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大的拼音:   

〈词性:动〉

(1) 长大 [be brought up]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surpass]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常用词组

大阿哥、大安、大巴、大把、大坝、大白、大白菜、大白话、大白鼠、大伯、大伯子、大败、大班、大班、大半、大半、大半天、大包大揽、大包干、大宝、大杯、大本营、大笔、大笔、大便、大别山、大兵、大饼、大伯、大脖子病、大不过、大不敬、大部、大部分、大部头、大步流星、大材,大才、大材小用、大插屏、大吵大闹、大车、大澈大悟、大臣、大城市、大吃八喝、大吃大喝、大吃一惊、大处落墨、大处着眼、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错特错、大打出手、大大咧咧、大胆、大刀会、大刀阔斧、大盗、大道、大道理、大德、大纛、大敌、大敌当前、大抵、大地、大帝、大典、大殿、大调、大东亚共荣圈、大动干戈、大动肝火、大动脉、大豆、大都、大都、大肚子、大度、大端、大多、大多数、大恩大德、大儿、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大发慈悲、大发雷霆、大发议论、大凡、大饭店、大方、大方、大方之家、大放悲声、大放厥辞、大粪、大风、大风、大风大浪、大佛阁、大夫、大府、大父、大副、大腹便便、大概、大哥、大哥大、大个子、大个子、大公无私、大功、大功告成、大恭、大姑子、大家、大鼓、大故、大褂、大观、大官、大管家、大闺女、大锅饭、大过、大过、大海、大海捞针、大寒、大河、大壑、大喊大叫、大好、大号、大亨、大哄大嗡、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吼、大后方、大后年、大后天、大户、大花脸、大哗、大话、大换班、大换血、大患、大荒、大会、大伙、大祸临头、大惑不解、大吉大利、大计、大家、大家、大家畜、大家风范、大家闺秀、大家庭、大家族、大驾、大江、大将军、大将、大匠、大脚、大叫、大较、大教堂、大街、大街小巷、大节、大劫、大捷、大姐、大解、大襟、大惊失色、大惊小怪、大酒大肉、大舅、大舅子、大局、大举、大举、大决、大军、大郡、大楷、大考、大客车、大口、大块头、大块文章、大快人心、大款、大魁、大括号、大浪、大捞一把、大牢、大老板、大老粗、大老婆、大老爷、大礼、大礼拜、大礼堂、大理石、大吏、大力、大力士、大连、大殓、大梁、大量、大林寺、大龄、大楼、大陆、大陆、大路、大卵石、大乱、大吕、大略、大略、大伦、大妈、大麻、大麦、大忙、大忙季节、大帽子、大媒、大门、大米、大面、大面儿上、大名、大名鼎鼎、大命、大谬不然、大模大样、大漠、大母、大男大女、大难不死、大难临头、大内、大逆不道,大逆无道、大年、大娘、大娘子、大炮、大批、大辟、大片、大破大立、大起大落、大企业、大气、大气层、大器、大器晚成、大千世界、大钱、大前儿、大前年、大墙、大巧若拙、大秦珠、大青年、大晴天、大庆、大庆、大秋、大曲、大去、大权、大权独揽、大权旁落、大权在握、大人、大人物、大仁、大肉、大儒、大扫除、大嫂、大杀风景、大厦、大少爷、大少爷作风、大赦、大婶儿、大声疾呼、大失所望、大师、大师傅、大使、大使馆、大事、大事记、大事夸张、大是大非、大势、大势所趋、大势已去、大手大脚、大手笔、大手术、大寿、大书、大书特书、大暑、大数、大帅、大率、大水、大肆、大肆攻击、大苏、大堂、大题小作、大体、大体、大田、大厅、大庭广众、大同、大同、大同小异、大统、大头,大头儿、大头针、大团结、大团圆、大碗茶、大腕、大王、大尉、大汶口文化、大无畏、大悟、大西洋、大媳妇、大喜、大喜、大喜过望、大戏、大仙、大弦、大贤、大显身手、大显神通、大宪、大限、大相径庭、大小、大小姐、大小子、大校、大笑、大笑、大写、大昕、大兴、大兴安岭、大兴土木、大猩猩、大刑、大型、大行、大行星、大行政区、大幸、大姓、大兄弟、大熊猫、大熊座、大修、大选、大学、大学生、大丫头、大雅之堂、大烟、大烟鬼、大言、大言、大言不惭、大雁、大洋、大洋洲、大样、大摇大摆、大爷、大业、大姨、大姨子、大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大意、大意、大印、大用、大有、大有可为、大有人在、大有文章、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愚、大雨如注、大狱、大员、大院、大约、大月、大跃进、大运河、大杂烩、大杂院、大灶、大斋、大战、大张旗鼓、大张声势、大张挞伐、大丈夫、大杖则走、大旨、大志、大治、大致、大致、大智、大智若愚、大中丞、大众、大洲、大轴子、大主教、大专、大专院校、大篆、大字、大字报、大自然、大宗、大总统、大作

