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重岩叠障的意思

chóngyándiézhàng

重岩叠障



拼音chóng yán dié zhàng

注音ㄔㄨㄥˊ 一ㄢˊ ㄉ一ㄝˊ ㄓㄤˋ

解释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唐 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繁体重巖疊障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zhòng chóng   注音  ㄓㄨㄥˋ ㄔㄨㄥˊ   
部首  里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GJF  仓颉  HJWG  郑码  MEKB  四角  20105  结构  单一电码  6850  区位  5456  统一码  91CD  笔顺  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重的拼音:zhòng(ㄓㄨㄥˋ)  

⒈ 分(fèn  )量较大,与“轻”相对:重负。重荷。重量(liàng   )。重力。举重。负重。

⒉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创。

⒊ 价格高:重价收买。

⒋ 数量多:重金聘请。眉毛重。重兵。

⒌ 主要,要紧:重镇。重点。重任。重托(国家重大的托付)。重柄。

⒍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重视。尊重。器重。隆重。

⒎ 言行不轻率:慎重。自重。

其他字义

重的拼音:chóng(ㄔㄨㄥˊ)  

⒈ 再:重复。重申。重版。重沓(重复繁冗)。重阳。重逢。

⒉ 〔重庆〕地名,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

⒊ 层:重叠。重霄。重洋。重唱。重峦叠嶂。

统一码

重字UNICODE编码U+91CD,10进制: 37325,UTF-32: 000091CD,UTF-8: E9 87 8D。

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gain、layer、repeat、scale、weightily、weightiness

相关字词

沉、轻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重的拼音: chóng  

〈词性:形〉

(1) (字源见“重” zhòng  )

(2) 重复,重叠 [repeated;again;once more]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3)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4) 双,成对 [double]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5)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项羽眼中有两个瞳仁)

(6) 多 [numerous]

重器备。——《左传·成公二年》。注:“犹多也。”

(7) 又如:重围(层层包围);重楼(道教称气管为重楼。认为气管有十二节,故又叫十二节重楼);重铠(多重的护身铁甲);重听(听觉不灵)

(8) 深(指距离) [deep]。如:重堂(内堂);重渊(深渊);重基(高山)

(9) 在家庭关系中,属于比 [一个特定的辈份] 大或小或疏远一些的辈份、亲属的 [great]。 如:重孙;重庆(祖父母、父母都健在)

词性变化

重的拼音: chóng  

〈词性:副〉

(1) 再次,另一次,重新,又 [again;once more]

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重,再也。——《广雅》

面谀以重陛下过。——《史记·李斯传》。索隐:“再也。”

(2) 又如:重逢;重科(重新判罪);重行(再次);重光(指日光再现)

重的拼音: chóng  

〈词性:量〉

(1) 层 [layers]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又如:兵围数重;一重束缚;重屋(两层的房屋)

(3) 种,件 [piece]。如:这一重公案

重的拼音: chóng  

〈词性:动〉

(1) 怀孕 [be pregnant]

人有重身。——《素问·奇病论》

(2) 又如:重身(怀孕);重马(怀孕的马)

(3) 另见 zhòng  

常用词组

重版、重播、重唱、重重、重出、重蹈覆辙、重叠、重返、重犯、重逢、重复、重根、重挂、重光、重合、重婚、重建、重见天日、重九、重聚、重拍、重起炉灶、重庆、重申、重身、重审、重生父母、重适、重施故伎、重述、重算、重孙、重孙女、重沓、重弹、重提、重提旧事、重围、重温、重温旧梦、重文、重屋、重午、重现、重霄、重新、重修、重修旧好、重演、重眼皮,重眼皮儿、重洋、重阳、重译、重印、重影、重映、重奏、重足而立

基本词义

重的拼音: zhòng  

〈词性:形〉

(1)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 tǐng  ),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 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2) 同本义 [heavy]

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说文》

引重致远。——《易·系辞》。虞注:“坤为重。”

权然后知轻重。——《孟子》

重币也。——《战国策·齐策四》

重于九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花重锦官城。—— 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重器(象征国家政权的宝器);重绢(厚重的好绢);军令重于山;沉重(分量大;程度深);笨重(庞大沉重);过重(行李、信件等超过规定的重量);重负荷;重囚(指犯有重罪的囚犯);重孝(最重的丧服)

(4) 指音强[(of sound)intensive]

宫谓之重。——《尔雅》。孙注:“宫音浊而迟,故曰重也。”

其声重厚,如君之德。——《汉书·律历志》

(5) 又如:重读;重音

(6) 大 [great;big]

引重鼎不程其力。——《礼记·儒行》。注:“大鼎也。”

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吕氏春秋》

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以求重价。——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7) 又如:重赀(数量很大的钱财);重科(重大的罪);重寄(重大的付托);重才(大才);重治(大治);重柄(大权);重星(大星);重德(大德)

(8) 庄重,慎重 [grave;serious;careful]

