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汹涌淜湃的意思

xiōngyǒngpéngpai

汹涌淜湃



拼音xiōng yǒng péng pai

注音ㄒㄩㄥ ㄩㄥˇ ㄆㄥˊ ˙ㄆㄞ

解释同“汹涌彭湃”。

出处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八月三十日》:“荷兰之来因河、马斯河,美之密昔西比等河汹涌淜湃,从前濒年泛决。”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声势浩大。

感情汹涌淜湃是中性词。

繁体洶湧湧湃

近义汹涌澎湃、奔腾澎湃、澎湃汹涌

英语surge up(rise in tempestuous wav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xiōng   注音  ㄒㄩㄥ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IQBH  五笔98  IRBH  仓颉  EUK  郑码  VOZI  四角  32170  结构  左右电码  3081  区位  4858  统一码  6C79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汹的拼音:xiōng(ㄒㄩㄥ)  

⒈ 〔汹汹〕a.波涛声,如“波声汹汹”。b.形容喧扰,如“天下汹汹”,“议论汹汹”;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汹汹”,“来势汹汹”。

⒉ 〔汹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汹汹”、“汹汹澎湃”。

统一码

汹字UNICODE编码U+6C79,10进制: 27769,UTF-32: 00006C79,UTF-8: E6 B1 B9。

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汹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氵、凶声

English

turbulent; noisy, restl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汹的拼音:

xiō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凶声。本义:水猛烈地向上涌腾) 同本义。通常作“汹涌” [be sweeping and surging;turbulent]

洶,涌也。——《说文》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唐· 杜甫《大会渡》

填其汹渊,毋使水清。——《韩非子·杨权》

(2) 又如:汹呶(水势喧嚣翻腾貌);汹急(水势湍急);汹怒(水流激荡);汹然(汹涌翻腾貌);汹溶(水势翻腾上涌)

词性变化

汹的拼音: xiōng  

〈词性:形〉

(1) 形容声音大;喧嚣 [roaring]

洶洶、嗑嗑,皆水声也。——《尚书大传》

飘风来之洶洶。——《楚辞·逢纷》

(2) 又如:汹汹拳拳(喧闹欢腾的样子);汹赫(形容气势盛);汹洶(形容声音喧腾迅疾)

(3) 形容纷扰 [tumultuous]。如:汹怖(骚乱恐慌);汹汹茫茫(形容嘈杂、纷乱);汹动(喧扰不宁)

常用词组

汹怒、汹汹、汹涌、汹涌澎湃

  拼音  yǒng chōng   注音  ㄩㄥˇ ㄔㄨㄥ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CEH  仓颉  ENIB  郑码  VXLD  四角  37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196  区位  5131  统一码  6D8C  笔顺  丶丶一フ丶丨フ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涌的拼音:yǒng(ㄩㄥˇ)  

⒈ 水由下向上冒出来:涌泉。涌流。汹涌。泪如泉涌。

⒉ 像水涌出:涌现。涌动。风起云涌。天边涌出一轮明月。

其他字义

涌的拼音:chōng(ㄔㄨㄥ)  

⒈ 方言,河汊。

统一码

涌字UNICODE编码U+6D8C,10进制: 28044,UTF-32: 00006D8C,UTF-8: E6 B6 8C。

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merge、gush、stream、surge

造字法

形声:从氵、甬声

English

surge up, bubble up, gush fo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涌的拼音: chōng  

〈词性:名〉

(1) 〈词性:方〉∶河汊 [branch of a river]

天黑了,风越来越紧,徐炳华把船驶进就近的小河涌里。—— 陈残云《香飘四季》

(2) 多用于地名

(3) 另见 yōng  

基本词义

涌的拼音:

yǒ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甬( yǒng  )声。本义:水向上冒)

(2) 同本义 [gush]

涌,滕也。——《说文》

涌,出也。——《广雅》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尔雅·释水》

泉暴出者曰涌。——《论衡·状留》

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泉暴出者曰涌。——汉· 王充《论衡》

(3) 又如:涌沸(喷涌出沸腾的水);涌泉(水向上喷出的泉)

(4) 引申指云、雾、烟、气等上腾冒出 [emerge;surge;rise]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云烟沸涌。——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亦浪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风云腾涌。

(5) 又如:风起云涌。亦泛指其他事物突然冒出、升起

烈焰应手涌出,故以火山名军。——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6) 又如:涌聚(涌现聚合);涌触(涌现于心头的感触)

(7) 水奔涌,翻腾 [surge]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唐· 杜甫《秋兴》

(8) 又如:涌溜(汹涌的水流);涌溜溜(形容翻卷飘动);涌湍(激流;奔流);涌裔(水波腾涌貌);涌激(汹涌激荡);涌沸(翻腾);排排巨浪向岸边涌来

(9) 比喻物价腾贵 [go up abruptly]。如:涌长(急剧增长);涌贵(物价猛涨)

(10) 呕吐 [vomit]。如:涌泄(呕吐排泄)

(11) 另见 chōng  

(12) “湧”另见 yǒng  

常用词组

涌进、涌浪、涌流、涌现、涌溢

  拼音  píng péng   注音  ㄆ一ㄥˊ ㄆㄥ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EEG  仓颉  EBB  郑码  VQQ  四角  37120  结构  左右电码  3250  统一码  6DDC  笔顺  丶丶一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淜的拼音:píng(ㄆ一ㄥˊ)  

⒈ 〔淜滂〕风吹物发出的声音。

⒉ 蹚水过河。

其他字义

淜的拼音:péng(ㄆㄥˊ)  

⒈ 〔普淜〕地名,在中国云南省。今作“普朋”。

统一码

淜字UNICODE编码U+6DDC,10进制: 28124,UTF-32: 00006DDC,UTF-8: E6 B7 9C。

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roar of dashing waves

  拼音  pài   注音  ㄆㄞ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RDF  仓颉  EHQJ  郑码  VMAC  四角  31150  结构  左右电码  3269  区位  3740  统一码  6E43  笔顺  丶丶一ノ一一ノ一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湃的拼音:pài(ㄆㄞˋ)  

⒈ 〔澎湃〕见“澎”。

统一码

湃字UNICODE编码U+6E43,10进制: 28227,UTF-32: 00006E43,UTF-8: E6 B9 83。

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氵、拜声

English

sound of waves; turbul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湃的拼音: pài  

〈词性:动〉

(形声。从水,拜声。联绵词“澎湃”为波涛冲击声。叠音词“湃湃”为水波相击声) 冰镇或用冷水浸;漂 [ice;wash]。如:湃茶(将热茶放在冷水中)

常用词组

湃湃

汹涌淜湃: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