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挺胸突肚的意思

tǐngxiōng

挺胸突肚



拼音tǐng xiōng tū dù

注音ㄊ一ㄥˇ ㄒㄩㄥ ㄊㄨ ㄉㄨˋ

解释突:凸出。挺起肚皮,形容威武雄壮而傲慢的样子。

出处

例子忽然进来了怒目横眉、挺胸突肚的一群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得意或傲慢的样子。

感情挺胸突肚是中性词。

繁体挺胷突肚

近义插胸叠肚

英语belly(tough sturdy and very cork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tǐng   注音  ㄊ一ㄥ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RTFP  仓颉  QNKG  郑码  DMDY  四角  52041  结构  左右电码  2185  区位  4506  统一码  633A  笔顺  一丨一ノ一丨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挺的拼音:tǐng(ㄊ一ㄥˇ)  

⒈ 笔直,突出:笔挺。挺进。挺拔。挺立。挺秀。挺括(guā  )(衣服、衣料等平整)。挺劲(jìng   )。

⒉ 伸直,凸出:挺直。挺起腰。

⒊ 支撑:挺节(坚持节操)。

⒋ 很:挺好。挺香。

⒌ 量词,用于挺直物:一挺机关枪。

统一码

挺字UNICODE编码U+633A,10进制: 25402,UTF-32: 0000633A,UTF-8: E6 8C BA。

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ndure、erect、stick out、straight、very

造字法

形声:从扌、廷声

English

to stand upright, straighten; rigi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拔出)

(2) 同本义 [draw]

挺,拔也。——《说文》

挺剑而起。——《战国策·魏策》

尉剑挺。——《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挺举;挺挏(上下推动)

(4) 举起 [lift]。如:挺脚(举步,抬脚)

(5) 生出;生长 [grow]

荔挺。——《吕氏春秋·仲冬》。注:“生也。”

(6) 又如:挺茂(生长茂盛)

(7) 动摇 [vacillate]

不足以挺其心矣。——《吕氏春秋》

(8) 直,伸直,撑直 [straighten]

不复挺者。——《荀子·劝学》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睡 [sleep]。

(10) 如:挺死尸(骂人睡得死);挺床(詈词。睡觉);挺觉(睡眠的谑词或詈词)

(11) 使身体处于直立状态 [stick out(a part of the body)]。

(12) 如:挺争(挺身争斗)

(13) 勉强支撑 [stand]。

(14) 如:挺折腰(到了顶,竭尽全力);你挺得住吗

(15) 突出 [protrude]。

(16) 如:挺着肚子;他把头挺得高高的

(17) 忍受痛苦 [sustain]。

(18) 如:挺过去;挺住

(19) 前进 [advance]

单身挺战,众莫能当。——《宋书》

(20) 顶住,抵抗 [resist]。

(21) 如:挺撞(顶撞);谁能挺敌;挺刑(不屈服于刑罚)

(22) 脱身 [get away]。

(23) 如:挺走(退走);挺逸(脱逃)

词性变化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形〉

(1) 杰出;特出 [outstanding]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又如:挺率(卓越特出);挺秀(杰出,俊秀);挺杰(卓越杰出);挺特(超群特出);挺冠(杰出超群)

(3) 直率 [upright]

我心挺挺。——《左传·襄公五年》

(4) 又如:挺切(直率恳切);挺正(正直);挺确(刚正);挺挺(正直的样子)

(5) 生硬 [stiff]。

(6) 如:挺腰子(摆架子,耍威风);挺触(顶撞,触犯);直挺挺地站了起来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副〉

(1) 非常 [very]。

(2) 如:挺好;病得挺重的

(3) 颇,相当 [rather]。

(4) 如:今天挺冷

挺的拼音: tǐng  

〈词性:量〉

(1) 用于某些挺直物

荐脯五挺。——《仪礼·乡礼酒礼》

(2) 又如:一挺机关枪

常用词组

挺拔、挺括、挺进、挺劲、挺劲、挺俊、挺立、挺起、挺身、挺身而出、挺尸、挺实、挺秀、挺胸凸肚、挺胸突肚、挺直、挺撞

  拼音  xiōng   注音  ㄒㄩㄥ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86  EQQB  五笔98  EQRB  仓颉  BPUK  郑码  QROZ  四角  77220  结构  左右电码  5172  区位  4856  统一码  80F8  笔顺  ノフ一一ノフノ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胸的拼音:xiōng(ㄒㄩㄥ)  

⒈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借指心里:胸脯。胸膛。胸腔。胸口。胸骨。胸椎。胸膜。胸怀(抱负、气量)。胸襟(同“胸怀”)。胸无点墨(指读书太少,文化水平极低)。直抒胸臆。胸中有数(shù  )。

统一码

胸字UNICODE编码U+80F8,10进制: 33016,UTF-32: 000080F8,UTF-8: E8 83 B8。

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胷匈

汉英互译

chest、bosom、thorax、mind

造字法

形声:从月、匈声

English

breast, bosom, chest; thora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胸的拼音:

xiō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匈声。本作“匈”,胸是后起字。本义:胸膛)

(2) 同本义 [bosom;chest]

胸满腹胀。——《素问·腹中论》

两手紧抱胸前。——宋· 宋慈《洗冤录》

(3) 又如:胸雪(雪白的胸部。倒文。多见于五代词)

(4) 内心;心里[mind;heart]

忧苦欲何为,缠绵胸与臆。——晋· 陆机《赴洛》

(5) 又如:胸衾(胸怀;胸襟);胸藏锦绣(比喻富有才识);胸藏翰墨(比喻极有学识);胸中大有丘壑(比喻思虑深远;亦作胸中有了丘壑)

