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磨昏抉聩的意思

hūnjuékuì

磨昏抉聩



拼音mó hūn jué kuì

注音ㄇㄛˊ ㄏㄨㄣ ㄐㄩㄝˊ ㄎㄨㄟˋ

解释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出处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长老继作,磨昏抉聩。”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教师等。

感情磨昏抉聩是中性词。

繁体磨昬抉聵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ó mò   注音  ㄇㄛˊ ㄇㄛ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86  YSSD  五笔98  OSSD  仓颉  ICMR  郑码  TGFG  四角  0026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333  区位  3605  统一码  78E8  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磨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⒉ 阻碍,困难:磨难(nàn  )。好事多磨。

⒊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⒋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其他字义

磨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⒉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⒊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统一码

磨字UNICODE编码U+78E8,10进制: 30952,UTF-32: 000078E8,UTF-8: E7 A3 A8。

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rade、grind、milling

造字法

形声:从石、麻声

English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磨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grind]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polish;sharpen]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rub;wear]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temper;steel]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study;view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ork]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pester;trouble;cause physical or mental suffering]。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delay;dillydally]。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nag]。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stroke]。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obliterate;die out]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turn;move]。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wave]。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词性变化

磨的拼音:   

〈词性:名〉

(1) 磨刀石 [whetstone]。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trial;calamity]。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常用词组

磨擦、磨蹭、磨杵成针、磨穿铁砚、磨光、磨耗、磨合、磨机、磨快、磨砺、磨练、磨灭、磨难、磨破口舌、磨石、磨蚀、磨损、磨牙、磨洋工、磨折、磨嘴、磨嘴皮子

基本词义

磨的拼音:   

〈词性:名〉

(1) 磨子 [mill;millstone;quern]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词性变化

磨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磨碎物 [grind;mill]。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turn round]。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sway]。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roll]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词性:方〉∶拉,指拉下脸子 [pull]。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常用词组

磨不开、磨叨、磨得开、磨豆腐、磨烦、磨坊、磨盘、磨子

  拼音  hūn   注音  ㄏㄨㄣ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QAJF  仓颉  HPA  郑码  RHK  四角  72604  结构  上下电码  2495  区位  2772  统一码  660F  笔顺  ノフ一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昏的拼音:hūn(ㄏㄨㄣ)  

⒈ 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⒉ 暗而无光:昏暗。昏黑。

⒊ 惑乱:昏愦。昏聩。昏庸。

⒋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⒌ 古同“婚”,婚姻。

统一码

昏字UNICODE编码U+660F,10进制: 26127,UTF-32: 0000660F,UTF-8: E6 98 8F。

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婚惛昬

汉英互译

confuse、dark、dim、dusk、faint、muddled

相关字词

晨、晨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usk, nightfall, twilight, dar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昏的拼音:

昬、曛 hūn  

〈词性:名〉

(1) (会意。从日,从氐(   )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黄昏) 同本义 [dusk;evening]

昏,日冥也。——《说文》

日至于虞渊,是为黄昏。——《淮南子·天文训》

昏以为期。——《诗·陈风·东门之杨》

与曛黄以为期。——《楚辞·思美人》

在昼犹昏。——吴均《与朱元思书》

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昏旦(黄昏和早上);昏晚(天刚黑);昏黄(暮色,天色暗淡)

词性变化

昏的拼音: hūn  

〈词性:形〉

(1) 引申为昏暗;无光 [dusky;dark]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昏邓(昏暗的样子);昏邓邓(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阴暗)

(3) 目不明;昏花 [dim-sighted]。如:昏困(昏倦。头脑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腾(头昏眼花或头脑晕转)

(4) 昏聩;糊涂 [muddled;confused;dateless]

昏迷不恭。——《书·大禹漠》

我独若昏。——《老子》

远我昏乎?——《庄子·在宥》

昏微遵迹。——《楚辞·天问》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吕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终身。——《楚辞·屈原·涉江》

伪孽昏狡。——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以昏气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6) 世道混乱、黑暗 [confusion;chaos]

昏椓靡共。——《诗·大雅·召》

(7) 又如:昏世(黑暗腐败的时代);昏敝(政治黑暗腐败)

(8) 斑驳难辨 [variegated]

看那山门时,上有一面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个,都昏了,写着“瓦罐之寺”。——《水浒传》

