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拱揖指挥的意思

gǒngzhǐhuī

拱揖指挥



拼音gǒng yī zhǐ huī

注音ㄍㄨㄥˇ 一 ㄓˇ ㄏㄨㄟ

解释同“拱挹指麾”。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名声足以暴炙之,威强足以捶笞之,拱揖指挥,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

用法作谓语;指人的神态。

感情拱揖指挥是中性词。

繁体拱揖指揮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gǒng   注音  ㄍㄨㄥ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AWY  仓颉  QTC  郑码  DEO  四角  54081  结构  左右电码  2162  区位  2516  统一码  62F1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拱的拼音:gǒng(ㄍㄨㄥˇ)  

⒈ 两手抱拳上举,以表敬意:拱手。拱揖。

⒉ 两手合围:拱抱。拱木。拱璧。

⒊ 环绕:拱卫。拱护。拱北(众星环卫北极星)。

⒋ 耸起,隆起,弯曲成弧形:拱肩缩背。拱顶。拱门。拱桥。

⒌ 向上或向前推,顶动:拱芽。虫子拱土。

⒍ 姓。

统一码

拱字UNICODE编码U+62F1,10进制: 25329,UTF-32: 000062F1,UTF-8: E6 8B B1。

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拱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共拲珙廾

汉英互译

arch、hump up、surround、cove

造字法

形声:从扌、共声

English

fold hands on breast; bow, salu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拱的拼音: gǒng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2) 同本义 [salute with the hands folded]

拱,敛手也。——《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子路拱而立。——《论语》

颐羀垂拱。——《礼记·玉藻》

与我其拱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

拱把之桐梓。——《孟子·告子上》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3) 又如:拱默(拱手不言,以避免惹是非);拱伏(两手抱拳以示服从。伏:屈服);拱手听命(服从对方,不敢反抗);拱候(拱手相候;恭候);拱揖(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4) 围绕,环绕 [surround]

众星拱北辰。——晋· 傅玄《明君》

(5) 又如:众星拱月;拱绕(环绕);拱斗(环卫北斗星);拱北(众星围绕北辰)

(6) 肢体弯曲成弧形 [hump up]

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西游记》

(7) 又如:拱肩缩背

(8) 动物的背向上突起 [arch]。如:猫拱了拱腰

(9) 用粗嘴脸向上或向前顶掀[dig earth with the snout]

野猪一夜工夫能拱完一亩红薯。——《猎户》

(10) 又如:猪拱土

(11) 向上或向外钻 [sprout up through the earth]。如:新出的芽儿把土都拱起来了

(12) 爬到身体上 [ride]。如:我的裙子拱到膝盖上面来了

词性变化

拱的拼音: gǒng  

〈词性:形〉

(1) 两手合围,常用来表达树木的粗细 [span with hands]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拱木(径围有两臂合围大的树);拱把(拱:两手合围;把:一手满握。常用来比拟树木枝干的大小)

(3) 建筑物呈弧形的 [arch]。如:拱桥;拱坝;拱己(垂拱)

拱的拼音: gǒng  

〈词性:名〉

通“珙”。大璧 [big jade]

与我其拱璧,吾献其柩。——《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老子·六十二章》

常用词组

拱坝、拱抱、拱璧、拱顶、拱度、拱高、拱肩、拱廊、拱门、拱桥、拱手、拱手、拱卫、拱券、拱柱,拱墩

  拼音    注音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KBG  仓颉  QRSJ  郑码  DJCE  四角  56041  结构  左右电码  2253  区位  5030  统一码  63D6  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揖的拼音:yī(一)  

⒈ 古代的拱手礼:作(zuō  )揖。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揖客。揖别。

统一码

揖字UNICODE编码U+63D6,10进制: 25558,UTF-32: 000063D6,UTF-8: E6 8F 96。

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w with hands clasped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salute, bow; defer to, yie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揖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咠(   )声。本义:拱手行礼)

(2) 同本义 [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

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浒全传》

(3) 又如: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

(4) 让出,逊主 [give ground]

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汉书》

(5) 又如:揖让(揖逊。宾主相见的礼仪;禅让。让位于贤);揖盗开门(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6) 通“壹”。专一 [sigle-minded]

普天之下,搏心揖志。——《史记·秦始皇本纪》

常用词组

揖别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XJG  仓颉  QPA  郑码  DRK  四角  52061  结构  左右电码  2172  区位  5424  统一码  6307  笔顺  一丨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指的拼音:zhǐ(ㄓˇ)  

⒈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⒉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⒊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⒋ 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⒌ 直立,竖起:令人发(  )指(形容极为愤怒)。

⒍ 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⒎ 古同“旨”,意义,目的。

统一码

指字UNICODE编码U+6307,10进制: 25351,UTF-32: 00006307,UTF-8: E6 8C 87。

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pend on、digit、finger、indicate、point

造字法

形声:从扌、旨声

English

finger, toe; point, indic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名〉

(1)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finger]

指,手指也。——《说文》

骈拇枝指。——《庄子·骈拇》

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荀子·儒效》

指如削葱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鬓苍苍十指黑。——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如:指下(手指按下,比喻诊脉看病);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指纹痕迹,手指尖端,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指尺(古时以中指的中节为一寸);指掌(手指和手掌);指语(哑语的一种,以手指形状、姿势表示拼音字母)

(3) 足指也叫做指 [toe]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

(4) 近代误写作“趾”

(5) 意旨;意向 [intention]

其指极大。——《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承从天之指。——《管子·侈靡》。注:“指,意也。”

大将军阴受上指。——《汉书·李广传》

乃论六家之要指。——《汉书·司马迁传》

(6) 又如:指约(旨意简约);指略(要旨);指象(天以景象示意);指意(指意,意向)

