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积厚流广的意思

hòuliúguǎng

积厚流广



拼音jī hòu liú guǎng

注音ㄐ一 ㄏㄡˋ ㄌ一ㄡˊ ㄍㄨㄤˇ

解释根基深厚,影响广远。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例子这样做有积厚流广的作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影响广远。

感情积厚流广是中性词。

繁体积厚流廣

近义积厚流光

英语deep root and tremendous influenc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TKWY  仓颉  HDRC  郑码  MFJO  四角  26980  结构  左右电码  4480  区位  2793  统一码  79EF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积(積)的拼音:jī(ㄐ一)  

⒈ 聚集:积少成多。处心积虑。积储。积愤。积郁。积怨。积愿。积累(lěi   )。积攒。

⒉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积数。乘积。体积。容积。

⒊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积。捏积。

统一码

积字UNICODE编码U+79EF,10进制: 31215,UTF-32: 000079EF,UTF-8: E7 A7 AF。

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积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umulate、amass、long-standing、product、store up

造字法

形声:从禾、只声

English

accumulate, store up, am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积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2) 同本义 [amass;store up]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3)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4) 累积;堆叠 [accumulate]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从这里。)——《荀子·劝学》

积水成渊。

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转视积薪后。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积善成德。——《荀子·劝学》

能已积热。——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祖父积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积石(堆聚的石头);积委(累聚,储存);积威(累积而成的威势);积重(财物的累聚、蓄积);积气(积聚的气)

(6) 蕴积,积蓄 [hold in store;be latent]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史记·平准书》

乃积乃仓。——《诗·大雅·公刘》

(7) 如:积中(蕴积于心中);积伐(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积志(蓄志,夙愿)

(8) 滞留[stagnate]

天道运而无所积。——《庄子·无道》

(9) 又如:积污(积滞污秽);积塞(积滞堵塞);积抱(郁积的怀抱);积忿(忿恨郁积于心);积怒

(10) 累计 [add up]

积于今。(算到现在。积,累计。)——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词性变化

积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贮积起来的钱物等 [accumulated]

主国五积。——《周礼·司仪》

共其牢礼积膳之牛。——《周礼·牢人》

居则具一日之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刍米禾薪。”

完者,使守积。——《汉书·刑法志》

士卒死伤如积。——司马迁《报任安书》

畜积足恃。(积,动词用作名词,积蓄的东西。蓄同积。)——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积陈(蓄积陈粮);积滞(滞积的水流);积实(指谷粟财货等);积委(指积贮的财物);积苏(聚积的柴草)

(3)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 [indigestion]。如:积痞(中医名词。指体腔内可以摸得到的硬块);这孩子有积了;奶积

(4) 乘积的简称,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或量相乘所得出的数或量 [product]。如:求积

(5) 通“襀”。衣裙的褶子 [wrinkles of the clothing]

襞积褰绉,纡徐委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襞积以酷烈兮,允麈邈而难。——《文选·张衡·思玄赋》

(6)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荀子·礼论》

考积幽穷。——《汉·北海相景君碑》

积的拼音:

  

〈词性:形〉

(1) 长久 [long-standing]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

(2) 又如:积日累岁(形容时间长久);积祖(祖祖辈辈;一贯);积世(累世,历代);积雨(久雨)

(3) 习惯的;积久渐成的 [habitual]

常俗生于积习。——汉· 蔡邕《述行赋》

(4) 又如:积窃(惯偷);积贼(惯偷);积悃(久积的诚挚之心);积赌(长期赌博;老赌客)

常用词组

积案、积冰、积不相能、积草屯粮、积存、积德、积德累功、积淀、积叠、积恶、积恶余殃、积非成是、积肥、积分、积愤、积垢、积厚流广、积极、积极分子、积极性、积渐、积金累玉、积久、积聚、积劳、积劳成病、积累、积满、积木、积年、积年累月、积怒、积欠、积弱、积善、积少成多、积食、积水、积土成山、积威、积微成著、积习、积习成俗、积习难改、积薪厝火、积蓄、积压、积忧成疾、积余、积雨、积怨、积愿、积贼、积重难返、积贮、积祖

  拼音  hòu   注音  ㄏㄡˋ   
部首  厂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DJBD  仓颉  MAND  郑码  GGKY  四角  712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0624  区位  2681  统一码  539A  笔顺  一ノ丨フ一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厚的拼音:hòu(ㄏㄡˋ)  

⒈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厚度。厚薄(厚度)。

⒉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厚纸。厚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⒊ 深,重(zhòng   ),浓,多:厚望。

⒋ 不刻薄,待人好:厚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厚。

⒌ 重视,推崇:厚此薄彼。

⒍ 姓。

统一码

厚字UNICODE编码U+539A,10进制: 21402,UTF-32: 0000539A,UTF-8: E5 8E 9A。

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㫗垕

汉英互译

deep、favour、large、stress、thick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hick; substantial; great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厚的拼音: hòu  

〈词性:形〉

(1) (会意。从厂( hǎn  ),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2) 同本义 [(of the earth’s crust)thick]