昏的拼音: hūn  

〈词性:动〉

(1) 昏迷;失去知觉 [swoon;lose consciousness;faint]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2) 又如:昏晕(昏迷)

(3) [因为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引申为]婚礼 [marriage]

宴尔新昏。——《诗·邶风·谷风》

昏姻之故。——《诗·小雅·我行其野》

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如旧昏媾。——《左传·隐公十一年》

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礼、婚礼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结亲)

(5) 惑乱;迷惑 [puzzle;confuse]

下民昏垫。——《书·皋陶谟》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传·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鲜不夭昏。——《国语·晋语》。注:昏,狂荒之疾。

蟊贼内讧,昏椓靡共。——《诗·大雅·召》。《笺》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吕氏春秋·诬徒》

先生之老与昏与?——《吕氏春秋·贵直》

僮昏不可使谋。——《国语·晋语四》

(6)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 [die young]。如:昏札(夭亡,夭折)

常用词组

昏暗、昏沉、昏话、昏黑、昏花、昏黄、昏昏沉沉、昏昏欲睡、昏惑、昏厥、昏君、昏聩、昏乱、昏昧、昏蒙、昏迷、昏睡、昏死、昏天黑地、昏头昏脑、昏眩、昏夜、昏庸、昏晕

  拼音  jué   注音  ㄐㄩㄝ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NWY  仓颉  QDK  郑码  DXGD  四角  55080  结构  左右电码  2115  区位  3081  统一码  6289  笔顺  一丨一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抉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剔出:抉择(挑选)。抉摘(a.抉择;如“抉抉真伪”;b.揭发指摘,如“抉抉弊端”)。抉剔。

统一码

抉字UNICODE编码U+6289,10进制: 25225,UTF-32: 00006289,UTF-8: E6 8A 89。

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hoose, select; gouge, pluck ou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抉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夬( guài  )声。本义:挑出,挖出)

(2) 同本义 [pickle out;gouge out]

抉,挑也。——《说文》

抉人之口。——《荀子》

抉吾眼。——《史记·伍胥传》

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战国策·韩策二》

(3) 又如:抉目(挖出眼睛);抉眼(挖出眼珠);抉耳(挖清耳朵);抉发(发掘);抉微(谓发掘事物的隐微)

(4) 挑开;撬开 [pry]

郰人纥抉之以出门者。——《左传·襄公十年》。注:“撅也。”

(5) 又如:抉关(撬开城门或关口的大门);抉拾(古代射箭用具。抉,即扳指,戴于右指上,用以钩弦。拾,即皮护臂)

(6) 挑剔;揭发 [nitpick;expose]。如:抉撾(挑剔;揭发);抉破(揭破,戳破);抉露(揭露)

(7) 掰,用手指使分开 [break off with the fingers and thumb]

那半个一人抉一块儿,分着吃了。——《新儿女英雄传》

(8) 挑选;选取 [choose]

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郢州孟亭记》

(9) 又如:抉剔(摘取剔出);抉撾(抉择;择取);抉摘(选取,揭发);抉搜(搜求挑取);抉挑(挑动)

词性变化

抉的拼音: jué  

〈词性:名〉

扳指 [thimble]。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

百夫抉拾。——《国语·吴语》

矰弋抉拾。——《周礼·缮人》

常用词组

抉剔、抉择、抉摘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ㄟˋ   繁体    
部首  耳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BKHM  仓颉  SJLMO  郑码  CEAL  四角  15482  结构  左右电码  5118  区位  8189  统一码  8069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聩(聵)的拼音:kuì(ㄎㄨㄟˋ)  

⒈ 聋:昏聩。发聋振聩(亦称“振聋发聩”)。

统一码

聩字UNICODE编码U+8069,10进制: 32873,UTF-32: 00008069,UTF-8: E8 81 A9。

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聩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af、hard of hearing

造字法

形声:从耳、贵声

English

dea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聩的拼音:

kuì  

〈词性:动〉

(1)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 [deaf]

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说文》

蕲州庞君 安常善医则聩。——《东坡志林》

聋聩不可使听。——《国语·晋语四》

(2) 又如:聩眊(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词性变化

聩的拼音:

kuì  

〈词性:形〉

(1) 昏聩,不明事理 [unknown]

近愚则聩。——皮日休《耳箴》

开聋启聩。——孔尚任《桃花扇》

(2) 又如:聩聩(胡涂无知,不明事理)

磨昏抉聩: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