(7) 一个手指的宽度 [finger breadth;digit]。如:肝大三指;二指宽

词性变化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动〉

(1) 指向;指着 [point at;point to]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微指左公。——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右手指卷。——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指景(指着太阳,“指日心誓,叹以自明也”);指天誓日(指着天、日发誓,表明心迹);指东划西(指手划脚做手势)

(3) 指定 [appoint]

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唐· 杜德舆《奉使宜春渡新淦江》

(4) 又如:指省(由官员出一笔钱,免去抽签,自己指定任职省分);指克(指定期限);指配(指定许配)

(5) 指示 [instruct]

辞也者,各指其所也。——《易·系辞上》

(6) 又如:指麾(发令调度;指挥);指受(指注。受命,指示,指点);指办(指派办理);指裁(指示,裁夺)

(7) 指点 [show how]

指迷团灵心讲射,擅巧技妙算谈天。——《镜花缘》

(8) 又如:指顾(手指目顾);指受(指点;传授);指诀(指点要诀);指告(指点晓谕);指喻(指正告知)

(9) 指责 [censure]

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10) 又如:指搠(指指点点;指手画脚);指切(指摘;指责);指首(指名告发);指怒(议论指斥)

(11) 诬指 [frame sb.]

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水浒全传》

(12) 又如:指攀(招供时攀扯牵连别人);妄指(无证诬告)

(13) 阐明,陈述 [state]。如:指宜(指事类情。阐明,阐述整理);指申(指陈,指言;陈述,指明)

指的拼音: zhǐ  

〈词性:形〉

(1) 竖起 [vertical]

发尽上指冠。——《战国策·燕策》

头发上指,目眥尽裂。——《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直指(笔直指向);指冠(头发直竖)

(3) 通“旨”。美好 [fine]

不时宜,不敬交,…,虽指,非礼也。——《荀子》

常用词组

指北针、指标、指钵、指斥、指出、指错、指导、指导员、指点、指定、指冬瓜骂葫芦、指腹为婚、指供、指画、指环、指挥、指挥若定、指甲、指尖、指教、指节、指靠、指控、指令、指鹿为马、指名、指名道姓、指明、指目、指南、指南录、指南针、指派、指认、指日可待、指桑骂槐、指山卖岭、指山说磨、指使、指示、指手划脚、指数、指天誓日、指通豫南、指头、指望、指纹、指向、指要、指意、指引、指印、指责、指摘、指针、指正

  拼音  huī   注音  ㄏㄨㄟ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RPLH  仓颉  QBKQ  郑码  DWHE  四角  57054  结构  左右电码  2264  区位  2751  统一码  6325  笔顺  一丨一丶フ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挥(揮)的拼音:huī(ㄏㄨㄟ)  

⒈ 舞动,摇摆:挥动。挥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挥舞。挥手。

⒉ 抛洒,甩出:挥泪。挥霍。挥洒。挥汗如雨。

⒊ 散发:挥发。发挥。挥斥(奔放)。

⒋ 指派,命令:指挥。挥军。挥师。

统一码

挥字UNICODE编码U+6325,10进制: 25381,UTF-32: 00006325,UTF-8: E6 8C A5。

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揮㩣

汉英互译

brandish、wigwag

造字法

形声:从扌、军声

English

direct; wipe away; squan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挥的拼音:

h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军声。本义:抛洒、甩出)

(2) 同本义 [wipe off;shed]

挥,备也。——《说文》

而挥之,谓振去之也。——《周礼·考工记·幌氏》

饮玉爵者弗挥。——《礼记·曲礼》

挥涕恋行在,道八犹恍惚。——杜甫《北征》

既而挥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

(3) 又如:挥涕(洒泪,哭泣);挥尘(拂尘);挥墨(挥洒墨水)

(4) 舞动;摇动 [brandish;flourish;wave]

挥手自兹去。——唐· 李白《送友人》

大呼挥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急挥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挥刀奋斫。

(5) 又如:挥楚(挥杖拷打);挥羽(挥动羽扇);挥弄(挥动);挥棹(摇动长桨)

(6) 挥毫书写 [wield]。如:挥翰(运笔书写);挥染(运笔作画);挥拂(运笔书写);挥斧(喻挥笔为文);挥扫(运笔书写)

(7) 弹奏 [play]。如:挥弦(弹奏乐器);挥手(弹奏古琴);挥弄(弹奏);挥抹;挥拍(弹奏);挥拂(弹奏)

(8) 挥霍 [squander]

纷纷挥霍。——《庄子·文赋》。注:“疾貌。”

(9) 又如:挥金(散发或挥霍钱财);挥攉(豪奢;任意浪费财物)

(10) 指挥 [command]。如:挥羽(谓指挥统率军旅);挥师(指挥军队)

(11) 发扬 [develop]。如:挥发(发扬);挥扬(发扬)

(12) 运动;移动 [move]

天浑而挥,故其运不已。——《太玄·玄告》

(13) 飞翔 [fly]

终奋翼而高挥。——潘岳《西征赋》

(14) 又如:挥忽(飘然而逝)

词性变化

挥的拼音:

huī  

〈词性:名〉

(1) 旗幡。通“徽” [flag]

戎士介而扬挥。——张衡《东京赋》

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2) 光辉。通“辉” [glory]

六爻发挥。——《易·乾》

常用词组

挥斥、挥动、挥发、挥发性、挥发油、挥戈、挥汗成雨、挥毫、挥霍、挥金如土、挥泪、挥洒、挥师、挥手、挥舞、挥麈

拱揖指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