谓地盖厚。——《诗·小雅·正月》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

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见于厚土。——《素问·王常政大论》

(3) 又如:厚土(覆土厚);厚地(大地);厚坤(大坤);厚厚(大地)

(4) 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距离大的。 与“薄”相对 [thick]

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间。

(5) 又如:厚木板;厚嘴唇;厚膊(厚的肉干);厚皮(脸皮厚);厚大(又厚又大);厚皮馒头(比喻不切题的文章、言论);厚厚(很厚)

(6) 大 [large;great]

不厚其栋。——《国语·鲁语》。注:“大也。”

(7) 又如:厚幸(大幸);厚福(大福);厚德(大德)

(8) 丰厚 [rich and generous]

告之者其赏厚而信。——《韩非子·奸劫弑臣》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墨子·尚贤上》

崔氏之家财产甚厚。—— 元稹《莺莺传》

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赵策》

厚赂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9) 又如:厚贶(丰厚的赏赐);厚施(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厚秩(丰厚的俸禄);厚俸(丰厚的俸禄)

(10) 重;多 [heavy;many]

厚其液而节其帤。——《周礼·考工记·弓人》。注:“多也。”

厚资而遣之。——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厚诬(大加毁谤);厚优(优厚的照顾);厚款(厚意款待);厚报(优厚的酬劳)

(12) 忠厚 [honest and tolerant;sincere and kindly]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 刘氏者必 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人心风俗日益厚。——魏源《海运全案跋》

宽厚而爱人。——汉· 贾谊《过秦论》

行厚而辞深。——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陈明选宽厚呕煦。——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3) 又如:厚亡(亡失很多);厚费(耗费多);厚扰(多多打扰)

(14) 深 [deep]

必厚其鞈。——《吕氏春秋·辨士》。注:“深也。”

(15) 又如:厚交(深交);厚结(深相结交);厚诬(深加欺骗、蒙蔽)

(16) 深厚 [profound]

然公子遇臣厚。——《史记·魏公子列传》

陵与 子卿素厚。——《汉书·李广苏建传》

(17) 又如:厚密(情义深厚密切);厚情(深厚的情意);厚德(深厚的恩德);厚泽(深厚的恩泽)

(18) 酒味浓的 [rich in flavor]。如:酒味很厚

词性变化

厚的拼音: hòu  

〈词性:名〉

(1) 厚度 [thickness]。如:楼板厚30厘米;两尺厚的雪

(2) 财富 [wealth]

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韩非子·有度》

厚的拼音: hòu  

〈词性:动〉

(1) 优待;推崇 [favour;stress]

因而厚遇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蒙君实视遇厚。——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遇足下素厚。——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厚生(重视养生以保长寿)

常用词组

厚爱、厚薄、厚待、厚道、厚度、厚墩墩、厚恩、厚非、厚古薄今、厚今薄古、厚礼、厚利、厚脸、厚脸皮、厚貌深情、厚片、厚生、厚实、厚望、厚味、厚谢、厚颜、厚颜无耻、厚谊、厚意、厚遇、厚重

  拼音  liú   注音  ㄌ一ㄡ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IYCQ  五笔98  IYCK  仓颉  EYIU  郑码  VSZN  四角  30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177  区位  3387  统一码  6D41  笔顺  丶丶一丶一フ丶ノ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流的拼音:liú(ㄌ一ㄡˊ)  

⒈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⒉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⒊ 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⒋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 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⒍ 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⒎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⒏ 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⒐ 指不正派:二流子。

统一码

流字UNICODE编码U+6D41,10进制: 27969,UTF-32: 00006D41,UTF-8: E6 B5 81。

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low、stream、current、stream of water、class

相关字词

淌、源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flow]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drift about;be driven by the current]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lead a wandering life]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propagate;diffuse]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reveal;betray]。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indulge in]。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banish]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change]。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paint]。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stay]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seek;take]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的拼音: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river;stream of water]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sth. resembling a stream of water;current]。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trend]。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school; sect]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school;class]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refugee]。如:盲流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形〉

流畅 [smoothly]。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常用词组

流辈、流弊、流变、流别、流播、流布、流产、流畅、流程、流传、流窜、流弹、流宕忘反、流荡、流动、流动资金、流毒、流毒、流芳、流芳后世、流放、流感、流光、流滑、流会、流火、流金铄石、流口水、流寇、流览、流浪、流浪儿、流浪汉、流泪、流离、流离失所、流离遇合、流里流气、流利、流连、流连忘返、流量、流露、流落、流氓、流氓集团、流氓无产者、流民、流明、流脑、流年、流脓、流派、流盼、流配、流痞、流气、流憩、流洒、流散、流沙、流失、流石、流食、流矢、流逝、流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无情、流水席、流水账、流水作业法、流送、流苏、流苏金镂鞍、流俗、流速、流汤滴水、流淌、流体、流涕、流通、流亡、流涎、流线型、流向、流泻、流星、流星雨、流行、流行歌曲、流刑、流血、流血漂橹、流言、流言蜚语、流寓、流域、流贼、流质食物、流转、流转