存之欲其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又如:重人(稳重谨慎的人);重迟(稳重,持重);重固(稳固);重誓(庄重的誓言);重毅(庄重坚毅);重诺(信守诺言);重始(慎重于事物、行为的开始);重详(慎重思考);重慎(慎重);重举(举动慎重)

(10) 重要;紧要 [important]

总兹戎重。——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重于社稷。——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重于三十年前。——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重列(重要的位次,要职);重位(重要职位,高位);重路(重要的行政区域);重质(重要人质);重职(重要官职)

(12) 贵重;尊贵 [precious;valuable;respect]

珍器重宝。——汉· 贾谊《过秦论》

(13) 又如:重客(贵客);重敬(敬重);重礼(尊重礼仪);重直(犹高价);重货(指金银等贵重财物);重钜(昂贵)

(14) 浓厚;浓重 [thick;strong]。如:重色(指深浓的颜色);重冰(指厚的冰层);重意(深情厚意);重碧(深绿色)

(15) 严肃;严明 [serious;solemn]

重罚不用。——《韩非子·五蠹》

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16) 又如:重法(严酷的刑法);重辟(死刑)

(17) 严重 [seriows;grave]

杀人重囚。——清· 方苞《狱中杂记》

(18) 又

情稍重。

(19) 重浊 [slow]。如:重气(呼吸困难急促;闷气);重滞(凝滞;阻塞);重迟(迟钝;迟缓;很不敏捷);重涩(迟钝)

词性变化

重的拼音: zhòng  

〈词性:名〉

(1) 重量 [weight;gravity]

千钧之重,人不轻举。——汉· 桓宽《盐铁论》

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周礼·考工记》

重四五十斤。——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又如:皮重;失重;体重;载重;荷重;净重;空重;承重;比重;举重;毛重

(3) 指辎重。军中载运粮食、器物的车子 [impedimenta;supplies and gear of an army]

楚重至于 邲。——《左传·宣公十二年》

(4) 又如:重车(古时的战车。装载衣食的车子);重载(古时谓装载辎重等货物)

(5) 权力,权势 [power]

然则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矣。——《韩非子》

(6) 又如:重爵(崇高的爵位);重权(重大权力)

(7) 姓

重的拼音: zhòng  

〈词性:动〉

(1) 重视;尊重 [respect;lay stress on]

古者重冠礼。——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我所高重者。——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益重之。——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雅重瑞名。—— 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重文(重视文事);重民(古代重视农业,所以称农民为重民);重言(为人所推重的语言。重视言语);重身(重视身高);重调查研究;重生(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重年(敬重老年人)

(3) 加重;增加 [increase]

是重吾不德也。——《汉书·文帝纪》

(4) 又如:重比(从严议罪,从重拟刑);重困(加重困苦);重使(加重役使);重怒(增添愤怒);重税(从重征税)

(5) 崇尚;推崇 [uphold;advocate]。如:重气(崇尚气节);重学(尊尚学术)

(6) 通“动”( dòng  )影响[affect]

且晋人蹙忧以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

候人不可重也。——《管子·侈靡》

重的拼音: zhòng  

〈词性:副〉

(1) 极;甚;十分 [very]

重寒则热。——《素问·阴阳应象》

(2) 特别 [especially]

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史记》

(3) 另见 chóng  

常用词组

重办、重臂、重兵、重臣、重惩、重创、重大、重担、重地、重典、重点、重读、重罚不用、重犯、重负、重工业、重荷、重话、重活、重机枪、重价、重金、重金属、重力、重利、重量、重名、重炮、重器、重氢、重任、重伤、重身子、重视、重水、重听、重头戏、重托、重望、重武器、重物、重孝、重心、重型、重型坦克、重压、重要、重要人物、重要性、重音、重音节、重油、重于泰山、重元素、重载、重责、重镇、重子、重罪

  拼音  yán   注音  一ㄢˊ   
部首  山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MDF  仓颉  UMR  郑码  LLG  四角  22602  结构  上下电码  1484  区位  4950  统一码  5CA9  笔顺  丨フ丨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岩的拼音:yán(一ㄢˊ)  

⒈ 高峻的山崖:岩壁。岩壑。

⒉ 构成地壳的石头:岩石。岩洞。岩浆。岩层。熔岩。

⒊ 险要,险峻:岩险。岩邑。

⒋ 山洞:中空成岩。岩居穴处。

统一码

岩字UNICODE编码U+5CA9,10进制: 23721,UTF-32: 00005CA9,UTF-8: E5 B2 A9。

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巖喦嵒嵓巌壧巗礹

汉英互译

rock、cliff、crag

造字法

会意:从山、从石

English

cliff; rocks; mount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岩的拼音:

巖、喦、巗 y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 同本义 [cliff]

嵌岩窦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 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3)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 山峰 [peak]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高山 [mountain]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 石穴,石窟 [grotto]。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 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tall rock]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词性变化