(6) 喻指前面 [front]。如:胸廝撞(两个迎面相撞)

常用词组

胸部、胸骨、胸怀、胸襟、胸口、胸宽、胸廓、胸膜炎、胸脯、胸腔、胸墙、胸肉、胸膛、胸围、胸胁、胸噎、胸臆、胸音、胸有成竹、胸章

  拼音    注音  ㄊㄨ   
部首  穴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WDU  仓颉  JCIK  郑码  WOGS  四角  3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4499  区位  4527  统一码  7A81  笔顺  丶丶フノ丶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突的拼音:tū(ㄊㄨ)  

⒈ 忽然:突然。突现。突发。突变。突如其来。异军突起。突兀。

⒉ 超出,冲破,猛冲:突破。突围。突出。

⒊ 烟囱:曲突徙薪。灶突。

统一码

突字UNICODE编码U+7A81,10进制: 31361,UTF-32: 00007A81,UTF-8: E7 AA 81。

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堗宊

汉英互译

dash forward、projecting、sticking out、sudden

造字法

会意:从穴、从犬

English

suddenly, abruptly, unexpecte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突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穴,从犬。本义:犬从洞穴中突然窜出)

(2) 狗从穴中突然而出 [dog run out suddenly]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说文》。徐锴系传:“犬匿于穴中伺人,人不意之,突然而出也。”

是犹以鞿而御駻突。——《汉书·刑法志》。注:“恶马也。”

(3) 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 [assault forward or outward]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提九突奔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驰突巷战。——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骑。——《后汉书·光武纪》。注:“言能冲突军陈。”

(4) 又如:突轶(袭击;冲击);突战(伏兵袭击的战术);突然袭击(军事用语。乘敌方不备发动快速进攻);突骑(冲破敌军阵地的骑兵);突门(正式城门以外的秘密出口);突将(冲锋陷阵的骠悍将卒);突忽(莽撞唐突貌);突冒(冲撞);突撞(冲撞);突冲(冲撞;猛冲);突地(以头触地)

(5) 触犯 [offend]

汗漫突盗以先之。——《荀子·王霸》。注:“陵触也。”

(6) 又如:突冒(触犯);突浡(鲁莽;反常)

(7) 欺诈 [cheat]

突,欺也。——《广雅》

(8) 穿;破[break]

宵突陈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穿也。”

(9) 又如:突羽(疾飞的箭);突明(破晓);突越(突破而越过);突坏(破坏;冲毁);突过(冲过);突贯(突破而超越)

词性变化

突的拼音:   

〈词性:形〉

(1) 凸出;高耸 [protrude]

子能以杌为突乎?——《吕氏春秋·任地》

(2) 又如:突杌(高耸的样子);突目(凸眼睛);突立(耸立);突过(高出;超越);突黑(深黑色);突险(险峻貌);突驾(凌驾;超越);突镜(凸透镜;放大镜);突怒(盛怒;突起的样子)

突的拼音:   

〈词性:名〉

(1) 烟囱 [chimney]

墨突不黔。——《汉书·叙传》

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淮南子·人间世》

(2) 又如:灶突(烟囱);突隙(烟囱的裂缝);突烟(烟囱里的炊烟)

(3) 洞穴 [cave]。如:突栾(“团”字的反切。后因以指圆或团状物);突梯(圆滑的样子)

突的拼音:   

〈词性:副〉

(1) 忽然;猝然[suddenly]

突,猝也。——《广雅》

突如其来如。——《易·离》

盗贼奔突。——王逸《鲁灵光殿赋》。 张注:“唐突也。”

(2) 又如:突地(忽然);突突(忽然);突尔(突然);突兵(骤然进攻的军队);突头突脑(没头没脑。突然地;出人意料地);气温突降;突告失踪

常用词组

突变、突出、突出、突发、突飞猛进、突击、突击队、突将、突进、突厥、突破、突起、突然、突如其来、突围、突兀、突袭、突显、突现、突增

  拼音  dù dǔ   注音  ㄉㄨˋ ㄉㄨˇ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FG  仓颉  BG  郑码  QBVV  四角  74210  结构  左右电码  5137  区位  2239  统一码  809A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肚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腹部,胸下腿上的部分,亦指人的肠胃部分:肚子。肚胁。肚皮。牵肠挂肚(挂念,不放心)。

⒉ 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炉肚儿。

⒊ 圆而凸起像肚子的: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其他字义

肚的拼音:dǔ(ㄉㄨˇ)  

⒈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烩肚丝。

统一码

肚字UNICODE编码U+809A,10进制: 32922,UTF-32: 0000809A,UTF-8: E8 82 9A。

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domen、belly、gut、stomach、tummy

造字法

形声:从月、土声

English

belly; abdomen; bowel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肚的拼音:   

〈词性:名〉

(1) 人和动物的胃 [tripe]。如:猪肚;牛肚;羊肚

(2) 另见   

常用词组

肚子

基本词义

肚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土声。本义:人或动物的腹部)

(2) 同本义 [belly]。如:肚喃(嘟囔);肚包(系在腹部的布袋);肚肠嫩(喻才疏学浅);肚束涤蔑(勒紧腰带);肚兜(贴身遮护胸腹的布片)

(3) 物体突起或中间鼓出的部分 [bulge]。如:腿肚子;手指头肚儿

(4) 指思维器官 [heart]。如:肚里明白;肚里(心中;胸中);肚里存见(私下认为);肚里打草稿(心里谋划;考虑);肚皮里蛔虫(善于迎合、猜度别人意图的人)

(5) 另见   

常用词组

肚肠、肚带、肚量、肚皮、肚脐、肚子

挺胸突肚: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