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
注音ㄓㄨㄤ ㄌㄨㄥˊ ㄗㄨㄛˋ 一ㄚˇ
解释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方氏已许出了口,不好悔得,只得装聋做哑,听他娶了一个妾。”
例子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7回:“你不想中国三十年兵资,是那个开端?前前后后糟蹋几许生灵,你还装聋做哑么?”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故意当不知道。
感情装聋做哑是中性词。
繁体裝聾做啞
近义装聋作哑、装聋装哑
俄语прикидываться ничего не знающим
动物生肖牛,虎,蛇
装(裝)的拼音:zhuāng(ㄓㄨㄤ)
⒈ 穿着的衣物:服装。便装。军装。中山装。装裹。
⒉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上装。卸装。
⒊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治装。整装待发。
⒋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装备。装置。装甲。
⒌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化装。乔装打扮。
⒍ 假作,故意做作:佯装。装相。装模作样。
⒎ 安置,安放:装载。装卸。
⒏ 布置,点缀:装修。装饰。
⒐ 特指对书籍、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装订。装帧。装裱。线装。精装。装潢(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
装字UNICODE编码U+88C5,10进制: 35013,UTF-32: 000088C5,UTF-8: E8 A3 85。
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裝
act、dress up、install、load、pretend
形声:从衣、壮声
dress, clothes, attire; fill
详细解释◎ 装的拼音:
裝 zhu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2) 同本义 [baggage]
装,裹也。——《说文》
橐中装。——《史记·郦生陆贾传》
简元辰而俶装。——张衡《思玄赋》。注:“束也。”
顾形影,自整装。——《文选·傅毅·舞赋》
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为装遣荆轲。——《战国策·燕策》
(3) 又如:装囊(行囊,远行者携带的袋子);装束(束装,整理行装)
(4) 服装 [outfit;clothing;clothes]
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罄衣装。——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童装;春装;夏装;冬装;男装;女装;猎装;学生装;军装;古装;装束(衣着穿戴)
(6) 亦泛指物品 [clothing and other articles of daily use;dowry]。如:装送(嫁妆);装遣(嫁妆);装资(置办嫁妆的费用);装新(穿戴结婚时的礼服和饰物)
(7) 服装的式样 [style of dress]。如:西装(洋装)
(8) 书籍装订的式样 [the style of the bookbinding]。如:平装;精装;线装
◎ 装的拼音:
裝 zhuāng
〈词性:动〉
(1) 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dress up;attire;deck]
体美容冶,不待饰装。——《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千金装马鞍,百金装刀头。——唐· 杜甫《后出塞》
宝装屏风。——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装柳(给死者穿衣前,摆顺理平其手脚);装奁(女子梳装用的镜匣);装背(装裱书画)
(3) 装作,假装 [pretend;feign;make believe]
也不言语,只装鬼脸。——《红楼梦》
今人做诗,多爱装造言语。——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
(4) 又如:装煞臭幺(摆臭架子);装套子(设置圈套);装腔(说假话装得若有其事的样子)
(5) 装载 [load]。如:装车(将货物放置于车);装放(装载,安放);装船(将货物装入船舱)
(6) 装配;安装 [assemble;install]。如:装折(装修设备);我们家家户户都装了电灯;装修(指房屋中所安装的门窗橱壁等设备)
(7) 贮放;藏 [hold;store]
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史记》
(8) 运载 [carry]
私奴装粮食来。——《晋书》
(9) 修整书画 [mount;decorate]。如:装池(装裱古籍或书画;也指古藉书画的装潢);装轴(书画裱托后,在纸尾加横轴,使于舒卷或悬挂);装潢(装璜。装裱字画)
(10) 装入;放进 [put into]
征衣一倍装绵厚,犹虑交河雪冻深。——唐· 陈陶《水调词》
装扮、装备、装裱、装点、装订、装璜、装璜、装货、装甲、装甲车、装假、装具、装老、装殓、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配、装瓶、装嵌、装腔作势、装穷、装傻、装设、装神弄鬼、装饰、装饰、装束、装睡、装死卖活、装蒜、装孙子、装填、装相,装相儿、装卸、装卸工、装修、装佯、装洋蒜、装样子、装窑、装运、装载、装帧、装置、装置、装作
聋(聾)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耳听不见声音:聋子。耳聋。发聋振聩(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人也能听见;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亦作“振聋发聩”)。
聋字UNICODE编码U+804B,10进制: 32843,UTF-32: 0000804B,UTF-8: E8 81 8B。
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聾䏊
deaf、deafness
形声:从耳、龙声
deaf
详细解释◎ 聋的拼音:
聾 ló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
(2) 同本义 [deaf;be hard of hearing]
聋,无闻也。——《说文》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庄子·逍遥游》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聋聩(耳聋或天生的聋子。比喻愚昧无知,不明事理);聋昧(耳聋目盲);聋瞢(聋盲)。又指聋子
发瞽披聋。——枚乘《七发》
(4) 愚昧;不明事理 [stupid]
郑昭, 宋聋。——《左传·宣公十四年》
(5) 又如:聋言(比喻遮蔽,欺骗);聋俗(比喻愚昧无知的流俗,就如有耳而无闻);聋昧(比喻迟钝、愚昧无知)。又指不明事理的人