岩的拼音: yán  

〈词性:形〉

(1) 高险 [high and dangerous]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

常用词组

岩岸、岩壁、岩层、岩洞、岩崿、岩画、岩浆、岩礁、岩溶、岩石、岩芯、岩穴、岩崖、岩盐、岩羊

  拼音  dié   注音  ㄉ一ㄝˊ   繁体    
部首  又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CCCG  仓颉  EEEM  郑码  XSWL  四角  77102  结构  上下电码  0655  区位  2194  统一码  53E0  笔顺  フ丶フ丶フ丶丶フ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叠的拼音:dié(ㄉ一ㄝˊ)  

⒈ 重复,累积:重(chǒng   )叠。层见叠出。叠罗汉。叠韵。叠嶂。叠翠。

⒉ 摺:摺叠。铺床叠被。

⒊ 乐曲的重复演奏:阳关三叠。

统一码

叠字UNICODE编码U+53E0,10进制: 21472,UTF-32: 000053E0,UTF-8: E5 8F A0。

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疊畳疂曡㬪

汉英互译

pile up、repeat、fold、furl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pile; be piled up; fold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叠的拼音:

曡、疊 dié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2) 同本义 [pile(up);overlap]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3)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4) 折,折叠,交叠,指用对折或交叠的方法减少长度或宽度 [fold]。如:叠被子;叠衣服

(5) 振作 [bestir]

只好叠着精神,稳着步儿,探着腰儿,挺着胸儿…望前而行。——《镜花缘》

(6) 轻击 [鼓] [knock at]。如:叠鼓(轻轻地连续击鼓)

(7) 惧怕 [fear]

莫不震叠。——《诗·周颂·时迈》

词性变化

叠的拼音: dié  

〈词性:副〉

连续;接连 [on end;in succession]。如:叠次(迭次。一次又一次);叠连(重复;连接);叠接(连续收到)

叠的拼音: dié  

〈词性:量〉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pile]。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sheaf]。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常用词组

叠层、叠床架屋、叠叠、叠加、叠句、叠梁、叠岭、叠罗汉、叠片、叠印、叠韵、叠置

  拼音  zhàng   注音  ㄓㄤ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BUJH  仓颉  NLYTJ  郑码  YSKE  四角  70246  结构  左右电码  7140  区位  5347  统一码  969C  笔顺  フ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障的拼音:zhàng(ㄓㄤˋ)  

⒈ 阻隔,遮挡:障蔽。障翳。障碍。故障。障眼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⒉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⒊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屏障。

⒋ 古同“幛”,画轴。

统一码

障字UNICODE编码U+969C,10进制: 38556,UTF-32: 0000969C,UTF-8: E9 9A 9C。

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嶂㢓墇章鄣

汉英互译

barrier、block、hinder

造字法

形声:从阝、章声

English

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障的拼音: z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2) 同本义 [block;separate;cut off]

障,隔也。——《说文》

蕃隔曰障。——《通俗文》

陂障九泽。——《国语·周语》

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

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吕氏春秋》

(3) 又如:障翼(遮挡掩护);障距(阻隔,壅蔽);障塞(阻塞不通);障隔(阻隔)

(4) 阻挡;拒绝 [obstruct;stop;block;resist;refuse]

令而不行,谓之障。——《管子》

(5) 又如:障海(阻挡水流入海);障壅(阻挡);障遏(阻挡,阻止);障害(阻碍,妨碍);障故(障碍变故)

(6) 遮挡;遮蔽 [cover]

而障之以手。——《淮南子·精神》。注:“蔽也。”

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南齐书·刘祥传》

障隙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障日(遮蔽太阳);障覆(遮蔽覆盖);障蔽(遮蔽;遮盖);障袂(扬袖遮日);障庇(遮蔽庇护);障袖(以袖遮面)

(8) 佛教用语。烦恼 [be vexed]

能碍圣道,说以为障。——《大乘义章》

(9) 又如:障恼(烦恼);障难(烦恼苦难);障盖(烦恼)

词性变化

障的拼音: zhàng  

〈词性:名〉

(1)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 [border town]

障,小城也。——《苍颉篇》

为置吏筑障。——《汉书·朝鲜王满传》

居一障间。——《史记·酷吏传》。正义:“谓塞上要险之处。”

逾岷越障。—— 祢衡《鹦鹉赋》

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班彪《北征赋》

(2) 又如:障隧(边塞上的烽火台);障堡(边塞险要处的城堡)

(3) 遮蔽物 [block;barrier;shelter]。如:路障;障泥(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称);声障;风障;屏障;热障;障壁(屏障;墙壁);障扇(长柄扇);障面(折扇的别称)

(4) 步障,布帷或屏风 [screen]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唐· 白居易《胡旋女》

(5) 又如:障幕(帷幕)

(6) 幛子 [a large,oblong sheet of silk],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出地标图,临流写障。——唐· 李庾《东都赋》

手提新画青松障。——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常用词组

障碍、障碍赛跑、障碍物、障蔽、障眼法、障子

重岩叠障: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