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鸿篇巨帙的意思

hóngpiānzhì

鸿篇巨帙



拼音hóng piān jù zhì

注音ㄏㄨㄥˊ ㄆ一ㄢ ㄐㄨˋ ㄓˋ

解释鸿:巨大。形容规模宏大的著作。

出处傅增湘《校永乐大典本<都城纪胜>》:“循是以论,则古来鸿篇巨帙,其沿讹踵缪,而莫从纠勘者,可胜道也。”

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篇幅长的作品。

感情鸿篇巨帙是中性词。

近义鸿篇巨制、鸿篇巨著

英语magnum opus

动物生肖牛,虎,蛇

鸿  拼音  hóng   注音  ㄏㄨㄥˊ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IAQG  仓颉  EMPM  郑码  VBRZ  四角  37127  结构  左中右电码  7703  区位  2672  统一码  9E3F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一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鸿(鴻)的拼音:hóng(ㄏㄨㄥˊ)  

⒈ 大雁:鸿雁。鸿毛。雪泥鸿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⒉ 大:鸿博。鸿图。鸿沟。鸿儒。鸿福。鸿运。鸿烈。

⒊ 指书信:来鸿。

⒋ 姓。

统一码

鸿字UNICODE编码U+9E3F,10进制: 40511,UTF-32: 00009E3F,UTF-8: E9 B8 BF。

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鸿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鴻䲨

汉英互译

grand、great、letter、swan goose

造字法

形声:从鸟、江声

English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鸿的拼音:

h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swan goose]。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swan]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letter]。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flood]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chaos]。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bean goose]。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词性变化

鸿的拼音:

hóng  

〈词性:形〉

(1) 大 [great]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broad and profound]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prosperous]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常用词组

鸿裁、鸿沟、鸿鹄、鸿鹄之志、鸿毛、鸿门宴、鸿篇巨制、鸿儒、鸿图、鸿雁、鸿运

  拼音  piān   注音  ㄆ一ㄢ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YNA  仓颉  HHSB  郑码  MWLD  四角  88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638  区位  3810  统一码  7BC7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フ一ノ丨フ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篇的拼音:piān(ㄆ一ㄢ)  

⒈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篇章。诗篇。篇目。篇什(shí  )(《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篇幅。长篇大论。千篇一律。

⒉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篇论文。

统一码

篇字UNICODE编码U+7BC7,10进制: 31687,UTF-32: 00007BC7,UTF-8: E7 AF 87。

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篇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ok、piece

造字法

形声:从竹、扁声

English

chapter, section, essay, artic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篇的拼音: pi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扁声。本义:竹简)

(2) 同本义;简册。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为保持前后完整,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篇” [bamboo script]

篇,书也。…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说文》

著文为篇。——《论衡·书说》

著之于篇。——《汉书·公孙宏传》

故事绝于常篇。——《游天台山赋》

(3) 又如:篇翰(篇章;篇简);篇卷(指书籍);篇册(犹书籍);篇典(典籍);篇秩(书籍的篇卷);篇次(谓书籍中篇章的顺序)

(4) 特指诗歌、辞赋等文艺著作 [poem]

管仲相齐,造《轻重》之篇。——《论衡·案书》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篇咏(诗歌著作);篇翰(一般指诗文);篇句(犹章句);篇技(谓创作诗文的才能)

(6) 成部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a piece of writing]。如:篇记;篇条(犹篇章);篇体(谓文章的体裁);篇辞(篇章,文章);篇题(篇章的标题);篇首(篇章的开头);篇末(篇章的结笔)

(7) 曲艺名词。东北二人转所用,指各类内容的固定唱词,可随机穿插入段子中,用以状人、绘景、描声、形物 [pian]。如“美人篇”、“袍带篇”、“山景篇”等

词性变化

篇的拼音: piān  

〈词性:量〉

(1) 一件文艺作品 [piece of writing]