广  拼音  guǎng ān   注音  ㄍㄨㄤˇ ㄢ   繁体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YYGT  五笔98  OYGT  仓颉  YH  郑码  TG  四角  00200  结构  单一电码  1639  区位  2567  统一码  5E7F  笔顺  丶一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广(廣)的拼音:guǎng(ㄍㄨㄤˇ)  

⒈ 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

⒉ 多:大庭广众。

⒊ 扩大,扩充:推广。广开言路。

其他字义

广的拼音:ān(ㄢ)  

⒈ 同“庵”,多用于人名。

统一码

广字UNICODE编码U+5E7F,10进制: 24191,UTF-32: 00005E7F,UTF-8: E5 B9 BF。

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广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庵廣

汉英互译

expand、extensive、numerous、vast、wid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广、黄声

English

wide, extensive, broad; rad. 53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广的拼音: ān  

〈词性:名〉

(1) 同“庵”。草屋 [hut]

(2) 另见 guǎng  

基本词义

广的拼音:

guǎ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广( yǎn  ),黄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按:“广”和“廣”本不同义:是两个字。“广”,本读 yǎn  ,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象屋墙屋顶,其含义是依山崖建造的房屋。现在“广”是“廣”的简化字。本义:宽大的房屋)

(2) 四周无壁的大屋 [wallless hall]

广,殿之大屋也。——《说文》。段玉裁注:殿谓堂无四壁…覆乎上者曰屋,无四壁而上有大覆盖,其所通者宏远矣,是曰广。 朱骏声曰:“堂无四壁者。秦谓之殿,所谓堂皇也,覆以大屋曰广。”

天子之堂广九雉。——《尚书大传》。注:“荣间相去也。”

居天下之广居。——《孟子》

是求马于唐肆也。——《庄子·田子方》。司马注:“广庭也,以唐为之。”

朱涂广,夷石为堂。(涂:粉饰。夷石:平整的石头做堂基)——《汉郊祀歌》

(3) 宽度,横向尺寸 [width]

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今蛭广有分数,长有寸度。——《论衡·福虚》

沈机长二丈,广八尺。——《墨子·备城门》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有平地,轮广十丈。——唐·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轮:南北距离

(4) 又如:广运(宽广。东西距离为广,南北距离为运)

(5) 广州的省称 [Guangzhou (Canton)]

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广交会;广疮(性病。此病似从国外经广州传入的,故称);广里(指广州)

(7) 广东、广西两省的略称 [Guang dong (Kwangtung) or Guangxi(Kwangsi)]。如:两广;广花(颜料。广东产的花青);广云胶(胶名。产于广东,无臭味)

词性变化

广的拼音:

guǎng  

〈词性:形〉

(1) 广阔,宽阔;分布广;辽阔 [wide;vast;extensive]

广,阔也。——《广韵》

狄之广漠。——《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地广而益重。——《战国策·西周策》

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墨子·节用中》

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汉· 晁错《言兵当疏》

汉亡广矣,不可泳思。——《诗·周南·汉广》

乃为赋以自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广通(广泛传播);广交声气(多方交接意气相投的朋友);广平(宽阔平坦);广庄(宽阔的大道);广狭(宽广与狭窄)

(3) 引申为大 [huge;great]

四牡修广。——《诗·小雅·六月》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广厦细旃(高大的房屋);广车(大车);广舶(大型远洋船);广肆(大店铺);广衢(大道);广眉(大眉,厚眉);广渊(弘大深远)

(5) 盛大,以非常富丽、堂皇、丰盛或庄重为标志的 [grand]。如:广宴(盛宴);广筵(盛宴)

(6) 远大,将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的 [far-reaching]。如:君子贫穷而志广;才疏意广

(7) 多,众多,数目很多 [numerous]

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竟敢在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横行不法,岂不怪哉

(8) 又如:广众;广交(交友极多);广坐(众人聚会列坐的地方)

(9) 普通;广泛 [general]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通“旷”( kuàng  )。荒废,耽搁 [rusty;be out of practice]

不譲事,不广闲。——《管子·大匡》

(11) 又如:广广(荒废的状况);广土(荒废的土地)

广的拼音:

guǎng  

〈词性:动〉

(1) 引申为扩大 [expand]

克广德心。——《诗·鲁颂·泮水》

广长榆。——《史记·淮南衡山传》。集解:“谓拓大之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战国策·魏策》

非问无以广识。——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广额(放宽录取名额)

(3) 将某门学科、某种艺术主动介绍给一般群众 [popularize]。如:广宣(广为宣播)推广

(4) 另见 ān  

常用词组

广播、广播电台、广博、广场、广大、广岛、广东、广度、广而言之、广泛、广告、广货、广角镜头、广开才路、广开言路、广阔、广袤、广漠、广谋从众、广谱、广求、广厦、广土众民、广文、广西、广袖、广延、广义、广义、广宇、广远、广众、广种薄收、广州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