一兴异论,群聋和之。——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聋哑、聋子
做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进行工作或活动:做活。做事。做工。做手脚(暗中进行安排)。
⒉ 写文:做诗。做文章。
⒊ 制造:做衣服。
⒋ 当,为:做人。做媒。做伴。做主。做客。看做。
⒌ 装,扮:做作。做功。做派。
⒍ 举行,举办:做寿。做礼拜。
⒎ 用为:芦苇可以做造纸原料。
⒏ 结成(关系):做亲。做朋友。
做字UNICODE编码U+505A,10进制: 20570,UTF-32: 0000505A,UTF-8: E5 81 9A。
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do、does、doing、make out、perpetrate
会意
work, make; act
详细解释◎ 做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做”是“作”后起的分别字,“作”近代写作“做”)
(2) 作。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do]
我且不做买卖,和你一同家去。——《水浒全传》
(3) 又如:做道路(做生意;从事拦路抢劫、偷盗活动);做夫(服劳役;作劳动力);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做不得;做不了;做嗄(干什么)
(4) 制作,制造 [make]
此处最好,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做一个来。——《红楼梦》
(5) 又如:做妖撒妖(做出妖形怪状的样子);做势(做出表面竟向的动作);做弊(作弊,舞弊);做衣服;这种糖是甜菜做的
(6) 充当 [act as]
马二先生做东,大盘大碗请差人吃着。——《儒林外史》
(7) 如:做大头(当傻瓜);做中(充当交易、借贷等关系中的中间证明人);做虎豹(充当恶人);做厂(当工人);做线(打听消息,充当耳目)
(8) 假装 [pretend]。如:做神做鬼(装模作样;装神弄鬼);做腔(装腔作势,摆架子);做嘴脸(装模作样);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做声分(装腔作势);做意(装假,做意)
(9) 结成某种关系 [become(a relationship)]。如:做一处(在一起;在一处);做亲家;做朋友;做一路(结成一伙);做人情(以某种行动或东西结好于人);做相识(交朋友)
(10) 摆〔架子,阔气] [put on]。如:做张做势(装模作样;装腔做势);做模样(摆架子;装模做样);做天气(摆架子;做出得意的样子 );做格(摆架子);做大老(摆架子,妄自尊大)
(11) 举行,举办 [hold]。如:做孝(办丧事);做祃(举行祭礼);做场(演出);做庆贺筵席;做七十大寿:做生(庆祝生日)
(12) 为吃而烧制食物 [prepare]。如:宁愿饿死也不吃这种火上做的饭食
(13) 成为,当 [become]。如:做线的(当侦探的);做演员;做保育员
(14) 写作 [write]。如:做一首诗
(15) 打,揍 [beat]。如:不走,等做不成;做他一顿
(16) 斗,争斗 [struggle]
你使这等见识,我拼的和你做一场。——《桃花女》
(17) 杀害,谋害 [murder]
难道他们竟串通一气,来做我们的。——《官场现形记》
(18) 用作 [use as]。如:这部分可以做教材;沼气可以做燃料
(19) 代,替 [replace]
见公公时,做我传语他,只教他今夜小心则个。——《古今小说》
你们做老拙传话谏议,道张公教送这瓜来。——《喻世明言》
(20) 定价;算作 [calculate;figure]
他那一路上的人恐怕旁边人有不帮衬的,打破头屑,做张做智的圆成着,做了五十两银子,卖了。——《醒世姻缘传》
做爱、做伴,做伴儿、做大、做东、做法、做饭、做工、做工夫,做功夫、做功、做官、做鬼、做鬼脸,做鬼脸儿、做好做歹、做活,做活儿、做绝、做客、做礼拜、做脸、做买卖、做满月、做眉做眼、做媒、做梦、做派、做亲、做情、做人、做人情、做声、做生日、做生意、做事、做手、做寿、做文章、做戏、做小、做学问、做眼、做眼色、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贼心虚、做张做智、做针线、做主、做作
哑(啞)的拼音:yǎ(一ㄚˇ)
⒈ 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
⒉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
⒊ 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
⒋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
⒌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 ):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哑(啞)的拼音:yā(一ㄚ)
⒈ 〔咿哑〕见“咿”。
哑字UNICODE编码U+54D1,10进制: 21713,UTF-32: 000054D1,UTF-8: E5 93 91。
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啞痖唖
mute、dumb、hoarse、husky
形声:从口、亚声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详细解释◎ 哑的拼音:
啞 yā
<象>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laugh]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sound by craw]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ba bble]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 哑的拼音:
啞 yā
<叹>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oh]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 哑的拼音:
(1) 啞 yā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yǎ
哑哑
◎ 哑的拼音:
啞、瘂 yǎ
〈词性:形〉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mute;dumb]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 [keep silent]。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 [hoarse]。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 [dull]。如:哑白
(5) 另见 yā
哑巴、哑巴亏、哑场、哑号儿、哑火、哑迹、哑剧、哑口无言、哑铃、哑谜、哑炮、哑然、哑然、哑然失笑、哑人、哑笑、哑语、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