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王充传》

《山海经》十三篇,《国朝》七卷。——《汉书·艺文志》

世无一卷,吾有百篇。——《论衡·自纪》

(2) 又如:一篇文章;几篇恐怖故事

(3) 一张报纸、一份杂志或出版的刊物 [sheet of paper]。如:歌篇儿;这本书缺了一篇儿;三篇儿纸

常用词组

篇幅、篇籍、篇目、篇什、篇页、篇章

  拼音    注音  ㄐㄨˋ   
简体部首  工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工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ND  仓颉  SS  郑码  HXVV  四角  71717  结构  单一电码  1565  区位  3062  统一码  5DE8  笔顺  一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巨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大,很大:巨大。巨人(a.身材异常高的人;b.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c.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巨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巨子(a.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b.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巨。

⒉ 姓。

统一码

巨字UNICODE编码U+5DE8,10进制: 24040,UTF-32: 00005DE8,UTF-8: E5 B7 A8。

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㠪鉅

汉英互译

gigantic、hug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large, great, enormous; chie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巨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2) 同本义。后作“矩” [carpenter’s rule]

巨,规巨也。——《说文》

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礼记·大学》

成功之术,必有巨矱。——《管子·宙合》

(3) 又如:巨矱(法度。同“矩矱”)

(4) 通“距”。距离 [distance]

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墨子》

(5) 姓

词性变化

巨的拼音:   

〈词性:形〉

(1) 大;很大 [great;huge;gigantic;tremendous]

巨,大也。——《小尔雅》

力士举巨囊。——《公羊传·哀公六年》

右巨指钩弦。——《仪礼·大射仪》

穹崖巨谷。——宋· 沈括《梦溪笔谈》

巨石岿然。

巨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巨弹堕地。

劝输巨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巨响(极大的响声);巨指(大指);巨港(大港);巨室(大厦,大屋;公卿大夫之家);巨蠹(喻祸国殃民的大奸)

(3) 多,数量大 [enormous]。如:巨万(万万之数。形容数目很大);巨金(大批钱财;大锭银子);巨千(为数甚多)

(4) 粗;粗大;粗略 [coarse]。如:巨屦(粗糙的鞋子)

(5) 高超、杰出 [super]。如:巨川材(济世大才);巨手(高手,喻指杰出的人物);巨公(皇帝的特称;太师;大人师)

巨的拼音:   

〈词性:副〉

(1) 通“讵”。岂,难道 [Does it mean…? Shouldn't it be…?]

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汉书·高帝纪》

(2) 又如:巨能(岂能)

(3) 最 [very]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曹植《辩道论》

常用词组

巨变、巨擘、巨大、巨盗、巨憝、巨额、巨富、巨贾、巨猾、巨祸、巨奸、巨匠、巨口、巨款、巨量、巨流、巨轮、巨人、巨商、巨室、巨头、巨细、巨型、巨制、巨著、巨子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MHRW  五笔98  MHTG  仓颉  LBHQO  郑码  LIMO  四角  45280  结构  左右电码  1589  区位  6489  统一码  5E19  笔顺  丨フ丨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帙的拼音:zhì(ㄓˋ)  

⒈ 书、画的封套,用布帛制成。

⒉ 整理书籍:“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

⒊ 量词,用于装套的线装书。

统一码

帙字UNICODE编码U+5E19,10进制: 24089,UTF-32: 00005E19,UTF-8: E5 B8 99。

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帙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book cover; satchel or ba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帙的拼音:

袟、袠 z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失声。本义:包书套子,用布帛制成)

(2) 同本义 [cloth slip-case for a book]

帙,书衣也。——《说文》。今人谓之函。

合为三帙,三十卷。——唐· 陆德明《经典释文序》

(3) 又如:帙帷(包书的布套)

(4) 书;书的卷册、卷次 [book;volume]

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宋·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

诗赋篇帙繁多,不入《诗经》,而自为—略。——清· 章学诚《校雠通义·补校“汉艺文志”》

(5) 又如:道帙(道家的书);一帙(一册书;一套书)

词性变化

帙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整理书籍 [rearrange the books]

书乱谁能帙,杯干自可添。——杜甫《晚晴》

鸿篇巨帙: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