  拼音  lüè   注音  ㄌㄩㄝˋ   
部首  田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LTKG  仓颉  WHER  郑码  KIRJ  四角  67064  结构  左右电码  3970  区位  3452  统一码  7565  笔顺  丨フ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略的拼音:l<è  

⒈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

⒉ 省去,简化:省略。忽略。其余从略。

⒊ 简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⒋ 计谋:方略。策略。战略。

⒌ 抢,掠夺:侵略。攻城略地。

统一码

略字UNICODE编码U+7565,10进制: 30053,UTF-32: 00007565,UTF-8: E7 95 A5。

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㗉畧

汉英互译

a littel、brief、omit、plan、slightly、summar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田、各声

English

approximately, roughly; outl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动〉

(1)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2) 同本义 [administer;have as the boundary]

略,经略土地也。——《说文》

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左传·昭公七年》

(3) 巡视;巡行 [make an inspection tour]

公曰:“吾将略地焉。”——《左传·隐公五年》

(4) 又如:略地(巡视侵边境);略阵(巡视阵地)

(5) 通“掠”。抢劫;夺取 [plunder;seize]

略,求也。秦晋之间搜,就室曰搜,于道曰略。略,强取也。——《方言》二

以略狄土。——《左传·襄公十五年》

略共武夫。——《左传·成公十二年》

牺牲不略。——《国语·齐语》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史记·外戚世家》

渤海又多劫略相随。——《汉书·龚遂传》

略定东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6) 又

统军略地。

进兵北略地。——《战国策·燕策》

(7) 又如:略取(夺取);略人(略夺人口);略卖(劫掠贩卖);略通(略取和开通);略有(据有;掠得);略野(攻占原野);略城(攻占城市)

(8) 忽略 [neglect]

不以先进略后生。——王安石《谢王司封启》

(9) 又 如: 略迹原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10) 省去;省略 [omit; leave out]

自非略其秽,集其精英,盖欲兼功,大半难矣。——萧统《文选序》

词性变化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名〉

(1) 疆界 [boundary]

略,界也。——《小尔雅》

王与之武公之略,自 虎牢以东。——《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略秦伯以 河外列城五,东尽 虢略。——《左传 ·僖公十五年》

(2) 主题的概要 [outline]。如:史略

(3) 要点;概要;概况 [points]

我为汝言其大略。——《庄子·大宗师》

(4) 又如:大略

(5) 谋略 [strategy]

孙吴之略。—— 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宏才大略;略不世出(谋略高明,世所少有);略术(谋略道术)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形〉

(1) 简明、简洁;简略 [brief]

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刘知几《史通》

(2) 又如:略节(简要的禀帖);略传(简略的传记);略意(略陈本意);略要(概要)

(3) 锋利 [keen;sharp]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诗·周颂·载芟》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副〉

(1) 大约,大致 [approximately]

老略知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略已平矣。——《资治通鉴》

(2) 又如:略等(大约相等,差不多);略绰(阔大;大略);略订(约略计算);略约(约略)

(3) 全;皆 [completely; entirely]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 洪迈《容斋续笔》

(4) 又如:略无(全无);略识之无(初识文字,认字不多)

(5) 简略地;稍微 [briefly; slightly]

略语则阙,详说则繁。——《文心雕龙·物色》

(6) 又如:略约(简略配制);略陈(简要地陈述);略情(把事情看得很随便);略及(稍微提及);略言之;略述

常用词组

略称、略过、略迹原情、略见一斑、略略、略去、略胜一筹、略图、略微、略为、略语、略知皮毛、略知一二

雄材大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